
- 会员
四时之外
中国艺术重视生命境界的创造,追求形式之外的意趣,要在变化表相中表现不变的精神,时间性超越便是艺术家最为重视的途径之一。“四时之外”四字,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灵魂,也是造成中西艺术内在差异的本质方面。中国艺术在时间超越中体现出独特的历史感、人生感和宇宙感。朱良志教授这本新著主要是从时间和历史入手,来讨论中国艺术的发展和核心观念的形成。朱教授在本社出版的《真水无香》,主要讨论“天趣”问题;《南画十六观》美学34万字4.1万人气 - 会员
瓦格纳事件:尼采美学文选
尼采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的美学不在于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周国平翻译的《尼采美学文选》对尼采美学思想做了系统的整理和汇编,并加入他自己的概括性、研究性文章《哲人尼采剪影》、《尼采美学概要》和《尼采美学导论》。由于篇幅较大,分做两本书出版。《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收入1872年至1880年的著述,大致相当于其思想发展的早中期美学18.8万字4万人气 人人都该懂的美学
为什么我们发现有的艺术品很美,有的却不美?美,从人类文明诞生之初绵延至今,同时也在影响着人类的未来。无论是一幅画、一首诗,还是一尊雕塑,它们都是创作者理解美的智慧结晶,我们作为观察者应如何全面分析作品中蕴含的创造力和潜力,如何解读创作者的用意呢?在本书中,查尔斯·塔利亚费罗以经典的艺术品为例,巧妙地引导我们了解世界各地的艺术和美的概念,进而阐释美学的精髓。从柏拉图的诗歌到林戈·斯塔尔的鼓,本书是一美学8.1万字4万人气坎贝尔生活美学:从俗世的挑战到心灵的深度觉醒
本书是一把开启神圣灵魂世界的“生命之钥”,教你在艰难生活中获得心性的深度觉醒,度过平衡圆满的人生。同时,这也是一部“坎贝尔隽语集”,是一位女诗人用爱心和巧思编著而成,它能丰富、提升和启发你的精神生命。全书围绕着几项人生主题铺展开来:(1)世俗生活的挑战、(2)心灵觉醒的过程、(3)觉醒过程的挣扎,以及(4)神圣生活的艺术。第一部分以坎贝尔的格言警句开场,教会你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精神的闪光;第二部分汇美学13.9万字3.8万人气- 会员
生命美学引论
这是一本全面、系统地介绍生命美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专著,同时也是一本深入探索美学基本理论与前沿课题的学术著作。生命美学诞生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出现的第一个美学新学派,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生命美学引论》是作者对生命美学的美学研究成果的一个概括和总结。著作立足生命范畴,从中国古代美学与王国维、鲁迅、宗白华、方东美的美学传统接着讲,力图融会中西美学的精华,回应21世纪时代的呼唤,提出美学15.2万字3.8万人气 - 会员
美学原理(第4版)
《美学原理(第4版)》着重介绍了什么是美学、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美的本质的初步探索等内容,并强调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抽象与实证、概念与形象的统一,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美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审美分析能力,以益于学生的审美实践发展。美学22.6万字3.8万人气 - 会员
美学(第三卷下)(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德语: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时代略晚于康德,是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黑格尔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首府斯图加特;卒于柏林,柏林大学(今日的柏林洪堡大学)校长任内。美学24万字3.6万人气 - 会员
谈美
《谈美》是朱光潜深入探讨美学与人生的经典之作。《谈美》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美的特点等问题,层层展开,提出了“人生的艺术化”这一美学研究理想目标。朱光潜先生以一种对老朋友的语气,从哲学、心理学和艺术的角度出发,阐释了他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理解,将复杂的学术问题写得生动易懂,构建出完整的美学图景。帮助读者从“浅薄”回归“本质”,从“炫耀性审美”中抽离,倡导美学的“向内的觉醒”。美学6.9万字3.5万人气 - 会员
中国美学(第3辑)
《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内容以研究中国美学包括古代和现代两大部分为主,尤其侧重中国古代美学和审美文化的研究,兼及中西美学比较研究。本书为第3辑,设有“中日美学交流”“中国古代美学范畴研究”“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家研究”“中国古代审美艺术研究”“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生态美学研究”“北京审美文化研究”七个栏目。美学18.3万字3.5万人气 - 会员
谈美书简
《谈美书简》既是作者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尤其是青年朋友们的一次回复。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书中就青年朋友们普遍关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点作了详尽的阐释,既是思想上的,又是方法上的,是初涉美学者学习美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籍。美学7.4万字3.4万人气 - 会员
西方美学史(第1卷):古希腊罗马美学
《西方美学史》(7卷本)为1999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西方美学通史》(7卷本)的修订版,曾荣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八五”“九五”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在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先生主持下,经近十年的努力才完成,这么大规模的西方美学史著,在国内国际都是首创。以时间作为分期,分别为古希腊罗马美学;中世纪文艺复兴美学;十七十八世纪美学;德国古典美学;十九世纪美学;二十世纪美学(上);二十世纪(下)。美学61.7万字3.4万人气 - 会员
