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古早期士僧交往与文学
蔡彦峰更新时间:2025-04-27 17:43:44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从玄佛思想合流、早期佛教中心的形成、佛教背景下士僧群体的文学创作三个主要方面,探讨了早期士僧交往的形态及其与文学的关系。对支遁“即色游玄”、慧远“形象本体”之学等思想范畴的内涵及其对文学的影响;会稽、庐山佛教中心山林和文义相结合的特点的形成;东晋诗僧群五言诗创作及其诗史意义;心无宗与陶渊明的自然思想和诗歌艺术;顿悟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境等,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把握晋宋文学的发展演变。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7-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中古早期士僧交往与文学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玄佛合流与刘勰《文心雕龙》“太极”论
- 第一节 佛教与宗炳《画山水序》的理论建构
- 第三章 士僧交往与六朝文艺理论
- 第二节 谢灵运与僧人的交往及其文学创作
- 第一节 陶渊明与佛教的关系考论
- 第二章 士僧交往与文人创作
- 第二节 支遁的诗歌创作及其意义
- 第一节 东晋诗僧群的出身、创作与五言诗史的重建
蔡彦峰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文学是什么:文学原理简易读本
本书是为研究生而写的文学理论教材,但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它抓住学界有争议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如文学可否定义、文学如何发生、文学有没有“进步”(可否用“进步”来衡量文学史的过程)、文学会不会消亡、文学是否需要“创造”、文学怎样存在、中西文论异同何在、怎样改造我们的批评,等等,进行大胆探索,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初衷在于引起学界的思考和讨论。作者主张力戒陈言,说自己的话,不人云亦云,写出不同于以往著作的文学20.8万字 - 会员
文体:中国古代文体观念的演进(第一卷)
本书围绕“中国古代文体观念的演进”这一主题,共收二十一篇论文。这些论文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分别从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的问题论域、不同的理论视角,对中国古代文体观念演进的历史进程和形态表现展开讨论,意在通过理论或者文献层面来梳理、考辨、阐释中国古代文体观念、文体批评中的一些值得充分关注的重要学术问题。文体观念研究覆盖面广,综合性程度高,所涉及到的学科较多,所要展开的论域和需要深究的和问题更为复文学30.1万字 - 会员
当代文学理论观念的嬗变与创新
本著系统性研究当代文学理论观念的嬗变与创新,以及它在当代文论变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要涉及文学本质论等当代文论基本问题、文化研究转向等前沿性理论问题、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问题、当代文论学科反思与理论重建问题等方面的观念嬗变与创新的理论探讨。文学36.7万字 - 会员
明清小说识要
本书以明清时期六大长篇白话小说名著及三言二拍、《聊斋志异》两部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集为研究对象,结合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精准研究每一部名著,包括其复杂而漫长的成书过程、不断被解构与重构的思想内蕴、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独特而精深的艺术特质及其在当代语境下的传播与接受。借助文本细读等方法,本书力图使这些精深的古典小说名著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文学21万字 - 会员
中国文学经典建构的理论与实践(1976—2016)
文学经典不仅是文学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学经典在文化建构、传承以及跨文化交流等方面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基于近四十年来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理论路径、理论成果的系统性爬梳整理,将新时期以来文学经典论争的发生、发展及文学经典研究的困境与媒介文化变迁相关联,对文学经典论争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梳理大量的资料,在还原论争展开的文化现场的基础上,呈现四十年来文学经典论争的总体风貌和文学26.8万字 - 会员
理查德·赖特小说的思想内涵研究
本书主要研究理查德·赖特小说的思想内涵,内容涉及四个方面:一是赖特赖以创作的源泉,即他自童年时代起所见所感的人生经历;二是赖特小说的文化逻辑和伦理政治思想,这是赖特进行文学创作的思想纲领;三是对赖特不同时期所创作的代表性作品的文本解读;四是论述赖特在非裔美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链条作用。文学17.9万字 - 会员
遗产·认同·表述:文学与人类学的跨界议题
本论文集辑录了作者从人类学视角出发,以跨学科方法进行文化遗产研究及文学人类学研究的相关成果。第一部分“文化遗产研究”集中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理论问题。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形态中隐匿的西方文字中心主义话语的揭示,既是反思的起点,也是研究展开的基本脉络。相关论文以这一创新性观点为引领,对文化遗产的器物、图像、记忆、身体实践等议题展开了细致深入的探讨。第二部分“文学与人类学研究”则聚焦于文学文文学20.8万字 - 会员
徐嘉瑞的文学思想与文学实践研究:以“平民文学”为中心视点的一种考察
徐嘉瑞,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开阔的学术视野,在文学创作、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民间文艺收集整理等众多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平民文学”思想贯穿了徐嘉瑞创作研究的始终,是新旧交替时代碰撞出的乐章,是中国传统文学思想和西方现代文化交流的产物。徐嘉瑞在西学东渐的时代氛围里,运用西方先进思想和方法研究中国传统文学,进行文学创作,收集整理民间文学,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平民文学”思想。本书采用文献细读,历史分析和比文学17.1万字 - 会员
百年新诗选本与中国新诗的经典化研究
本书第一次将1920—2020年百年来的新诗选本作为一个整体对象加以研究,揭示选本对新诗经典化所起的作用,强调新诗选本涉及文学、教育、社会心理、出版、传媒等多种要素。本书的研究,对于新诗、中国文学、教育与文化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文学26.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