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怪陆离的世界民俗(话说世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奇特的民俗拾趣

一、千奇百怪的洗澡方式:世界各国的洗浴文化

欧洲人号称其所有的文化根源都来自希腊罗马,而对高雅的洗澡文化,并没有热衷于复兴,难怪17世纪西欧的宫廷贵妃人手一根搔痒棒,当跳蚤在衣缝里咬人时,赶快拿出来搔一搔。

欧洲人平常不喜欢洗澡,但是一有病痛就很快地一头钻进温泉里。欧美人士相信温泉对治疗慢性病有帮助,因此欧洲大陆许多有六七百年历史的温泉,总会有很多人去治疗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病。领导美国度过二次大战苦难岁月的罗斯福总统因为染上小儿麻痹要进行物理治疗,就经常洗温泉,还在温泉游泳池游泳呢。

西欧大部分国家都曾经被神圣的罗马帝国统治过(罗马人是很爱洗澡的),他们的公共澡堂用大理石建筑得很华丽,现在的罗马城还有公共浴室的遗迹。法国从前叫高卢,也曾被恺撒大帝征服过,恺撒还为此写过一本《高卢战记》,但是罗马人爱洗澡的传统,好像没有影响到法国人,身着整齐洁白浴袍的恺撒大帝,对不爱洗澡的高卢人只好大摇其头。

芬兰浴,英文叫SAUNA,中文译成柔拿。桑拿是蒸气浴,以前芬兰人选用桦树的小树枝鞭打自己,抽得满身都是血痕,由此达到清洁效果。

法国巴黎香水为什么会驰名世界呢?因为法国女人不太喜欢洗澡,只好多喷几滴香水来掩盖身体的异味。巴黎出租的公寓很少有浴室。

说起洗温泉,全世界大概日本人最好此道了。日本本土境内多火山,温泉也多,东京北部的仙台市近郊有一个著名的“作并温泉”,每逢周末假日,日本人就成群结队到此地,一面啜饮热辣的仙台美酒,一面享受陪浴女郎的侍殷勤侍奉。

温泉中含有许多复杂成分,对人体会产生不同的功效。通过沐浴、饮用或其他方法,透过皮肤和内脏的吸收,可以收到治疗疾病或保养身体的效果。

日本人洗温泉的方法有四种,各有特色。普通办法是将全身浸在40度的泉水中;还有的是做一些水管,从高处将温泉引下来,人站在底下淋,让热水拍打在身体上起按摩的作用,清除酸痛;也有的将温泉冒出的热气或蒸气引导到房间里,人再进去蒸一蒸;或者用温泉水和些泥巴,把身子放进泥中进行“泥浴”。

还有一些温泉地,沙子也是热的。日本人就挖一个洞,把身子埋进去蒸上5分钟,等到冒汗再爬出来,这种叫沙浴。

在日本海边也有些温泉,涨潮时淹没,退潮时就显现出来,日本人会在海边挖个池子贮存温泉,年轻人特别喜欢这种海边泉。

以前的留学生在日本,到朋友家拜访,用过晚膳,主人的太太会硬拉你洗澡,还帮你擦背,这种待客热情,实在有点儿吃不消。

日本人的公共浴室很大,它就是一个大池子,男女的分界线只拉着一条线,大多裸体相对,脸不红、气不喘。说它不够文明吗?全家幸福地泡在一起挺自在的,不然就是你心存不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一位喜欢沉思、爱洗澡的先生,有一天在洗浴时,待全身浸在水中时,溢出的水流到浴盆外。他看到这个现象,眼前灵光一闪,忽然跳出浴盆,裤子也来不及穿,夺门而出,高喊:“我找到了,我找到了!”这就是发现比重原理的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

20世纪80年代的今天,日本人洗澡的方式千奇百怪。有人从河里挖出黑乎乎的烂泥巴,抹遍全身,只露出两只眼睛,然后跑到太阳下晒干,让皮肤有收缩的感觉,东欧的罗马尼亚人特别爱洗这种泥浆澡。美国得州有一家澡堂的老板,用挖土机从池塘里挖出大堆烂泥巴,送到浴室的大浴桶里,然后在底部加热,沐浴者在里头躺上个把小时,据说能“收缩皮肤,美容养颜”。

这种只把泥巴烧到温热的方法,还不至于出毛病。在加州一带有一阵子很流行热桶浴,用大木桶烧水,男女共浴,一时蔚然成风。但是泡在木头做的桶子里,有的人脚底受不了高温以至被烫伤,浸太久还会头晕,甚至发生过昏迷的意外事件。

参加东南亚旅行团的单身男士,到了泰国往往会要求导游带他们去洗泰国浴。泰国浴的方式就是浴娘全身抹上肥皂,再用她身上的肥皂帮你搓澡,使你飘飘欲仙享受异国情调。

二、法国人的“嘴文化”

