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王朝与近代中国:清末·中华民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太平天国起义与攻占南京

天父天兄下凡与金田起义

就在冯云山入狱的1848年秋,拜上帝会中发生了巨大变化。住在紫荆山的两名青年会员杨秀清与萧朝贵被“天父(耶和华)”与“天兄(耶稣基督)”附体,开始向会众宣谕神的启示。根据最近在伦敦发现的《天兄圣旨》卷一记载,耶稣基督第一次下凡时说,“朕是耶稣。有人欲来听旨者,通过萧朝贵,在尔面前讲”,接着又问洪秀全,“洪秀全弟,尔认得朕么?”洪秀全答,“小弟认得”,承认附在萧朝贵身上的灵魂即为耶稣基督。

所谓神明附体实际上是当地被称为降僮的一种巫术,本应为拜上帝教的教义所不容。但当时因冯云山被捕,会众中不少人开始动摇,礼拜时常有神明附体者出现。于是洪秀全便把杨秀清、萧朝贵所言认定为“天父天兄下凡”,借以稳定和平复会众的不安心理及会内的混乱局势。结果,拜上帝会与基督教愈行愈远,变质成为一种更为本土化的宗教结社。

3 《天兄圣旨》开头部分

下凡的基督耶稣说,“朕是耶稣”

杨秀清与萧朝贵的天父天兄下凡使得拜上帝会的活动由宗教活动转化为了一种在人间建设天国的政治活动。中国自古以来有易姓革命的思想,意即成为新朝的君主乃为奉上天之命。听信了洪秀全异梦说的信徒们认为洪秀全正是中国民间宗教里一直传说的“真神”。另外,萧朝贵也借附体宣谕天兄耶稣的启示:“授予尔权威。尔需率兄弟共同平定天下”,从而把人们的期待具体化。

面对这种变化,洪秀全于1848年开始撰写《原道觉世训》。书中他强烈谴责秦始皇以来的历代皇帝忘记了对皇上帝(耶和华)的信仰,并且妄用只有耶和华才能使用的“皇帝”称号。根据这一理论,他批判当时的清道光皇帝“自甘永远地狱之灾也”。洪秀全主张皇上帝是中国上古时代的神,而当前的中国社会正应该回归上古时代的本来状态,为此就必须要推翻清朝统治。这就是洪秀全接受基督教并使其中国化的最终目的。

进入1850年,拜上帝会开始秘密进行武装起义的准备,教众把各自的土地、财产等处理后归入圣库,变为公有财产。当时的中国连年遭遇经济危机和自然灾害,天地会等以失业人员和难民为中心组织的秘密结社运动在各地盛行。特别是广西,鸦片战争后失业的广东士兵组成的武装集团流窜进入广西,与当地的天地会会党结成同盟,联手掠夺物资,与官兵对抗,全省骚然。

另外,在贵县,客家与壮族和汉族的早期移民之间因为细小的争端而引发了激烈的武力争斗(这种土著与移民之间的矛盾被称为土客械斗),失败的客家人走投无路,只得寻求拜上帝会的庇护。在这种混乱局面的掩护下,拜上帝会会众及其家人约一万人集结于金田村,在年底前开始了与清军的战斗。

太平军进攻南京及其主张

接到起义消息的清政府意识到了拜上帝会是一种与天地会完全不同的革命团体,因此起用了在鸦片战争中以广州禁烟得名的林则徐去镇压叛军。但是,林则徐在赴任途中病逝,而清军将领的内部纠纷和士兵士气的低落等也使拜上帝会军顺利壮大了势力。1851年,洪秀全即位天王,定国号为太平天国。9月,太平军占领了地处深山的永安州后,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完成了建设新国的雏形。

太平军在永安州撑过了半年之久的笼城战,于1852年4月突破封锁线攻占了当时广西省的省会桂林,进入了湖南南部。此时,太平军虽然损失了约五千人,但由于大批当地的客家人天地会会党和矿山劳工的加入,又发展到了数万人的兵力。同时,在太平军内部就打回洪秀全的故乡广东还是北上产生了分歧。

