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史上的女性作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中世纪(1)

在推翻罗马政权的北方民族中,女性的地位同远古时代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即便是在新的政治体制下,女性的地位也并不值得艳羡。在早期的德国社会体系中,人们可以用一定数量的货物或牲畜换购妻子。艾塞尔伯特[1]法典规定,如果一位男性夺走了另外一位自由男性的妻子,那么他必须花钱为这位受到伤害的丈夫另觅一位妻子,这足以证实买卖妻子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做法。通常来说女性没有继承权,尽管有些时候在没有男性继承人的情况下她们也会行使继承权,但更多时候她们则要把继承权传给自己的儿子。她们偶尔会获准继承某种移动财产,一般来说是她们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萨利[2]法典明确主张,女性只能携带一件嫁妆,一旦她在临近部落落地生根,她和她的子嗣都不能再向父母进行索求。

众所周知,古代人们对待女性奴隶十分残忍。阿特尔斯坦[3]法典规定,如果女性奴隶被证实犯有偷窃罪,那么她将被八十个奴隶活活烧死。当时的教会条例规定,如果一位女性将自己的奴隶鞭打至死,她应该进行忏悔。这样的规定出现不下三个地方,也从侧面证明了当时女性奴隶所遭受的严苛待遇。很难想象,女性奴隶会在这样的条件下以坚强的姿态歌唱,更不用说投身于音乐创作这种温和的艺术中了。

早期的基督教也不鼓励女性施展音乐才华。早期的基督教徒将聚会地点选在地下墓穴中,到会的女性通常会演唱圣歌,但是在专业唱诗班建立后,她们便失去了用武之地。公元四世纪末,大主教西尔维斯特一世和希拉里在罗马创建了多所歌唱学校,主要致力于培养男性演唱者。圣约翰·赫里索斯托姆曾这样描述早期的音乐:“我们演唱的圣诗融合了所有的声音,圣歌在合唱中应运而生。不论是青年或是老者,富翁或穷人,女性或男性,奴隶或是市民,我们大家一起唱出了一首美妙的旋律。”但是在公元379年,安提俄克[4]的教会法院废止了允许女性同男性一起演唱的惯例。

在凯尔特族和盖尔族,女性在音乐领域同样缺乏立足之地。他们的歌曲同他们的生活一样,具有尚武的特点。爱尔兰和威尔士的竖琴弹奏师,以及苏格兰的风笛吹奏师清一色为男性,而且他们对加入公会的新成员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英国早期的吟游歌手为爱情歌曲和圣诞颂歌等相对温和的艺术形式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但是即便在他们中间也难觅女性的身影。这些吟游诗人和歌手大多过着流浪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实在过于粗俗,天性温和的女性很难参与其中,只有在更为稳定的文明之下,女性才能够获得展示和发挥才华的机遇。

随着骑士时代的到来,女性发现自身的地位立刻得到了空前提高。在这个时代,当有修养的人士开始将精力放在战争和欢宴之外的事情上时,音乐便在女性的天性、爱心和美貌中找到了新的更有价值的歌颂对象。在新的社会体系中,女性成为了骑士纠纷的仲裁人,男性纷纷向女王们臣服。在这种极端的崇拜之下,培养吟游歌手和行吟诗人的学校纷纷创立,他们争先借用诗歌和音乐向女性表达着崇高的敬意。

根据历史综述,吟游歌手的事业始于12世纪后半叶德意志弗雷德里克·巴尔巴罗萨[5]时期。然而奇怪的是,人们通常认为威尔蒂格的海因里奇是这种新型歌唱学校的先驱,但他却常常抱怨那些美好的旧时岁月的流逝,哀叹他曾为之付出毕生心血的音乐艺术的真正伟大之处的凋零。他曾在诗歌中表达了这种观点,这首诗流传至今,上文所提到的一节引述如下:

“Do man der rehten minne pflag

Da pflag man ouch der ehren;

Nu mag man naht und tag

Die boesen sitte leren;

Swer dis nu siht,und jens do sach,

O we!was der nu clagen mag

Tugende wend sich nu verkehren.”

