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认同“法典”与部族双重构建:十六世纪以来满洲民族的历史嬗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钦定”满洲谱系与其社会功能

《礼记正义》卷二十六《郊特牲》云:“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正义》卷第二十六《郊特牲》,《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1页。清朝纂修本部族谱,亦继承了中原传统文化,尊亲睦族。那么,由《通谱》派生出《皇朝通志·氏族略》《钦定八旗氏族通谱辑要》《钦定八旗通志·氏族志》三部典籍,既然有了民族认同的原典《通谱》,为什么还要再编纂三部满洲氏族谱系之作呢?一方面,三部谱书记述的满洲本部族世系,与《通谱》相比较,编修体例不同,内容相类,繁简有别,对《通谱》在不同程度上作了匡正与补充。另一方面,满洲谱系的多次梳理与编修,适应了清前期满洲氏族的变化,从中可以折射出满洲谱系所具有的独特社会功能。

一 “敬宗收族”,勿忘旧部功德,增进本民族凝聚力

从明万历年间始,到清乾隆时期,在近200年的历史中,满洲崛起辽东,控制东北,入主中原,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统治全国的王朝。从康熙中期起,满洲将士由金戈铁马的颠沛生涯变为稳定安逸的生活,民族特有的进取精神逐渐消退,追求享乐,渐成风气。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二月,圣祖玄烨指明,近见满洲“贫而负债者甚多,赌博虽禁,犹然未止”。满洲人“习于嬉戏,凡嫁娶丧祭,过于糜费,不可胜言”,又见以佐领争讼者甚多,“但知希图荣贵,而爱养所属之道,全然不知”《清圣祖实录》卷四十四,康熙十二年十二月辛丑,第4册,第583页上。。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玄烨指示杭州副都统洪尼喀说:“杭州驻防满兵,渐染陋俗,多不束带,靸履而行。既为满洲,则当遵满洲职业,勤于骑射。”《清圣祖实录》卷一百十二,康熙二十二年九月戊寅,第5册,第149页下。雍正五年(1727年)正月,世宗胤禛指出:“满洲风俗,原以淳朴俭约为尚。今渐染汉人习俗,互相仿效,以致诸凡用度,皆涉侈靡,不识撙节之道。”《清世宗实录》卷五十二,雍正五年正月癸巳,第7册,第781页上。这表明定鼎中原80余年,清朝统治者已觉察满洲将士贪图享乐之风渐盛。

从清中期始,上自宗室、世职、闲散,下至八旗子弟多沾染恶习,“耽玩丝竹,演戏观鱼,城内关厢放鹞”。一些宗室觉罗子弟不系红色带,私去官顶,游手好闲,混迹青楼酒肆,与人斗殴,滋事招侮(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九《宗人府·职制·禁令》,第5175页;参阅《清高宗实录》卷一〇五八,乾隆四十三年六月壬辰,第22册,第139页。。由此也影响八旗蒙古、八旗汉军的“习俗不善”。满洲贵族已经清楚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虽然世祖、圣祖、世宗、高宗“屡经降旨训诫”,但成效不显。嘉庆十三年(1808年)七月,仁宗颙琰特令颁示《御制宗室训》,警告诸王及其子弟,并御笔一纸,悬挂尚书房,俾诸皇子触目儆心。可见八旗子弟蜕化、民心涣散的程度之深。如何实现“亲亲和睦,移风易俗为先务”的治族理念?这是摆在清朝统治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八旗为国家根本”《乾隆帝起居注》乾隆七年四月二十六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47页。。满洲乃朝廷基石,这是满洲贵族的共识。如何凝聚本民族?《礼记注疏》卷第三十四《大传第十六》记述:“君有合族之道,族人不得以其戚戚君,位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礼记注疏》卷第三十四《大传第十六》,《礼记正义》中,《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7、1008页。高宗下令编纂满洲氏族谱系,聚敛部族,增强民族自我认同意识,再祭“首崇满洲”旗帜,增进民族向心力。满洲人渐习汉姓之风,引起了他的高度关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六月,高宗明确指出:“八旗满洲、蒙古,各有姓氏,只因年久,竟有将本姓弃置,而习于汉字,如钮钴禄姓,竟呼为郎姓者。”他明令:“姓氏乃旗人根本,甚关紧要,今若不整顿,必致各忘本姓而不知。”嗣后八旗、各省,凡有引见人等,姓氏俱于绿头牌缮写,予限一年,如逾限经朕问及,不能回奏者,定将该管大臣,一并治罪《清高宗实录》卷六百十四,乾隆二十五年六月甲申,第16册,第614页上。

