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病防痛防流感:中医教你增强免疫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舒畅气机以提高免疫力

气机是指气的升降出入。机体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等的生理活动,全赖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的升降出入正常是免疫功能正常发挥的必要条件。肺的呼吸运动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脾升胃降调节着气的升降,肝脏与气机则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肝五行属木,喜条达而恶抑郁,其性刚强。肝的生理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肝主疏泄,是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表现在调畅气机,促进脾胃的运化,调畅情志。

肝的生理特点是主升、主动,有疏通、畅达、升发,维持气的升降出入之间平衡的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的升降出入正常,血脉通利,脏腑组织的活动也就正常,人体抵抗力也强。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可出现两个方面的病理表现:一是肝失疏泄,如肝气郁结,则出现胸胁、两乳或少腹等胀痛不适的症状。二是肝的升发太过,如肝气上逆,则出现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易怒等症状;若气升太过,血随气逆,还可导致吐血、咯血等血从上溢的病理变化,甚则导致猝然昏不知人,称为“气厥”,亦即《素问》所说的“薄厥”。

血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亦有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若肝气不舒,气行不畅,血瘀于内,如心血瘀阻,则见心前区刺痛或绞痛。气机郁结,也会导致津液的输布代谢障碍,产生痰湿水饮等病理产物。痰阻经络,可见肿块、结节、肢体麻木,甚至半身不遂。若水湿停聚体内,则见肢体浮肿,小便不利,身体困重,舌淡而胖,苔白滑,脉濡缓。

肝的疏泄功能可调畅全身气机,是脾胃之气升降正常的一个重要条件。如肝失疏泄,影响脾的运化升清功能,在上则为眩晕,在下则为飧泄;影响胃的降浊功能,在上则为呕逆嗳气,在中则为脘腹胀痛,在下则为便秘。前者称作肝气犯脾,后者称作肝气犯胃,二者可统称为“木亢乘土”。肝的疏泄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功能,还体现于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肝胆相连,胆汁是肝之余气积聚而成,胆汁的分泌与排泄也是通过肝的疏泄功能来调节的。肝的疏泄正常,胆汁分泌和排泄正常,则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若肝气郁结,胆汁不能正常分泌与排泄,脾的运化功能减弱,则出现胁下胀满、疼痛、口苦、纳食不化等。不管是肝气犯胃还是肝气犯脾,结果是后天脾胃功能减弱,气血生化不足,免疫力下降。

情志活动,由心主管,但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肝脏调节气机,气能行血,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是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肝的疏泄功能具有调畅情志的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心情就易于开朗。肝失疏泄,则心情抑郁,多愁善虑;若肝气上逆,则性情急躁,容易发怒。

此外,女子的排卵和月经来潮、男子的排精,与肝的疏泄功能亦有密切的关系。

肝藏血指肝有储存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藏肝之血滋养肝脏,也制约肝阳,防止疏泄太过。

肝的阴阳气血失调常见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阴不足、肝血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肝胆湿热等症型。防治也相应地采取疏肝解郁、清肝泻火、养肝阴、补肝血、滋阴潜阳、平肝熄风、清肝利胆等方法,使肝主疏泄,主藏血的功能恢复正常,功能的恢复就是正气充足,免疫力正常的表现。


本草方


【肝气郁结】

症状:情志抑郁,易怒,胸胁或少腹胀闷串痛,胸闷善太息,或见梅核气,瘿瘤。妇女可见乳房胀痛,或有肿块、结节,月经不调。

治法:疏肝解郁。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肝阴不足】

症状:头晕耳鸣,两目干涩,面部烘热,胁肋灼痛,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治法:滋阴柔肝,养血通络。

方药:一贯煎加减。


【肝火上炎】

症状: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胁肋灼痛,便秘尿黄,耳鸣如潮,头晕胀痛,面红目赤,或见吐血、衄血,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肝血虚】

症状:头晕眼花,视力减退,或夜盲,面色无华,或肢体麻木,爪甲不荣,或见妇女月经量少、色淡,闭经,舌淡,脉细。

治法:补血养肝。

方药:四物汤加味。


【肝阳上亢】

症状: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头重脚轻,舌红,脉弦细数。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肝风内动】

症状:眩晕、头痛、耳鸣、口眼歪斜,甚则昏仆失语、不知人事,或手足麻木、震颤、抽搐,舌多红绛、干燥,脉多弦数。

治法:滋阴潜阳,熄风止痉。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


【肝胆湿热】

症状:胁肋胀痛灼热,厌食,腹胀,口苦呕呃,大便不调,小便短赤,或有黄疸,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理气通络。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饮食疗法


【黄精粥】

原料:制首乌20克,百合12克,白果10克,黄精30克,红枣10枚,粳米100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上面药材与粳米放入砂锅,加入适量水,同煮,米烂粥熟后,晾凉加入蜂蜜即可食用。每日1次,连用7日。

功效:补血,养肝明目,提高免疫力。用于肝血虚,头晕眼花,视力减退,爪甲不荣者。


【天麻粥】

原料:天麻5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天麻择净,研细;大米淘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米烂粥熟时加入天麻粉、白糖,再煮一两次开锅即成。每日1剂,连用10日。

功效:熄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用于肝风内动所致的惊痫,抽搐,头目眩晕,风湿痹痛,手足麻木等。


【天麻菊花蚌肉汤】

原料:天麻10克,菊花15克,河蚌10个,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将河蚌去壳取肉洗净;先将天麻、菊花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后,放入蚌肉,文火炖至蚌肉熟后,加入食盐、味精调服。每日1剂,连用5日。

功效:养阴清热,平肝熄风。用于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头晕,手指震颤等。


【桑葚粥】

原料:桑葚30克,糯米60克。

做法:将桑葚、糯米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粥,粥熟时可调入少量冰糖。每日1次,连服14日。

功效:滋养肝肾,养血明目,防癌抗癌,提高免疫力。适用于肝肾亏虚引起的头晕目眩,视力下降,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及肠燥便秘等。


【阿胶麦冬粥】

原料:糯米100克,阿胶30克,麦门冬15克。

做法:先将阿胶捣碎,备用;将麦门冬切碎,以冷开水捣绞取汁;再将糯米加适量水煮粥,待粥煮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麦冬汁,边煮边搅匀,视粥稠胶化即可。早、晚温热服食。每日1剂,连服3日。

功效:养血滋阴,补虚润燥。用于肝阴亏虚见眼睛干涩,视力下降或血虚萎黄,眩晕心悸,阴虚咳嗽等。


经络疗法


【血海三里补血法】

操作方法:每天中午饭前和饭后按揉血海,两侧交替,每次每穴2分钟;饭后按揉两足三里3分钟;晚上9~11点的时候开始艾灸穴位,每穴灸10分钟,艾条离皮肤大约两指,能感觉到皮肤发热但不烫为度,艾灸后喝一小杯温开水。

功效:养肝血,益肝阴,提高免疫力。适用于肝血虚见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干枯脆薄,夜寐多梦,视力减退,甚至雀盲,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或见月经量少,色淡甚则经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