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

4.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化及其基本途径

1. 社会化的涵义

社会化就是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塑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们形成了为其生存环境所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对其生存于其间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各种简单与复杂的刺激能够给予合适、稳定的反应。

2. 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

(1)社会教化

①概念

社会教化,即广义的教育。它是指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

②社会教化的类型

a. 有系统的、正规的教育。如各级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以及监狱、劳动教养所对违法犯罪者的改造和教育;

b. 非系统的、非正规的教育。如社会风俗、群体亚文化、传播媒介对人的影响和教育。

③社会教化的内容

社会教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传授社会知识,灌输行为规范,学习职业技能,培养价值观念,确立生活目标,获得社会角色。

(2)个体内化

①概念

个体内化是指社会化的主体——人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其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

②个体内化的内容

a. 观察学习

班杜拉等社会学习论者说明个体从对他人行为及其后果的观察中能够得到一种“替代性强化”,从而“使人能够获得较复杂的、有内在统一性的、模式化的整体行为……”;

b. 认知加工

即个体通过感知、记忆、想象、表象、思维等认知活动,将外部世界的信念内部化;

c. 角色扮演

它指个人能够通过角色扮演了解社会对该角色的期望,并形成与此期望相一致的行为模式;

d. 主观认同

弗洛伊德曾以主观认同来说明社会道德的内化,并认为儿童对“超我”的内化对其行为具有强制性作用。“它既属于意识,又属于无意识。”儿童认同谁,或以何人自居,就会以他作为自己仿效的榜样;

e. 强化

个体在某项活动中达到了自己的目标,便会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这就是一种自我强化。自我强化增加了个体在日后依此行为模式规行矩步的可能性。

二、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

1. 本能与环境

进化论有力证实了人类与其他动物在种系发源上的连续性,许多社会科学家将进化论推广到整个社会领域,用“本能”解释人性、人的行为及其他社会现象的起源。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通过“条件反射”实验,当时流行的人类行为的“本能说”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的“环境说”也批判了“本能说”,利用所做的老鼠被饲养在完全隔绝的环境中的实验,说明某种行为的出现依赖于有机体的生物遗传和有机体生存其间的后天环境之间的持续不断的“互动”。

2. 社会生物学的解释

(1)社会生物学的基本原则

社会生物学的前身是50年代盛行的习性学。社会生物学和习性学相互统一和连续的基础,在于这样两个基本原则:

①坚持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

②坚持对社会行为所作的遗传学的解释和说明。

(2)评价

社会生物学依旧受到了许多社会科学家的批评。人们认为,社会生物学家过分夸大了基因在人类社会行为演化中的作用。

3. 婴儿的生物需求与情感需求

许多研究表明,在婴儿获得生物需求和情感需求的瞬间,便与他人建立了最初的交往关系,并且迈出了社会化进程的第一步。

父母在使自己的孩子社会化,孩子也在使父母进一步社会化。对婴儿来说,由父母及其他亲人构成的家庭,就是他此时最为现实的社会环境。

三、社会化的社会文化因素

除了生物学因素之外,影响人的社会化的更为重要的因素是人生存于其间的整个社会文化环境,其中包括文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职业背景和大众传播媒介等。

1. 文化

(1)概念

文化是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其中包括价值观、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习惯、风尚、生活态度及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物质表现形式。

(2)文化的作用

①通过文化传承,了解前人的生活经验;

②向个人传递本群体或民族的行为价值准则;

③使个人能够顺利地与他人及群体建立社会联系。

2. 家庭

(1)定义

“家庭是孩子产生原始的自我感觉以及形成基本的身份、动机、价值和信念的背景。”

(2)家庭的重要性

①童年期是人的一生中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而在这一时期中,儿童主要生活在家庭之中;

②儿童在童年期对家庭的生理和心理依赖是一生中最强烈的时期;

③家庭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

3. 学校

(1)定义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社会成员(不仅仅是儿童)系统传授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技能、科学知识的制度化机构。

(2)学校的重要性

①表现在它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而这种长期的系统的教育,对儿童的社会行为的模塑在现代社会中是无以替代的;

②学校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有着独特、完整的机构,它是社会的雏形。

4. 同辈群体

(1)定义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或伙伴群体。它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2)研究同辈群体的价值

①同辈群体是一种非正式群体,它是由个人自由选择的,因此,往往易使其成员产生较高的心理认同感;

②同辈群体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榜样,自己的语言、交往方式、消费方式乃至服装和发式,青少年的同辈群体在这方面尤为明显,并往往因此构成了独特的亚文化群体;

