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说话为何喜欢偷换概念
前面章节中,我们已经分析过逻辑思维在说话中的重要性。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出发,有个基本的要求:那就是概念的含义要稳定,双方讨论的必须是同一回事,或者自己讲的、写的同一个概念前提要一致,如果不一致,就成了自说自话;如果在自己的演说或文章中,同一概念的含义变来变去,就是语无伦次。看起来,这很不可思议,但是这恰恰是很容易发生的。因为同一个概念常常并不是只有一种含义,尤其是那些基本的、常用的概念,往往有许多种含义。
在说话中,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出现概念的转移,虽然在字面上这个概念并没有发生变化。而其实,自古以来,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为了制造出语言上的出奇制胜或幽默,人们常常喜欢偷换概念,此处并不是逻辑上的错误,而是中国人的逻辑语言习惯,是故意为之。
所谓偷换概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歪解。从概念上讲,偷换概念犯了逻辑错误。有时候,有些人是故意犯这一错误,为的是重新塑造一个容易推翻的立场,然后再从这一角度进行分析和攻击。通常来说,偷换概念可以是修辞学的技巧,也可以用来对人们作出游说,但事实上,这只是误导人的谬误,对方的言论也并没有因为误导而就被推翻了。
偷换概念之所以能造成幽默的效果,是因为幽默的思维主要不是实用型的、理智型的,而是情感型的。因此,对于一般性逻辑思维来说是破坏性的东西,对于幽默来说则可能是建设性的。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
甲:“你说踢足球和打冰球比较,哪个门好守?”
乙:“要我说哪个门也没有对方的门好守。”
常理上来说,甲问的“哪个门好守”应该是指在足球和冰球的比赛中,对守门员来说本方的球门哪个更容易守,而乙的回答一下子转移到比赛中本方球门和对方球门的比较上去了。
事物发展的结果有多种可能,按照以往的逻辑思维,可以让我们对其产生多种想象与预测。而偷换概念后的结果与这些想象推测的结果又是完全有分歧的、不一样的,想象的结果与实际的结果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差,这样产生出的幽默效果要强烈得多。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下面一段家教老师和孩子的对话:
老师:“今天我们来温习昨天教的减法。比如说,如果你哥哥有五个苹果,你从他那儿拿走三个,结果怎样?”
孩子:“结果嘛,结果他肯定会揍我一顿。”
从数学科学的角度来看,孩子的这种回答是十分愚蠢的,因为老师问的“结果怎样”很明显是“苹果还剩下多少”的意思,属于数量关系的范畴,可是孩子却把它转移到未经哥哥允许拿走了他的苹果的生活逻辑关系上去。不过,恰恰是因为偷换了概念,才使这段对话产生了一种幽默的效果。
偷换概念所运用的技巧就是将概念中的中心含义悄悄地转移或者偷换,这一概念被偷换得越隐蔽、越离谱,造成的概念的差异就越大,产生的震惊就越强;反过来,偷换概念越是隐蔽,发现越是自然,可接受的程度也就越高。表面上看,概念被偷换之后是行得“通”的,但这种“通”并不是“常理”上的,而是另外一个角度上的,能表现出说话的幽默和智慧。
一般来说,人们在进行理性思维的时候,最基本的要求是概念的含义要稳定,也就是双方讨论的是同一件事,只是双方在理解和运用上不同罢了,因而产生不同的效果,从而产生幽默。
又如:
有一次,一位贵族夫人邀请帕格尼尼第二天到她家去喝茶。碍于情面,帕格尼尼接受了她的邀请。贵妇感到非常高兴,告别的时候,笑着叮嘱帕格尼尼说:“亲爱的艺术家,明天来的时候,请您一定要带上您的提琴。”“这是为什么呀?”帕格尼尼故意装作很惊讶的样子说,“夫人,您应该知道,我的提琴是从不会喝茶的。”帕格尼尼通过曲解对方语言的含义,达到了自己拒绝为这位贵族夫人拉小提琴的目的。
这种故意歪解的方法,可以用于对别人的话表示不明白,或者用你自己的“理解方式”去回答,用一些让别人哭笑不得的理解方式去解释原因,来达到你的目的。
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看似漫不经心,其实乃是有备而来。我们常说,语言来源于生活,但它并不是生活本身,也就是说,生活是非常现实的、常规的,它不像语言那样充满着虚虚实实、夸张离奇的喜剧色彩。比如在正式的工作场合中,人与人之间最恰当的交际方式是尽量简要、明确地进行语言的表达和思想的沟通,这一点非常必要。语言时则不同,明明要说甲事,却可以从与之看似无关的乙事说起。本来要表达一种意思,却偷换了概念,表达的是另一回事,这就是我们经常采用的偷换概念式的语言技巧。需要指出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偷换概念是无意中发生的,而当它成为一门语言技巧时则是有意设计的,并有相当强的针对性。
总之,自古以来,中国人在语言习惯中都更注重语言的隐晦性和变换性,而偷换概念就是其中一种。运用这一方法,制造出来的语言效果往往是出人意料和非同凡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