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云涌十六国:后赵称雄(第1部)](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42/850542/b_850542.jpg)
第15章 延津渡刘景淹百姓,君子营石勒用张宾
寒来暑往,冬去春来。公元309年正月一日,汉赵皇帝刘渊决定再次迁都。说起汉赵的三次迁都,笔者在此赘述一下。刘渊于公元304年十月称王建汉时定都西河郡离石县(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之左国城(山西省方山县南村),公元305年秋天,离石县发生饥馑,刘渊迁都上党郡境内的黎亭(山西省壶关县)。公元308年七月,刘渊在攻占平阳(山西省临汾市)后,迁都至蒲子(山西省隰县)。刘渊在蒲子时间最短,也就是半年即迁都平阳。刘渊为何要迁都平阳呢?按照当初侍中刘殷、王育的建言,当在攻克长安(陕西省西安市)后再定都,走的是当年汉高祖刘邦的路子。刘渊第三次迁都,是因为太史令宣于脩之的进言。宣于脩之连日夜观天象,发现荧惑星冒犯紫微星,遂向刘渊奏报这一重大天象。宣于脩之奏报内容是:“陛下虽然龙飞凤翔,应天受命,但晋朝还没有被消灭。不过据臣近日观测天象,不出三年,定当攻克洛阳,消灭晋朝。”刘渊对这样的奏报当然非常爱听,但宣于脩之真正要说的话却在后头。宣于脩之还说:“蒲子地势崎岖不平,难以久居。而平阳气象旺盛,有帝王之气,又是尧帝旧都,恳请陛下上合天象,下符地祥,迁都平阳。”其实,平阳也曾是南匈奴王庭所在,刘渊也想迁都至此,只是觉得时机未到。现在宣于脩之以天象为由提出迁都建言,刘渊也就没有反对。刘渊迁都平阳后,有人在汾水河中发现一块玉玺,上面刻有“有新保之”四字,是王莽时的御玺。发现这块玉玺的人又在上面增加“泉海光”三字,刘渊认为此乃吉兆。刘渊遂颁诏大赦境内,改年河瑞。刘渊定都平阳后,开始大规模修筑平阳城,兴建宫殿楼观四十所,朝会所在的光极殿就是此时所建。
公元309年三月,西晋左积弩将军朱诞来到平阳,向刘渊归降。朱诞向汉刘渊奏报说,洛阳城没有重兵驻防,城池空虚,建议刘渊出兵攻打洛阳。刘渊获知这一消息,十分高兴,以为刚迁都平阳,就有如此好事,一定是天助汉国。刘渊当即任灭晋大将军刘景为大都督,朱诞为前锋都督,率一支人马从平阳出发,南下进攻洛阳。
却说此时洛阳并不空虚,但之前洛阳确实空虚。还是在公元308年三月时,驻军在外的实权人物、太傅司马越曾从许昌(河南省许昌市)移驻鄄城(山东省鄄城县)。后因鄄城城墙崩塌七十余丈,司马越认为是不祥之兆,遂于八月十五日移驻濮阳(河南省濮阳县),不久又移驻荥阳(河南省荥阳市),离京都洛阳越来越近。在朱诞离开洛阳时,司马越仍在外驻屯,是故朱诞对刘渊说洛阳空虚。但当刘渊派兵从平阳出发时,司马越却于公元309年三月十八日,从荥阳突然返回洛阳。
司马越不在洛阳的时候,晋怀帝司马炽多少有些权力,确实任用了一些自己想用的人。司马炽还是皇太弟时,就与其中庶子缪播甚为友善。司马炽登基为帝后,任缪播为中书监,缪胤为太仆卿,将二人当作心腹。此外,司马炽的舅舅散骑常侍王延、尚书何绥、太史令高堂冲也一同参与朝廷机密事务,这些都是司马炽信任之人。司马越回到洛阳后,担心这些人对自己不忠,其智囊刘舆、潘滔也劝司马越将这些人全部诛杀。司马越遂诬告缪播等谋反。三月二十六日,司马越派平东将军王秉带领三千士兵闯入皇宫,就在皇帝司马炽面前将缪播等十余人全部捉拿,交廷尉审讯,全部处死,司马炽只能暗自流泪。司马越开始任命一些要职:王敦为扬州刺史,王衍为太尉,原太尉刘寔以侯爵身份回归府第。此时,司马越也辞去兖州牧一职,仍兼任司徒。司马越还认为近年来宫中政变,都与宫中禁卫军有关,遂上疏晋怀帝,禁卫军中凡有侯爵的,一律免职。而此时禁卫军将领大都封侯,遂全部被逐出宫廷,都流泪而去。司马越任何伦为右卫将军,王秉为左卫将军,率其东海国兵马数百人宿卫宫廷。至此,司马越完全控制朝政,司马炽成为傀儡。
司马越回到洛阳并完全控制洛阳,洛阳就不能算空虚。不过,此时刘景、朱诞也没有径直南下攻打洛阳,而是东进六百余里攻打黎阳(河南省浚县)。攻克黎阳后,刘景、朱诞所部又在延津(河南省卫辉市东古黄河渡口)击败西晋车骑大将军王堪的兵马。在延津渡,刘景还下令将三万百姓驱入黄河活活淹死。消息传到平阳,汉赵皇帝刘渊大怒,立即召群臣诸将会于光极殿。刘渊怒道:“刘景还有什么面目来见朕?天道不容啊!朕所想铲除的,晋之司马一家而已,晋之百姓何罪之有?刘景等至今不能明白朕称汉国的苦心啊!”刘渊遂怒贬刘景为平虏将军。