罗杰·马内斯(Rüdiger of Manesse)是十四世纪苏黎世的一名公职人员,正是由于他十分富有远见,吟游歌手的多首早期作品才得以保存下来。他全面收集了抒情音乐类型的所有样曲,后来的许多音乐作品,如冯·哈根的作品,正是基于马内斯的研究之上创作出来的。

吟游歌手一般使用土瓦本的语言。这种语言通常为德国皇室及贵族使用。相对于行吟诗人,吟游歌手在语言的使用上更加精妙且富于技巧。在表演自己的作品时,他们不像西方的兄弟或吟游诗人那样依赖雇佣的伴奏乐队,而是亲自上阵用一把六弦琴为自己伴奏。吟游歌手本来是法国的一个组织,德国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机构。吟游歌手同行吟诗人一样都是业余爱好者,旨在摆脱专业束缚。地位尊贵的男性常常为跻身这一群体而感到自豪,其中不乏皇帝、王子和著名骑士的身影。

吟游歌手的爱情歌曲(正像前文所提及的一首),相对于行吟诗人来说并没有那么热烈。普罗旺斯的流浪歌手对自己命中注定的女士献上了无尽的殷勤,而他们的德国兄弟却对用更为温和纯洁的方式向自己心仪的女士致敬。一般来说,德国诗人的境界要略高一筹,他们常常用歌声赞美女性的一切美德,因而不会像法国歌手那样遭致太多的非议。

有一种音乐类型被称为“看门人音乐”,从这种音乐中可以发现不少违反世俗的风流韵事。在这些歌曲中,多情的骑士祈求看门人允许自己进入城堡去见自己的爱人。有时候,歌曲采用看门人警告的形式,告诉骑士白昼即将来临,骑士必须离开。

除了为世界留下一批短歌之外,吟游歌手时代还造就了许多真正伟大的诗人,他们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取得了极大成功。例如,我们无从得知《尼伯龙根之歌》[6]的作者,但是这并不妨碍它成为德国最伟大的叙事史诗。名声最大的作家当属《帕西法尔》(Parzifal)的作者沃尔夫拉姆·冯·埃申巴赫[7]。我们在探究他的个性时发现,他具备多种理想的美德,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另外一位伟大的诗人是斯特拉斯堡的戈特弗里德(Gottfried of Strasburg),几乎同沃尔夫拉姆齐名,但在某些方面却与沃尔夫拉姆相反。他的个性十分富有生气和活力,渴望抓住人世间的一切欢乐。他的代表作为《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Tristan and Isolde)。

现如今流传的有关唐怀瑟[8]的传说故事无疑经过了美化,但基本情节是真实的。德国图林根的图林根山(Thuringian hill of Hrselburg)上的维纳斯洞是否存在尚未得到证实,但是瓦特堡肯定举办过一场歌唱比赛,许多有名的骑士都参加了比赛。唐怀瑟本人是否为真实的历史人物尚待商榷,但是瓦尔特·冯·德尔·福格威德[9]确有其人,他是德国短篇诗作大师之一。

吟游歌手另外一种形式的音乐作品无疑对法国北部的行吟诗人进行了借鉴。这些例作包括一些长篇寓言,以及一些附有令人愉悦的格言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关于罗马历史的故事,而且我们现今所使用的许多不知出处的谚语也起源于这一时期。例如:“不要让狼去保护羊”、“不要自寻烦恼”、“国王终将升仙,我等也要归天”等类似饱含智慧的杰作。

所有的歌曲都同女性有关,尽管她们的重要性尚不及她们的法国姐妹。她们或作为女主人,或是作为诗歌的赞美对象,这样的地位赋予了她们进行评论和批评的权利,如果她们愿意进行一些歌曲创作的话,那么人们便会允许她们在音乐表演中发挥更为突出的作用。我们在一些有关教育条例的旧书中发现,许多有身份有地位的女性取得了诸多成就,尽管与今天相比仍不可同日而语。其中一部条例规定了女性的四项主要职责,考虑到文明变迁的因素,这些规定同德意志帝国的现行规定基本吻合。下厨和缝纫的规定保留了下来,但是女性不再需要逗弄孩子,而是应学习护理知识,保护孩子健康成长。如果男主人在比赛或战争中受伤,那么女主人应尽全力照料他。女性无需参与教会事宜,她们可以通过象棋这一世俗的游戏展示自己的才华。

