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你为什么要撒谎?(2)
再如,自己平时对前台的漂亮女职员垂涎三尺,表白后被拒绝的时候,却谎称:“别看长得漂亮,其实没有什么值得心仪的,整天冷冰冰,不懂温柔的人。”
有些人没能被最心仪的大企业相中而只能进入一家不起眼儿的企业工作,他们就谎称:“在这家企业里工作,自己很被看重,而且还有很多先前心仪的大企业里所没有的好机会。”
如此种种都是合理化自尊防卫机制在作祟。如果一旦承认是自己的能力不足,会有损自尊心从而失去自信。因为有些人很难平心静气地承认残酷的失利现实,于是就索性贬低对方的作用,而不是进行自我责罚,以此来维护自尊心。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费尔德曼说,“我们发现,一旦人们感到自尊心受到威胁,他们就立刻开始撒谎。”的确,撒谎和人的自尊心密切相关。
当然,不是所有的谎言都会伤害别人,有一些谎言在不伤及他人的情况下很好地保护了自己。对单位同事撒谎的人这样认为:在同一个工作单位里,尤其是在那些在乎的人面前,我们既想让自己看上去很优秀,又想维护自尊心。
一些研究者分析说,有时候撒谎是保护自我隐私、使人免受怨恨的最好方法。当对同事而非陌生人撒谎的时候,我们主要是受自尊心和威胁感的内在动机驱使。
§§§第四节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选择说谎
人有可能为了辩解而撒谎,也有可能为了自我保护或者保护他人而说谎等等,多数说谎者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说谎。用谎言来和对方争夺利益,和被动的撒谎不同,他们把撒谎当做一种能力来有意识地加以锻炼和研究。为自身利益而撒谎是比较“高层次”的,往往于无形中让对方上当,受骗者还经常感恩戴德,幸福的替人家数钱。更有那种怕承担责任而说谎,或者对别人极具谄媚,为的就是自身的利益。
1.怕承担责任,从而说出谎言
当一个企业组织的规模变大以后,整个管理系统中的复杂性也就会随之增强。人们很难将系统中的责任、是非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些人正是钻了这样的空子,常常用谎言打马虎眼,把自己的利益保护起来。
在一些大公司中,危机控制机制往往起效迟缓,导致效益低下。而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就是如前所述的那种人人怕承担责任的回避心理。即使是在非常关键的事情上,多数人也只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很少会立刻向上司报告不好的事,并且也不会为了很好地解决问题而和其他部门的员工通力协作。很多人的心理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要关己,赶紧想办法进行圆谎,保护好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
例如,发生产品质量事故,导致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的时候,有关责任人试图隐藏产品质量事实的真相,就会制造相应的谎言;当政界和商界人物的行贿受贿丑闻等等事件发生的时候,有关当局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说辞一般都是:“当事人不太小心,没有留意。这是工作不小心导致的失误。”尽量推卸责任,脱开干系。
这就难怪,有些政治家为了追求不正当利益,就将不知道作为借口,并以此明哲保身的做法是很常见的。其实不单单是单个个人,集体组织也常常运用这种说谎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并试图逃避相应的罪与罚的惩戒。
当某企业集团的隐秘性工作被曝光的时候,如果相关的负责人被问及与此隐秘事件相关问题的话,我们常常能听到他们用“忘记了,不记得了。”这样的话来为自己开脱。就是到了这些说谎的官僚、政客、大企业领导人的谎话被揭穿了的时候,他们还常常以“当时工作粗心大意,没太留意。我没有经手,当时是我的秘书在处理这件事”这些话来搪塞,好像他们并没有太大过失似的。
虽然说记忆失灵、理解失误以及口误这些现象有时不免会在人们身上发生,但是有些人明明对事实真相了如指掌,却还要在众人面前或者麦克风前说些“记不得了。”之类的搪塞之词。这些就是不折不扣的谎言。这些人试图曲解事实,隐藏自己那些不可告人的“难言之隐”。
2.对人迎合,获得自己的私利
工作中有些下属会竭力表现出对上司的尊敬和忠诚,只要有机会就会从正面或者侧面奉承上司。
其实他们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借此有利于自己的提升,继而成为上司的心腹。这种现象在公司人事变动等时机出现的时候便会大行其道。
有人善于将口头表达和内心的真实意图区别开来。为了得到上司的赏识,并对自己建立起良好评价,就一定要搞好同上司搞好关系。他们在倾听上司讲话的时候,虽然心里有老大不快,还可能抱怨“又是老生常谈。”但口头上还要对上司的讲话加以附和:“您说的太对了!”
