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蜀学研究(一)
王小红主编更新时间:2021-09-29 14:00:22
最新章节:舒大刚先生的为学之道[1]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旨在凝聚当代海内外学术研究有生力量弘扬蜀学,主要突出研究蜀学人文精神、学术思想和文献诠释,兼顾蜀学各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旨在促进蜀学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蜀学是诞生于中国西南巴蜀大地、与中原学术互补互动的一方学术,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制度层面、在经典层面、在信仰层面、在核心价值层面都具有独特的造诣和丰硕的成果。蜀学研究含三个义项:一是研究蜀学,二是蜀中论学,三是蜀门治学。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11-30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蜀学研究(一)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舒大刚先生的为学之道[1]
- 同气相求,同声相应,构建学术共同体
- 探寻中华道统、宋明理学与巴蜀哲学精神
- 蜀学名家
- 介乎卜筮之间:从秦简《归藏》的卦辞说起
- “宰予昼寝”释读
- 清代南部县衙礼房档案整理札记
- 文献经纬
- 朱熹的经学研究成就及特色[1]
- 宋代经学文献述论
王小红主编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创客文化研究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创客文化的著作,聚焦创客文化与创新型城市建设,在描绘创客运动的世界轨迹,厘清其文化基因的基础上,从创客教育、创客创新、创客经济和创客手作等方面探讨城市发展中的学习型社会构建、可持续发展、文创产业迭新和新工匠精神等议题,提出创客文化融入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路径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本书在每章的论述之后辅以一至两个案例观察,书末附上国内外创客城市概览及英国创客文化调研札记,以期为读者刻文化23.7万字 - 会员
从萧门到韩门:中唐通儒文化研究
本书聚焦从萧颖士到韩愈这一因师门关系而形成的文学流派,在厘清流派主要成员及其传承谱系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他们作为通儒型人才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包括礼官身份、史官身份、传奇作家、地方循吏等,最终阐明萧—韩流派成员作为中唐通儒群体的代表,如何在唐宋文学、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开启士人从文儒到通儒的身份转型,继而影响到宋代官僚士大夫政治体系的定型。文化24.2万字 - 会员
尤多拉·韦尔蒂身体诗学研究
本书立足于美国南方作家尤多拉·韦尔蒂的作品,运用身体研究、文化研究的理论方法,探讨了神话语境、淑女文化、种族文化、工业文化等视域中身体叙述的表征内涵,展示了美国南方文化在传承与革新中的建构与解构、遵从与反叛、冲突与融合、和谐与无序等,这种对立互动全面而科观邸反映了美国南方人生存状态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通过身体维度的解析与阐述,生动呈现出韦尔蒂独有的诗学旨趣和文学取向。文化13.1万字 - 会员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第12辑)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打造的学术品牌,是国内学界致力于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主要平台。本辑主题为区域文化与语言文字研究,共编入20篇文章,设置六个栏目,分别是:“特稿”“区域文化与汉语史研究”“区域文化与方言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区域文化与语言应用研究”“区域文化与地名研究”。来自华中科技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的20余位作者,对汉语史、方言、语言应文化20.6万字 - 会员
共生理论视角下苗族传统生态消费文化研究
苗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就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而言,苗族先民曾给出过极具智慧的诠释,并将共生观念付诸实践行为,且形成了一套比较稳定的苗族传统生态消费文化。基于此,本书以苗族传统生态消费文化为主题,在“共生”主调下,从文化共生逻辑、共生实践和共生规范三个维度深入探讨隐藏在民族传统文化深层意义背后的生态消费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路径。文化13.2万字 - 会员
敦煌游艺文化研究
敦煌游艺文化中蕴含着丝绸之路中西文化交流的因素,本书将敦煌文献和莫高窟壁画中遗存的游艺资料悉数辑出,并分为武功技艺类游艺、岁时节日类游艺、博弈类游艺和儿童游戏类游艺等四个主要类型,采用文献与图像相印证的方法进行系统性讨论,一方面丰富了中国传统游艺研究内容,另一方面开启了敦煌民俗研究的新视角。文化16.9万字 - 会员
唐代文馆文士朝野迁转与文学互动
唐代文馆文士是指曾在国子监、史馆、秘书省、弘文馆、崇文馆、集贤院等机构任职的文人。这些文士或在朝,或在野。他们在朝野之间是如何迁转的,对文学产生了哪些作用,都值得深入研究。该书综合运用传统考据学与文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以“制度一文人一文学”及“制度一文化一文学”为基本阐释框架,在详考文士朝野迁转路径和方式的基础上,论述文士空间转换、角色变化、阶层流动及其与文学之互动关系。本书指出文学互动的实质是权文化24.6万字 - 会员
王蒙十五讲
本书运用多学科交叉方法,对王蒙文学创作、文艺思想、文化心理等进行多视角系统性研究,拓展了王蒙研究的学术视域和思维空间。主要创新价值在于:突破了以往王蒙研究方法单一化、视野零散化的局限,注重精神史视野与具体个案相结合,理论阐释与文本细读相结合,文学外部研究与文学内部研究相融通,揭示一个全面立体的王蒙。本书首次对王蒙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内在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并从语言、文体、主题等层面,对王蒙经典小说进行重文化16万字 - 会员
美国20世纪小说中的旅行叙事与文化隐喻研究
美国是一个号称“坐在车轮上的国家”,其民族的旅行情结在美国文学尤其是20世纪美国小说叙事中得到本体的反映。本书从文学发生学和文化阐释学的角度,揭示了美国20世纪作家的旅行生平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表征,以文本分析的形式探讨了美国20世纪各个阶层、流派、区域和性别的小说家对旅行的表征以及这种旅行叙事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文化34.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