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那一抹茶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张三李四

走下楼梯,就遇到了我们的房东,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妇女,正站在楼梯入口处,往墙壁上贴东西。

“阿姨——”我和谷雪琳走上去,打招呼。

“贴什么呢?”

房东抬头看到我和谷雪琳,笑了下,“没啥,上午市里下发的文件,下个月,电费统一涨价了,从一块钱一度,涨到了一块三一度。”

“又涨价了啊,我们才搬来三个多月,电费涨了两次,水费涨了两次,大桶水从五块涨到了七块,刀削面从三块涨到了四块,昨天晚上,连小摊上的鸡蛋灌饼又都涨价了。再这样下去,恐怕西北风都没得喝了。”我忍不住的抱怨了两句。

“我们学校食堂稀饭也涨价了呢,从五毛涨到了八毛。”谷雪琳也插话了。

“这也没办法啊,你打开电视看看,这满世界的,都是自然灾害,一会儿地震,一会儿火山,一会儿干旱,一会儿暴雨的,闹的人心惶惶的,这肯定物价要上涨啊。”房东很是安慰的样子。

“是啊,最近这两年,天灾人祸,可真是是一个接一个,活了才二十多岁,净遇些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大事了,没白活,没白活。”我一边连连摇头着,一边拉起谷雪琳的手,向门外走去。

“这不多难兴邦吗?”背后传来房东的一句话。

“嗯,多难兴邦,多难兴邦。”我喃喃的重复着,一边撑开手中的太阳伞。

太阳热辣辣的直射在地上,烘烤着大地上的一切,让人站在马路边上,就能感觉到地面散发出的滚滚热浪。

现在,我站在马路边上,一手撑着手中的太阳伞,一手拉着谷雪琳,看着白花花的太阳,竟然有点望而却步的感觉。

“怎么了?”谷雪琳见我没有反应,问了一句。

“没什么,”我笑了一下,“嗯,今天气温有三十七度吧?”

“应该有吧,”谷雪琳笑着,“怎么,担心中暑吗?”

“嗬,”我笑起来,“我才不担心这个呢,我是在想啊,最近这两年,因为温室效应,大家一直都在喊着低碳生活,节能减排,可是,我怎么感觉,仍然是气温攀升,仍然是环境恶化,一点效果都没有啊。”

“噢,你看看这大街上跑来跑去的汽车,就知道了。反正,我感觉是有增无减。”谷雪琳说道。

“嗯,有一个问题,让我想了很久,可是,到现在,都没想明白。”我一边撑着伞,一边拉着谷雪琳的手,向一个卖凉皮的小摊走去。

“什么问题?”

“嗯,咱先要两碗凉皮,一边吃,一边说吧。”说着,我们两个人走到了路边一个卖凉皮的小摊上。

“老板,两碗凉皮,一碗少放辣椒,一碗不放辣椒,嗯,再来两杯冰镇的酸梅汤。”

“好嘞,”卖凉皮的小伙子手脚麻利的递过来两杯酸梅汤,然后,指了下旁边两个空座位,示意我们坐下,然后,开始忙活着调制凉皮。

我和谷雪琳坐了下来。

我啜了口酸梅汤,继续刚才的话题,“嗯,最近这每年的3月25日,不是有个‘地球熄灯一小时’的活动吗?”

谷雪琳点了点头,不知所然的看着我。

“今年的3月25日,我当时在北京,在地铁通道的广告栏,还看到了活动说明。说是晚上八点到九点,熄灯一个小时。我当时就在想,这个活动,意义大吗?”

“当然大了,你想想,我们环境现在被破坏成这个样子,我们肯定得采取些保护措施的,阻止环境进一步恶化啊。”谷雪琳语气很是理所当然的样子。

“我知道你说的这个意思,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自觉主动的去爱护环境,去节能减排,这个世界就会越来越干净,也越来越美好,对不对?”

谷雪琳点了点头。

这时,凉皮端上来了。

我拿起旁边的盒子里的一次性卫生筷,给谷雪琳拿了一支,又给自己拿了一支。

我晃了晃手中的一次性筷子,又指了指盛凉皮的碗上,套着的一次性塑料袋。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使用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森林,破坏环境。国家也曾颁发条文,提倡尽量少使用或不使用这种一次性筷子,可是,结果怎么样呢?”

