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新时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理论检视与中国实践
廖永安 胡仕浩更新时间:2021-03-26 23:17:30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内容如下:第一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理论检视”,主要从社会契约和数字正义理论、“国家与社会”、西方女性主义、文化传统等多个理论视角对当前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进行审视,第二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实证考察”立足于本土实践,对多地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具体运作进行了深入考察,第三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制度保障”对调解前置程序、先行调解信息化机制、无争议事实记载机制等具体的制度保障机制进行了探讨,第四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趋势”对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最新发展进行了关注,旨在指明制度发展和完善的方向,并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供强有力的立法保障。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9-08-15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新时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理论检视与中国实践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专题二十五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立法保障
- 专题二十四 “特邀调解+司法确认”:律师主持调解的一个制度走向
- 专题二十三 多元路径下律师调解机制的方案选择和发展趋势
- 专题二十二 发展“一带一路”商事调解:方向与路径
- 专题二十一 “一带一路”背景下涉外商事纠纷在线解决机制的制度构建研究
- 第四编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趋势
- 专题二十 论仲裁协议妨诉效果的调查方式
- 专题十九 无争议事实记载机制的实践反思与完善
- 专题十八 法院先行调解信息化机制之构建
廖永安 胡仕浩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本书以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为研究对象,以检察权理论、法律监督理论及公益诉讼理论为基本理论依据,从法律文本与司法实践双重视角出发,对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起诉主体、诉前程序、起诉条件、审判组织、检察机关调查核实权以及人民法院结案方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笔者始终基于一种“现实主义”的立场,立足于具体的现实条件对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进行探讨,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制度预设法律21.5万字 - 会员
刑事庭审调查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以刑事庭审调查改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成都市两级法院示范庭和对比庭的实证考察,并结合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重点研究法庭举证、法庭质证、人证、法庭认证问题,以期对我国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有所助益。法律28万字 - 会员
刑事和解的精神
本书运用演绎法及实证法研究刑事和解的实体性与程序性,阐明刑事和解的意蕴,从多个维度体现刑事和解的精神。刑事和解的原本价值是以“恢复”取代“报应”,其真正价值在于人道主义在司法领域的实现;刑事和解与罪刑法定、刑事和解与罪责刑相适应、刑事和解与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及刑事和解与无罪推定等,虽然在形式上相互矛盾,但在实质上,它们在不同的刑事司法模式内,各自实现各自的价值。法律23.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