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织女星和牵牛星
秋天晚上,我们所看到的最亮的星是织女星。在初秋,晚上九点钟左右她越过我们的头顶;秋愈深,她越过我们的头顶的时间提得愈早。在这颗星的东方,白潆潆的云似的一片,断断续续地从北到南横过天空,这就是银河,也叫做天河。正像我们把北方的七颗星连成北斗一样,西洋人把织女星和附近的几颗星连在一起,成为一架七弦琴的样子,把它叫做天琴座。西洋人说这是古希腊音乐家奥佛士的七弦琴。奥佛士带了这七弦琴,曾到地狱里去寻找他那被毒蛇咬死的妻子。他在这七弦琴上弹出哀伤的曲调,竟使无情的死神也感动了。死神允许他把妻子带回去,可是嘱咐他在走出地狱之前,不准回头看他妻子一眼。奥佛士是多么想念他的妻子啊,将要走出地狱的时候,他再也忍不住了,回过头去只一看,他的妻子立刻像一缕烟似地消散了。奥佛士因此哀伤而死,他的七弦琴至今高挂在天空中。
我们中国关于织女星也有同样美丽的传说,说织女星是天帝的孙女,因此也叫做天孙。以这颗星的光辉的美丽柔和来说,确也当得起这个高贵的名号。天帝把他的孙女嫁给了牛郎,一个牧牛童子。他们两个结婚之后,你欢我爱的,把他们应做的工作抛弃了,一个不再放牛,一个不再纺织。这使天帝动了怒,命令他们一个住在天河的东岸,一个住在天河的西岸,每年七月七日(旧历)才得在天河中流相会一次。这故事充满了农人们的幻想。他们把自己的生活反映到天空里,以为在神的世界里,不论哪一个都该勤劳地工作,要是谁怠惰了,谁就该受到惩罚,连天帝的孙女也不能例外。这样平等的劳动世界显示出农人们对于人的世界的期望。可是历代的诗人大多把这一点忽略了,他们常把这个故事写入诗篇,来歌咏离愁别苦,着重的只在那一年一度的会面。这当然因为诗人们很少是农人出身的,他们不能体会农人们的思想。
那么牛郎在哪里呢?我们且把那白蒙蒙的银河当作一条真的河流,我们的眼光渐渐地向东南移,渡过了河流最宽阔的渡口,就遇到排成一直线的三颗星。中间一颗很亮,两旁的光芒较弱,与中间一颗的距离是相等的。用直线把这三颗星联结起来,正像一条两臂相等的第一种杠杆;因此,阿拉伯人把这三颗星叫做天平星,我们也有把他们叫做挑担星的。这中间一颗最大最亮的就是牛郎星——也叫做牵牛星。在秋天晚上,确实只有这一颗星能够和织女星相配,他的光辉稍稍带点儿黄,不及织女星亮,可是其余的星全比不上他。
如果我们一连几晚,每晚都观察牵牛星和织女星,就可以知道他们的关系位置是不变的,正如故事里所说的一样,一个在天河的东岸,一个在天河的西岸。可是我们也不要太相信了那个故事,在旧历七月初七的晚上,为了要看两星相会,白白地熬个通夜。天文学家告诉我们,这两颗星永远没有相遇的机会。他们和太阳一样,都是恒星。织女星的光辉是太阳的五十倍,牵牛星的光辉是太阳的九倍有余,只因距离我们太远了,所以看去只不过是两颗比较大的星。天文学家又告诉我们,织女星距离地球二十六光年,牵牛星距离我们较近,但也有十六光年。
什么叫做光年呢?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表示光一年所走的路程的长短。光的速度是每秒钟三十万公里,一天能走二百五十九亿二千万公里,这长度的三百六十五倍,就是一光年。这种用时间来表示距离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也时常用到。譬如从成都到重庆有四百五十公里,我们步行的话,每天能走六十公里,因此我们说从成都到重庆有七天半的路程。
太阳光从太阳射到地球上才八分十八秒钟,而织女星的光射到地球上要二十六年。这样一比较,就会使我们惊异得叫起来,“真了不得!有这么远!”可是天文学家听见了这个话,一定要笑我们少见多怪。他们会告诉我们,距离太阳几万光年的星不计其数,而十光年以内的星却只有十五颗。不多几年前,天文学家看到一颗星爆裂了,计算下来,知道这颗星爆裂的时候,在一千三百年前。这就是说,这颗星距离我们一千三百光年。天文学家还告诉我们一件奇怪的事,说恒星并不是真的不动,织女星以每秒钟十四公里的速度移近太阳,牵牛星也在移动,每秒钟接近太阳三十三公里,这速度和地球的公转速度——每秒二十九公里——差不多。可是天空是那样地广阔,因而我们观察不出来。按牵牛星的速度来说,也得九千年才比现在离太阳近一光年。那么在十六个九千年之后,他不是要和太阳相撞了吗?这我说不定在多少年代以后,他又离我们渐渐地远了。
那白潆潆的银河是什么呢?天文学家告诉我们,这是无数密集的小星,在天空绕成一周。所谓小星只不过我们看起来小,实际上有很多颗比太阳还大。这些星离我们更远。天文学家把银河所围绕成的空间叫做银河系。和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员一样,太阳和别的恒星都不过是银河系中的一颗小星。这银河像一个扁平的车轮,直径约十万光年,而且像车轮一样在旋转着,因此各颗星都以不同的速度绕着中心在移动。太阳并不在这个大车轮的中心,与中心的距离约为银河半径的三分之一,所以和邻近的恒星都以每秒钟约三百公里的速度在转动。按这样的速度,也得二亿年才转一周。
那么银河系之外是什么呢?天文学家说,银河外面还有很多银河系,我们所看到的扁平的漩涡状的星云就是银河系外的银河系。因此天文学家猜想,在别的星云上看银河系,也是这么一团扁平的漩涡状的星云。
看了这些天文上的时间和空间的数字,常会使人想起自己活在世界上,真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可是从另一方面想,那悠久的时间和广大的空间都不能逃出自然法则的支配,我们人研究各种自然科学,能够发现那些自然法则,这就是人的高明处。凭这点高明,我们就不必叹息生命的短暂和藐小了。
(一)关于星座,各地的人都有想象的故事。试想这是什么缘故?
(二)天文学的知识使我们有时间悠久和空间广大的观念。把人和许多星比起来,就见得人的生命的短暂和渺小了。文中说人自有高明处,不必叹息,能赞同这个说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