“王总的理解力真强啊!“您讲的真得很有价值。”诸如此类赞扬认同的话,虽然有些老套,但还是很能讨人欢心的,而且至少不会叫人讨厌。人们受到表扬后自尊心通常就会增强,而且也会对表扬自己的人产生好感和信赖心理。
说些迎合和奉承的话是为了赢得他人的好感,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虽然有些结果可能来得比较缓慢。
§§§第五节 为了掩饰一些事情而选择说谎
有人说“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事实”。正因为有人害怕事实真相被揭露出来,所以极力的掩饰,用一个谎言来掩盖另一个谎言。
生活是什么?有人感慨是——演戏,生活就像是一部连续剧。男人和女人都是其中的演员。你唱罢来我登场。于是不适应时代的人,活得窝囊而屈;适应时代的人,一直都会活得很滋润而游刃有余。
撒谎的众多原因之中,为掩饰而说谎的不在少数。这跟猎手躲藏在掩体之后,伺机扑杀猎物,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让对方看不清或者看不见自己的真正面目。
针对人们因为掩饰而撒谎的情况,美国心理学者就进行了如下实验:
他们请被测女性吃汉堡,并告诉她们:“请一直吃到撑得不得了,难以下咽为止。”他们预先设定了两种进食条件:其一,只有女性在场;其二,有男性在场。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进食条件下,被测者所吃汉堡的数量是不同的。与有男性在场相比,当只有女性在场的时候,
被测试的女性们所吃掉的汉堡数量要多很多。而且,与在场的男性比较有魅力的场合同在场的男性没有什么魅力的场合相比较而言,在前一种情况下被测试的女性所吃掉汉堡的数量更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原因是被测试的女性想在男性面前极力掩饰不淑女形象的心理倾向在作怪。
法国思想家拉罗什富科如是说:“任何场合中的任何人都想给别人留下自认为较为合适的印象,于是人人都伪装自己的面貌和外表,故此社会就是一个被伪装过的东西。”
在私人空间中,同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与同邻居在一起的时候;当着众人面前讲话与仅同三两个人交谈的时候;与同性聊天和有异性在场的时候;谈话的异性对象中有自己怀有好感的人与没有什么特别感觉的人在场的时候。人们谈话所使用的语言和所采取的行动都是有所不同的。
在公司中也是一样,就职的职业人士,对上司同对下属的说话方式和态度完全不一样;在公司内部的时候同在公司外部的时候其行事方式也大相径庭。
在特定的社会状况下,人们都在充当表演者,把别人或者周围的人意想成看客,并且渴望获得看客的好评。例如,去企业应聘的时候,如果应聘者发型整齐,身穿西服并且打着领带,这样的话就很容易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于是人们都倾向于在人前表演,从而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好印象。
演技指的是掩饰自己的能力,口头声称对别人印象不错而内心却对对方怀有不良印象,这样做的人大有人在。人人能从自己的行为模式中选择出适合别人口味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不是没有装有,而是所有的表演都来自自身,只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来进行选择而已。
§§§第六节 为了满足虚荣心而选择说谎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点爱慕虚荣,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一不留神谎话就溜了出来。
虚荣心过强的人,还会作出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来。
一天晚11时左右,一名30多岁的中年妇女报案,称大约20分钟前,自己的10万巨款被抢。她一边讲述嫌疑人的简单相貌特征,一边不停哭泣,警方据其所述连夜展开调查,可是一直没有进展。一个月后,民警再次询问该妇女,发现其所述嫌疑人特征与上次有不一样之处,遂发现诸多疑点。