弘历决心制止这种“不良风气”的蔓延。他在《御制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序》中强调:“盖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木有根而枝附焉,水有源而流出焉。牒谱者,所以联人情之涣,而维旧俗之漓,不可忽也。”并引《尚书》之语“古我先王,暨乃祖乃父,胥及逸勤”;“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贞,服劳王家,缵乃旧服,无忝祖考”;“前之人既以忠实勤劳覆帱,其嗣后凡兹食旧德而服先畴者,其何以无隳厥绪”(清)弘历:《御制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序》,《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第十册《御制文初集》卷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96—397页。。高宗修谱不忘旧部功德,以此激励满洲官员与将士去掉汉俗,振奋民族精神,忠于君主,报效国家,“是则朕所厚望”。这就是清廷历时九年编纂《通谱》的宗旨。

二 甄别家世,以备选官、诉讼之据

《通谱》是清朝检验满洲氏族家世的总簿册,首列阀阅之家,其次按照氏族对国家功绩的大小,作出排序。《皇朝通志·氏族略》《钦定八旗氏族通谱辑要》《钦定八旗通志·氏族志》,从体例、内容等对《通谱》作了调整,使满洲姓氏记载进一步完整。《通谱》编纂推动了满洲、蒙古、汉军等各氏族谱系的修纂,并上递奏章,“恭呈御览”。而私修谱系又补充了官修《通谱》《氏族志》的缺失。清廷在确定家族地位、备选官员,及解决诉讼,必以官私修谱系相互参证,以确保朝廷与各家族的切身利益。这就是上下编修满洲氏族谱系的目的,体现出满洲家谱特有的社会功能。

1. 氏族身份,凭据家谱

高宗批览八旗都统衙门议定进呈的家谱,查阅八旗佐领根源,区分勋旧佐领、优异佐领、世管佐领、互管佐领、公中佐领、无根源佐领、包衣佐领等不同情况,作为认定该家族地位的高低,以及家族享受待遇的一种凭据《清高宗实录》卷八十,乾隆三年十一月戊午,第10册,第260页上—262页上。。为此清廷特设“办理八旗世职佐领根源事务王大臣”一职,编制《八旗佐领根源册》,形成办理佐领根源档案《钦定八旗通志》卷三《镶黄旗满洲佐领下》第五参领第十二佐领谨案载:“乾隆二年,经办理八旗世职佐领根源事务王大臣具奏。”高宗谕允。故知此职设置当在高宗御极之初,编制《八旗佐领根源册》等,参阅《清高宗实录》卷八十一,乾隆三年十一月乙亥,第10册,第277页下—278页上。。这种作法很快就推广到八旗蒙古、八旗汉军,乃至绿营、察哈尔蒙古、东北民族,以示其家族门等的尊卑。乾隆三年(1738年)十二月,高宗允许蒙古多尔济绝嗣之世职承袭,查从前八旗绝嗣停袭世职,令将本族亲属过继立官之人为嗣,复予承袭者。其意“恐泯灭创立世职人之劳绩,轸念加恩之意”《清高宗实录》卷八十三,乾隆三年十二月丁酉,第10册,第308页上。。五年(1740年)五月,理藩院进呈蒙古王等源流档册。高宗指示:“蒙古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源流档册家谱,嗣后著五年一次,详明缮写进呈,将旧档家谱换出。”《清高宗实录》卷一百十六,乾隆五年五月辛亥,第10册,第704页上。同月,他命令理藩院,现今察哈尔八旗袭补世管佐领,俱造其家谱进呈。嗣后归化城土默特袭补世管佐领之时,亦著造具家谱,一并进呈《清高宗实录》卷一百十七,乾隆五年五月壬戌,第10册,第711页上。。由此观之,在旗人社会中,各氏族编纂家谱的必要性。