同一时期的另外一部作品对女性的举止做出了详细规定,反复强调女性应谦卑顺从,今天的德国女性已很难做到这一点。该作品规定,女性应举止稳重,谨慎地将目光垂下,在遇到陌生人的场合只有对方发问才能开口作答。如果一个房间坐满了女性,这时一位男性突然走进来,那么出于礼节她们应立刻起身,直到该男性落座之后她们才能重新坐下。

在骑士时代,人们对于女性所表现出的骑士精神绝无可能被夸大。以乌尔里希·冯·利希滕斯坦的作品《为女士效劳》为例,这部作品充斥着各种荒唐的行为,任何具有理智的女性都有应予以拒绝。行吟诗人的行为更加怪异,一位名叫皮埃尔·维达尔的行吟诗人爱上了一位名为洛芙·德·佩诺杰的女子。她的名字的意思是“母狼”,因此这位吟游诗人也为自己取了“卢普”(意即狼)的名字,而且还穿了一张狼皮在身上权作衣服。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己的忠诚,他坚持用狼皮裹身,让猎犬和骑兵进行猎捕。为了爱人的荣耀,即便被猎狗抓住,他也不肯让人把它们牵走,而是任由它们攻击。九死一生之时,人们把他救下带到了她的城堡里,他在那儿逐渐恢复了健康,但心灵的创伤却未能平复。

最为高尚的,当属麦森[10]的吟游歌手亨利对女性的称赞。他没有挑选任何一位女神,而是歌唱整个女性群体,并不遗余力地赞美她们的纯洁、温柔和高贵。终其一生,他被女性冠以“弗劳恩洛布”的称号,即女性的赞美之意。在他的葬礼上,这些女性走在送葬的队伍之中,每个人都扔下一朵鲜花,将他的墓穴覆盖。

土瓦本的皇室竭尽全力鼓励吟游歌手的艺术事业,赋予了他们批评的自由,一般来说这种权利在宫廷生活中是无法想象的。在稍晚些时代中,我们发现一位歌手用歌曲表达了自己对皇室的不满,歌词如下:

“鲁道夫国王是个伟人

我们应对他极尽赞美之词

他喜欢聆听大师的演奏和献唱

但是之后却一个子儿也不打赏”

行吟诗人[11]的兴起完全得益于东方的影响。阳光灿烂的普罗旺斯生活着许多淳朴的民族,行业协会在那里发展得有声有色,他们可能创作了大量的本土诗歌,但是却没有一行留存下来。此外可以肯定的是,十字军从东方带回的大量的战利品中,对西班牙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东方人鼓励吟游技艺的传统。阿拉伯的吟游歌手主要歌颂爱情,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一片崇尚女性魅力的土地上。在撒拉逊宫廷中,行吟歌手总是极力赞美新宠而冷落旧爱,以此换取感谢甚至物质奖赏。普罗旺斯拥有灿烂的阳光和宜人的气候,同东方国家十分相似,当地的很多居民都声称自己具有东方血统。撒拉逊酋长不下五次带领着这些吟游歌手进程,向他们介绍自己的工业和传统,以期通过更为平和明确的方式而非武力改正他们的缺点。普罗旺斯本身就是一片和平安详之地,因而比好战的西班牙北部地区,更适宜音乐这种优雅艺术的发展。早在12世纪初,普罗旺斯便出现了吟游歌手。

普罗旺斯的吟游歌手使用的是“奥克语”(Langue d‘oc),该词来源于“oc”,意即“是”,因此同法国北部的“奥依语”(Langue d’oil)和意大利的“迪西语”(“Lingua di si)区分开来。整个法国南部地区都使用“奥克语”,现在法国的一个省便是以此命名的。光荣退休的普罗旺斯贵族赋闲在世代相传的城堡中,他们找到了一种符合自己优雅细腻天性的娱乐活动,很快这项活动便风靡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