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的改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必要的改革:中国改革的路径与选择(1)

2014年3月7日,全国政协常委林毅夫教授在政协全体大会上了做了《应对不利外部环境,深挖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报告。一如既往,他表达了与普遍的中国经济崩溃论相反的观点:中国经济未来20年仍有平均8%的增长潜力,中国有条件维持在比较稳定的增长水平。但是,与过往创造连续35年平均9.8%的增长率时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同,站在2014年这个时点,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难以捉摸。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4年《全球经济展望》,2013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为1.8%,预计2014年为2.8%。尽管有所增长,但过去每次危机发生之后美国通常会有7%~8%的反弹至今尚未出现;如果加上退出劳动力市场的适龄劳动力人口,则美国的失业率仍然高达10%以上。2008年至今,危机过去已近6年,管中窥豹可见世界经济晴雨表的美国呈现出了与以往后危机时代完全不同的情形。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与以往危机有很大不同:主要发达国家几乎无一幸免,在很短的时间内危机遍及欧美,这和过去的危机表现为发生于发展中国家、发生在局部有很大不同:拉丁美洲、亚洲、俄罗斯都发生过危机,但因为这些国家还不足以影响到全球经济,所以产生的后果远不像2008年那么强烈和深远。

林毅夫教授说:“当前的世界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对于中国来说,过去是、现在仍然有必要与时俱进地推进改革,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为目标破除双轨制改革带来的种种弊端以维持社会稳定、挖掘增长潜力。和过往的任何改革一样,既然要改革,必然会触动既得利益群体,但我相信任何领导人都不是既得利益绑架下毫无自主权的代理人,作为领导人总是有足够的自由度来推进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变革,社会发展的成效在于领导人所推动的改革是否真能带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提及改革双轨制,就不得不回溯双轨制的成因。1978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并未选择当时盛行的“华盛顿共识”,而是走上了一条政府干预与市场开放双轨并行的渐进式改革道路。一方面给予计划经济时代就存在的资本密集型大型重工业国有企业必要的保护,另一方面则是放开传统上受到抑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准入,大量非国有企业(包括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甚至外资公司)由此得以参与到中国经济中来,并且成为中国经济最富生机的活跃力量。林毅夫教授说:“这种转型方式的好处是同时取得了稳定和快速发展,中国没有出现像采取了休克疗法的苏联、东欧那样的崩溃、停滞和危机不断。大型重工业都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当时中国资本极端短缺,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没有比较优势,这些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没有自生能力,如果国家不给予补贴,必然崩溃,带来大量的失业和社会及政治的不稳定。因此,国家采取了以市场要素、人为压低利率和概率等生产要素价格的方式来给予转型期补贴,使其得以继续经营,但是任何对市场的干预都会带来一定的弊端,目前中国社会的腐败、收入分配等问题都是舞动双轨制这把双刃剑的结果。”

事实的确如林毅夫教授所言,这种双轨制令中国平稳渡过转型期,并且以连续35年平均9.8%的增长率创造了“中国奇迹”,然而对于中国改革的质疑也从未停歇过,并且从知识分子精英阶层蔓延至普通民众。制度公平与经济增长究竟哪个更重要?如果经济增长伴随着愈演愈烈的贪污腐败、贫富差距、环境恶化,这种经济增长模式还能否再延续下去?国际学术界同样也对这种不彻底的改革颇多点评。在纪念改革开放35周年之际,关于中国改革开始下半程,改革进入“深水区”的说法即缘起于此。

作为中国“距离诺贝尔经济学奖最近的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并不认同对中国改革路径的这种观点:当苏联、东欧采取休克疗法时,中国不仅平稳度过了若干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引发的经济危机,更实现了经济连续、高速的稳定增长,而且在中国广受诟病的腐败、收入分配不均在推行休克疗法的国家也存在,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1978年,中国人均收入连非洲国家的1/3都不到;2003年,中国刚刚迈过低收入国家的门槛,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2013年,中国实现59.6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已经达到6800美元。历经35年,中国改变了资金极端短缺、资本极端短缺的局面,变成一个中等偏上收入、许多资本密集型产业蓬勃发展的国家。

