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进学记
黄仕忠更新时间:2024-11-21 16:04:22
最新章节:封底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进学记》是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山大学教授黄仕忠先生撰写的回忆性散文集,共分六辑,分别为《问学之路》《从师岁月》《师友往事》《东瀛书影》《学人书序》《我的大学》,以“进学”贯穿全书,串联起个人乡下的成长经历、步入大学之后的求学经历、出国之后的访书经历以及与各位师友学生交往的点点滴滴。文笔生动,可读性强。本书也是一部学术启蒙之书。作者在学术探索过程中,总结了前辈的治学方法和行之有效的读书经验,可以给广大读者多方面的启发。本书为广大读者提供的,是“一个可以触摸的学术境界,一种可以贯通的学术精神,一段可以仿效的学术人生”。
品牌:人民文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4-10-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进学记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黄仕忠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和虚构的人物为伴(小说家的散文)
本书是“小说家的散文”系列,也是艾伟散文集首次出版。书稿共分五辑,第一辑《我曾滴酒不沾》,回忆作为六〇后的独特的成长记忆;第二辑《叽叽喳喳的麻将和瓷实的汤圆》讲述宁波和杭州两地的风情,第三辑《和虚构的人物为伴》、第四辑《文本里的王者》分别谈论影响他的外国作家和他熟悉的中国作家,第五辑《安顿和抚慰之旅》讲述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游历随想,思想的火花在脚下沉淀。全文充满着积极力量。世间万物,唯有努力进取才能文学12.2万字 - 会员
北京四合院(图文精选本)
邓云乡说,四合院足以代表北京风情,“与北京融为一体,与历史融为一体。没有它,又如何显示北京的生活呢?”邓云乡以深情思旧的笔触,既介绍四合院的标准、变化、花木、布局等,也讲述四合院里的人事、生活。在这里,四合院已经成为浸染北京气息的独特符号。文学8.4万字 - 会员
戴明贤散文
作为贵州省的“文化名片”,戴明贤在六十多年的散文创作中,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国文坛上一个特殊的存在。戴明贤散文多写小城凡俗、乡人乡事,其思想和文字却颇具前沿性和先锋性,既有小城生活与书卷生涯的诗性文心;又有一种看惯世事、气定神闲的风度,尝遍世味、返朴归真的韵致。笔法上,糅合了电影、戏剧、小说、诗歌等各种艺术形式,甚至传统绘画的“留白”手法,言尽意远,给人以无穷回味,多篇散文入选当地语文阅读文学20.8万字 - 会员
你若幸福,春暖花开
亲情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净;亲情似火,使平淡通过煅烧日显棱角;亲情是诗,使乏味经过修饰达到一种意境。亲情是生命永恒的动力。本书选编了父母抚育、培养儿女,以及儿女孝敬父母的感人的文章,通过不同人物对父母抚育、培养自己的回忆,表达了感恩父母、讴歌赞美父母的感情,启迪我们学会感恩、学会孝顺、学会回馈、学会做人。文学8.3万字 - 会员
师友感旧录
本书是著名学者温儒敏的随笔小品。分三辑:第一辑回忆师友,大都是笔者曾聆教或共事过的北大学者,虽是印象片段,也可见个性、生活与学问的某些侧面。第二辑讲述北大传统与校园轶闻趣事。第三辑是自叙,叙说笔者求学与治学的经历。书中呈现数十年来学界与北大的某些光影,文字简朴质直,刻写生动传神,别有一种冲淡隽永的韵味。文学16.9万字 - 会员
草木人心
《草木人心》是深圳青年作家厚圃的散文精选集。厚圃记录文房雅事,抒写故土潮汕平原的乡情民俗、旧人旧事,写出了草木山川、花鸟虫鱼的生机与生趣,写出了温润的乡土味,写出了世间的美好与灵动。书中特别收录数十幅厚圃手绘插画,映照世间万物的情致与灵性。文学9.7万字 - 会员
不废风雅:生活的意趣
本书选取汪曾祺散文中谈生活意趣的篇章,类似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汪曾祺是热爱生活、兴致勃勃的“生活家”,在他笔下,人、风景、美食、草木虫鱼、文化、艺术,都焕发着神采,有着“汪味”感悟。读他的文字,时时令人“顿觉眼前生意满”,他晚年也情不自觉地写道:“活着多好呀。我写这些文章的目的也就是使人觉得:活着多好呀!”可谓兴致勃勃地活到生命终点。汪曾祺的文章,是生活的赞美诗、品鉴宝典,艺术地引导人们发现生活文学16.6万字 - 会员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仓央嘉措诗传
仓央嘉措的一生充满传奇,住在布达拉宫,他是雪域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他是世间纯美的情郎。这个极具才华的诗人写下了感动人间的情诗,三百年前感动了无数人;三百年后,依然有很多读者为他的情诗感动。他用生命,演绎了一场诗歌之美。唯美传记作家白落梅用洁净、美丽的语言,将仓央嘉措的生平与他的诗歌结合在一起,试图描绘一个真实而又深情、质朴而又充满才华的仓央嘉措,更重要的是,向读者展示他的诗歌之美。书中亦整理了《文学11.5万字 - 会员
街巷志:深圳已然是故乡
四十年间,“来了就是深圳人”成为深圳开放包容的一个重要标签。如今,“深圳已然是故乡”正渐渐成为更多人的共识。他们在这里洒下了自己的汗水和泪水。月月年年,城市在变,他们也在变。城市和人终于血脉相连。本书沿袭了《街巷志:行走与书写》的细腻文笔,更清晰地描述深圳种种,强化“城愁”概念,力图赋予这个城市新传说和忧伤底色。长居深圳的人会产生共鸣,没到过深圳的人会因此对深圳有更深入的了解。本书为《我们深圳》系文学12.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