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依恋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的相互关系
依恋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都是对个体社会关系的探讨,但是这两大理论在对亲密关系的界定、对母亲的作用、亲密关系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观点上,以及依恋的结构和社会网络结构模型上都存在着差异。
1.2.1 依恋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的区别
1.定义
鲍尔比和安斯沃斯指出,依恋关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情感关系。如上所述,安斯沃斯描述了情感关系的标准以及依恋关系的特殊标准。其中,安全感是依恋关系强调的最重要的特征,是依恋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区别。也就是说,人在与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中主要可以获得一种安全感。例如,婴儿与母亲形成了依恋关系,当他/她感到饿了、冷了或者感到恐惧的时候,可以依恋母亲来照顾他们,婴儿就会获得一种安全感。
社会网络研究者则认为社会关系除了亲密的情感关系之外,还包括其他的社会关系,如与同伴、同事、邻居的关系等。而且社会关系网络假设亲密关系不仅包括不对称的依恋关系(儿童对母亲的依恋,母亲是依恋对象,相对于儿童来说更强大),在这种依恋关系中儿童要求被母亲保护,而且也包括其他形式的亲密关系:相互的关系(如与他人分享情绪和经验)和另一种方向的不对称关系(如照顾和抚养他人)。因此,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同时有包括母亲在内的多个重要他人。社会网络理论家认为亲密关系的主要目标是维持个人的生存以及增强个人的幸福感。其中,情感关系模型理论把情感关系界定为那些满足与重要他人情感交往需要的人际关系,这些需要包括情感支持的需要、交流温暖的关注和给予抚养的需要。
因此,依恋关系与高桥惠子所提出的情感关系的区别在于,依恋关系强调依恋人物带来的安全感,依恋人物具有生物性,即依恋人物主要是指一些与个体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以及依恋人物的不可替代性。高桥惠子提出的情感关系模型中有多个重要他人,即使失去能满足一个人许多情感需要的焦点人物也可以由其他重要他人来替代,然而依恋人物的失去则会给个体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2.母亲的作用
依恋理论强调母亲在依恋关系中的重要性,认为母婴依恋关系是个体后来的社会关系及其心理发展的基础。鲍尔比以及一些精神分析理论家认为,剥夺了与母亲形成安全依恋的机会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并且会失去后来形成有意义关系的能力。
母亲的生物性可能在依恋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如果可以有替代人物的话,母亲的缺失或者在情感上得不到母亲的关爱不会阻碍个体社会依恋的发展。在多数情况下,婴儿确实有可以替代的人物,因为婴儿通常与许多潜在的依恋人物交往(Bowlby, 1997)。在有多个抚养者的传统社会中,有可以交往的同伴是显而易见的,而在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的核心家庭中也是如此。在有的研究中(Levitt, et al., 1993),研究者让母亲与婴儿到一个被改进的陌生实验室情境中,这个情境中还有一个婴儿经常交往的婴儿社会网络中的非父母成员。婴儿的社会网络成员包括祖父母、其他的亲戚和家庭的朋友。婴儿明显地把熟悉的人与陌生人区分开来,把依恋行为指向这些熟悉的人。虽然大多数婴儿更经常地把依恋行为指向母亲,但是有一些婴儿与社会网络中其他成员的依恋关系更安全。鲍尔比和其他依恋研究者也承认婴儿把依恋行为指向了非抚养者,但是他们认为这种依恋行为是暂时的,不能反映一种持久的依恋关系。