随着案件侦查的深入,警方发现这是一件虚假的“大劫案”,侧面调查发现,该女子一贯爱慕虚荣,对外称自己在从事“房地产生意”,老公“开大饭店”,家财相当“丰厚”。在民警巧妙地讯问下,该中年女子被迫供述了详情,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因家中有人生病想借钱,自己实在没有,这才制造该起虚假劫案”。最后警方以扰乱公共秩序依法对该中年妇女进行刑事拘留。
爱说谎的人时常以谎言吹嘘事实或表达愿望,对自己的不实言语无法自察,或是有不认输、爱攀比的心理倾向。不会区分真实与幻想,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喜欢博取别人的注意和羡慕也是导致其说谎的原因之一。
虽然虚荣是人的本性之一,但是为了一己虚荣而做出不光彩的事情,甚至是损人利己的事情,就大错特错了。过分的虚荣就是一种虚伪。
爱慕虚荣只能给人生带上一副色彩斑斓同时却又异常沉重的枷锁,使人生的步伐走得更为艰难和缓慢,正如曹操所言:“慕虚荣而处实祸”。
试想,一个人如果常被这来自几方面的矛盾心理折磨,他的心灵能不痛苦吗?他还会有幸福吗?假的终究是假的。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给青年的一封信》里曾针对虚荣这样说:“不论这种肥皂泡的色彩是多么让人炫目,它都必然是要破裂的,于是你们除了后悔外,会一无所获。”
追逐虚荣永远不会给人带来真正的荣誉,贪图一时风光和荣耀的人,不但会本末倒置自己的生活意义,得不偿失,甚至还会落个身败名裂的悲惨下场。有强烈虚荣心的人也只能生活在不幸之中,因为这类人为了在各方面胜过他人,就要以假象昭示于人,以提高自己的价值,得到别人的赞许,他们惯用的手段就是欺瞒、撒谎。
§§§第七节 虚言症:说谎已成为病态习惯
有多少人活在自己的想象里,在想象里满足,在想象里编故事。想得太多,编得太多,最后连自己都误以为那就是真的了。
有的人明明不具备某些东西却偏要装出自己有这些东西的样子。
比如,有人大言不惭地吹嘘自己因颇受女性欢迎而感到困惑,但是实际情况到底怎么样呢,其实这个人不论从体态还是从容貌上都看不到半点受女性欢迎的迹象。如果这种倾向朝着极端化发展的话,就是所谓的“虚言症”。
“虚言症”在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一书中被称为“空话病”。患这种病的人在空想世界中描绘自己的愿望时,会在不知不觉中将空想世界同现实世界的东西混为一谈,把过去的话和现在的话混为一谈,在现实社会的舞台上自编自导,上演一幕幕闹剧。
描绘这种现象的一个恰当的例子是:有些没有女朋友的人常常以自己为中心幻想有很多女性主动追求并向自己示爱,然后还自以为是地讲述给别人听,结果常常是混乱之极,很多地方自相矛盾。难怪听者会得出这样的结论:“那个人真是有些神经质。”
有一个患有“虚言症”的人,每天都在他的同事圈子里说谎。其中一个谎言是这样的,“我买奔驰车了。”但是这些同事没有一个看到过他驾驶奔驰车,于是有人就问他:“有机会让我也坐坐你的奔驰吧!”但他却这样说:“车子嘛,前些日子借给朋友,结果在路上撞坏了。现在正在修理呢。”于是问话人便冷眼相对:“你真的有奔驰吗?”他猛然发怒答道:“难道我的话不值得相信吗?”而后便拂袖而去。
虽然,人人都会说谎,但是大多数人心里却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而患“虚言症”的人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也说谎,虽然他们明明能够意识到自己是在说谎,但是却难以抑制这种冲动。
美国康塞斯州住着一位19岁的女性,她将自己与白血病作斗争的日记发布到了互联网上。虽然有很多读者出于同情心而给予回复,但是这位女性最终还是死掉了。结果事后人们发现,其实根本就没有这样一个人,这一切完全是住在同一地区的一位40岁的家庭主妇编造出来的。而所谓的事情都是虚构的。
像这样无病装病,或者将病情夸大,或者干脆自己装成病人的样子在医院里散步、修身养性的人还是的确存在的。
有的人没病装病进而数次接受手术,反复住院。在此期间,他还得往体内注射葡萄糖水,故意将别人的结核菌放入自己的痰中试图混淆医生的视听。究其动机不外乎是想要引起别人的关心。虽然这些人也有可能被认为是对某个医生和医院怀有恶意,但是从中也表现出当事人的心理尚未成熟。
虚言症者即使他们没有恶意,不想欺骗别人,但说谎的结果常常却是使他人深受伤害,心绪不了,惶惶不可终日。
一个谎言越是重复,说谎者就越不在乎谎言的对错,一说再说,说谎者沉浸其中,原来的事实反而视而不见,谎言于是就变成了真相。然而,如果有人适时予以揭穿或提醒,说谎者或许就能回到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