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概论
1.1 历史背景
自从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诞生以来,它就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发展着,但早期的硬件发展速度要远远高于软件的发展速度。这时操作系统虽已出现,但应用得还比较少,运行在计算机里的程序大多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功能而编制的。程序员需要对计算机内部各种设备的原理具有很深的了解才能够写出所需要的程序。虽然如Fortran等高级语言已经出现,但程序员很多仍使用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制程序,这时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够掌握程序的开发。
直到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1)时代的到来,操作系统才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计算机内部。操作系统事实上就是对计算机各种资源(设备)的一种抽象。这些资源(设备)包括CPU(Central Processor Unit)、主存(Main Memory)、辅存(Secondary Memory)、键盘(Keyboard)和显示器(Monitor)等,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一系列服务(比如文件系统)。程序员可以通过调用操作系统所提供的编程接口获得服务、对各种资源方便地进行访问,从而开发出实现特定功能的应用软件,提供给最终用户(end user)。因此这一时期涌现出更多的程序员、分析员和计算机系统专家,软件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对于最终用户而言,他们对应用软件的兴趣远远高于操作系统本身,在他们看来,操作系统几乎是透明的。这时的操作系统已由早期的单用户作业操作系统发展成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操作系统。也就是说,多个用户可以通过多个终端同时访问计算机资源。尽管一台计算机物理上只有一套处理器、内存和辅存等资源,但是通过分时机制,每个用户都会拥有一套虚拟的资源,就好像每个用户都拥有一台单独的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