2.世袭官职,进呈家谱

从前八旗袭补世职官员佐领时,无用家谱,皆由管旗大臣拣选奏放。其中亦有管旗大臣办理的偏私弊端。乾隆三年(1738年)十一月,高宗指示,“其八旗世袭官员,袭职家谱,亦著一并详查,定拟具奏”。要求将初管佐领人员之子孙,作为应得正分,续管佐领人员之子孙,视其佐领根源,分其支派之远近,量其管理次数之多寡,有定为正分应得者,有定为拟陪、拟备者。分别定为应拟正陪,拟备之分,其应入家谱,与不应入家谱,贴签何以分别明白等处,详为划一办理参阅《清高宗实录》卷八十,乾隆三年十一月戊午,第10册,第260页上—262页上。。二十四年(1759年)四月,镶蓝旗满洲都统等奏,承袭永陵防御伊德纳员缺,以其子德棱额拟正,侄伊成额拟陪。高宗指明:“嗣后承袭此等防御,照世袭官例,进呈家谱。”《清高宗实录》卷五百八十五,乾隆二十四年四月己卯,第16册,第495页下。二十七年(1762年)正月,军机大臣等议奏,新设察哈尔都统、副都统等应办事宜,“承袭官爵,副都统按家谱拣选,送都统衙门阅看。年终咨赴该旗,带领引见”。高宗“从之”《清高宗实录》卷六百五十二,乾隆二十七年正月乙巳,第17册,第304页下。。三十年(1765年)四月,正白旗满洲办理世管佐领白格员缺承袭之分不均,因交该旗查覆。高宗指出,获重罪者之子孙,不应列名;在任病故者之子孙,仍应列名,“例有明文,而按其家谱,论其远近,办给拟正拟陪之序,亦殊不难”《清高宗实录》卷七百三十五,乾隆三十年四月庚午,第18册,第93页下—94页上。。同时,八旗蒙古、八旗汉军等世袭官员,该旗请将伊之佐领,或委员署理,或另行补放等因具奏,“嗣后八旗有似此者,将承袭家谱进呈请旨”《清高宗实录》卷七百二十四,乾隆二十九年十二月辛卯,第17册,第1075页上。。满洲职官世袭,均要“节以其家谱,核其拟请承袭之人”。这足以证明家谱在满洲、蒙古、汉军等世袭选官中的作用之大。

3. 纷争诉讼,参酌家谱

旗人在选官等事务中出现纠纷诉讼之案,尤其是八旗承袭世职官员时,起初无家谱参照,加上管旗大臣办理不公,或有将不应挑之人挑选,将应挑之人,反而落选,且于佐领缘故,亦多不明晰,必至争讼不息。例如,在勋旧佐领中,系功臣等带来奴仆,或因奋勉,赏予奴仆,作为佐领,故惟将始立佐领人员之子孙挑选。无论曾否管过佐领,概予有分。其始立佐领人员之亲兄弟,虽曾管过佐领,而其子孙,亦作为无分。“八旗佐领根源,若不详查酌定,日后必至争讼不息”《清高宗实录》卷八十,乾隆三年十一月戊午,第10册,第260页。。乾隆六年(1741年)三月,正蓝旗汉军佐领佟世锳,缘事参革,拣选应放人员。佟世瑛等控告,佟世琳并非管过佐领佟养敬之子孙,是旗叔佟国璨,将伊等造入家谱。而佟养敬之子佟熙年,现有孙佟世瑛等十余人,一人不录,实属冤抑。后查其族谱,不惟佟世琳非为佟养敬后裔,连原告佟世瑛,亦非佟养敬之子孙。高宗指示,“八旗佐领根源,未能清晰,每致互相控告”,令彻底清查,以期永息争端《清高宗实录》卷一百三十九,乾隆六年三月甲申,第10册,第999页下—1000页。。十三年(1748年)六月,正红旗满洲奏,袭原任佐领和德所遗员缺。高宗详阅其族谱,有永泰亦在应袭之列,因永泰家仅承袭三次,故此次欲令其承袭,业将绿头签交与该大臣等。他指出:“永泰竟详陈履历首告,此风断不可长。”已将永泰斥革,仍令出缺之子和音布承袭。“八旗世仆,理当安分以俟,何得任意首告,此等恶习,殊属不堪,大失满洲纯谨之风”《清高宗实录》卷三百十七,乾隆十三年六月壬午,第13册,第215页上。。这说明满洲氏族谱系也是平息旗人诉讼的一份司法凭证。

