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是一首展景抒怀的琴曲,又名《雁落平沙》、《平沙》,作者传有唐代陈子昂、宋代毛逊、明代朱权等,众说不一。曲谱最早载于明末崇祯七年(1634年)刊印的藩王朱常淓纂集的《古音正宗》。与其他名曲不同,《平沙落雁》的背后,并无脍炙人口的故事。此曲描绘了一幅清秋寥落、沙平江宽、群雁飞鸣的画面,抒发了恬淡惬意、徐舒幽畅的情趣。据说《平沙落雁》是近三百年来流传最广的古琴曲,现存的琴谱就达五十余种。
(一)名曲溯源
《平沙落雁》最早的版本载于明代崇祯七年(1634年)刊印的《古音正宗》。《古音正宗》这样解题《平沙落雁》:“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通体节奏凡三起三落。初弹似鸿雁来宾,极云霄之缥缈,序雁行以和鸣,倏隐倏显,若往若来。其欲落也,回环顾盼,空际盘旋;其将落也。息声斜掠,绕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应,三五成群,飞鸣宿食,得所适情:子母随而雌雄让,亦能品焉。”
按说崇祯七年时,正是明朝饱受内忧外患困扰的时代。朱明王朝王祚将尽,天下有识之士无不忧心忡忡。此时刊印《古音正宗》,也许作者另有深意。上面的解题文字意趣昂然,并无半点忧天悯地的情绪在内。也许“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两句,正是中心点题之句,以示儒家倡导的“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
逸士即隐士,指隐居山林的读书人。孔子云:“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易》曰:“天地闭,贤人隐。”从现实急流中退却下来的文人,在山林、田园中找到了最后的栖身之所。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说法。中国历代文人及其作品,受中国隐逸文化影响甚深。逸士虽“处江湖之远”,但社会影响力有时并不弱于“居庙堂之高”者。
最早的隐士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商朝的伊尹曾隐于市肆,周朝的姜尚曾隐于山野。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隐士层出不穷。汉代以后,隐士的身份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义,一般指那些不与朝廷合作而又具有一定文化影响力的人。三国魏晋时代是隐逸最盛行的时代,士人“以高隐为贵”,诸葛亮、陆机、王猛、谢安等历史名臣都曾有过隐逸的经历。
真正的隐士应该“只钓鲈鱼不钓名”,但是,渐渐地,自魏晋以后,隐逸却有极端化、世俗化的倾向。隐士中的一些人,他们不但“钓名”,而且“钓利”。他们把隐逸作为获取名誉和功利的手段。也有的当权者,为获得礼贤下士的名声,刻意逢迎隐逸山林的士人,有的甚至不惜以“假隐”充“高隐”。
《晋书·列传第六十九》记载,隆安二年(399年),东晋权臣桓玄(桓温之子)发动叛乱,把持了东晋朝政。自魏晋以来历代都有隐士,偏偏当时却一个也
没有。桓玄觉得很没面子。为获得礼贤下士的名声,他赶紧派人找来了西晋著名隐士皇甫谧的六世孙皇甫希之。先让皇甫希之隐居山林,由桓玄资助各种费用。然后桓玄下召将皇甫希之征为著作郎,但又指使皇甫希之故意推辞,然后桓玄下召封皇甫希之为“高士”。此事传为举世笑谈,时人戏称这种隐士为“充隐”。
另一个极端的例子,见于唐代刘肃编的《大唐新语·隐逸》。唐时的卢藏用考中进士后,特地隐居终南山中,但他身在山林,心在朝堂。与当时的朝士交往密切,后果以高士名被召入仕,授官左拾遗,时人称之为“随驾隐士”。另一个隐士司马承祯尝被召,将还山,卢藏用指着终南山曰:“此中大有嘉处。” 司马承祯慢慢道:“以在下看,这是仕官的捷径啊。”这就是人们所称的“终南捷径”。此时隐逸已成为一条做官的捷径了。
士人的隐逸,根据其价值取向,大致可分为儒之隐和道之隐。前者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天下有治则进,天下无道则隐。儒之隐者大都抱有“兼济天下”的抱负。而道之隐则无任何功利目的,通过遁世来使心灵获得最彻底的明澈和宁静。对于那些既有从政经历又有隐逸经历的人来说,其隐逸分为仕前隐和仕后隐,即先隐后仕和先仕后隐。《平沙落雁》所表现的“逸士心胸”中的逸士,虽身处隐逸之地,犹胸怀“鸿鹄之志”,应属于儒之隐和仕前隐。