此时,军事上的最高领袖东王杨秀清坚持“已经骑上虎背,不能再打退堂鼓”,确定了大军继续北上的方针。太平军趁清军未做好防御准备之隙,一举攻入湖北,1853年1月攻陷了省会武昌。随后太平军乘胜水陆并进,以二十余万兵力东下长江,3月就占领了仅次于北京的重要城市南京,并改南京为天京,正式开始了政权的建立。

这样,太平天国在不足一年之内已发展成为一场全国性的运动。而其得以如此迅速发展的原因在于造成赋税繁重和社会严重不公的清朝统治已经走到了尽头。清代的土地税原则上征收白银,人们把日常使用的铜钱兑换为银两纳税。兑换的汇率约为银一两换钱一千文。但是,19世纪开始的鸦片贸易使得白银大量流失,出现了“银贵钱贱”即银价飞涨的现象,一两白银涨到两千文钱以上,这实际上加重了人民的赋税。

另外,受鸦片战争的军费和赔款所困的清政府,只能通过在富裕的东南沿海地区征收比以往高出数倍之多的税金来解决财政困难。但是,这一负担全都落到了没有官职和未通过科考的普通百姓身上。鸦片战争的惨败使得清朝统治的权威受到了动摇,或拒绝纳税或袭击腐败官员的抗粮暴动时有发生。在大地主居多的江南地区则兴起了拒绝向地主纳粮的抗租风潮。

4 太平天国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示意图(根据山川出版社的《世界各国史3·中国史》制作)

太平天国在利用人们不满情绪的同时,提出了比较明确的政治目标,从而实现了迅速发展。1852年,东王杨秀清与西王萧朝贵联名发表奉天讨清檄文:“天下者中国之天下,非胡虏之天下也”,号召打倒满人建立的清王朝,以显示太平天国政权的正统性。太平天国还在各地宣传免除三年赋税,在占领区推行没收地主财产的“打先锋”运动,得到了底层人民的支持。

满人入主中原建立清王朝时,强迫汉人削发留辫。太平天国在起义后,拒绝留辫发而改蓄长发。这种“长毛”的形象不仅仅是太平军的特征,更成为反清的鲜明标志,其后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派也学习太平天国以剪辫子来表示打倒清朝的意志。

另外,受北方民族影响而形成的新方言北京话(即现在的普通话)也为太平天国所批判,认为“是欲以胡言胡语惑中国也”。本来客家人就认为自己才是正统的大汉末裔,因此就更热衷于维护传统的习俗与语言。特别是他们所使用的客家话被认为是保留了大量古代汉语的特征。因此,这种接受了外来宗教同时又主张回归中国传统的太平天国的思想,可以说是以固守中国文化传统的客家习俗为基础而发展出来的。

太平军的宣传活动及其纪律

太平天国一般通过在高坛上击鼓鸣锣聚集群众,以讲道理的形式宣传其主张。定都南京后,设立印刷所,刊行了大量用于政策宣传的出版物。为了庆祝南京入城,还举行了与新朝之主相般配的盛大的游行活动。诸王的旗帜皆以太平天国的标志性颜色黄色为心,分别镶有红、白、黑、绿、蓝边,寓意是诸王在皇上帝的庇护之下,分别管制东西南北各方。兵将的军服使用代表高贵和喜庆的黄色或红色,胸前绣着“太平”二字。

但是太平天国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还是太平军极为严明的纪律,而其雏形是金田起义时颁布的五项军纪。五项军纪中的第三条“秋毫无犯”又被收入进1852年制定的十条《行营规矩》之中。这些条规中不仅禁止无故杀害平民、滥役民夫、掳掠、烧毁房屋等行为,还包含了不得擅入民宅等更为具体的内容。

当代中国的历史学家对太平军的军纪与共产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非常类似之事不甚赞同。但是随着研究的推进业已证明,就连当时与太平天国敌对的人也感服于太平军严格的纪律,认为太平军的掠夺远远少于龙蛇混杂的清朝正规军。李秀成也曾证实,东王在统率军队时采用了“擅入民房者,右脚进砍右脚”的严惩主义政策。实际上,杨秀清经常借天父下凡对违反军规者和里通清军者处以死刑。也就是说,太平军出于对触犯天父的恐惧,而实现了领先于时代的高度的道德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