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疯狂与信仰:夏目漱石研究
李玉双更新时间:2019-08-28 17:33:54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主要采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将夏目漱石文学放置于世界文学、日本近代文学和文明开化的历史语境,运用精细的文本分析,探讨其创作中涉及的苦难与和谐、疯狂与信仰、沉沦与救赎等问题,力图复原一个活的夏目漱石,他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创伤以及探求如何疗伤的艰难历程。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3-09-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疯狂与信仰:夏目漱石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李玉双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宋代家书研究
本书以宋代家书为研究对象,梳理了自战国到宋代的家书发展历史。在全面整理宋代家书文献的基础上,将其进行分类并概括其整体面貌。通过家书探讨宋代士人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诸多内容,深入发掘宋代政治经济等重大事件对家庭和个人的影响,以及士人由此产生的应对策略。家书中的教育思想和治家理念是宋代家书的精华所在,也是家学、家教、家风的突出体现,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同时,家书还是宋代士人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通文学20.3万字 - 会员
文学批评与文化阐释
近年来文学与文化前沿与热点问题纷呈,亟待批评界给予及时回应,本书即是对现当代文学与文化思潮若干热点问题进行思考、批评与探究。它由现当代文学专题、作为文化现象的文学与文学史、当代西方文化思潮热点问题、观与评的人文之思各有偏重又相互呼应四部分组成。本书将现当代文学放置在中西方文化视野中去考量和研究,并反思文学史写作的语境下重新检省作家的定位与书写,同时对西方当下的热点文化思潮理论做了较为深入探析,展现文学17.2万字 - 会员
俄罗斯作家创作心理研究
《俄国作家创作心理研究》曾由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年初版,1999年再版。《俄罗斯作家个性心理和社会心理》选自《文学艺术和社会心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艺术家个性心理和发展》选自《艺术家个性心理和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心理美学和文艺心理学》中的三篇论文分别选自《现代心理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文艺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俄国作家创作文学39.3万字 - 会员
唐代文人禅诗研究
禅宗属于宗教,诗歌属于文学,二者结合最终绽放出了中国诗歌中的美丽之花——禅诗。禅诗具有宗教(禅)和文学(诗)的双重属性,是一种融通宗教(禅)与文学(诗)的特殊创作,是“文学”,也是“禅学”。本书将唐代文人禅诗置于唐代文学和禅宗发展的广阔背景下,以宏观视野,从唐代文人禅诗的分类、典型意象、独特意境、美感特质以及对佛禅经典的接受和吸收等方面对唐代文人禅诗的发展全貌及价值进行相对集中、系统、全面的研究,文学22.7万字 - 会员
斯文(第5辑)
本辑分为七个栏目,其中“文体研究”为本辑的重点,关注“早期书写”,并结合中国古代典籍与文献的生成方式、书写方式及其由不稳定向趋同的变化,引导问题讨论愈加客观深入;“大视野”指出史传中的史传文学兼具历史记录与文学艺术双重性质,梳理了史传文学对小说文体的影响;“散文研究文献考论”则是对当今古代散文研究领域正在进行的散文文献研究和整理工作而开展的背景设计;“桐城派研究专题”对此领域研究中的很多旧有成见开文学26.1万字 - 会员
简帛文献与诸子时代文学思想研究
本书注重礼乐精神对诸子时代文化阶层直接而深刻的影响,立足传世文献,并充分利用简帛文献,部分还原了周代礼乐仪式流程。通过微观再现“演诗”艺术形态系统阐释了“文言”与“意象”、“乐言情”与“诗言志”、“演诗”与“乐德”观、“经世致用”等有着内在联系的儒家文艺思想命题,同时适当关注了道家文艺思想、美学思想,探讨了“不言”“真德”“大美”等重要命题,从而较为全面地呈现了诸子时代文艺思想的整体架构。文学22万字 - 会员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问题
本书是国内外从整体上研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第一部著作。本书在总体概括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总体概貌的基础上,主要从实践美学的存在维度、语言符号学转向、艺术样式理论及其批评实践来探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问题。本书依据第一手资料的深入解读,从中国立场出发,依据苏俄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视野,充分考虑文艺理论中的符号学、语言学等重要命题,系统地研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文学18.7万字 - 会员
元明清蒙汉文学交融研究论文集
在蒙汉文化相互交融过程中,蒙古族汉语创作逐渐发展、成熟。蒙古族作家在接受汉族文学影响的同时,也在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叙写着本民族的传统思想和审美理念,形成既有蒙古族文化底色,又有汉族文化意蕴的一种新型文学。《元明清蒙汉文学交融研究论文集》全书收录29篇论文,第一部分影响研究集中讨论元前诗歌对于蒙古族汉诗创作的影响以及蒙古族文人对于传统儒学、佛学思想的接受;第二部分家族研究论及蒙古族的家族文学;第三文学38.3万字 - 会员
谷崎润一郎与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关系研究
本书立足于史料研究与文本细读,运用比较文学和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以谷崎润一郎与中国现代文学社团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从谷崎润一郎与中国现代文人的交往、谷崎润一郎在中国现代文坛的译介、谷崎润一郎与创造社、谷崎润一郎与狮吼社以及谷崎润一郎与南国社五个方面,对研究对象展开了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并将其放置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特定的接受语境之下探究此种关系的形成、发展与具体表现形态,考察中国现代作家对谷崎文学2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