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
本书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出发,对东西方文化中的美学、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进行比较,勾勒出一条极为清晰的、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东西方美学发展脉络,显示出东西方美学不同的内在精神特质,并指出东西方美学思想在当代相互靠拢、融合的发展趋势。就此提出鲜明的美学观点:美学是人学,解开美学的终极秘密,归根结底是探索人的本质。美学31.8万字3.4万人气 - 会员
审美学引论
除绪论之外,本书由四个部分组成:审美的发生、审美主体、审美客体、艺术与艺术的美,对审美学的基本问题做了全面的阐述。本书蕴涵着作者历年来所创获的拥有独立见解的诸多科研成果,诸如对艺术美作了系统的历史考察与分析,提出并论证了“美是一种价值”,对所谓的科学美提出了质疑,对“美育即情育”说进行了商榷。美学21.5万字3.3万人气 牛津通识读本:美学(中文版)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探索艺术、美和品味的本质。本斯·纳内在书中介绍了美学诸领域,同时考虑了西方和非西方的美学传统,并探讨了为什么艺术家、音乐家甚至哲学家有时会误解或认为美学过于精英化。事实上,美学的范围远远超出了艺术的范围,它无处不在,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告诉你某件艺术品是好是坏并不是美学的工作,如果有一种体验对你来说是值得拥有的,那么它就可以成为美学的主题。这一认识很重要,因为以这种美学5.7万字3.3万人气- 会员
西方美学史(上下册)
《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先生最重要的一部美学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西方美学史专著。全书分为上下两卷,对公元前6世纪到20世纪初的西方美学思想发展历史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和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着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长期作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使用,被许多学者认为是迄今国内学者撰写的同类著作中最好的一部。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晓畅,广受读者欢迎,是一部不朽的美学经典。美学46.2万字3.3万人气 - 会员
摆脱审美贫困:中国乡村美学研究
本专著是由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教授陈冬(哲学美学博士)独著的学术专著。内容是探讨如何建设中国美丽乡村的话题。文章以乡村审美贫困问题为切入点,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诗词中,寻找文化根脉中的美学精神,并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相关理论指导下,探寻乡村摆脱审美贫困的路径。文章以现代性视野,重新审视宗法乡村审美贫困的命理逻辑,重塑传统文化中“桃花源”等美丽乡村原型,结合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等,寻根问脉,抽茧剥丝,美学17.2万字3.2万人气 - 会员
当代艺术理论:分析美学导引
在纵向地梳理分析美学史的基础上,本课题试图从共时性的角度来做出分析美学的导论,聚焦于分析美学的最核心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试图“以点带面”地将整个分析美学的基本样貌呈现出来。我们认为,分析美学与艺术哲学研究的“最核心”问题应该由如下的几对问题构成的:⑴“艺术本体”——“艺术本质”;⑵“艺术再现”——“艺术表现”;⑶“审美经验”——“审美属性”;⑷“艺术评价”——“艺术价值”;⑸“艺术起源”美学23.1万字3.1万人气 - 会员
审美体验研究
本书以体验为逻辑起点,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探讨审美体验问题。具体来说,由体验这一概念生发开来,论及体验概念的发展史、研究审美体验重要的现实意义,并探讨体验与认识、体验与经验、审美体验与审美经验、审美体验与非审美体验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审美体验的内在规定性以及审美体验与艺术创造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美学23.5万字3.1万人气 - 会员
职业形象与职场礼仪
教材从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及职业人士如何设计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需要设置内容,以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为主线,以职场礼仪为宗旨,系统地介绍了职业形象概论、职业礼仪塑形象、职场形象的自我管理与提升三大篇内容,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职业形象与职场礼仪的相关知识和运用技巧,可帮助毕业生走入职场展示得体的职业形象和更好的美学24.6万字3.1万人气 - 会员
美在意象
该书是国内著名美学大家叶朗集五年时间写成的美学著作。它既有教材的体例,同时又达到了目前国内对美学基本问题所能达到的理论深度。在将其作为教材《美学原理》出版的同时,也将其作为学术专著进行出版。该书涉及了美学的基本问题:美的本质,美感的分析,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与技术之美,中西美学基本范畴,审美与人生,等等。该书是北京大学美学传统的延续和发展,代表了国内目前美学理论总体上的最高成就。美学37.4万字3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