然而,社会网络研究者对个体的重要社会他人采取了一个广泛的观点。他们假定母亲对于许多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人物,但是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最重要,也不是因为同一个原因而是最重要的。母亲是重要他人之一,母亲会满足一个人的情感需要,例如在这个人感到难过、痛苦的时候,母亲可以在他/她身边陪伴他们、安慰他们;或者在他/她想要做一件事情时,母亲可以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然而他们也可以从其他重要他人那里得到这些作用,并且,在自由游戏情境中,祖父母、其他亲戚或家庭的朋友等非父母的成人对婴儿的需要反应越敏感越迅速,婴儿与这些成人形成越安全的依恋关系。而且,依恋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都同意个体同时有多种依恋关系,而多种依恋关系的观点可能有助于理解个体的恢复力的问题。所谓的恢复力是指在不幸和灾难中能够恢复的能力。许多研究者注意到一些与母亲形成不安全依恋关系的儿童发展得相当好。研究者发现,与母亲形成不安全依恋关系的儿童可能其他的依恋关系是安全的,这些其他的安全依恋关系为儿童提供了恢复力(Lewis, 2005)。此外,反对母婴依恋关系是所有后来关系必要和充分条件的观点认为,母亲与儿童的依恋关系与其他的社会关系(如同伴关系)是独立的而平行的系统,可能分享也可能不分享共同的因素。而且研究者指出同伴关系不是婴儿与成人关系的替代者,而是对物种的存活同样重要。例如,艾克曼(Eckerman)等研究者把母亲与儿童安置到一个游戏情境中,在这个情境中,儿童可以自由地与母亲、其他的成年女性以及其他的儿童交往。结果表明,儿童最经常选择的玩伴是其他的儿童,而不是母亲或其他成人(Eckerman, et al., 1975)。其他研究也表明,父亲、兄弟姐妹、祖父母等在儿童的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3.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
鲍尔比主张母亲与儿童早期的依恋关系是一个人一生依恋关系的基础,并且提出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来解释母婴依恋关系在个体后来生活中产生的长期影响,因为他假设“依恋在人从出生到死亡都起着重要作用”(Bowlby, 1969)。鲍尔比提出,内部工作模式是通过个体在儿童期与一个主要的依恋对象不断地交往而构建的,使个体可以预期和解释后来生活中的依恋行为以及依恋人物与自己的意图。研究者也假设,虽然在某种程度上通过临床治疗或者重新解释与母亲的依恋关系,有可能改善不安全依恋,但是这些内部工作模式限制了后来的发展(Marvin et al., 2002)。关于依恋关系的连续性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个人的依恋性质跨年龄的连续性;另一种是母亲与儿童之间依恋的对应性,这种通过抚养行为在不同代之间传递的依恋连续性被称为“代际传递性”(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一些研究支持了第一种依恋的连续性(Hamilton, 2000; Waters et al., 2000),但是其他研究表明依恋连续性必须依赖于家庭环境的稳定程度(Carlson, 1998; Weinfield et al., 2000)。例如,在青少年期,由于父母离异导致家庭环境发生变化时,安全依恋的婴儿后来成为不安全依恋的青少年(Lewis et al., 2000)。对于第二种依恋连续性来说,一些研究支持了这种代际传递性(George & Solomon, 1996; Ward &Carlson, 1995),但是另一些研究却没能发现有力的证据表明母亲对孩子的养育行为和教养方式影响了这种依恋的代际传递性(Van IJzendoorn, 1995)。有的研究者进行的大规模的学前双生子的研究(O'Connor & Croft, 2001)以及其他研究者对婴儿期双生子进行的行为遗传学研究(Bokhort, C. L., et al., 2003; Van Zeijl, et al., 2006),似乎表明了遗传影响不能填平依恋代际传递的沟壑,而包括父母敏感性等父母行为在内的教养环境因素在依恋代际传递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可能有许多因素干预和/或弥补了内部的工作模式。