三 整齐本族姓氏,以防侵染汉俗

金元以来,女真人及附属的其他氏族,已有改易汉姓的现象。金世宗、章宗多次下令女真人不准改为汉姓,不得以姓氏译为汉字,犯者抵罪,“编为永制”。然而,这种强行阻止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参阅《女真汉姓考》卷一《改易汉姓的女真人》。。在清前期,随着满汉融合的加深,又再现了满洲姓氏冠以汉字问题。乾隆十二年(1747年)七月,高宗校阅《金史》,认为所附《国语解》一篇,讹舛甚多。他指出,金源即满洲,其官制,其人名,用本朝语译之,历历可见。大金全盛时,幅员辽广,“语音本各不同”。“当时惟以国语为重,于汉文音义,未尝校正画一”。元臣纂修,沿袭纪载旧文,无暇一一校正,以讹传讹。“至于姓氏,惟当对音,而竟有译为汉姓者,今既灼见其谬,岂可置之不论”。即命大学士讷亲、张廷玉等,“用国朝校定切音,详为辨正”,“并注清文,以便考证”《清高宗实录》卷二百九十五,乾隆十二年七月丙午,第12册,第863页上、下。。尔后,高宗对满洲人改汉姓,渐习汉俗,非常反感,多次降旨予以禁止。三十二年(1767年)五月,吏部引见觉罗氏满保之子满吉善。高宗指问:“似竟以满为姓,何必学汉人,更立姓氏?”“当即改名吉善,并令交宗人府王公等,查宗室内有似此者,一律更改”《清高宗实录》卷七百八十四,乾隆三十二年五月乙亥,第18册,第646页下。。清朝统治者对宗室成员改易汉姓多次明令禁止。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六月,高宗指示,今日览镶红旗满洲世袭佐领呈进家谱,将一支父子之名,其首一字,俱用齐字。又一支数人之名,首字俱用杜字。“齐、杜二字,见之汉姓”。以此命名,“必致数传而后,竟成伊家之姓,沾染汉习,莫此为甚”。嗣后满洲命名,断不可数代俱用一字起头。“我满洲原有满洲姓氏,岂可忘旧”。将此通行宣谕八旗、及各省城将军、副都统等遵行《清高宗实录》卷一千〇五九,乾隆四十三年六月辛亥,第22册,第156页下—157页上。。七月,他又指明,翻译取中之举人第一名陶光、第十三名郭布亨,俱与汉姓相同。将“陶”字改为“弢”字,“郭”字改为“国”字。大学士傅恒将其诸子姓“傅”,经朕令改“福”字。大学士阿桂父阿克敦,其子名阿迪斯、阿弥达者,虽俱系清语,究属三代沿用,恐其家遂以“阿”为姓。令自其孙始,名字之首,不必再用“阿”字。盖满洲原有姓氏,而通行乃其名字。“今妄效汉姓,不特遗忘根本,观之亦甚不雅”。著交八旗、各省将军、都统、副都统等,通谕各官兵,令各遵奉。如有效尤者,定行治罪,该管大臣等一并议处《清高宗实录》卷一〇六二,乾隆四十三年七月辛丑,第22册,第206页。

