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建构
随着微文化时代的到来,一些体贴入“微”的微媒体如微信、微博等,逐渐成为言论产生、意见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并且因其新颖、便捷的特性得到大学生的喜爱。微文化的快速成长对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外在的行为表现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也出现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危机。
一 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1.微语言冲击核心价值观的“根”与“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底蕴,是“根”与“魂”。而微时代产生的微文化系统给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继承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微语言将通用语言文字进行解构重塑后,拼凑出诸如“喜大普奔”“不明觉厉”“人艰不拆”等所谓的成语,并迅速成为网络流行语,假如这些网络语言充斥着大学生的现实空间,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认识,淡化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削弱其历史责任感。而且使一部分大学生甚至没有时间品读经典,最终会导致部分大学生文化积淀浅薄、眼界狭窄、民族自豪感缺失。
2.微社交增大价值观认同难度
网络社交平台促进了微文化的传播和流行。微平台上的微电影、微游戏乃至微话题等看似“微”乎其“微”的东西,却能迅速聚集一大群虽然所处地理位置不同,但群体认同感极强的用户,能迅速成长为一个特殊的空间所在。这种微社交使现实生活与虚拟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每一个空间所在,都有其特殊的凝聚力,使全体成员有着共同的价值认知。这种空间的不断壮大会带来社会的多样化与分层化,使达成全社会范围内的共识成为难题,由此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成为难题。
3.微传媒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以往,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教师依赖其经历、学历、知识积累等,因信息占有量大而在师生互动中处于优势地位。但现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主导地位渐渐被动摇,通过微媒体,教育对象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宽,而且他们在信息的及时交流、实时互动等方面要比教师在行,思政课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形象受到挑战。加上让学生真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产生认同并非易事,思政课主阵地和主渠道的作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4.微环境影响认同效果
对微媒体的监控管理远远赶不上其发展速度,微媒体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比较大。一些新媒体为牟取暴利和追求点击率,黄色帖子、虚假广告多如牛毛。网络上的不实信息和社会负面信息,得到了一些大学生的密切关注、裂变式传播和扩散,出现了盲目跟帖、点击传播等问题。这些负能量会使大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心生疑惑,使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养成直至践行受到阻碍。
二 问题的解决及路径建构
1.优秀传统文化与微文化有机融合,掌握话语权
(1)阐释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我们可以利用微媒体平台,以微动画、微视频来描述祖国壮丽河山,讲述经典故事,传承民族精神,激起大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此外,高校还应该结合教育部要求,深入开展校园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鼓励大学生读名著、学经典,通过各种方式使大学生认识和理解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是核心价值观认同构建的必经之路。
(2)坚定话语立场,完善话语机制
语言是进行文化传播的主要交流工具。在微时代背景下,富有特色、简洁明快的网络语言与规范标准、逻辑严密、语义清晰的传统文字相比,前者更能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路径,要针对这些差别进行完善。
首先,坚定立场,改革宣传话语。在微文化领域中,要增进大学生的认同,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指出什么是可以做的、值得提倡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禁止的。政府宣传机构要针对微媒体中的错误言论勇于批评指正,针对大学生对某些问题的模糊认识进行明确有力的分析指导,及时正本清源,掌握好方向盘,把好网络舆论关。高校应革新理论宣传模式,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制订丰富多彩、颇具特色的微主题教育方案,以新颖脱俗的形象吸引他们的注意。比如,南昌职业学院宣传部主办的“微课堂”就很受大学生欢迎。高校建立的各种平台有没有独特的魅力,能不能起到导向作用,主要看其形式是否活泼、契合学生特点,内容是否充实、能够满足学生的期待,是否能够引领学生成长。
其次,更新话语体系,改进话语方式。大学生追求标新立异,不喜欢墨守成规。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进行传播和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及时更新和转变话语体系,将严肃正统的官方语言转换为轻松愉快、易于学生所接受的话语。一方面,核心价值观认同建构的话语体系应根据网络语言所展示的话语意境,吸收其中体现社会发展及充满正能量的新概念,使它们与宣传时使用的话语体系无缝对接和高度融合,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吐故纳新的开放体系;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话语体系应基于微时代的特点和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良,提升话语的表达效果。
