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把改进方案讲给老大听
晓川所在的部门,叫配置管理部,晓川到现在也没弄清楚为什么叫配置管理部。晓川曾经问过师父这个问题,师父说,“牛就叫牛,没有为什么。既然当牛,那就吃草耕田,不用想这么多。”配置管理部的责任呢,主要是三件事儿,各个项目每两周一次的软件集成,软件开发完毕后的对外发布,还有版本控制工具的支持和维护工作。
部门经理,也就是晓川的老大,是个三十多岁的女同志,好像比师父还小一点。她桌上摆着她宝贝儿的照片。一起吃饭的时候,她聊起过自己的经历,说在这家公司呆了很多年,当初公司主要搞硬件,她搞固件上的编程,后来老了,觉得越来越干不动了,刚好公司加强软件研发,有这么个机会,就过来了。她总说自己经验也不多,让大家在技术上要多钻研。她确实不太懂技术细节,但是在她手底下工作,大家都觉得挺舒服的。
在跟项目经理老刘开会之前,晓川的老大先来到晓川工位上,找晓川和晓川的师父了解情况。老大开场白说,本来是想安排晓川学着干点儿别的活儿的,不过既然项目上提出了需求,那可以考虑。我们一起讨论一下看行不行。现在先来看看工作量。
“晓川,一周出一个版本,你的工作量会不会加倍?”老大问。
“有些工作会加倍的。比如发邮件通告集成的启动和结束,比如创建基线的时候打标签,等等。但是这不是工作的主要内容。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付版本合并时的冲突,以及随后编译构建时的冲突。这些工作不会加倍。”晓川答。
“这么说,工作量会略有增加,但不会增加到以前的两倍?”
“嗯,有可能。但是也有可能降低了。”
“我是说总工作量,不是每轮集成的工作量。”
“嗯,我明白,我就是想说,当从每两周出一个版本变成每周出一个版本后,总的工作量有可能会降低。”
老大满脸疑惑,看看晓川,又看看师父。师父也满脸疑惑。晓川看两个人都满脸疑惑,就提议找个白板画一下。
在白板上,晓川开始画图。如图4所示。
图4 若每两周一条基线
边画边解释:“简便起见,假定每两周的提交一共有六个,而且每个提交的改动量都一样多。如果每周集成一次的话,那么发生的合并就分别是,处理第一个提交,无需合并。处理第二个提交,一份改动跟一份改动合并。处理第三个提交,一份对两份。第四个,一份对三份。第五个,一份对四份。第六个,一份对五份。”
老大还有点儿疑惑,师父解释了两句。看老大点头了,晓川接着说:“而如果每周集成一轮呢,那么第一轮中,发生的合并是,处理第一个提交,无需合并。处理第二个提交,一份改动跟一份改动合并。处理第三个提交,一份对两份。这跟每周集成一轮时的情形一模一样。不过,从处理第四个提交开始,就不一样了。第四个提交,这里变成了下一轮集成要处理的第一个提交。”
晓川边说边画。“这第一个提交呢,又不用合并了。第二个提交,一份对一份。第三个提交,一份对两份。”
晓川说到这儿,图也画完了。两种情况放在一起,是这个效果。如图5所示。
图5 每两周一条基线与每周一条基线对比
“现在集成时主要精力是处理合并时的版本冲突,以及合并带来的编译链接错误。如果合并的量小了,那么这两方面的问题都会减少,所以集成就轻松了。至少理论上是这样。”
老大又问了些问题,晓川一一解释。最后老大说,“好,知道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