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研究:基于循环经济视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循环经济理论

一 循环经济基本理论

(一)循环经济起源与发展

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一脉相承,其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卡尔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指出生物界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危险。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恩· E.鲍尔丁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该理论认为地球就像是翱翔于太空中的一艘宇宙飞船,飞船上的资源十分有限,人口增长却一直持续,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人类不但会消耗掉地球上所有的资源,还会被人类自身排放的污染而毒害。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人类必须改变传统的线性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善待地球,善待人类自己。Deese, R. S., “The Artifact of Nature Spaceship Earth and the Dawn of Global Environment Alism”, Endeavour, Vol.33, No.2,2009.这一理论在当时具有相当的超前性,被认为是循环经济理论的起源。

1972年,美国生态学家巴里·康芒纳(Barry Commoner)出版了《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一书。他认为人类是地球生态圈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的发展必须遵循生态学的基本法则,不能过度开采自然资源,不能随意向自然界排放废弃物。他强调人类应该建立“封闭的循环式生产机制”,减少生产活动对自然的破坏和污染。Commoner, B., The Closing Circle: Nature Man and Technology, 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 ,1971.该理论是对“宇宙飞船理论”的进一步阐述和深化,但这种封闭循环的思想在当时并未引起重视。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当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以后,循环经济理论才正式出现。

1989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大卫·W.皮尔斯(David W. Pearce)和R.凯利·特纳(R. Kerry Turner)在《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一书中构建了以“循环经济”命名的分析模型,这是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一词第一次正式出现。该模型由自然循环和工业循环两部分组成,自然循环是指经济系统产生的废弃物经自然系统消化后,转化为可用的材料以后又回到经济系统;工业循环是指再生产过程中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同时加强废弃物的利用。很显然,这两种循环都有助于减少原始资源的消耗,减轻环境压力。而为了使这两个循环更有效运行,人类应该遵循两项原则,一是可再生资源的开采速度不能大于其再生速度,二是排放到环境中的废弃物要小于环境的净化能力。Pearce, W., Turner, K., 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9.

1994年,德国率先制定了《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循环经济的法律,同时也是循环经济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标志。这部法律以珍惜自然资源为核心,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强化废弃物的无公害处置。该法律提出了对待废弃物的基本原则,首先,应尽量避免废弃物的产生;其次,在废弃物产生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强化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提取次生原材料或热能;最后,对剩余的无法利用的废弃物,采取与环境相容的方式对废弃物加以处理。这三个原则后来被概括为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eyele)。由于3R原则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指导性和可行性,很快便成为各国所公认的循环经济基本原则。

1998年,同济大学的诸大建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吴绍中正式将循环经济引入我国。诸大建连续发表了《循环经济:上海跨世纪发展途径》、《循环经济的崛起与上海的应对思路》、《可持续发展呼唤循环经济》和《循环经济与上海可持续发展》4篇论文,详细介绍了德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循环经济的内涵、3R原则以及发展思路,并结合上海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策建议。与此同时,吴绍中撰写了《环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一文,建议从加强废弃物管理入手,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这些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循环经济正式进入我国。吴绍中:《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社会科学》1995年第10期。

2000年以后,循环经济在德国、日本以及中国得到了长足发展。德国和日本将循环经济视为后工业化时期治理废弃物的主要方法,是后工业化道路的自然延续。而我国则将循环经济看作新型工业化的高级形式,政府对循环经济积极倡导并寄予厚望,所关注的领域也从产业层次上升到国民经济整体层次,并进一步扩大到社会整体层面。另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不使用“循环经济”这个词汇,但是也在开展类似的工作,主要是实施清洁生产,建设生态工业园区,还构建了比较完善的社会层面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实际上涉及循环经济从微观到宏观的各个层面。

(二)循环经济的定义与内涵

1.循环经济定义

目前,学术界对于循环经济定义的看法比较一致,强调循环这一特征,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有:诸大建(1998)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新型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封闭式循环模式,使所有原料和能源都能在这个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从而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到最低。这是从循环经济表现形式的角度所给出的定义。曲格平(2000)认为,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人类应该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形式重新构建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能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融合。这是从循环经济内在机理的角度加以定义。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定义循环经济是指人类模仿大自然的整体、协同、循环以及自适应的特征,去规划、组织和管理人类社会的开采、生产、消费、流通、回收和调控活动的简称,是融自生、共生和竞争经济于一体、具有高效的资源代谢过程、完整的系统耦合结构的复合生态经济。这是从系统论的角度进行定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定义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线性增长方式的根本变革。这是从循环经济特征角度提出的定义。当前,社会上采用最多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的定义,即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这一定义同时包含了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最为精练。