林毅夫教授指出:“当然这个过程里我们也遇到了很多问题,这是必须正视的。但是,平心而论,35年平均9.8%的增长,35年6.8亿人摆脱贫困,这是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辉煌成绩。为什么我们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依旧还有那么多唱衰中国的声音,‘中国崩溃论’总是不时涌现并得到许多人的赞同?从学术理论角度来讲,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改革之路没有遵循20世纪80年代末主流的‘华盛顿共识’,违背了许多经典理论所强调的原则,但是被广泛接受的‘华盛顿共识’到底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呢?”

在《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一书中,这位新加坡首任总理、执政31年、广受东西方社会赞誉的政治家回忆苏联共产党最后一位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时,这样提到:我想他肯定有一个很好的民主化方案,在我见到他时,发现他被周围的事情弄昏了头脑,他一头扎进了游泳池的深水区,却没有学会游泳。

深水区风景很美,但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即使连发达国家也未见得能够畅行无阻。以1978年的中国而言,历经“大跃进”运动、文革,国民经济岌岌可危,已经禁不起任何刮骨疗伤式的剧烈变革。“华盛顿共识”所倡导的休克疗法目的是建立完全竞争的市场所必需的制度安排。但关键问题在于,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并非是一张白纸去实现制度创新,过往的政府干预所形成的制度扭曲有其存在的原因,这些原因未消除前就放弃各种扭曲的结果可能与改革的目标相反。

以1949年之后的“大跃进”运动为例,如周其仁教授针对城镇化的论述所言,积贫积弱的发展中国家一旦获得发展机会,必然会以发达国家为榜样,但发展中国家看到的只是发达国家资本密集型产业高度发展的现状,没有看到其发展到这一步沿袭了怎样的路径,更没有看到的是自身具备哪些能力、要素禀赋是否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匹配。

林毅夫教授评价这些资本密集型产业之所以以国有企业的形态存在,是因为其并不符合中国的比较优势。他说:“用我的话讲是‘在开放竞争市场中没有自生能力’。为什么没有自生能力?因为资本密集型产业最重要的成本是资本的成本,而中国是一个资本短缺的国家,资本价格一定比发达国家的资本价格昂贵得多。即使依靠国家动员把这些需要大量资本的企业建立起来了,生产成本、经营成本还是会比发达国家高很多。如果没有国家主导的市场保护、补贴、扭曲的要素价格和资源无偿分配到重工业,这些企业根本活不下去。”

在改革开放以后,这些扭曲的制度又进一步在行政与经济层面造成了寻租空间,贪污腐败均以此为源头。目前能够在大银行贷到款、在股票市场获准发行融到资的都是大型企业,中国股市自20世纪90年代成立伊始,即以“协助国企脱困”为其政治任务,上市资格并非以企业自身盈利能力和增长潜力为评判标准,而是以行业、地域为单位分配指标。这种现象延续至今尚未能有根本性的改变。

在以大型银行和股市为主的金融体系下,中国国民经济中创造70%的就业岗位、60%的经济总量的个体农户、小微企业及中型企业都无法从正规金融部门获得经营和发展所需的金融服务。此外,那些能够融到资的企业所获得的资金价格也远低于市场价格,这些低于应有价格的资金即可以理解为国家对那些获得贷款指标或者上市指标的企业的补贴。在整个金融服务体系中,政府为扶持保护国有企业所做的种种“扭曲”其实都是国家收入的再分配,那些得不到金融服务的贫困人群在补贴相对富裕人群的投资经营,进而导致差距越来越大。林毅夫教授说:“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讲,就是产生租和寻租的行为。用我们普通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腐败、贪污、行贿,这些问题注定与双轨制所带来的稳定和快速发展共生。”