爱接吻、爱吃、爱说话,已经成了法国人性格中不可逆转的东西——法国人的“嘴文化”。

1.接吻

法国人亲吻的对象并不仅仅限于自己恋爱的异性,他们吻小孩、吻小猫小狗、甚至是路边的花草。与法国人交友,就得领受他们那种繁琐的贴面吻礼节。这里有一个趣谈,一位旅居巴黎的东方艺术家,曾应邀去一个法国人家中做客。那天来客20多人,见面时每人按礼节互相亲吻4次,辞别时又重复全部过程。当天这位艺术家与法国人就贴面吻了近500次。在法国,只要有人的地方就能看到接吻的场面。热恋中的男女拥抱亲吻是极普通的事,而且他们并不选择隐秘的地方,相反是越多人的场所越亲热。

2.美食

中国与法国有“东西美食两大国”之称。法国菜在用料的广度和口味的种类方面不如中国菜,但其餐具的考究、用餐场合的优雅别致,已使它成为世界各地上流社会的陪衬。一顿正式的法国盛宴往往要穿插开胃酒、餐中酒及餐后酒,在这一点上,中国菜是无法比拟的。

厨师在法国的社会地位也很高。四星级烹饪大师的月薪可能是大企业总经理的几倍。法国人热衷于吃,还反映在报纸杂志上,报纸上总辟有关于吃的专栏,封面精美的菜谱往往是书店里的畅销书。

3.演说

法国人的国民性中最根深蒂固的莫过于演说癖和争辩术了。口头表达是法国儿童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衡量一个家庭主妇能否登大雅之堂的条件,他们最关心的是一个人的口才而不是学识。以“政治家的摇篮”而闻名的国立行政学院,对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要求十分严格,毕业口试是10分钟的即兴演讲,不能误差一秒钟。

法国的平民百姓也喜爱语言这种游戏,即使是无家可归的浪人,在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时也会对着麦克风侃侃而谈。晚间的电视节目,尤其为嘴的表演提供了多种场所,而其黄金时间往往要被电视辩论和沙龙座谈所垄断。三百六十行,只要人长得不算太丑,退休后可改行当各种谈话活动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虽然法国人喋喋不休,但从不喜欢传播别人的隐私,却是喜欢大肆地赞美别人,他们的语言赋予诗化,并且热烈而夸张。

三、惨不忍睹的英国斗狗

英国如今又兴起了一种“残酷运动”,那就是斗狗,原来一直是在英格兰,由于警察和“防止虐待动物协会”的追查,这一运动又开始转移到苏格兰,而且都是在秘密地点进行。“斗狗兄弟会”的成员大多数是危险分子,他们都有前科,参与毒品走私而且随时携带枪支。

参加比赛的狗主要是一种叫“pitbull”的狗,这种狗个大,性凶猛,具有嗜杀的本性,而狗的主人还要训练其发展嗜血的能力。“pitbull”狗的颌骨非常强壮,一旦两只狗咬在一起就很难再分开,总是要分出个胜负,常常是两败俱伤,有时一方会被咬死,如果要中止比赛的话就得用棍子猛打才能将它们分开。

“pitbull”狗的价格都很昂贵,视其血统,贵贱价格也有差异,通常一只狗能卖到2000英镑。一旦选到合适的比赛用狗,狗的主人会不遗余力地加以训练,主要是训练体力、肺活量以及侵略性等,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才能在这些能力上达到顶峰,然后就可以参加比赛了。说起来“pitbull”狗的训练也很残酷,为了增强其体力,狗主人常把它们拴在自行车后面跟着自行车跑,一般要跑好几个小时,有时也让狗拉着车跑,这样也要跑好几十里,有的狗不堪高强度的训练而被活活累死,狗主人并不心疼,因为这是一种“自然的淘汰”,连训练关都过不了的狗显然是无法参加比赛的。为了训练狗的凶残性,狗主人常常要用活的动物喂它们,久而久之,它们便会见血就上,见动物就咬。

一场斗狗比赛经常要持续三个多小时才能分出胜负,那些败了的或是死活不肯参加比赛的狗被称为“劣等狗”,常常被它的主人当场杀死。获胜的狗常常也被咬得皮开肉绽,需要立即进行治疗,但由于这项运动是非法的,狗主人通常是不敢带着狗到正规的医院去治疗的,只好自己动手。其治疗的手段令人触目惊心,有时甚至就用缝衣服的针和线把被咬开的皮肉缝合,有的狗皮被咬得一块块的缝不起来了,就用强力胶粘在一起,上点药就行了,顶多再给狗吃一点抗生素等药物。由于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大多数狗会因感染而死,幸免于一死的狗也不能再参加比赛了,它们的命运多半很惨,要么被杀死,要么被主人抛弃成为丧家之犬,谁还会养一只“废”了的狗呢?

