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取善辅仁南湖畔——我与汉大兄的友谊(序二)

范忠信杭州师范大学教授、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

在我心目中,汉大兄正值中天华年,学术青春绽放,魄健神旺;不久前刚完成力作《西方宪政史论》,享誉史法两界,令我钦佩,也令我汗颜。忽闻竟届古稀,颇感诧异,岁月如梭竟至于此!弟子们将其近年诗文集结,印书庆祝,要我写点感言,此正合我意,于是欣然命笔。很早就想写点文字“奉和”汉大兄《缘分无价》一文,今天总算有了一个好由头。

我认识汉大兄,始于2001年,一晃十五年了。1998年我自苏大调中南工作后,因负责筹备申报法史博士点而与汉大兄结缘。2000年春我与李汉昌、陈小君两同事成功游说老同学景良兄加盟中南后,在为法史学科梯队建设筹划方案时,景良兄向大家推荐了程汉大兄。景良说,山东师范大学有个程汉大教授,我与他虽不相识,但很早就听说他学问做得非常好,著作《英国法制史》影响很大,在外国史学界很有声誉,很多外法史同仁也知道他,若能引进必将助成我们的博士点。因隔行如隔山,我听闻汉大兄名字此为第一次,于是不得不按景良开列书单,找来汉大兄的《英国法制史》《英国政治制度史》《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英国议会制度》三本书,匆匆翻阅,试图读书观人。粗览三书后,我基本肯定:这是当世难得的一个纯真学者。说他纯真,无须别的标准,只看学术气质或思维性格。读其书,我发现他对英国议会制度与政治文明演进历程的梳理分析,对司法主导型英国法治进化特征的梳理分析,对普通法、衡平法与英国法传统精神的分析等,都纯从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出发,充满学术的专注和虔诚,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都非常质朴,见不到一般学者的宏大套路和云山雾罩,见不到当红学者的官商二气交织;尤其是各书都没有罗列职务、课题、奖项、荣衔以自我介绍,全然没有“行走江湖多年”的迹象……凭着这些印象,虽未谋面,已如故交,我决心游说他加盟中南。

作为一个隐者式的学人,汉大兄很不易找。我先后找山东大学谢晖、范进学、林明、马建红等多位朋友打听汉大兄电话都无果,最后是曲阜师大袁兆春兄帮我找到了汉大兄住宅电话(那时他似乎还没有开始用手机)。第一次打电话过去,接电话的是夫人段老师。她问我何事,我开门见山就说要“挖角”引进程老师。因为素不相识,段老师很警惕,问我是不是打错了电话,我估计她内心以为碰到了骗子。特别是,当我自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全名之时,竟被问“有这个学校吗?没听说呀!”我颇感尴尬。也难怪,那个又长又怪的校名才诞生一年多,好多人都没听说过,领导也常常念错。从没听说过的学校里来了个素不相识的人,突然打电话说要邀聘你,人家当时内心阴影面积可想而知有多大了!半晌,待汉大兄接过话筒后,我这才跟他一五一十道明了原委。听了我对中南法学布局和法史学科现状的介绍,特别是听了我对法史学科申报博点成功概率的分析,汉大兄二话没说,直截了当地回答:“加盟可以考虑!”事后我问汉大兄,当初为啥仅凭一番电话交谈就敢答应如此大事呀?汉大兄说:“听声音呗!听音调音质音色,发现你特别真诚,根本不可能是骗子,更不用说你们的建设规划也吸引人!”原来,他听音识人,我读书观人,我们这类厚朴者的识人逻辑是一样简单的。

随后,我和景良兄联名上书校长,请求赶快引进。2001年9月某日,学校派人事处副处长袁翠凤与我同飞济南,与山东师大历史系和学校有关领导商谈此事。在那里,刚开始很不顺利,人家只是客气应付,根本不表同意。当晚,在汉大兄家里美美地吃了一顿段老师亲手包的山东饺子以后,我们商定:不管校、系态度如何,我们坚决推进,克服一切困难。此后经过多次反复沟通协商,2001年底基本达成一致,2002年1月汉大兄正式签约加盟中南。

久居北方者一般不习惯南方四季潮湿、冬无暖气、少有面食的生活模式,汉大兄肯定也有这样的问题。他曾跟我说过,即使调到武汉工作,退休后也会回山东度晚年。但为了符合有关学科梯队的人事规定(如教师必须全职全岗),为了更有利于中南的博点申报,已经53岁的他主动选择了麻烦和牺牲。汉大兄此次调动所承受的麻烦或牺牲当然远远不止这些。自1975年本科毕业后,汉大兄一直留母校山东师大工作,三十多年从无变动,堪称学术界最“安土重迁”的人。此次调动,乃他人生第一次,其麻烦之大,非同等经历者不能想象。作为这次调动的“始作俑者”,看到他承受许多艰难,我是最为惭愧的,至今仍感觉特别对不住他。我的惭愧,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是住房条件。因为体谅学校房源紧张,汉大兄主动提出公租一小套青年教师公寓就可以了,不要学校一分钱住房补贴。这套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40多平方米的小单元房,破旧不堪,到处漏水,墙皮脱落,门窗漏风,明走电线老旧,连刚入校的青年教师都不愿意住,汉大兄却欣然接受,欣然安家了。后勤处做了一番简单修刷移交给他以后,汉大兄一住就是三年。其间我也曾提出应向学校申请改善一下,都被他谢绝了,他说真心不想给学校添麻烦。

第二是工资待遇。调中南工作,汉大兄没有提任何工资改善要求,没有拿一分钱科研启动金。只是考虑到他家属仍在济南,学校主动给予一些路费补贴而已。由于外法史方向学生少,课时数不足,而教师实际工资与带学生数和授课量紧密相关,所以他在中南的几年里工资一直不高,很可能比在济南时还要低一点。这样的待遇下,他仍全身心投入工作,真的令人钦佩。