为什么休克疗法成了全球主流学界的共识?在理想的状态下,按照完善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当然是最优方案:投入可以获得最大产出,同样,摒弃了一切扭曲也就意味着杜绝了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根据这种理论,当中国面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道路选择时,就应该果断地把那些扭曲全部消除,一次到位,不留任何迂回腾挪的空间。否则这种空间就会造成更多人的寻租,造成更普遍的腐败现象、更加低效和不公平的资源配置。这些偏离了最优的后果无法避免。

背离了最优,中国选择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道路。对已经获取了国家大量补贴和拥有金融资产特权的群体,继续实行保护补贴;放开那些中国具备要素禀赋优势的产业,对新进入这些产业的群体执行全面市场化制度,并且创造有利条件鼓励这些相对处于劣势的企业发展。此种道路的成果显而易见,后果也是显著的。从奉行最优主义政策的理论角度,中国出现腐败、收入分配问题及社会公平问题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也正是没有遵循“华盛顿共识”的必然代价。

林毅夫教授认为:“两相比较,中国双轨制的渐进式道路也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而被认为是有问题的。既然预设了基于最优的‘华盛顿共识’的绝对正确,其他任何方式出了问题自然就是其他方式的不可为。同样因为这个预设,研究中国的转型道路就只会看到问题,而中国35年来取得的经济的稳定和增长以及市场经济推进的成果则被漠视、忽视甚至无视。道路是靠制度来保证的,所以连带地认为这个制度是有问题的。”林毅夫教授指出,回应质疑,必须有经济学理论的创新,才能说明为何中国转型的道路是正确的,以及保证道路的制度是有效的。

对于大多数因为贫困而转型的国家来说,跻身发达国家行列都是国家发展的梦想,但按照完美市场理论按图索骥却终未能如愿。拉丁美洲国家的空心化、东欧国家自转型后一蹶不振、非洲至今依然拥有全球最多的贫困人口,即便是被视作休克疗法代表的俄罗斯在能源之外的其他产业发展状况也并不乐观,大规模私有化导致的寡头经济、一年之内发钞量增加20倍引发的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发达国家承诺的240亿美元一揽子贷款和60亿美元稳定卢布基金遥遥无期,凡之种种都成为俄罗斯休克疗法的历史回忆。

既然是全球主流学界的普遍共识,为什么休克疗法并不能给转型期国家带来承诺的繁荣,而是更多的苦难和危机?首先,转型前建立起来的重工业吸纳的大量劳动力会因为各种保护补贴的立即消除而在片刻之间产生大规模的失业,直接引发政治动荡、社会混乱等一系列危及国家稳定的问题。而且,大多数转型国家仍视重工业为现代化的基石。林毅夫教授说:“从经济总量来讲,俄罗斯只是一个中等规模国家,从收入水平来讲,也只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如果没有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那些高水平军工企业,俄罗斯今天不可能成为八国集团成员。因此,为了维持社会稳定,也为了国家的国防安全和国际地位,即使在实行了休克疗法、全面私有化以后仍然会给予各种更为隐蔽的保护和补贴。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与公有制相比,私有化体制下的寻租是否会更厉害?在国有体制下,厂长、经理作为国家雇员,要来的保护补贴顶多只能多吃,但不能多拿,多拿就是贪污。但私有化体制下,作为所有者把要来的补贴放在自己兜里天经地义,所以私有化后会有更大的积极性去寻租。导致的后果就是更腐败的政府、更大的贫富差距、更动荡的社会,普通民众的生活环境越发恶劣。”

越过“华盛顿共识”产生的20世纪80年代末,再向前追溯30年,“二战”结束后的世界同样面临着转型:大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开始探索现代化之路。当时主流的发展理论认为,要成为现代化国家就必须拥有和发达国家一样的生产力水平、收入水平,达到那样的生产力水平的必要条件是拥有和发达国家一样的产业——技术先进的资本密集型重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