仁宗秉承其父旨意,多次下禁令满洲姓名蹈袭汉俗。嘉庆十二年(1807年)七月,他指出,原任宗人府府丞徐绩之孙达冲阿候选通判,虽系汉军,其名则系清语。奏折内截“冲阿”二字,似将“达”字作为姓氏,沾染汉人习气,殊属非是。嗣后凡以清语取名者,俱著全书《清仁宗实录》卷一百八十三,嘉庆十二年七月癸丑,第30册,第410页上。。高宗、仁宗等决心阻止满洲人改汉姓,以违者治罪,予以警示。后三部官修谱书的编纂,皆遵照“上谕”所定基调,均批判改易汉姓之根源——陶宗仪所撰《辍耕录》,指责其说“妄以金源氏族,分配汉姓”,是凿空杜撰,无稽之谈,沿陶宗仪余波,尤为乖谬。清朝统治者如此煞费心机,提醒本族不得仿效汉姓,遗忘满洲姓氏根本,力图遏止满洲汉化趋向。

晚清阶段,满人姓氏冠汉字姓的趋势已难阻挡。此时满洲家谱中其姓氏明确冠汉字姓者,已大有人在。譬如,光绪十五年(1889年)编修的《索绰罗氏谱书》,原谱作者署名“曹氏延亭庆春”,即索绰罗氏,汉姓为“曹氏”(光绪十五年修)《索绰罗氏谱书》编者按,《满族家谱选》,第124页。。民国时期,旗人以冠汉字姓者更为普遍,从诸多旗人家谱记载中均可验证。譬如,民国四年(1915年)编纂的《满洲苏完瓜尔佳氏全族宗谱·序》记载,瓜尔佳氏,满洲巨族,为清代“八大姓”之一。“尝考瓜尔佳之字义,译写为关”,遂以“关”为姓氏(民国四年修)《满洲苏完瓜尔佳氏全族宗谱·宝泰等序》,《满族家谱选》,第217页。。应当地说,旗人以单体汉字为姓者,包括部分汉人《百家姓》,也有汉姓之无者,比如,图、德、恒、布、海等。即使有的单姓与汉姓重合者,是取满洲姓氏之字头,如宁古塔氏姓“宁”,富察氏姓“富”,温特赫氏姓“温”等,“只是原来姓氏的简化,不必叫作汉姓”《女真汉姓考》卷一《改易汉姓的女真人》。。然而,旗人受汉族姓氏文化的影响,多种家谱皆拟出辈分名字次序,诸如,瓜尔佳氏辈次范字:“世家文英,继传毓溥;承祖维新,钟振延懋。”《满洲苏完瓜尔佳氏全族宗谱·苏崇阿序》,《满族家谱选》,第218页。章佳氏排辈次范字:“文魁继世永,家运启麟祥;万代延承祚,德纯瑞润长。”《章佳氏哈拉宗谱·后序》,《满族家谱选》,第258页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纂修的《奉天通志》特辟《氏族志》两卷,专载满洲姓氏对译汉姓,或冠汉字姓(民国)王树楠等编纂《奉天通志》卷一百五《氏族志·氏族五·清上》,第2352—2369页;卷一百六《氏族志·氏族六·清下》,第2369—2376页,《东北文史丛刊》(影印本),辽宁沈阳古旧书店1983年版。。足知满洲汉化速度之快是满洲贵族所始料未及的。

