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从属关系的证明
现在这个结果被称为所谓的普遍证据,即心中形成的序列是非常微弱和无力的,但是“条件反射”则可能是这一证据的重要反例。“条件反射”是由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来,并由他的学生和其他学者进一步研究完善的。所谓的“条件反射”,就是指一个原本不会引起一个人进行行为反应的刺激,由于伴随一个可以引起这个人进行行为反应的非条件刺激,或条件刺激,或同时,或之前,或之后呈现,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个不引起人们反应的条件刺激也会引起这个人的行为反应的现象。“条件反射”是一个学习过程,是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的。巴甫洛夫是通过他的“狗分泌唾液”的实验提出这一概念的。狗看到食物就会自动分泌唾液,而铃声则不会引起这一现象。于是,巴甫洛夫在每次喂狗时,都会摇响铃声,多次重复之后,当狗仅仅听到铃声的时候也会分泌唾液,这就说明狗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
之后,巴甫洛夫用圆盘的转动或者黑色方块的呈现也可以产生一样的效果。说明狗分泌唾液与这些刺激之间已经形成了坚固的联结。而这个实验和我们之前描述的实验并不相同,因为狗分泌唾液和铃声、圆盘、黑色方块之间并没有从属关系,当然,这条狗本身也不会意识到这一点,甚至不会控制这一行动,更不用说加以注意或者意识到唾液正在分泌了。
我们将在后面特别说明一下巴甫洛夫、别列托夫、安雷普以及他们的追随者的研究。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所谓的学习和我们之前所谓的学习是不太一样的。目前为止,我们将他们的这种理论看作是与普遍证据相反的例证。普遍证据认为,两个事物在位置上的暂时接近,对于这两者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联结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当一个心理学家在谈论联结或者两种事物的时候,他经常会假设这两种事物是有从属关系的,就算是像Barona72这种任意组成的单词→数字对子的学习,他们也会将72看成是与Barona相从属的,并且他们心中形成的这种联结在他们看来是正确、合理并可以接受的。至少,我们在实验中观察到的情况就是这样的。
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联结形成的重要特征了。他会对第二个元素即数字进行联结,并为此做出反应。心理学家认为,如果有两组对子A、B与A1、B1,并且A与B是相继呈现给我们的,这样就人为地为我们展现了先后顺序;而A1与B1则是同时呈现给我们的,我们自己在心中将第二个词写成是相继的前后顺序。如果这是进行“听到前一个事物A或A1,写出后面的事物”的测验,那么第二种形式,即同时呈现结果会更好。这是因为,在第一种情况下,我们是消极被动地进行体验的,而在第二种情况中是在积极主动地进行体验的,即我们在心中主动将第二个事物B1写在了后面,这时形成的联结强度是比较大的。这种区别在教育学的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会引起由从属感伴随的重复、由兴趣和注意伴随的重复、由探索和改正错误与缺点伴随的重复,以及由浪费学习伴随的重复。而这在基础心理学或生理学的学习中并不重要,因为它们必须由更准确的术语来加以解释;类似“消极”“积极”也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因为体验与反应之间的比较并不是有效的基础比较。
现在我们来对这两种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在所谓的“消极体验”中,其中S→R的S是外部环境:听到事物A,而R则是我们听到这个单词之后产生的知觉反应。所以在第一组中其实产生了两个S→R联结:物理声波→听到A,物理声波→听到B。而在同时呈现两事物并主动写出第二个事物的所谓“积极体验”中则产生了三个S→R联结,除了类似“消极体验”的两个联结之外,还有一个联结:听到事物A1→写出事物B1。而在随后的测验“听到前面的事物→写出后面的事物”中,对于第一组对子就又产生了这么一种情况:听到事物A→在头脑中回忆并写出B。这就意味着,在随后的测验中,消极体验的两种知觉反应被暂时接近排列在了一起。
那么,现在我们要思考,这种反应对情境的暂时接近和两个反应的暂时接近有什么优点?假如这两类联结中都存在从属性、可接受性、注意力等,那其优点就不必赘述了。这两类中有一类联结是通过联结的频率、练习、重复来学习的。
其实,这两类联结都能够产生学习行为,只是速度比较慢而已。在去年,我准备了4000多个对子,其中面包27、门16、前进98,这里面有些对子出现了48次,有些出现了24次,等等。我亲自选择并书写下整个系列的对子。一个礼拜之后,我对出现了48次的3个对子、出现了24次的10个对子进行了自测,在选择对子的时候,我反复思考,对于出现了48次的3个对子我仔细思考了不下85次,而对后者则至少思考了43次,但是我自测的结果却非常遗憾——出现了48次的三个对子中,我只写对了1个;出现了24次的10个对子我只对了3个。随后我又进行了两次不同的实验。第一次,我要求一名速记员将这些对子抄一遍,10分钟后,我对他进行测验,要求他写出一些单词后面的数字,结果非常意外,出现了48次的那三个对子他竟然一个都没写对,而出现了24次的10个对子他也只写对了3个。同样是记录,为什么此次测试会比我自测的结果还要差呢?因为我自己阅读的时候,在没看到数字之前我会自己进行猜测,猜对了对我自己也是一种强化,有时我还会在心里重复这些对子。另外,也可能是在85次、48次或者28次的时候插入的干扰因素对我们的记忆产生了影响。如果排除这些干扰,在重复的间隔期得到充分休息的话,学习的速度会快很多,但总体来看还是非常缓慢的。
第二次,测试者是一个才华横溢的研究生,她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在自然情境(即没有任何处理,一切在正常情况下,也没有给予任何指导语的状态)下,她的上级给她安排了在电脑中输入1208个对子的工作,其中的一些对子出现的次数从3次到21次不等。在她输入完成两小时后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加上出现次数为15次、18次和21次的对子,她的正确率为12.5%,已经远远超出了猜测水平,因为仅凭猜测她的正确率最多为1.1%。
我们的实验运用了疲劳、疏漏的实验伪装将学习进行了掩蔽,当然都是在自然情境下进行的。我们甚至对指导语也进行了处理,即要求测试者不要去注意那些对子。根据大量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肯定的结论:联结的重复加上从属关系可以引起学习行为,但是这种学习行为非常缓慢。我们甚至还可以用下面的例子进行进一步说明。让14名成人测试者听写3586个五位数,这些数字都是以“21897、43216”的形式呈现,以对测试者产生疲劳效应,并且在指导语中强调测试者不要对这些数字过多地注意与记忆,事实上这些测试者确实没有努力去记这些数字。当整个序列都听写完后,要求测试者进行数字填补实验,即给测试者发一张印满数字的纸,但是这些数字的后面两位数是空缺的,测试者的任务就是根据记忆或者看到这些数字时心中首先想到的任何数字来填补空缺的数字。结果显示,那些出现过30次、36次、42次和48次的数字,填补的正确率为5%、5%、3%和10%,超过了猜测水平:1.24%。
现在我们知道了,如果两个事物仅仅是序列上暂时的接近是不能引起学习的,而且联结的重复对学习的作用也非常弱,但从属关系对于联结的重复也是必要的,因为它们会引起学习,只是作用是非常小的,所以不能成为引起学习的重要原因。这中间似乎还有某种因素对学习行为的引起具有重要作用。那这个东西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