由于斗狗的费用很昂贵,好多斗狗者买不起就偷,这在英国也是违法行为,而斗狗更是犯法的,根据英国动物保护法,任何参与斗狗比赛者被抓住的话,就会面临着6个月的大牢,或是5000英镑的罚款,但由于斗狗的利益远比这些处罚要大得多,所以这项运动才屡禁不止,且大有越来越盛行之势。

四、在阳光下袒露身体:德国人的FKK文化

FKK是德文Freikorperkultur的简称,译为“在露天做裸体运动,进行裸体日光浴”。国内出版的德语课本里曾羞答答地翻译为“天体文化”,也许这样显得文明高雅,不会让人胡思乱想吧,看到这个解释时,还会让人联想到认为是牛顿三大定律呢。

裸体文化在德国的形成,从历史上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当时的德国民富国强,众安道泰,达到小康后的中上层市民开始追求一种新的生活模式,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营养,服装,住房,健康和身体保养,这就是有名的“新生活运动”。

1893年海因里希·普都尔出版了《裸体人,未来的欢呼》一书,提出只有正视人类的躯体,才具有真实的道德观。呼吁大家返回大自然,充分享受那新鲜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1905年第一份裸体文化期刊——《美丽》在柏林问世,从此裸体文化在柏林、汉堡、汉诺威等大城市流行起来。

人们纷纷加入裸体文化俱乐部,在山间原野,湖边河畔赤裸着身体,全方位地尽情地迎着阳光奔跑,打球和做体操;泳装的服装也越做越省布料。1919年“Freikorperkultur”成为这一运动的专用词,普都尔也被追随者推崇为裸体文化之父。

1933年希特勒上台,严格禁止裸体文化。二战后美国的比基尼泳装曾试图登上欧洲大陆,遭到教会的强烈抵制。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随着经济的好转,大家都希望彻底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享受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再加上美国避孕药研制成功的推波助澜,在欧洲,尤其在青年学生中,又开始了性解放运动。

战后迷茫的一代,通过奇装异服,离家出走,群居和赤裸奔跑来探寻生命的意义及生存方位。女青年们为了消灭性别歧视,争取平等地位,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推出了轰轰烈烈的“上裸潮”运动。

尽管教会反对裸体文化,但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FKK在德国已成为一种被人们接受的生活方式,城市乡村都在林中湖畔划出专门场所,让FKK爱好者随心所欲,一展天容。不过如果超出这个指定范围,警察是要干预的。在慕尼黑的英国公园里,就有一块FKK爱好者的领地,一年四季只要有阳光,哪怕冰天雪地,也会有勇敢者出现。这里经常是大学生们三三两两躺在自带的草席或露营用的卷垫上,看书或聊天,偶尔也托托排球,抛抛飞碟或动动筋骨。

五、看似笨拙实优雅:德国百年历史的高跷

也许你一直以为,高跷只是中国人玩的绝活。但是你没想到,德国也有,而且有百年的历史。

在每年的夏季,在德国的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就会看到,在众多游客中,几位身着彩色长裙,头戴礼帽和面罩的高跷手在那里肆意表演,十分引人注目。德国人本来就身材高大,加上一米半的高跷,更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他们手拿彩色气球,跨着大步,行如疾风,穿梭于人群中,做出幽默、怪异的动作。

但德国人高跷玩得似乎不像中国人那么灵活,有几分笨拙,摇摇晃晃,看上去头重脚轻,仿佛随时会栽下去。担心归担心,可没一个摔下来的。倒是有的表演者故意做出要摔倒的样子。当好心的游客上前去扶时,他们却高声叫着,突然把彩色纸屑抛向人们的头顶,欢笑着离去。

德国高跷手们除了流动表演,还在规定区域内表演“舞蹈”。当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响起,表演者便踩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舒展双臂,缓缓转动,时而牵手,时而分开。准确的节奏、轻缓适度的舞步,有一番别样的优雅与风韵。

如果看惯了中国东北热烈火暴的唢呐伴奏的高跷,再看洋高跷三拍子的“宫廷舞步”,还真有几分新意。不过,夏季表演踩高跷可不是件轻松事。高跷手每40分钟才能休息一次,摘下面罩、脱去长裙时早已热汗淋漓。

六、随意买卖不纳税的露天市场

四月三十日的阿姆斯特丹,已整个儿演变成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市场,有人的地方必有货摊,有货摊的地方必是挤满了男女老少。