真正做到彻底的隐逸,谈何容易。自古以来,像陶渊明、谢灵运一样纯正的逸士少之又少。古代大多数的逸士,或为世情所困,或因言获罪,最终归隐山林,潜居幽庐,也许不过是为世人做出的一种姿态而已。他们表面上超脱,但内心里也许从未平静过。
从这个角度来看,《平沙落雁》的曲中之音和曲外之意,饱含了对怀才不遇而欲取功名者的励志和对因言获罪而退隐山林者的慰藉。
(二)乐曲赏析
《平沙落雁》自问世以后,深受琴家喜爱,不仅广为流传,而且经过加工发展,形成段数、定弦、调式、意境等方面不尽相同,又各具特色的多种版本,是传谱最多的琴曲之一。
《平沙落雁》的曲意,各种琴谱的解题不一。《古音正宗》中说此曲:“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通体节奏凡三起三落。初弹似鸿雁来宾,极云霄之缥缈,序雁行以和鸣,倏隐倏显,若往若来。其欲落也,回环顾盼,空际盘旋;其将落也。息声斜掠,绕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应,三五成群,飞鸣宿食,得所适情:子母随而雌雄让,亦能品焉。”这段解题对雁性的描写极其深刻生动。全曲弹奏恬静悠然,无较大起落,展现了群雁在天际飞鸣起落又富有生机的大自然画面。
《天闻阁琴谱》中写道:“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鹄之志,写逸士之心胸也。”这种写景状物并非是单纯的客观描写,而是在状物客观描绘的同时,加入了琴人大量主观体验的产物,反映了琴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和审美情趣。正是此类山水意境的作品,通过人与自然的相互交融,使不得志的“隐士”们那失落的心态得到了平衡,压抑的感情得到了抒发,反映出了一种个人精神的解放,体现出了“人本”的观念。而在《梅庵琴谱》中对《平沙落雁》更有如下题解,全曲皆乐曲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绘出一幅清秋寥落、沙平江阔、群雁飞鸣的画面,抒发了恬淡的惬意及徐舒幽畅的情趣。曲调隽永清新,悠扬流畅,旋律的起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给人感觉一种静中有动的静态美,仿如辽阔的江天鸿雁将南飞,此去万里。
乐曲原为四段,现在流传的多数是七段,主要的音调和音乐形象大致相同,旋律起而又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基调恬静闲适,但静中有动。仿如寥廓江天,风静沙平。鸿雁将南,此去万里。全曲委婉流畅,隽永清新。
第一段为散板引子,先以自由的节奏和清丽的泛音旋律,描绘出一片宁静、萧疏、旷远的意境,示意这是一幕碧云天净、长空一色的深秋江畔风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雁落平沙的时空场景。同时也奠定了全曲优雅、深邃的抒情基调。
第二段是乐曲的主题乐段,着重描写大雁在沙滩上空盘旋翱翔的姿态。这里大量运用了古琴所特有的游移音,表现雁在飞翔时的动感,曲调中的上行、下行、转折、游移,把大雁滑翔时的起落、浮沉、舒展、从容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四段是第二段主题的变化重复,仍然是写雁的飞翔态势,但音乐在高音区进行,情绪上扬,似乎雁群越飞越高,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排成“一”字形,自由自在地向远方飞去。仿佛飞舞着的精灵,又似行云流水般的笔墨在天空的大纸上任意挥洒着逆如、平出、左倾、右斜、重叠、穿插与回锋……
第五段,乐曲在低音区进行,描写雁群在即将落地之前低空盘旋的情态,曲调仍然是主题的变化再现。
第六段写雁群栖落沙滩时的松弛与疲惫状态。
第七段散板,仿佛熟睡的雁群中突然发生一阵骚动,惊起几只雁扑闪着翅膀向天空飞去,但绕了一个圈子后又飞了回来,轻轻地落回到雁群当中,一切复归平静。尾声中的泛音曲调,与开头呼应,苍茫的夜色中,大地万籁俱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