2.循环经济本质

段宁(2001)认为,循环经济的本质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强调的是源削减,重点削减废弃物的源头产生量,这与循环经济减量化原则优先的思路高度一致,因此循环经济可以看作清洁生产的延伸。冯之俊(2004)认为,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要求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传统经济是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反馈式、循环型经济发展模式。

3.循环经济核心

左铁墉(2006)认为,循环经济的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优化资源利用方式,加强技术创新,完善法制建设和政策措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陆钟武(2003)认为,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循环。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使各种物质循环利用起来,提高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循环效率越高,资源和能源的效率也就越高。冯良(2002)认为,循环经济的核心是废弃物的回收和资源的综合利用,但循环经济中的回收与利用与传统经济不同,传统经济中的回用是为了缓解供应短缺,而循环经济的回收利用是为了提高资源效率,降低环境影响。这些观点说明,学术界对于循环经济的核心的认识还是比较一致的。可以说,循环经济的核心就是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来提高资源的综合效率。

4.循环经济特征

解振华(2004)认为,循环经济有四大特征:一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主要是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二是延长以及拓宽生产链,把污染物尽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处理掉;三是对废弃产品进行全面回收,从而减少对原始资源的开采;四是对生产企业自身无法处理的废弃物进行集中回收和处置,从而发展环保产业的和资源再生产业。曲格平(2001)认为,循环经济的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物质和能源都要在“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陈德敏(2004)认为,循环经济的特征是客观性、科技性、系统性、统一性、能动性,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方式,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王青云(2004)认为,循环经济的特征是对资源的节约、对环境的保护。循环经济强调的是在生产活动之初尽可能减少自然资源的投入,生产活动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消耗,生产活动之末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本书比较认同赵家荣的观点,赵家荣(2004)认为,循环经济的特征是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因为循环经济能够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污染物最终处置量,即单位资源消耗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大幅提高,单位经济价值所排放污染物大幅降低。

5.循环经济基本原则

1990年,美国生态学家赫曼·E.戴利(Herman E. Daly)提出了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戴利三原则”,一是可再生资源的开发水平不能超过该资源的再生能力,二是所有的污染排放都要小于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三是开发非可再生资源所获得的收益应当拿出部分投入具有替代作用的可再生资源中。Daly, H. E., “Toward Some Operational Principl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logical Economics, Vol.2, No.1,1990.1994年,德国制定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中,提出对待废弃物的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由于英文中三个词汇依次为Reduce、Reuse、Recycle,因此被简称为3R原则。减量化是指减少源头的资源消耗,减少末端的废弃物产生;再利用是指尽可能地多次或多方式利用产品,延长产品使用期限,避免产品过早地成为废弃物;再循环是指通过废弃物回收和综合利用,使废弃物重新转变为可用的资源,因此再循环也被翻译成“资源化”。循环经济引入我国以后,吴季松、李兆前等学者在3R原则的基础上,加入了重组化(Reorganize)、替代化(Replace)、再生化(Regeneration)、再思考(Rethink)、再修复(Repair)、再配置(Relocate)、无害化(Restore)等原则,构成4R或5R等原则体系,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尽管如此,学界普遍认为3R原则最为基础。

6.循环经济实施层面

目前,循环经济主要在三个层面实施,微观层面主要指企业的循环经济,中观层面主要指园区的循环经济,宏观层面主要是指社会的循环经济。企业层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杜邦化学公司和我国的广西贵糖股份有限公司,园区层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和我国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层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德国的双元系统和加拿大的蓝箱回收系统。

综合上述分析,循环经济的内涵可归纳如表2-1所示。

表2-1 循环经济的内涵

7.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

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优途径。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又把污染和废弃物大量排放到环境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转变成产品和废弃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其直接后果,一是造成自然资源供不应求而趋向枯竭;二是环境质量急剧恶化而难以消纳污染物,最终导致自然资源与环境难以支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人类生存与发展陷入难以为继的困境。张爱文等:《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理论比较研究》,《经济问题》2004年第10期。

循环经济是针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反馈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的比较见表2-2。

表2-2 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比较

二 生态工业园区理论

生态工业园是中小型区域循环经济的一种形式。最先提出生态工业园概念的是美国英迪格发展研究所的欧内斯特·A.劳(Ernest A. Lowe)。他认为,生态工业园是一个由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共同组成的企业群落,园区系统地管理水资、能源和原材料,使园区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实现双赢,使园区的总体收益最大化。[美]劳爱乐等:《工业生态学和生态工业园》,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加拿大戴豪斯大学的雷蒙德·P.科特(Raymond P. Cote,2003)和E.科恩·罗森塔尔(E. Cohen Rosenthal)认为,生态工业园是一种新型的园区,它能够储存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降低生产风险和产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从废弃物的利用和销售中获得经济效益。