阿姆斯特丹的市民近水楼台,早在前一天夜里,便在繁华闹市区占地为王,背着大包袱远道而来的迟到者,只好屈居犄角旮旯儿,打开包袱皮儿往马路牙子一坐便自成一体。精明节俭的荷兰人,要好好利用一年可以随意买卖不摊税的惟一一天,将自己家中所有多余物质都捣腾成钞票,旧衣旧裤,瓶瓶罐罐,一时间充斥着阿姆斯特丹的大街小巷。

七、意大利:打不着出租的国度

在罗马街头,人们很少看到空驶的出租车,偶尔看到一辆空车,你招手,他也不停,因为他是别人打电话叫的,他已经有主了。原来,这里的出租汽车站多设在机场、火车站和市中心的一些广场上,一般居民要用车,都得先打电话预约。

在意大利,开出租车需要向市政府申请营业执照。每个执照的费用为10多万欧元,有效期为5年。5年后要重新验证。马里奥每天工作8—9小时,每月收入约为2000欧元。

罗马的出租车司机,除了参加合作社的以外,还有为数不多的“散兵游勇”,有一个叫卢恰诺的就是其中之一。4年前,由于租的商店被主人收回,卢恰诺就开起了出租车。当时罗马市已经停止发放新的出租车牌照,他通过朋友买了一个,花了11万多欧元。他没有参加任何合作社,但与合作社的司机差不多,也是自己买车并负担汽车保险和油费。

尽管是自己管理自己,但卢恰诺也要按照许可证上排好的班次上下班。原来,罗马市政府在发放许可证时,已经将许可证分类编号,并按编号排好了班次,以避免夜间或天气不好时客人找不到出租车。他接送的客人大多是北方来罗马办事的商人或官员,还有一些是外国游客。

在罗马,司机对路况很熟悉,用普通的驾驶执照开出租车是违章行为,想开出租车还要通过一项专门的考核,内容包括交规和对当地街道的熟悉情况。因此,在罗马乘出租车,司机一般都能找到最近又不塞车的路线。

八、美国小镇的“冰冻死人节”

Nederland在落基山东麓,海拔八千二百三十六英尺(二千五百一十米),离Boulder只有半个多小时车程,当地人自称本镇连人带狗也不是一千五百。

白云雪峰之下,红土高原之上,几百栋印第安式的木屋和小楼,在松林灌木间慵懒地伸展开稀疏的篱落和电缆,干燥的空气里嗅得出近乎原始的野性和悠闲。大山隔开了外面世界的高楼霓虹,尘嚣废气,留给Nederland一个任工业社会如何喧嚣躁动也吵不醒的甜梦。

这个小镇的名字,近年来频频见于欧美各大报刊,缘由是在一九九四年,该镇传出停放有一具以低温冷藏的尸体的消息,随即轰动了美国,也引起包括这样冷藏是否合法的争论,连前总统克林顿和现任总统布什都曾参与其事。

死者名叫BredoMorstoel,Ned-erland人称他“爷爷”,美籍挪威人,一九八九年仙逝以后,被孝子贤孙以超低温技术冷藏在钢棺里。死者已矣,论者、谤者多感索然无味而偃旗息鼓,只有当地商业部门打起算盘,琢磨着如何利用“爷爷”的“名人”效应,为本镇旅游业谋求利润,同时也在漫长的冬季为居民找找乐子。

2002年,首届的“冰冻死人节”正式开幕,它吸引了大批猎奇的游人,在冬将尽春未来的时节,他们来到小镇上过个闲散又不乏刺激的周末。

这天是12号,又是个礼拜六,节目最精彩,却都与死亡或者低温有关。游人们在半山的社区中心吃早餐,每张桌上放的装饰物,不是常见的花瓶和花卉,而是一具黑色小棺材,其上还煞有介事点缀着一个花圈。正午的“低温游行”开始了,看热闹的游人挤得水泄不通。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几匹盛装的美洲羊驼。

紧随其后的是一辆敞篷小车,“爷爷”的女儿在里面向游人缓缓挥手。她持布什总统特批的签证,从挪威远道而来参加这个节日,人们也不知这位“爷爷”的女儿对“our business is business”的美国人,把其先人当成鬼故事主角吸引游客的脑筋作何感想,大概早就哭笑不得,同喜同喜了吧。

游人们争睹这位每月花费七百美元,以低温技术保存乃父遗体的孝女,给她如皇后一样的欢迎和尊重。

在她的后面,只见参加下午“极地跳水”和“抬棺材赛跑”的选手,身着奇装异服,头发染成粉绿金红,唇滴残“血”,眼露妖光,开着绘有幽灵、坟地、十字架等图案的旧式老爷车,抬着自制的奇形怪状的棺材,踩着高跷,摇着轮椅,戴着骷髅面具,抛送着糖果和飞吻,在观众的狂热欢呼中列队走过镇上的主要街道。

