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大变身,居然还与阿波罗有关
此刻,玄奘前方的这个国度,叫作“犍陀罗”。
这里是当年亚历山大东侵尽头所在之地,也是波斯与天竺两大文明的交融之所,往高了说,那便是整个地中海东岸文明与东方文明在此的交汇。而这种交融的显著表现,说来也简单,就是佛像。
佛教本无佛像。
有人不信,说没佛像那该怎么拜佛,拜个鬼啊!这话虽是戏言,却也无意中点到了几分。不错,在佛教初兴之际,佛像据说就是按照民间的鬼神像模样来绘制的。只有在希腊文明东传到来之后,具体而言也就是这犍陀罗文化兴起之际,见识了希腊人物肖像的印度人才开始绘制佛像。正是因此,所以佛的脸才特别圆润,眼睛深凹,鼻梁也比一般印度人要高些,头发更呈波浪形状。如果将他们与希腊诸神如宙斯、阿波罗、雅典娜来做个比对,你会惊叹:难道他们是亲戚吗,怎么长得特亲切?
据说佛教徒便因此发生了分化,一些人开始将释迦牟尼神化,几乎就是全知全能之神(有点像基督教的上帝,此时基督教已然在西方诞生)。而拜神就得有神像,于是佛教诸神灵也被绘制雕塑成华丽的人形雕像。据说就在公元1世纪到2世纪之间,正是在这东西文化交融的犍陀罗,出现了最早的佛像。
那么,犍陀罗人究竟是依据哪一尊希腊神塑造出了佛陀呢?据说就是那位太阳神阿波罗。大概是犍陀罗人在希腊诸神之中,感觉这尊神最与佛默契,所以将阿波罗的健美体魄与印度苦行僧的模样相结合,塑造出了最早的如来形象——只不过,与后世的佛不同的是,此时的佛还是瘦骨嶙峋,确实“苦行”得很。
印度精神加以希腊线条,佛像的成功很快带动了其他佛教艺术的发展,佛塔以及佛教内容的绘画等陆续出现,而领先者便是犍陀罗,融合波斯、希腊、大夏与印度本身诸多风格的艺术,大大有助于佛教的传播。而随着丝绸之路的开拓,这种艺术也随着商旅的步伐传入中国,相信正是那时起,中国的美术艺术也染上了异域风情,大量佛陀、菩萨、金刚等佛教人物的画像传入中国,令当时南北朝的达官贵人与平民百姓都为之叹服。很大程度上,佛教图像比佛教文字更易于打动他们的心。
不过,当玄奘到来之际,曾鼎盛与繁华一时的犍陀罗国,早已没落,此时臣属于迦毕试国,而且人烟稀少,城市早已荒僻。玄奘自然不关心这个,他更关注此处的佛迹。据说这国的都城外东南方向,便有一棵菩提树,佛教所谓“过去四佛”俱留孙佛、拘那含佛、迦叶波佛与释迦牟尼佛就在此树下打坐成佛,周围更有太多“圣迹”,玄奘便忙着四处参拜、献礼,当初高昌王送给他的那些金银绸缎,便在这时派上用场,统统送给了这些塔与寺。
离开犍陀罗,这便往北,来到了乌仗那国。与以往那些国家相比,这里就宛若仙境了。说是土地肥美、五谷盈丰,各种水果尤其是葡萄最为有名,山地中更蕴藏着大量金、铁矿藏。传说此地曾有一千四百座寺院、一万八千和尚,可是玄奘见到的,却只有荒芜的庙宇,僧人实在不多。要说佛迹还真不少,什么磐石上有佛的足迹,什么山是释迦牟尼舍身报恩的所在,什么精舍又是观自在菩萨的供奉之地云云。
左看右瞧,玄奘这就来到了印度河边,自那时叫作信度河,其实一样,翻译读音的差异而已。这便有故事了,说是河里有条毒龙,你如果拿着珍奇宝贝或是佛家的舍利子什么的过河,那就必然会风起浪涌,船只覆没的可能性极大。想起来没有?——这,便是《西游记》中的通天河故事起源,那唐僧师徒取经归来之际,得老龟的帮忙过河,又因为忘了老龟所托之事而被颠覆河中,大体上原型就在此处。
玄奘此时没有风险,平安过河,这便穿越一系列小国,如呾叉始罗,又什么乌剌尸国云云,行走千里,到了一个叫作迦湿弥罗的国度。说来也奇怪,玄奘一路走来,也没个国家让他觉得有什么稀奇,到这里,偏偏大做法事起来。一到西门,就有人来迎接,而且排场不小,说是国王他舅。来到一座叫作护瑟迦罗的寺院住宿,这寺里的一帮僧人就乱做梦,说神人来托梦:“那个唐朝来的和尚啊,是来印度求法学经的,所以有无量护法善佛跟随,你们这些和尚啊,因为前世积德所以才得以出家,现在就更应该精勤诵经,怎么还可以偷懒昏睡呢?”一通乱骂,便将满寺的和尚都惊醒,纷纷起来诵经念佛,直到天亮都不敢瞌睡。
这时玄奘起来,国舅便带他拜访沿途寺院,据说有一百多所。玄奘自然也不可能逐个参拜,大概也只是拣几个重要的点看看而已。随后便前往王城,国王带着臣子与城中名流僧人都来迎接,场面无非也是香烟缭绕、散花供养而已,玄奘坐在大象之上,进入了城中最好的寺庙——据说就是那国舅出资所建的阇耶因陀罗寺。
此后的场面,与之前相似,国王赐宴、僧侣问难,而玄奘呢,照例是酬答自如。这寺庙中有位僧称法师,已然七十多岁了,可还是精神抖擞,早晚讲经不止,玄奘这时便也做了个细心的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那法师见他认真,便夸赞他说:“这个唐朝来的僧人哪,聪明得很,又加上学得勤谨,你们这些人啊,没一个比得上他。只可惜他生在唐国,所以不能早点亲近啊!”
法师如此夸赞,座中僧人们自然有些不服气,又掀起一阵向玄奘质疑诘难的浪潮,玄奘也依旧气定神闲,舌战群僧。
不过,玄奘来天竺可不是吃饱了撑着来与你们辩论的,他的首要目的还是学习佛教经文。据说这里原本是龙潭,是佛涅槃后弟子教化龙王放弃了这个潭,而后改建为寺庙。这自然又是传奇,不过寺中藏经丰富那倒是真的,玄奘在此整整停留了两年,这才将寺中经论读完,而后告辞向西南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