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民俗学前沿研究
萧放 朱霞更新时间:2020-11-06 15:13:44
最新章节:后 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前沿课程系列演讲的结集。以日本著名民俗学家福田亚西男教授与中国著名民俗学家刘魁立教授等八位主讲人的课程演讲记录为底本,诸位学者研讨的主题主要集中在日本民俗学的历史与当下的发展趋势、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民俗学与日常生活实践、家乡民俗学、民俗学表演理论、未来民俗学的探讨等。其中对日本民俗学的总结与反思,对美国表演理论的新理解,对乡愁与当代中国生活的关系,对民俗学研究如何走出熟人社会迈向更广阔世界等方面探讨具有学术启示意义,而实践民俗学、未来民俗学是崭新的命题,是引发我们进一步研讨与思考的民俗学新方向。
上架时间:2018-03-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民俗学前沿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 记
- 三、“类型的文本间性”:表演与权力
- 二、“文本化”与“去(再)语境化”:“表演研究”的理论突破
- 一、表演:作为一种讲述模式
- 理解“表演研究”的三篇经典论文
- 六、结语
- 五、“讲述的民族志”:一种描述性的方法
- 四、“讲述的民族志”:一种描述性的理论
- 三、民俗表演的必要条件
- 二、民俗交流的社会基础
萧放 朱霞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大国边城:西南地区城镇化的功能、现状与展望
“大国边城”是讨论中国西南地区城镇化议题的基本语境和价值取向。西南地区城镇化建设,应当成为中国西南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应当成为推动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支点,应当成为提升中国边疆治理能力的关键手段。本书试图在国家视阈下,阐释西南地区城镇化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安全治理三项核心功能的内涵,以指数化方式研判评价西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水平,探索中国西南地区城镇化三项核心功能的协同实现路径,为促进中国西南社科14.6万字 - 会员
中国第三部门研究(第16卷)
本书主题论文涉及城市社区环境治理议题、“枢纽型”社会组织目标错位的实践逻辑及机制、ENGO从环境抗争到协同治理路径演化中的作用机制、政府购买服务环境下的社会组织行动策略、长三角地区社会企业双重目标之平衡、道德化市场中的社会组织以及行业协会的专利创新效应及其影响机制;书评关注和分析非营利部门、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三者之间的合力协作;访谈录介绍了宁波市象山县抗癌康复协会探寻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之路的历程;社科14.4万字 - 会员
夜间城市活力提升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随着国家对“夜经济”的高度重视以及人们对夜生活品质需求的日益增长,夜间城市活力成为各大城市决策者和学术界所关注的重要话题。2018年11月6日天津市政府发布《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在聚焦“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打造“夜津城”、大幅提升城市开放活跃度的政策方针指引下,天津的夜间城市活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2022年8月5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报告(202社科6.7万字 - 会员
治理情境、专业制度与社会服务供给
政府购买服务是现阶段我国社会治理、社区建设和城市社区服务创新的重要举措。在该政策指引下,各地制定不同的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引入社会组织为社区居民提供社区服务。本书立足治理情境和专业制度二者互动的分析框架,以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研究案例,重点讨论治理情境下社会服务组织的服务供给策略,提出社会服务困境的一个解释性框架。本书认为过渡治理情境是我国社会服务领域的治理情境特征,社会工作发展不充分是社会服务社科14.8万字 - 会员
中国管理情境的积极组织行为:理论与实践
本书以科学的理念、开放的姿态,系统地阐释了中国管理情境的积极组织行为理论与实践体系。全书分三个部分共十三章,探讨了中国管理情境的积极组织行为及其理论基础、价值意蕴、内涵结构、效果评价,实证分析了中国管理情境的积极组织行为的职业价值观澄清、员工职业发展、心理资本提升、人文关怀环境构建等,并对中国管理情境的积极组织行为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开发创新人才、促进职业胜任力提升等实践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社科25万字 - 会员
村镇社区生态空间评价方法与应用
本书聚焦村镇生态空间的评价方法和技术应用。基于遥感影像、土地利用调查、自然地理和水文气象等多源数据,研发了村镇社区生态要素分类识别与提取、生态敏感性评价、生态适宜性评价等相关技术,并在村域和镇域两个尺度上开展了案例应用。社科10.6万字 - 会员
《中国社会科学》创刊三十五周年论文选(1980—2014):卷一
《中国社会科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并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1980年1月创刊,系双月刊。主要发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新和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创刊以来,《中国社会科学》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坚持刊物的学术性,追求学术创新和学术规范。创刊以来,《中国社会科学》一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被学界誉为我国最高水平的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社科64万字 - 会员
走在祖国大地上:北大选调生的基层治理实践(下册)
本书讲述了多位北大选调生在基层工作的所见、所思、所为、所悟。收录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北大选调生的文章,涵盖了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如基层组织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基层社会治理、基层公共服务、基层经济发展等。社科11.1万字 - 会员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基地成果汇编(No.2)
本书是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成立以来在“三报一刊”和“一报一刊”上发表的成果汇编,深入、细致地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和理论精髓,从理论规划、依法治国、牢记初心不忘使命、红船精神、知识产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文化建设等多个维度进行论述,并结合北京实际,给出了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构高精尖产业体系等的具体路径,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及周边地区的社科10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