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复习要点提示
●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
●理解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
●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理解和掌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理解和掌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及相互关系。
●理解和掌握全面从严治党。
●理解和掌握发展新理念。
●理解和掌握“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
●理解和掌握命运共同体和正确义利观。
2011年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十大独创性的成果: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理论。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核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依据,从这个最大的实际来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的一切问题。
(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革命。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革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革命,促进和推动人们思维方式深刻转变的革命,加速提升中国社会总体文明发展水平的革命。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情况下,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理论。
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五点重要主张。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适应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9)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理论。
坚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围绕能打仗、打胜仗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2020年军队建设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更大进展。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整体上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体现在这十大成果中的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及建立在基本政治经济制度上的其他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要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其他各方面机制体制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民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并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共分为四个阶段:邓小平理论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阶段、科学发展观阶段、继续发展阶段。
1.邓小平理论阶段(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1997年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第一次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命名。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轮廓。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从9个方面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作出科学的概括。1997年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称为“邓小平理论”,进一步阐明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并且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第二年载入宪法。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山之作。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阶段(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2002年十六大)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地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个根本问题,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期间,发表了题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如何做到“三个代表”》的重要讲话,讲话中指出:“总结我们党70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月,他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又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重要阐述,指出它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3.科学发展观阶段(2002年十六大—2012年十八大)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研究科学发展观问题,也是党的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将其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党的十八大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继续发展阶段(十八大以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集中全党智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作出一系列新的阐述,提出许多富有创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概括并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新成果,特别是“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理解,要注意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一是要从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创新成果准确鲜明而又富有新意的科学综合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富于理论创造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29年来波澜壮阔的改革创新实践中,相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地综合了这些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并第一次阐明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样,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这“三个一”,就成为鲜明的、贯通的、完整的统一体。
与此同时,党的十七大报告还把这“三个一”同“四个坚定不移”,即: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统一起来,共同纳入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主题,这样,就把新时期29年来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党所要坚持的最重要最关键的东西都提炼和揭示出来了。“三个一”同“四个坚定不移”是有深刻内在联系的:只有始终坚持“三个一”,“四个坚定不移”才能保持正确方向;只有全面做到“四个坚定不移”,才能真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