谷雪琳不解的看着我。

我无奈的笑了下,“结果啊,你看看这垃圾桶里,废弃的这么多一次性筷子。还有,在08年年初,轰轰烈烈的那场禁塑令,现在,又怎么样呢?”

谷雪琳摇了摇头。

“这两个原本应该大力贯彻,坚决执行的法定条文,都变成了一纸空文,保护环境,也就成了隔靴搔痒的无稽之谈。”

谷雪琳点了点头。

“原因出在哪呢?”我反问道。

“可能觉得个人的力量太薄弱了吧。”谷雪琳说道。

“嗯,有部电影叫《神秘代码》,或许,它就能回答这个问题,那就是只有灾难真正到来的时候,人们才会审视和改变,否则,一切的说教,都是无济于事。”

“什么意思?”谷雪琳眼中闪出一丝疑惑。

“如果指望着我们普通人,有这个思想觉悟,去改变和提升,那只有灾难的发生,才会让我们冷静下来去思考,去反省。因为我们都太浮躁,太急功近利了。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这个道理啊。”

谷雪琳歪着头,很是认真思考的样子。

我点了点头,“再说到这个‘地球熄灯一小时’吧,我觉得,意义并不大。与其这样花费大力气的宣传提倡,还不如挨家挨户发几个节能灯,让我们大家平时照明,都使用节能灯泡。”

“那你这样说,那些专门生产节能灯的厂家,不是受到很大的冲击吗?”

“可以像出口贸易那样给予退税保护啊,或者是,指定生产一种类型的节能灯,价格比白炽灯低,其他品种的节能灯,都比白炽灯价格高。这样,不就解决了吗?并且,市场可能被进一步挖大了。对于生产厂家来说,这更是好事啊。”

“嗯,有道理。”谷雪琳点了下头。“可是,你说,国家为什么不这么做呢?是没有想到吗?”

我笑了一下,“你放心,我们都能想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国家肯定能想到。”

“那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嗯,一个是体制,另一个是格局。”我笑了笑,埋头继续吃凉皮。

“什么意思?”谷雪琳抬起头,看着我。

“体制就是改革,改革就需要推陈出新,必然会牵涉到某些人的利益,就会遭到很大的阻力,落实起来,很艰难。

而格局呢,我打个比方吧,你们村子,在山脚下,全村五百口人,只有张三家有一口井,全村的人要吃水,只有去张三家买,这样一来,张三靠卖水,发了大财。而他们家,也就不需要下地干活了,并且,张三家盖的房子比其他人的都要好。

有一天,李四来找张三了,李四说,张三,你以后卖水的钱,得分我一半。张三就问了,我凭什么分给你?李四说,我在山上发现了一口泉水,比你们家的井水味道还要甜,可是,这个泉水不是我家的,是在山上,属于公有财产,我没法像你一样,来卖这个水,发这个财,所以,要不,就是我跟村子里的人说,大家以后不用来买水了,上山挑水喝就行,要不,就是,发现泉水这个事,我谁也不告诉,你照样卖你的水,赚大家的钱,可是,赚的钱,却要分我一半。你看这怎么样?张三这一琢磨,也就答应了李四。于是,张三和李四,都成了村里的富翁。

后来,王五也发现了这口泉水,王五也来找张三了,于是,张三以后赚的钱,又拿出了三分之一分给了王五。再往后,赵六也发现了这口泉水,也来找张三了。后来,又陆续来了五六个人,来找张三要分钱。张三一看,这样下去不好啊。于是,就把李四、王五、赵六还有其他发现泉水的人找来,合计该怎么办。

于是,他们想出了个好主意,由张三、李四负责出钱,王五、赵六负责监督,其他几个人负责干活,他们把泉水圈了起来,铺设了一道水管,接通到了各家各户。这样,村里的人,都不需要去挑水喝了,可是,张三、李四他们通过收取管道费用,每个月还都有可观的收入。”

谷雪琳没有说话,极力思考的样子。

“嗯,我吃完了。”说着,我从纸盒里抽了两张餐巾纸,抹了两下嘴。

“噢,”谷雪琳见自己碗里的凉皮,还剩下半碗,朝我笑了下,埋头吃起来。

很快,谷雪琳也吃完了饭。

我们两个向平时常去的那个“极地网吧”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