最醒目也最受欢迎的首推几位“抬棺材赛跑”的选手。他们自称“芭蕾舞裙男”,几个虎背熊腰的牛仔,食指和中指间夹着雪茄,留着薄薄的络腮胡,却穿着艳粉色的丝绸芭蕾舞短裙,艳粉色的紧身上衣和长裤,艳粉色的皮靴,脖子上还环绕着鲜艳的花环彩带。

几位自称“太空奋力”的选手装扮成外星人模样,一身草绿,脸上也都涂满绿色,头上戴着金色的“触角”的人走在后边。

最奇特的是,他们做的棺材是宇宙飞船的形状,上面还写着“NASA”(缩写:美国航空航天局)。

所有参加游行人员都受到热烈欢迎,小孩子们快乐地穿梭在这些“怪人”中间捡拾地上的糖果,无数举过头顶的照相机、摄像机摇动着,不断变换着焦距、快门、方向,仿佛怎么拍都拍不够。

随后,人们随着五彩缤纷游行队伍,来到了不远处的Chipeta公园,湖面上冰层已经被消防队员们凿开了一片三米见方的区域,志愿报名的选手们就从这里跳到水寒刺骨的冰湖里,以此为自己支持的慈善公共事业募捐。

这项活动在美国其他地方也有,不过并不很常见,而且敢于一试的人很少,毕竟突然从头到脚浸到冰水里的感觉没有人会喜欢,从选手们出水后的龇牙咧嘴嗷嗷大叫就可以知道。不过每次都有十位选手参加,有的打扮得很漂亮,跳湖前还表演倒立和劈叉,有的连泳装都不换,脱得只剩一层单薄的外套就跳下去。

九、东方民俗气息:多伦多唐人街风情

早就听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唐人街,而且最牛的是,大型的唐人街都建在各国的市中心附近。中国人,一向以此为骄傲——无论在哪里我们都要占最热闹的地盘!

加拿大多伦多最老的唐人街就在市中心。一旁是堆挤着旧洋房的DOWNTOWN小街巷,一旁则是高楼耸立的繁华商业中心,中区唐人街在这里形成一道另类的风景。

市中心人多,唐人街人更多。虽说是唐人街,常常出没于此的西方人也不少,他们大致分为三种人:

一种是打扮得稀奇古怪,而且前卫另类的街头一族,有的在中餐厅发求助单讨钱,有的三五成群在街头游游荡荡。

一种是爱过夜生活一族,这里的夜生活指的是After Party那种,他们一般在凌晨两三点以后出现于唐人街,如果你问一西方朋友:“为什么喜欢这么晚来‘泡’唐人街”,他会诡秘地笑说:“当然是因为这里的壶中特饮啦!”每到凌晨三点后,这里的一些餐厅就开始有特殊“茶”水供应,这壶中特饮已经成了不是秘密的秘密,在那里喝得high的人们往往喜形于色,好像喝的东西都是别人请的。

再有一种便是有中国情结的人们,他们或是热爱中国的文化,或是有华裔的爱人、情人,也或者是钟爱唐人街独特的“味道”……

说起唐人街的“味道”,除了浓浓的东方民俗气息,更不由人联想起华人超市里稀里哗啦的人群,油油腻腻的街道和洋溢在空气里的菜市味道。也许有人还正向市府申请建个有“唐人街”字样的大楼牌,其实不如花点精力、花点钱把容貌和味道先搞好,否则,建个“唐人街”楼牌,反倒成了脏乱地区的指示牌。此“味道”非那味道,相信喜欢唐人街的人们也不介意那里少一些不受欢迎的“味道”。

中区唐人街不仅把形象维持在几十年前的中国,连物价水准也和那时差不多,这里有着和市中心繁华地段极其不吻合的物价,买东西、消费不单便宜,有些还免税。左算右算不知道店主是如何从中挣钱的。看来华人做生意的古老经商秘方——薄利多销在这里被运用得炉火纯青。

现在唐人街不只一个了,中区的那个便不再那么吃香。但那里独有的中文店牌、陈旧房屋、拥挤人群、喧嚣街市交杂在一起形成的另类街景,依然为恋旧的人们所津津乐道。也许唐人街的味道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却始终为我们这些漂泊在外的人欣赏、维护、眷恋……

十、埃及:众神护佑的国度

古埃及是个多神崇拜的国家。虽然在新王国时期,也出现过阿蒙神这样的“国神”,但各地的地方神崇拜一直延续着,而普通人更是从实际的需求出发,各有自己崇拜的神。比较重要的神就有200多个,存在时间较短或者影响不大的神则数不胜数。在信仰与生活的互动中,埃及人总能表现出明确的实用主义态度。

古埃及的众神各司其职,但并没有非常鲜明的个性,神的种种变形和谱系不定就说明了这一点。古埃及的众神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类:动物形象的神、人的形象的神、半人半动物的神、抽象概念拟人化的神。