③同辈群体的社会化极少带有强制的性质,它往往是在其成员对个人的社交、安全、尊严、优越感的满足之中自然而然地实现的。

5. 职业背景

职业背景是成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现代社会中的人来说,职业以及工作是家庭之外的主要活动和社会背景。职业以及工作是自我发展和表现个人能力及成就感的一个重要场所,也是身份的一个源泉。

6. 大众传播媒介

(1)定义

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等。

(2)大众传播媒介的积极作用

①它使人们能够有效地了解社会、分享经验、增长知识,能够促使人们接受社会所公认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②大众传播媒介是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社会化的“第二课堂”,而其中的电视更是成了千家万户最富色彩的“第五堵墙”。

(3)大众传播媒介的消极作用

①电影和电视中的暴力节目直接影响到儿童的侵犯行为;

②电视对儿童的学习潜力也有消极的影响;

③因为电视的播放是快速连续地显示,因此,它并不鼓励人们对各种问题加以有效的思考。

四、人格、自我与社会化

1. 人格与社会行为

人格在心理学当中常常用来指一个人从整体上表现出来的心理面貌。

人格对人的社会行为有所制约,它不但可以成为社会行为的内在动力来源,而且可以影响到行为的意义、行为的方式和行为的结果,它为人的社会行为提供了稳固、一致的反应模式。在本书的其他章节中,我们还会提及个体的人格和群体的人格(如民族性格)对人的社会行为的影响。

2. 自我

自我主要包括自我观念、自我意象、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表现。

(1)“自我观念”

①定义

“自我观念”是我们关于自己的看法,或者是我们对自己是谁的理解。

②自我观念的功能

a. 使个体有关自己的经验能够得到组织和解释;

b. 使个体能够增加快乐和减少痛苦,如认为自己有能力就会不断去发挥能力以获得快乐;

c. 使个体保持自尊。

(2)“自我意象”

“自我意象”是我们对自己在不同情境或不同场合的角色身份的反映。

(3)“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对自我存在的觉察和了解。

(4)“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出现的。也就是说,在自我觉察的基础上,人们还时时分析、判断自己的许多方面,像“我的能力如何”,“我做得怎么样”等等。自我评价即是人对自我的分析、判断,自我评价决定着人的自尊水平。

(5)“自我表现”

“自我表现”是社会生活中的基本事实,是社会交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自我表现指的是人们以某些方式把自己的某些方面展示给他人。

3. 有关人格与自我发展的几种理论

(1)乔治·米德为代表的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的形成却不但受到了美国社会学家库利的影响,也受到了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的影响。

(2)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精神分析学家S.弗洛伊德有关自我和人格发展的理论是以本能力量作为出发点和重心的。他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

a. 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隐秘的部分,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倾向,遵循的是本能原则;

b. 自我是人格中的意识结构部分,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在自我和超我的冲突之间充当仲裁者,即监督本我,又尽可能地满足本我;

c. 超我是人们在童年时代通过对父母所用的一系列由奖罚方式体现的行为规则的同化,获得良知和自我理想形成的。

五、社会化的几种主要类型

1. 政治社会化

(1)定义

政治社会化具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狭义的政治社会化指的是正式负有教育责任的政治家和政治机构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公民灌输政治上的信息、价值观和政治信念的过程;而广义的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人逐渐接受被现在的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信念和规范,形成特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

(2)政治社会化的发展阶段

①第一阶段从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其主要议题是如何对公民进行正规训练,当时的美国历史学会还专门编发了公民教育方面的资料;

②第二阶段从40年代至50年代,主要是伴随“国民性研究”展开的有关政治事件对个人人格及社会行为影响的探讨;

③第三阶段从50年代末开始,则直接展开了对政治行为的研究,尤其是自1959年著名社会学家H.海曼提出“政治社会化”这一术语之后,政治社会化很快成为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

2. 道德社会化

(1)定义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社会化,就是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

(2)R.赫什的理论

美国学者R.赫什提出,人的道德性并不是由一些抽象的道德原则所体现的,它一般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①关心他人,愿意帮助并保护他人;

②行动。这是在个人关心他人、作出合理判断的基础上采取的行动,也是个人的道德性的最为充分的体现。

(3)认知发展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进一步发展的认知发展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儿童的社会化(包括道德发展在内)是与其认知水平的发展并行不悖的过程。儿童的道德判断会随儿童智力结构的发展而不断地加以改变和提高。