大学生比较推崇既富有生气又传神贴切的话语方式,在进行宣讲时应以开放宽容的态度,本着人文关怀的精神,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话语方式,拓展宣传话语空间。
2.搭建有效传播的微平台
思政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微平台快速传播的特点,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特征,搭建微平台,进行广泛宣传教育。
首先,培养一支既有深刻的理论认知又能熟练应用微媒体的宣传队伍。在微平台上,他们一方面要绘声绘色地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正面培育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与爱国情操;另一方面又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对微信息进行评判,用科学方法进行引导,从而达到真理愈辩愈明的目的。
其次,对传统主流媒体机械严肃的宣传话语模式进行变革,采取各种容易引起大学生共鸣的微语言模式。当前,微文化无“微”不至且人“微”言不轻,风格多样的话语模式符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又具有“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特点,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被大学生进行热点关注时就潜移默化地成为其思想意识结构的一部分。
最后,加强各类微媒介之间协调合作,建立统一的联动机制。微媒体如微博、微信等要与微教育形式如微课、慕课等有机结合。将微信、微博等教育形式引入教学过程中,建设课上课下、线内线外相互结合及取长补短的教育模式,这样,既能加强师生之间互动也能使大学生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教育信息。深入挖掘微文化的教育潜力,将微小说、微视频、微公益等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通过价值引导,形成合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刻板的理论向生动活泼的微文化转变。
3.革新思政课程教育模式
封闭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微时代的教育要求,现在的教育空间是开放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维度与国际社会接轨的教育环境。这决定了传统教育模式的理念、方法、内容乃至教育者本身都需要进行创新,教育模式从封闭走向开放、教育理念从主导要求走向主体需求、教育内容从抽象理论走向生动感性、教学方法从单向灌输走向双向互动、教学语言从官方话语走向大学生话语,以发展的姿态来面对各类挑战。
首先,在教育理念上,要以大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突出大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微时代的高校思政教育要关注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关心他们的成长、注重发掘他们的主体意识,唤起他们内在的价值情感与认知,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由灌输式教育向学生的自觉认同转变。
其次,在教育内容上,要以现实生活为立足点,从脱离现实高高在上的道德说教向朴素真实的日常生活教育回归,用具有时代气息且简明扼要的“微案例”培养大学生对国家、对社会以及个人层面价值理念的认同。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道德高尚的奉献者,而是要使他们的言行符合社会行为规范、道德行为准则的要求,进而实现螺旋式上升,直至生成崇高的人生理想信念。
最后,在教学形式上,利用微平台延展思政课堂教育空间,体现实效性原则。思政课教师要迅速完成角色转变,成为现实世界与虚拟微世界的思想引领者。利用微传媒传播迅速、受众较多的特点和优势,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形成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线上教学与线下活动的微教学体系。系统化的课堂教学有效地弥补了微信息碎片化的不足,而微平台作为隐性载体,其教育作用也不容小觑,教师可以通过微平台定期推送典型事例以及漫画时评等资料,让大学生加深理解和认知。课下的师生互动与“微公益”等活动则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从而形成教育资源与微媒体的无缝对接。
4.坚持正确的导向,建立保障制度机制
坚持正确导向,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同。微时代背景下,阐扬主流媒体的导引功能、建立新媒体技术监测防控体制,把握方向,是建构认同路径的必然要求。
(1)阐扬主流媒体的导引功能。主流媒体应该对网络舆论情况实施实时监控,特别是对贴吧、微博等交流互动平台等深受大学生喜欢的微媒体技术应用进行重点监督管理。同时,官方媒体应凭借高科技力量实时发现和掌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的网络信息,火速出击,保证方向性。
(2)建立微媒体的制度保障机制。通过国家、政府与微平台运营商作为微信息的“把关人”,来建立微媒体的正式制度保障机制,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章条例来为其传播提供法律保障。一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要求与行为规范嵌入顶层设计中,并制定相应的、细化的法律条文;另一方面,推进立法,强化执法,为其提供外部环境保障。对于网络不实言论与虚假信息等影响网络安全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行为要加大惩罚力度,对不法分子要进行严厉打击与惩处。通过严格的法律约束机制培养大学生成为理性守法的合格网民,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微环境的健康发展。除了正式保障机制外,还应建立健全微平台的社会教育机制、道德约束机制、舆论引导机制等非正式保障机制。作为一种凝聚社会共识、确立价值标准、构建社会秩序的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多需要依靠非制度保障机制来实现。
参考文献
唐平秋:《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危机及治理路径》,《探索》2015年第1期。
高建华:《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研究》,《中国轻工教育》2015年第4期。
王玲:《新媒体境遇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建构的路径探究》,《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