美国环保局提出了更为详细的定义,认为生态工业园是由制造业和服务业共同组成的社区,社区内的企业之间开展环境管理和资源循环合作,将原材料开采、产品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处置利用等各个环节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封闭循环系统,使整个社区的总体收益超过各个企业单独行动所获得的收益总和。由于工业共生关系主要表现为资源和能源的流动,因此这种协作需要各参与方在地理位置上彼此相邻。但是耶鲁大学马里安·R.切尔托(Marian R. Chertow)持不同的观点,并提出了虚拟生态工业园(Virtual Ecoindustrial Park)的概念。她指出,生态工业园内的企业不一定需要聚集在相邻的地理区域范围内,只要企业按照工业共生思想进行组织和运行,它们就组成了一个“事实上的”生态工业园。至此,生态工业园不再局限在单个园区之内,而是转向了开放空间。Marian R. Chertow, Rachel, L., Quantifying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Colocated Firms[J]. E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2005,39(17): 6535-6541.生态工业理论提出以后,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广泛重视。1992年,加拿大在新斯科舍省的哈利法克斯市率先启动了伯恩赛德(Burnside)生态系统与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对生态工业园的特征和功能进行了初步探索。此后,加拿大又陆续建立了40余个生态工业园,除了最大的伯恩赛德工业园之外,比较知名的园区还有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温哥华(Vancouver)工业园、安大略省的康沃尔(Cornwall)工业园、魁北克省的东蒙特利尔(East Montreal)工业园等。

1994年,美国环境保护局和总统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一起选定了4个地区作为生态工业园的示范点,包括马里兰州的费尔菲尔德(Fairfield)、弗吉尼亚州的开普查尔斯(Cape Charles)、得克萨斯州的布朗斯维尔(Brownville)和田纳西州的查塔努加(Chattanooga),分别作为原有园区改造、新园区创建、虚拟园区和综合园区的示范。目前,美国的生态工业园区已经达到20多个,涉及生物能源开发、废弃物处理等多个行业。日本从“零排放”的构想出发,建设生态型工业园区,并将其作为循环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2006年,日本共批准了26个国家生态工业园区,采取政府主导、学术支持、民众参与、企业化运作的方式,重点发展静脉产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园区有北九州(Kitakyushu)生态工业园、山梨(Yamanashi)生态工业园区、藤泽(Fujisawa)生态工业园区等。各园区基本以废弃物的再生利用为主要内容,包括处理报废汽车、废旧家电、建筑混合废弃物、纸张木材等。赵立祥:《日本的循环型经济与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与清洁生产一样,关于生态工业园的驱动和障碍因素的研究也很多,结果表明,生态工业园的发展动力来自多个方面。首先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园区内企业之间的副产品和废弃物交换机制,不但能够降低下游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成本,还能节约上游企业的废弃物处理费用,这种共生关系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对企业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其次是竞争压力带来的动力,多伦多大学皮埃尔·德罗什(Pierre Desrochers,2004)认为,竞争的压力会促使企业想办法降低废弃物排放量或者从废弃物中发现经济价值,生态工业园能为企业带来创新的机遇和新的市场机会。再次是政策法规的影响,以卡伦堡生态工业园为例,它的迅速发展完全得益于丹麦政府的政策支持,丹麦以政府补贴的形式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技术,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的参与热情。最后是社会公众的影响,社会公众与企业之间存在着环境利益的博弈,生态工业园拥有良好的社会形象,企业出于社会效益的考虑,也会主动参与生态工业园。

发展生态工业园能带来多方面收益,但是生态工业园在运行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障碍。一是系统不稳定。企业的生态网络通常是很脆弱的,小型生态网络的稳定性更差,任何企业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因此科霍宁(Jouni Korhonen,2005)建议适度增加供应商的数量,并实施资源多元化的战略,从而增强生态网络的应变能力和修复能力。二是信息不对称。园区企业成分往往比较复杂,不同类型的企业之间信息传播和交流经常出现困难,同类企业之间由于商业机密等因素,也无法实现信息的完全共享。三是评价困难。安东尼等(Anthony S. Chiu,2004)认为,每个生态工业园都有各自的特色,现有的评价体系还不能准确地评估所有类型园区的发展水平。四是本地认知不足。罗伯茨(Brain H. Roberts,2004)认为,生态工业园成功离不开当地社区和企业的理解,澳大利亚早期的生态工业园未能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当地公众的支持。五是地区差异,由于各国政治、经济、资源及环境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生态工业园模式不能简单复制,各园区必须结合本地条件,构建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