与依恋理论相似,社会网络理论家也假设个体的社会网络发展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因为他们假定每个人预先建立的社会关系可以调节和限制他们目前和将来的社会交往。然而,因为社会网络理论比依恋理论有更广阔的观点,社会网络理论承认当个体面对新的、更适当的重要他人、失去重要他人或者根据他们的发展重新评价以前的重要他人时,亲密关系可能发生变化。因此,这些理论家假设亲密关系既具有连续性,也具有非连续性。一方面,因为已经形成的早期亲密关系会影响目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交往,他们承认亲密关系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因为重要他人的丧失、对重要他人的重新评价或者遇到其他的社会人物可能会改变或调整个人的社会关系,所以社会网络理论家承认个体的社会网络发展具有灵活性和恢复能力。
4.依恋模型与社会网络模型的区别
在鲍尔比早期的著作中,他提出儿童形成了一个依恋关系的层次模型——首先是与作为主要抚养者的母亲,然后与其他人(尤其是与父亲)形成依恋关系的层次模型。1967年,安斯沃斯也写道:“研究样本中几乎所有的婴儿在被观察期间既依恋他们的母亲,也依恋一些其他熟悉的人物——父亲、祖母或者家庭中的其他成人,或者一个哥哥姐姐。”一些依恋理论家假设一种依恋的复数形式,甚至含蓄地表示除了母亲还有其他的依恋关系(Cassidy, 1999; Kobak, 1999)。一些依恋理论家也提出,正如依恋理论的进化观点所预测的,在各种文化中和各种非人类的灵长类动物中,父亲、兄长或者祖父母作为依恋人物承担着重要角色。然而,一些理论家强调“依恋的等级”,并且假设母亲在这个等级中是主要的、第一位的,其他的人物是次要的(Cassidy, 1999; Main, 1999)。
社会网络研究者主要是从个体的社会网络中的人物构成以及他们所承担的心理功能来表示不同个人的社会网络之间的差异,如安特纽兹及其合作者建议用个体社会网络的整个网络规模或者网络的组成来表示个人的社会网络的特点,而莱威斯提出的社会矩阵和高桥惠子提出的情感关系模型则从个体的重要他人与他们所承担的心理功能的关系来描述亲密关系的个体模式。莱威斯等人提出社会矩阵来表示个体的社会网络结构,纵轴代表个体的重要他人,横轴代表不同心理功能。不同的个体或者个体的不同年龄阶段,重要他人与心理功能之间的关系可能发生变化。例如,对于婴儿来说,抚养和照顾的功能可能是主要的,而到了儿童阶段,游戏则变得很重要。在儿童期,照顾的功能主要是由父母来承担,而到了青少年期,同性朋友也承担起这个功能。对于社会矩阵中的重要他人与其承担的功能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同时性的,而不是序列性的。
高桥惠子提出的情感关系模型则把在情感关系量表(The Affective Relationships Scale, ARS)中得分最高的人物作为焦点人物,根据焦点人物的不同,把情感关系模型划分为家庭类型和非家庭类型。家庭类型包括母亲类型、父亲类型、孩子类型、配偶类型;非家庭类型包括同性朋友类型、情侣类型等。而在各个重要他人上的情感得分都很低的情感类型定义为“孤独的狼”,这种类型的个体对所有重要他人的情感需要都很少。使用情感关系量表,高桥惠子及其合作者辨别了日本从初中生到老年人的情感关系类型(Takahashi, et al., 2002; Takahashi, et al., 2000)。他们发现每个年龄组有一个突出的类型:在初中和高中生中,同性朋友是典型的焦点人物;在大学生中,情侣则占有最重要的地位。而结婚之后,配偶被报告是被试者的焦点人物。研究发现,属于不同情感类型的个体的行为存在差异,每种情感关系类型在个体与新的人物进行交往、适应新环境、描述或解释他们的生活史以及心理适应和幸福感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Takahashi, 2004)。在遇到比现有的重要他人更适合的人物时、对重要他人进行重新评价时或者因为分开、死亡、衰老和/或成长而失去重要他人时,个体的情感关系模型就会发生变化。因此,有理由假设每个人一生不断地在改变他们自己的社会网络框架。另一方面,预先建立的社会网络框架会调节新的社会关系,一个重要他人失去,现有的人物会填补他/她的心理功能。