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消防安全管理技术
郭海涛更新时间:2019-01-04 15:17:13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消防安全管理技术》依据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等最新规范编写了此书。主要内容包括:建筑防火基础知识、消防安全技术、消防安全管理。本书实用性强,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本书可供建筑消防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等学习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筑消防工程专业的教材。
上架时间:2016-08-01 00:00:00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消防安全管理技术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参考文献
- 3.5 特殊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技术
- 3.4 消防系统管理
- 3.3 建筑内部电气防火管理
- 3.2 消防管理的基本方法
- 3.1 消防安全管理概述
- 3 消防安全管理
- 2.5 电气防火
- 2.4 施工现场安全防火
- 2.3 安全疏散
郭海涛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点睛城市:设计为城市个性赋能
本书主要介绍设计如何为城市赋能。作者立题新颖,不从规划、建筑、景观设计等大体量有形空间设计入手,而是从小体量、碎片化的设计维度来探讨城市形象设计。这些小体量、碎片化的设计虽小,但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认为城市应以人民为本,文化先行,明确和统一城市形象,无论是大体量的设计还是碎片化小设计都应以此为基础进行设计创作。作者着重探讨了城市特色形象的建立、地标装置的打造、城市历史文化的发掘和发扬、建筑0字 - 会员
非常绿建:动态建筑
本书是“非常绿建”系列图书的第一本,“非常绿建”系列图书是对绿色建筑进行归纳细分、并搜集全球范围内优秀的绿色建筑项类代表进行整理出版的系列图书,本书对绿色建筑的一种类向——动态建筑的概念进行归纳并阐释,并搜集整理了全球范围内的四十三个动态建筑的代表案例进行展示。建筑0字 - 会员
海绵城市: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实践
本书从系统规划、PPP模式研究、典型案例等多方面对北京海绵城市建设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不同尺度下的海绵城市建设及改造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书分为两大篇章,1篇海绵城市建设,分为海绵城市概述、北京通州海绵城市试点区总体概况、北京通州海绵城市试点区建设目标与成效、北京通州区海绵城市PPP项目概况四个章节,系统介绍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建设的宝贵实践经验。建筑0字 - 会员
村镇社区服务设施规划方法与实践
本书分三个部分讨论村镇社区服务设施规划方法与实践。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村镇社区与乡村振兴的关系。第二部分分别从公共服务体系、设施指标与配置、一体化规划技术、效能评估与监测技术等方面,阐述村镇社区服务设施的规划方法。第三部分是课题在东南、华南、西南地区的规划示范、技术集成示范、示范建成的成果。建筑18.6万字 - 会员
山地河谷村镇社区空间形态研究
本书从山地河谷村镇社区的雨洪灾害现象切入,以“三生协同”为目标,水文韧性为视角,将村镇社区空间的形态投射为流域水文形态、集镇形态和社区组织形态,以对应生态韧性、工程韧性和社会韧性3个维度的研究,并通过进一步揭示3种形态的耦合关系,将三者有机地整合于“流域社区”的构建与管理中。同时,本书按照“现象认知-形态溯源-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的技术路线,对长江上游干区流域喀斯特地貌下3级江河流域中的山地河谷村建筑15.7万字 - 会员
生态城市设计: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学解读
生态城市设计的理念和技术对当前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学指导意义。本书收录了淮北市生态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洛阳市伊洛新区水生态文明城市设计、萍乡市麻山新区山水林田湖与美丽乡村设计、长春市合心镇新型城镇化设计、宁国市宜居城市及产城融合综合体设计等十个代表性项目,涵盖了产城融合设计、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水系设计、美丽乡村建设、矿山生态修复、特色小镇等当前城镇化建设所面临的典型问题,阐述了建筑0字 - 会员
城镇空间:传统城市主义的当代诠释
本书为本书是当今城市主义研究的经典著作。主要阐述当代城市设计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与创新研究,主要包含“新城镇”、“城市区域”、“城市中心区”以及“城镇与城市的重建”四个部分,此外尚有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和评论家的评论文章。《城镇空间:传统城市主义的当代诠释》对城市构成进行了详尽的类型学研究,内容涵盖城市设计和新近完成的大型项目,这些项目都表现出全新的公共精神、可识别性和秩序感。建筑0字 - 会员
村镇社区生态优化规划策略与技术
本书针对现有生态空间规划大多基于宏观和中观尺度的现状,综合多国经验,明确面向村镇社区这一微观尺度生态优化目标、原则、内容,总结基于规划过程全阶段、不同类型生态空间的时空维度,以及“三生协调”、“公众参与”的重要规划理念维度的生态空间优化策略;并梳理在规划目标设定、调查实施、规划方案制定、基础设施设计、后续维护管理的各阶段中,兼顾生物保护和景观营造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双重优化目标的规划实施技术。建筑9.8万字 - 会员
海绵城市:植物净化与生态修复
《海绵城市:植物净化与生态修复》本书将水生植物分为“水体净化与生态修复”和“水体景观”两大应用领域分开阐述,是基于两个考虑:一是水体净化和水体景观是水生植物重要的2个应用功能,两者的功能定位和工艺技术均有所差异;二是在实践工程上,这两类项目从立项、设计到施工,通常来源于环保和园林这2个不同的系统和行业,也就造成涉及到的相关人员有专业差异。不过,根据水生植物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单纯的水体净化或水体景建筑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