关于刘景在延津渡淹死三万百姓一事,让人怀疑其真实性。首先,史书上关于此事记载不一:《资治通鉴》上有所记载,而《晋书》上没有记载。其次,刘景行军方向让人费解。明明是从平阳去攻洛阳,却先到黎阳,如此绕道,让人难以理解。再次,司马越于三月回到洛阳并完全控制洛阳的消息,汉赵刘渊以及前往攻打洛阳的刘景、朱诞不会不知道,当他们得知洛阳并不空虚时,还会仅凭一支兵马去攻打洛阳吗?最后,看看刘渊后续用兵情况。刘渊后来召回刘景,并没有再派兵攻打洛阳,而是派其四子楚王刘聪前往攻打上党的壶关(山西省长治县)。壶关要比洛阳小得多,然而刘渊所派兵马却比攻打洛阳时要多,将领也非同凡响,除了统帅楚王刘聪,还有征东大将军王弥、平东大将军石勒。从这一点看,刘渊应当不会派将少兵寡的刘景去攻打洛阳。
且说汉赵辅汉将军石勒于公元308年十一月在邺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香菜营乡邺镇村)斩杀西晋魏郡(河北省临漳县)太守王粹,被刚称帝不久的刘渊任命为平东大将军。石勒所部此时兵马已达三万余人,接着又北上冀州攻城略地。在冀州最南部的赵郡(河北省高邑县)境内,石勒所部又为汉赵再立战功。当时驻守赵郡的是西晋冀州西部都尉冯冲,此外,在赵郡所属的中丘县(河北省内丘县西)还有一部乞活军,首领是田甄。田甄率领的乞活军,正是两年前在乐陵郡(山东省阳信县东南)击败并斩杀汲桑的那支兵马。
石勒率部进入赵郡后,得知冯冲与田甄两支兵马在赵郡境内,当即与众将商议如何攻打这两支兵马。王阳、夔安等十八骑听说田甄率领的乞活军正在赵郡的中丘,纷纷请求石勒派兵先攻田甄,以为大将军汲桑报仇。但石勒认为先攻田甄,可能会腹背受敌。石勒的担心是正确的,一旦攻打田甄,作为冀州西部都尉的冯冲一定不会坐视不管,一定会派兵前来攻打石勒。就是冯冲不来攻打,冀州刺史王斌也会派其来攻。而如若先攻打冯冲,田甄的乞活军则不会攻打石勒,毕竟他们从并州逃难至此,只求活命,并不像冯冲那样担负朝廷驻守一方的重任。此外,冀州刺史王斌也无法节制田甄的乞活军。石勒也知十八骑报仇心切,但告诉他们不要着急,一旦击败冯冲,就可以回军来攻田甄的乞活军。到那时,田甄的乞活军一定会成为囊中之物。
果然不出石勒所料,石勒大军攻打冯冲时,田甄的乞活军真的按兵不动。石勒三万大军毫不费力,就将赵郡所在的高邑县城池攻破,斩杀冀州西部都尉冯冲。石勒又命所部人马不加停息,转身南下杀向中丘。田甄获知石勒回马杀来,自知不是石勒对手,忙率乞活军继续逃难。可怜田甄这支乞活军,自并州开始逃难,辗转司州,直到冀州,终被消灭。十八骑生擒了田甄,将其交与石勒。石勒下令杀掉田甄,并向天遥祭汲桑。石勒还派使将攻打赵郡并斩杀都尉冯冲以及田甄的乞活军之事报奏汉赵皇帝刘渊,刘渊接报大喜,忙派使升任石勒为安东大将军,可以设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同时命石勒继续在冀州攻城略地,以图冀州。
石勒获知自己可以设置左右长史,开始犯愁了,经过数次征战,兵马大增,将领也不少,可是文官甚少,根本没有合适的长史人选。且不说手下的十八骑没读过什么书,即使石勒自己,至今也是一字不识。正在这时,营门外一片嘈杂,石勒忙问何故,左右回道:“有一书生提剑军门,大呼求见。”石勒问道:“哪个读书人敢闯我军大营?传来一见。”
不多时,只见一位书生模样的人,腰悬宝剑,缓步来到石勒营帐。石勒举目观看来人,只见此人衣着一般,年龄已过而立,并无奇特之处。石勒遂高声问道:“帐下何人?敢提剑闯我大营?”来人拜见道:“我乃赵郡人张宾,字孟孙,家父张瑶曾任中山郡(河北省定州市)太守。我饱读史书,自比汉初之张良,恨不能遇高祖尔。”
石勒见此人口气不小,说道:“我不曾读过书,不知史书为何物,你为何要投奔于我,而不去寻找当今之高祖?”张宾正式道:“自古刘项不读书,高祖只知会用读书之人。自天下大乱以来,我历观诸将,唯可与将军共谋大事。”石勒不以为然地说道:“我不会因你几句美言就重用于你,你且在我营中走动,以观后效。”后来,张宾果然不断献计献策,深得石勒器重,一举一动都要与张宾商议。
公元309年四月,石勒继续北上攻打冀州钜鹿郡(河北省宁晋县西南)、常山郡(河北省正定县)一带,连下百余处堡垒,部众越聚越多,竟达十余万人。石勒在冀州一带攻城略地,投靠者众多,不仅有能征善战的将领,更有运筹谋略的士大夫。孔苌作为石勒的一名能战之将,正是此时投奔而来的,而张宾、张敬、刁膺等士大夫也是此时投奔石勒的。石勒遂以夔安、孔苌为主将,支雄、呼延莫、王阳、桃豹、逯明、吴豫等为将领。石勒将前来投奔的士大夫也设置为一营,起名为“君子营”。石勒以张敬为左长史,刁膺为右长史,张宾为谋主,不久又任张宾为军功曹,专司人才选拔举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