四 校补匡正,缩编简本,以备稽览

《通谱》卷帙繁多,尚存阙如。《皇朝通志·氏族略》补充了《通谱》遗漏。该书据《八旗通志》内名臣、勋臣、忠烈各传,以及查阅《八旗档册》,有《通谱》所未见者,“仅令载一卷,以备稽览”,而“其原籍无考者,概不登载”《清朝通志》卷七《附载满洲八旗姓·臣等按》,第791页上。。《氏族略》补录满洲姓洪罗氏等33姓,蒙古姓揆龙氏等125姓。因所载之人无多,不以官阶高低为别,悉照本传及原册录入。每姓氏之下,举一至三位代表人物,简注旗籍、世居地、事迹,或加案语说明姓氏由来。例如,满洲老沟氏:金泰,正黄旗人,世居老沟地方;雍正中,由前锋校,从征准噶尔,阵亡,赠云骑尉,祀昭忠祠。蒙古乌密氏:巴赖都尔莽鼐,正黄旗人,世居察哈尔地方;崇德中来归,从征锦州,阵亡,赠三等子,祀昭忠祠。其子哈岱袭职,以征浙江海寇功,加授一等子,任内大臣;阿喇纳袭职,康熙中叶,以征吐鲁番功,授都统,晋封三等伯,谥号僖恪《清朝通志》卷七《附载满洲八旗姓》中《老沟氏》,第791页上;《乌密氏》,第791页下。。《氏族略·总论》参照《通谱》《金史国语解》《金史》《辽史国语解》《元史国语解》《国史列传》《八旗通志》,将满洲、蒙古姓氏名称由来分为赐姓、改姓、以部为氏、以地为氏等七类,订补了《通谱》记载的阙失。

《通谱》已刊布近50年,为何再修《辑要》?其因有三:1. 补充姓名含义。八旗满洲姓氏多系复姓,自二字,至三字、四字、五字不等,与汉人以单字姓不同。前编《通谱》时,只就各家先世口相传授,或有记载姓氏者,编入谱内。645姓中以山川、地名为姓者,仅有38姓,其余均未注明。校阅全书,类似地名者,竟居其半。也有直接用满洲、蒙古语为姓者。2. 订正满洲姓氏对译汉姓,防止以讹传讹。陶宗仪《辍耕录·金姓氏》载,完颜氏,汉姓曰王;富察氏,汉姓曰李。编纂者案语:此言“牵合附会,殊为荒谬”,不知满洲姓氏源流,凡姓氏误译为汉姓者,一一订正。3. 以《金史国语解》、《皇舆图》,详细校阅《通谱》满洲姓氏,“以昭划一,以垂永久”《钦定八旗氏族通谱辑要》卷首,阿桂、和珅:《为遵旨订正满洲姓氏编辑成书恭请圣鉴事》,《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氏族卷》,2003年版,第1—4页。。《辑要》对《通谱》内容作了调整,更符合满洲氏族的历史与现状。

从总体上看,记录满洲部族姓氏的四部“钦定”典籍,《通谱》是部总册,其余三部由此派生而来,在编排体例和内容上有所不同,目的是尽使满洲姓氏记录在案,不致遗漏。诸书所记氏族数量稍有变化,除了《辑要》与《通谱》相同外,《氏族略》《氏族志》与《通谱》均有差异。满洲姓氏数量,《氏族略》与《通谱》相比,《氏族略》增补的满洲、蒙古姓氏,而《辑要》和《氏族志》并未载入;《氏族志》载满洲姓氏数616姓,同《通谱》相差29姓。蒙古姓氏数目,《氏族志》与《通谱》一样,《氏族略》则少17姓。高丽姓氏数,各书一致。三项尼堪数,《氏族略》亦差26姓,连同其补充的满洲、蒙古姓氏,《辑要》同《氏族志》均未补录。其因当有三点:1.《氏族略》补录的满洲、蒙古姓氏,他们的部族地位已得到确认,而其家族事迹平常,多与世袭官职无关,已载《氏族略》,故后出之书未录。2. 四部典籍是民族认同的依据,但因“叙其事迹官爵,略书梗概”,“凡查考各项世职根由,自有内阁、吏部、兵部档册可凭,不得执此为据”《通谱·凡例》,第5页。。3.《钦定八旗通志》修竣于嘉庆初年,距清朝定鼎中原已有150余年,满洲氏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家族或膝下无嗣,或以罪罚没,或家族衰败等。例如,《辑要》中的鲍佳、喀尔佳、方佳、富珠理、瑚图理、济拉喇、布希、留济理八个姓氏,《氏族志》中未录,似应出于上述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