此外,古埃及的神还有一神多形和多神合一的特点。如太阳神在早晨叫做“赫培尔”、在中午叫“拉”、在晚上叫“阿图姆”;有时候出于政治的需要,把几个强大的神结合为一体,如阿蒙——拉神的结合,但更多的则是成对的配偶神,以及加上他们的儿子或女儿之后组成的三神体,如阿蒙、穆特及他们的儿子洪苏;奥赛里斯、伊西斯及他们的儿子荷鲁斯,等等。

但是神祇家族的谱系却并不固定,如塞特有时是荷鲁斯的叔叔,有时又成了他的兄长;在底比斯,阿蒙的妻子是穆特;在赫摩波里斯则是阿蒙特。

神人关系的相对和谐是古埃及宗教的一大特色。古埃及人认为宇宙和社会秩序是神创造的,是一种完美的状态,人为维持这个秩序所做的努力即是对神的最好报答。

古埃及人对神的理解可以概括为:神是完美的,主宰着人类的命运,人逃脱不了神的安排,也永远无法企及神的完美境界。正如新王国时期的《阿蒙涅欧普教谕》中所说:

“不要躺在那里担忧明天会怎样,人类无法了解明天的事;神永远是完美的,人永远是失败的。人说的话是一回事,神做的又是另一回事。神的面前没有完美,只有失败。如果人执意追求完美,那么就在那执著的一瞬间,他就已经破坏了完美。”

十一、阿曼造船不让女人靠近

阿曼传统的造船人越来越少

阿曼古时称“马干”。在苏美尔语中,“马干”意为“船的骨架”。马干的船很受欢迎。

公元8至15世纪是阿曼航海业的黄金时代。阿拉伯名著《一千零一夜》中辛巴达航海的故事,其原型就取材于阿曼著名的航海家艾布·欧贝德·卡赛姆。过去,阿曼有不少造船中心,十分兴盛。而今天,只有在海滨城市苏尔,人们还使用当地的木材和从印度进口的柚木造船,传统的造船工艺在此得以延续。

阿曼船只的传统制作方法是:先从印度和非洲进口上好的柚木等制作船身,再用棕榈树干做桅杆,然后用椰子纤维将船的各个部分缝合起来,最后用动物脂肪填塞船板的缝隙。最绝的是,阿曼人造船从来不用图纸,只凭眼睛和记忆。

后来,其他国家造船者开始使用铁,为什么阿曼人不用?有人解释说:“《一千零一夜》中就有一则故事,说的是一艘用铁钉组装并加固的船,驶过一座巨大的海下磁山时,铁钉被磁力吸了出来,导致船体四分五裂,成了一堆飘浮的残骸。这是人们不用铁做船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于造船的讲究:古时阿曼人相信,如果不生育的妇女能跳过一个放倒在地的船的龙骨,就能受孕。但为了安慰水精灵,必须献上一个人的生命作为代价,这个人可能是造船木匠也可能是未来的船长。因此,造船的木工把船的龙骨放倒后,总是迅速地将船装配起来,以防附近有不生育的女人跑来跳龙骨——直到现在,这一说法仍影响着阿曼的造船人。

阿曼的船被西方人称为独桅三角帆船,有多种样式和用途,但如今能造的只剩几种:巴格拉,大型远洋船,载货量达400吨,有3个桅杆,船头呈方形;桑姆布克,是最古老的一种船,用于捕鱼,船头低、船尾高而平;巴丹,轻便小船,无甲板,是普遍使用的渔船和客船,底部平,吃水浅,可在近海使用,只需7名船员;巴提尔,高船尾,速度快,灵活,可作战舰,现在多用来运货。

十二、沙漠上的美男大赛胜出可体验一夜风流

非洲的沃达贝人把身体美看得高于一切,他们视自己为世界上最美的人。这是一个从南撒哈拉沙漠一直延伸到广袤而干旱的萨赫勒地区的世界。他们作为游牧民族生养于斯,不断地为牛群寻找水源与草原。每年成百的沃达贝人都会聚集一次。其间,他们举行七天的格莱沃尔节,以庆祝给贫瘠的西非平原带来短暂绿色和肥沃的雨季的结束。

1.严格的审美标准

格莱沃尔节的高潮是年轻的沃达贝男子的选美比赛。想要接受女人目光审视的人,就必须充分打扮和修饰自己,以符合沃达贝人的审美标准:高挑的身材、光亮的皮肤、窄长的脸形、长而笔直的鼻子、薄薄的嘴唇、洁亮的牙齿、高隆的额头、大大的眼睛、修长的脖子、纤细的双手。