①皮亚杰在《儿童的道德批判》中,以七八岁为界,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从前一个阶段到后一个阶段,表现出以下变动:

a. 道德约束从“他律”到“自律”,即从受外在力量支配转变为受自身的价值标准所支配;

b. 道德判断的依据从“效果”转为“动机”,并发展到两者的统一;

c. 对错误行为的处理,从笼统的惩罚到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方式的惩罚。

②美国心理学家L.科尔伯格的理论。科尔伯格将这一过程划分为三大水平七大阶段(早期为六大阶段)。这七大阶段是依年龄的增长而循序渐进的:

a. 前习俗水平,包括第一、二两大阶段。在这一水平上,儿童的道德倾向是根据惩罚和奖赏来确定的。具体说来,在第一阶段,儿童对道德的判断是以对惩罚的恐惧为标准的;而在第二阶段则是以对奖赏的期待为标准的;

b. 习俗水平,包括第三、四两大阶段。在这一水平上,道德判断的基础是法律和社会习惯。具体说来,在第三阶段,孩子的道德判断的标准是家庭成员与朋友的期望;而在第四阶段,则开始承认社会管理的必要,并将道德与法律等同看待;

c. 后习俗水平,包括第五、六、七三大阶段。在这一水平上,人们开始意识到有许多比法律还重要的道德原则。具体说来,在第五阶段,人们懂得了法律的必要性并遵守法律,但他们也认识到并非所有的法律都是合理的;在第六阶段,人们形成了某种抽象的、超越法律的社会道德原则(诸如社会正义、人的价值与尊严等),如果这些原则与现存的法律相冲突,他们将毫不犹豫地坚持这些原则,因为它代表了自己的良心;第七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是后来附加的阶段,该阶段的人已经超出了前六阶段的“人生主义”道德观,他们从宗教或超自然的观念的角度来看待道德与道德行为。

3. 性别角色社会化

(1)定义

性别角色是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人们依据自己的“性”特征获得特定文化中的性别角色特征的过程,它构成了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并延续终身的内容。

(2)社会学习和认知发展的关系

社会学习和认知发展本身也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人的认知发展不会是脱离社会文化作用的自发过程,它只能伴随着人的成熟发生在特定的社会学习过程中;而社会学习,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其速度也都不能脱离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上的认知结构的发展。在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社会学习和认知发展相伴而行、交织在同一个过程中。这充分体现了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主观与客观、外在环境与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

六、社会化的历程

1. 社会化的终身发展

社会化是人的终身课题。从关于社会化过程中人与社会的互动观点来看,社会化的终身性基于这样的方面:

(1)个人发展的终身性

在生命不同时期,人有不同的欲求,因此,他必须不断地掌握不同的满足自身欲求的社会行为模式。

(2)社会发展的连续性

社会在发展变化,生活于其中的个人不仅要适应这种变化,而且其本身又在促成这种变化。

2. 生命不同时期的社会化

心理学家E.埃里克森在《儿童期与社会》(1950年)一书中指出了每一阶段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1)婴儿期

该阶段从出生持续到1岁左右,其具体内容是获得基本信任与克服不信任;

(2)童年期

该阶段从l岁到3岁左右,其具体内容是使儿童获得自主性,避免产生怀疑和羞耻感;

(3)学前期

该阶段在4~6岁之间,其具体内容是获得主动性并克服内疚感;

(4)学龄期

该阶段在6~12岁之间,核心问题是克服自卑感而获得勤奋感;

(5)青春期

该阶段发生在12~20岁之间,其核心问题是获得自我同一性,避免同一性的危机与混乱;

(6)成年早期

时间约为20~24岁之间,该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7)成年期

该阶段历时较长,从25岁到65岁左右,其社会化的关键问题是获得效能感并避免“自我关注”;

(8)老年期。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完满感,避免失望感;

2. 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1)继续社会化

①定义

继续社会化指成年人经过基本社会化之后,为了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

②继续社会化的内容

a. 进一步接受社会的文化传统和生活经验:

b. 在再生产社会经验、创造新文化的过程中,接受新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模式。

(2)再社会化

①定义

再社会化是指改变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建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确立新的生活目标的过程。

②分类

a. 强制性的。这是通过法律等强制手段来实施的再社会化过程。

b. 非强制性的。这类再社会化多是由于社会文化急剧变迁或生活方式陡然改变造成的。

3. 反社会化与反向社会化

(1)反社会化

①定义

社会学家把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偏离的亚文化的过程称之为不完全社会化或顺应不良;而把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亚文化的过程称为反社会化。

②反社会化的类型

a. 无理性型。这类反社会化的结果是有害社会进步和发展的。

b. 有理性型。这类结果不利于社会上少数人而利于社会上多数人、或者表面看不利于现在却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社会化,是有理性型反社会化。

(2)反向社会化

①定义

反向社会化又称逆向社会化,即指传统的受教育者对施教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变化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

②反向社会化发生的情况

a. 由于地理迁徙而发生不同文化间的迁移时;

b. 由于社会文化的急剧变迁而形成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迅速变动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