因此,个体的社会网络结构也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综上所述,依恋结构是一个等级结构,其中母亲处于首要的地位,其他的社会关系处于次级地位,这个等级地位是很难发生变化的;而在社会网络结构中,不同个体或者同一个体的不同阶段,几个重要他人的地位和功能是不同的,并没有绝对的最重要的人物。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变化,个体的社会网络结构会发生变化,同时,重要他人的失去会由其他的重要他人来填补其心理功能,使个体的社会网络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1.2.2 依恋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的相似之处
依恋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虽然存在以上的差异,但是这两大理论关注的都是个体的亲密关系,也都承认个体在一生中与多个重要他人形成多种依恋关系,并且认为亲密关系是持续一生的现象,对各个年龄阶段的亲密关系进行了研究。
1.多种依恋关系
鲍尔比指出个体在婴儿期形成了多种依恋,并且提出了依恋的多重性的三个主要观点。首先,从出生开始,许多儿童的依恋行为就指向了不止一个人。但是,这些依恋人物通常是指有血缘关系的父母、年长的哥哥姐姐、祖父母、姨、叔等。其次,虽然依恋人物不止一个,但是数量也是有限的。第三,虽然有多个依恋人物,但是儿童并不是平等地对待所有依恋人物,或者依恋人物并不是可以相互交换的,而是存在一个依恋的等级结构。从以上依恋理论对依恋关系特征的观点来看,依恋关系与社会网络理论的代表人物高桥惠子提出的情感关系模型中的情感关系有一定的相似性。高桥惠子所提出的情感关系模型也是由多个重要他人构成的层次结构,这些重要他人包括父母、兄弟姐妹、朋友、情侣、配偶、孩子等。有一个焦点人物履行几乎所有的心理功能,这个焦点人物的作用与依恋人物有些相似。同时还有多个有限的重要他人承担不同的功能,从而满足个体的情感和支持的需要。个体在痛苦、困难的时候寻求重要他人的支持和接近,在快乐时希望与重要他人分享。相对来说,个体与多个重要他人的情感关系也是持久的。
2.研究的年龄阶段
由于早期的依恋理论家强调母婴依恋对个体后来的影响,因而,最初的依恋研究主要考察婴儿与父母的依恋,尤其是与母亲的依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依恋研究者根据相同的原则,构建了陌生情境之外的依恋研究工具。如测量年幼儿童依恋程度的依恋故事(Page, et al., 2001)以及依恋玩偶游戏(George, & Solomon, 1999—2000)。随着青少年和成人依恋关系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的提出,这一领域的研究也逐渐兴盛起来。1985年,梅恩(Main)、凯普兰(Kaplan)和凯斯迪(Cassidy)首次发表了评价成人内部工作模式内容和结构的文章,提出了成人依恋访谈AAI(George, Kaplan, Main, 1985),并且提出了三种主要的成人依恋类型:安全或自主型、忽视型以及过分投入型。此后,汉真(Hazan)和塞沃(Shaver)采用三段文字分别描述安全型、回避型和矛盾型的表现,开创了对恋人依恋进行研究的先河(Hazan & Shaver, 1987)。巴瑟罗(Bartholomew)等人则根据鲍尔比提出的自我和他人内部工作模式的观点,主张自我表征模型可以被划分为积极的(自我被看作是值得爱和关注的)或者消极的(自我被看作是没有价值的)。相似地,他人表征模型被划分为积极的(他人被看作是可以得到的和有同情心的)或消极的(他人被看作是不被信任或者拒绝的),并且界定了四个依恋模型:忽视型、恐惧型、安全型、过分投入型(Bartholomew,& Horowitz, 1991)。巴瑟罗提出的自我和他人两维度依恋模型是成人依恋理论上的一个重要进展。
社会网络研究者最初更多地是关注青少年和成人,采取社会网络矩阵、护卫层次模型以及情感关系量表进行研究,而近年来,日本心理学家高桥惠子提出了情感关系图片测验(the Picture Affective Relationship Test)用于考察年幼儿童和老年人的情感关系(Takahashi, 2004)。因此,无论是依恋研究还是社会网络研究都在试图考察个体社会关系的终生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