在格莱沃尔节期间,沃达贝部落的两支有几百名成员的庞大氏族会聚集在一起。其中一支是主人,在客人按传统方式从西面骑骆驼到来之前,他们已经将营地建好。接下来的几天,是庆祝过去一年里的生育、结婚和订婚,并缔结新的关系。

第一个傍晚,人们点起篝火,客人中的跳舞者准备跳第一个舞蹈,即格莱沃尔舞。如同每一次美男比赛,他们的穿戴都是一样的:裹身外套和腰巾、横挂在裸胸上的珍珠绦带、饰有山羊和鸵鸟毛的贝壳头带。不同的只是腰带和首饰。

跳舞者分成小组,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所有人的小腿上都系一根皮带,可以使舞步小而急促。

最重要的是面部表情:男人们呲着牙齿,瞪着眼睛,尽力给正待婚嫁的姑娘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舞蹈持续数小时之久:跳舞者不仅舞姿要美,而且还要有耐力。

跳舞期间,三个十六七岁的姑娘低声交谈着。她们从众多的同龄人中被挑出来担任评委,因为她们“像水和乳汁一样甜美,像树一样苗条,她们那羚羊般的眼睛像太阳一样照射着比赛”。姑娘们跪在地上,按照规则用手遮住一只眼睛。当跳舞者全身投入,几乎达到心醉神迷的状态时,她们的脸上始终没有一点表情。最后,三个姑娘站立起来,以一个优美的姿态将手臂挥向最美的男子。获胜者便确定下来。

2.纯粹的放纵

在整整七天里,客人和主人轮流跳格莱沃尔舞。此外还有两个舞蹈。雅克舞主要表现哪一个男子最富于魅力。宾主混合在一起,每个人都可以随意地打扮自己,但装饰品、护身符、发饰却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必须穿上女人们在干旱季节里精心绣制的短袖束腰外衣。

跳舞并非是向异性表示敬意,而是为了开开心心地放纵自己。在夜晚跳鲁姆舞时,参加者完全沉醉于情欲的气氛之中,他们争先恐后地向最美的姑娘献殷勤。

女人们挤进跳舞的男人中间。无论是已婚者还是未婚者都不失时机地打情骂俏,体验一次放荡不羁的风流。这种相识方式也使一些妇女有机会逃离自己不爱的丈夫。

3.允许离婚

还是在很小的年纪,沃尔贝人的孩子就已许配给人,通常是表兄弟或表姐妹。氏族就这样被保存下来,并为新的成员所补充。然而在履行了他们的婚姻义务之后,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被允诺可以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

大多数要离去的女人都是在怀孕之前离开她们的丈夫,因为孩子归男人所有。

4.毛毯下的爱情

在跳鲁姆舞时,跳舞者与女人之间含情脉脉,互示爱意。一个姑娘走上前来,温柔地抚摸一个男子的后背。男子的回答方式,只是用嘴角向女子示意,他们在什么地方会面。一会儿他们便悄悄地离开了舞场。

在广阔的夜空下,这一对男女铺好色彩斑斓的毛毯,在里面相互爱抚。他们并不孤单。黑夜之中,在节日广场四周,有无数的毛毯在起伏。

一夜风流之后,也许会导致恋爱结婚的结果。如果女方已经结婚,情侣有可能会做出决定,共同离家出走。女方的丈夫和兄弟常常会去寻找她。但如果一切都很顺利,那么这对情侣也许会宰杀一头羊,并宣布婚姻为合法。假如男方已有婚姻关系,那么他面临的问题就有可能是:第一个妻子并不总是愿意接纳的同屋人。

5.篝火熄灭

格莱沃尔节意味着最好季节的结束。七天的狂喜之后,沃达贝人的日常生活又慢慢地恢复了。在此之后是长达九个月的贫瘠岁月,人们不得不艰难地从几乎干涸的井里取水生活。但节日的气氛还会持续很长时间,不久以后沃达贝人又可以迎来下一个让他们欢乐的年景。

十三、土耳其古代王宫奇形怪状后宫美人多达千人

伊斯坦布尔天生就是美的,她不仅跨越在迥然不同的东西方文化的两岸,而且见证了古老帝国的兴衰。这座城市的建筑中,到处能寻觅到历史的影子。其中,托普卡珀老王宫最令人难忘。

1.宫殿建得有点“信马由缰”

托普卡珀宫是15到19世纪奥斯曼帝国的中心,先后有25位苏丹在这里君临天下,并过着奢靡的生活。王宫的整座宫殿用雪白的大理石铺成地面,真可谓奢华宏伟。

脱胎于游牧民族的奥斯曼帝国,连宫殿都建得有点“信马由缰”,不像古罗马人那样讲究整齐规划。顺着临海地势,每代君王都可随心所欲在宫殿侧面或后面添加建筑物,以留下自己的痕迹,令这组在山丘上俯瞰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金角湾的建筑物有些奇形怪状。