第三是生活习惯。因一人在武汉,长期到食堂打饭,或煮碗面条对付,生活水平简直从教授回到了本科时代。湖北菜偏辣,面食少而且没筋道,北方人无法习惯;冬天寒冷,没有暖气,室内比室外更寒冷,久居北方的人,来南方最苦者,莫过此事。我曾多次见过汉大兄从食堂打饭回舍,就着一盘早已被寒风吹凉的小菜,坐在床沿就书桌吃饭的场景,或晚饭后为抵御严寒坐在床上,裹着棉衣拥着几层棉被看书或备课的场景,常常禁不住有些心酸。玻璃上贴满报纸也阻挡不住的寒风,从门窗缝隙中长驱直入,任你穿多厚棉衣并开着电暖器,仍如在冰窟,寒意彻骨。这一切,比起北方冬天暖气温室里穿着衬衣的舒适生活,差别何啻天壤?

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汉大兄和我们一起,打拼了三年。他的人品、他的业绩、他的贡献,获得了法学院同仁的一致好评。时任法学院院长的齐文远兄、时任法学院书记的刘茂林兄,都先后多次对我和景良感叹:这些年法学院引进的人才不少,但像法史学科引进的程汉大教授这般谦逊厚道、任劳任怨、责任心强的,还真少见!

经过这三年的努力,中南法史学科点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绩。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科建成了法史二级学科博士点(当时全国法史博士点仅五六家),同年法律史学科入选湖北省重点学科,为全校最早入选省重点的三个学科之一。紧随其后,2004年,以民商法、法律史、宪法行政法三个博士点为基础,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中南建成了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次年又建成了知识产权国家人文社科基地;2007年,建成法制史省级精品课程;2010年,建成法制史国家级精品课程。另外,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中,中南的法律史学科名列全国第五;在中国管理科学院2006年发布的全国研究生院评价报告中,中南法律史学科名列全国第四。这一切成绩,是学科点全体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当然特别包含着汉大兄的贡献。

虽然后来他因留恋齐鲁故土而调回了山师,我也因羡慕天堂热土而调到了杭州,但作为这一事业项目的设计兼执行者,我不能不以这篇文字,附带为中南法史学科史上这一段胼手胝足共同创业的历程留个书证。

这些学科建设项目成果,后人看起来也许仅仅是形式或花架子而已,但谁也不能不承认,这些形式对于中南法科在全国前锋地位的奠定是不可或缺的。同时,我罗列这些也是为了说明:汉大兄克难南下,吃了那么多苦,是值得的,没有白费。当然,更重要的是,因为在中南工作期间的教学科研积累,因为更深更广地加入法学学术空间,汉大兄将英国法制史研究推到了一个新高度。在中南工作期间,他与李培锋博士合作完成了40多万字的《英国司法制度史》, 2007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回到山东后,他又完成了近40万字的《西方宪政史论》, 2015年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些必将流传久远、遗泽后昆的学术成果,也可能比前述学科建设更有意义。

在《英国司法制度史》书后,汉大兄以“缘分无价”为题写了一篇非常感人的后记。这篇后记,实际上是他对加盟中南后学术转轨经历得失的一个简要总结。“在中南浓郁的法学氛围熏陶下,我完成了学术研究方向的转换,阅读了许多法学名著,提高了自身的法学理论素养。在教学上,我先后为法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过英美法制与宪政、英美法概论、外国司法制度比较、西方宪政史等课程。本书就是在外国司法制度比较课有关英国部分讲稿的基础上修改扩充而成的。如果没有忠信、景良的信任和积极举荐,没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提供的‘转学’机会,我可能至今依旧徘徊于法学大门之外,无缘‘改换门庭’, 《英国司法制度史》也就不可能与读者见面。是为缘分之一。”

对那几年在别人看来艰难困苦、不堪其忧的中南工作历程,他竟然有如此温馨感怀,其敦厚谦逊,溢于言表。人之伟大,也许正存于此种难得的心态平和之中!此外,他将在中南工作期间与李培锋博士切磋琢磨、合作著述视为“缘分之二”,把自此参加外法史年会活动结识高鸿钧等同道获得学术帮助视为“缘分之三”,这些都是“转学”中南后的新体验和新收获。他十分珍惜这些,而我更珍惜与汉大兄共同打拼的那个历程和缘分。

明代蒙书《幼学琼林》说:“取善辅仁,皆资朋友。”与汉大兄的十五年交往,正是我个人在友谊中取善辅仁的宝贵历程。汉大兄在南湖畔的三年工作和贡献,其实也是一个为中南学科建设取大善辅大仁的过程。汉大兄的德行和人生境界,是我的楷模榜样,也是我的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我注意到了自己的不足,我经常对照以正衣冠。汉大兄专注学术,不为名累,不为利诱,每每让我反省并惭愧;汉大兄生活素朴恬淡,不畏困寂,也每每让我赧颜;汉大兄对学生高度负责及严格要求,也每每照出了我的不足;汉大兄对学术的虔诚恭敬,也让我偶有的沾沾自喜烟消云散。“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些年汉大兄正是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尤其是,看到汉大兄花甲之后,仍不知疲倦,笔耕不辍,硕果累累,每每促使我自勉自诫,促使我勉力将经常袭来的困顿和懒惰拒之门外。怎么说我也比汉大兄小了十来岁,总不能先行放任精神衰颓。就算天再寒冷,也得强打精神做有益之事。不做有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高尚事业和金兰友谊,让我和汉大兄心中有恒星。与学术的缘分,与同道的缘分,就是我们心中的太阳,特别是寒冬时节的太阳!

2016年11月14日

于余杭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