据史书记载,最初的苏丹刚搬进宫殿时,往往住不惯,他就派人在宫内空地上搭起帐篷,夜晚与明月清风为伍。后来,在宫中长大的苏丹,终日享受着深宫内宅里嫔妃的且歌且舞和床榻之间的柔情,而游牧民族的野性早已不知所踪。

2.御膳房陈列着中国瓷器

穿过托普卡珀宫的主大门,进入一个美丽的庭院,这里曾连接着奥斯曼帝国的美食中心和后宫。庭院右面的御膳房,在其鼎盛时期,有上千名厨工在这里忙碌,为王公贵族和嫔妃提供美味佳肴。土耳其号称世界第三大美食之国,这与托普卡珀宫御膳房,对美食的精益求精有很大关系。

当年的美食中心现在成了瓷器收藏馆,陈列着历代苏丹的珍藏,其中还有中国明清两朝的瓷器。想着当初宫里的美食就是放在这些器皿中,端到苏丹和苏丹的女人面前,异国的陌生历史在眼前的瓷器中变得生动起来。

3.嫔妃曾多达1200人

位于庭院左边的苏丹后宫,宫内墙壁上贴着蓝色调的瓷砖,上面是奥斯曼时期特有的图案,缠绕着、绵延着,就像宫里美人的妖娆。后宫有300多个房间,据说可以住下几千人。其中一间大概是后妃们聚会闲聊用的,挨着敞亮的窗口,摆着一张又一张的“美人榻”,色彩柔媚的轻纱从屋顶上倾泻下来,让人不禁陷入到神秘的遐想中:夜夜的轻歌曼舞,数不清的深宫怨妇,说不尽的爱恨情仇……据说,后宫嫔妃最多时,人数高达1200人。

苏丹后宫的最大特色就是“国际化”。奥斯曼帝国当初的势力范围扩大到欧、亚、非三大洲,后宫美人的来源有多丰富可想而知。

然而,再美的宫殿都会像后宫的美人一样因年老而色衰,托普卡珀宫最终被抛弃了——而后又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欧洲沿岸建成新宫。这座新宫到处洋溢着欧洲气息,金碧辉煌的庆典大厅,重达4.5吨的水晶吊灯悠悠垂下……当奢侈成了习惯,浪费成了家常,奥斯曼帝国也脆弱得像嫔妃娇嫩的身子。新宫建后不到70年,奥斯曼帝国轰然而溃,最后一任苏丹流亡,后宫佳丽也作岛兽散,只留下美艳、清凄的新旧王宫,倾听风雨刮过博斯普鲁斯海峡。

十四、小岛奇俗:崇拜鲨鱼的部落

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以东浩渺的太平洋上,有一连串的岛屿称为所罗门群岛。其中一个叫勒拉奇的小岛上,居住着一个以捕鱼和狩猎海鸟为生的部落,共有500多居民。他们把鲨鱼当作神来崇拜,从不捕杀鲨鱼。遇有重大事件,还举行全岛的盛大祭鲨典礼。

举行祭鲨典礼那天,全岛像过节一样,妇女戴上用贝壳制作的各种装饰,男人插着各种羽毛,袒露着有花纹的身子,日出前便来到海边。鲨鱼也好像预先知道似的,由各处汇集到该岛附近的浅海,等待着饱餐一顿。太阳冉冉升起,祭祀典礼开始,部族头领手持尖刀,把预先捆着的活猪剖开,先把内脏取出,扔向海面,然后把切割成块的猪肉逐一扔到海里。这里整个海湾的水顿时染成血红色,鲨鱼在互相争着抢肉食。活像锅里煮沸的水那样翻滚。

待到把剖杀的几十头猪全部抛到海去以后,祭奠的气氛达到了高潮。这时七名小孩光着身子跳入鲨鱼群中嬉戏;鲨鱼正忙着吃猪肉,对小孩的嬉戏全不理会。岸上的妇女和男人在海滩上唱歌跳舞,尽情玩乐,一直到鲨鱼把肉吃完,海湾逐渐平静下来为止。

尽管这相部落的居民对鲨鱼这样虔诚,有时还是受到鲨鱼的袭击。但是,每当有人遭到鲨鱼袭击后,部落的人们都说:“这人污辱了鲨鱼神灵,被鲨鱼撕碎是应该的。”如果一次遭到袭击的人太多,还要举行一次盛大的祭奠。因此,养的猪多是用来祭祀鲨鱼的。由于这个部落对鲨鱼的崇拜保护,使得凡是经过该岛附近海域的外地船舶,都要倍加小心。一是要警惕鲨鱼的袭击;二是不要被误认为是捕鲨船只而受到人为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