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卫国!布金禅寺背后的历史
死而复生——这起恒河上难得的奇遇,显然使玄奘对自己的信仰更为虔诚,接下来几个邦国也颇为顺利,阿耶穆佉国、钵逻耶伽国等等,一直来到室罗伐悉底国,这国名听上去怪绕口,在《西游记》中却也有它的出现,只是国名简约成两个字,唤作:舍卫!
且看第九十三回,那吴承恩如此写道:
三藏道:“悟空,前面是座寺啊,你看那寺,倒也不小不大,却也是琉璃碧瓦;半新半旧,却也是八字红墙。隐隐见苍松偃盖,也不知是几千百年间故物到于今;潺潺听流水鸣弦,也不道是那朝代时分开山留得在。山门上,大书着‘布金禅寺’;悬扁上,留题着‘上古遗迹’。”
行者看得是“布金禅寺”,八戒也道是“布金禅寺”。三藏在马上沉思道:“布金,布金,这莫不是舍卫国界了么?”八戒道:“师父,奇啊!我跟师父几年,再不曾见识得路,今日也识得路了。”三藏说道:“不是,我常看经诵典,说是佛在舍卫城祇树给孤园。这园说是给孤独长者问太子买了,请佛讲经。太子说:‘我这园不卖。他若要买我的时,除非黄金满布园地。’给孤独长者听说,随以黄金为砖,布满园地,才买得太子祗园,才请得世尊说法。我想这布金寺莫非就是这个故事?”八戒笑道:“造化!若是就是这个故事,我们也去摸他块把砖儿送人。”大家又笑了一会,三藏才下得马来。
这里其实带出一个佛教史上的一个故事来,《金刚经》开卷便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之语。那时,释迦牟尼已然在印度颇有些名度,迎他入境说法的国家很是不少,一位叫作须达长者的老人便立下誓愿,要请佛陀带领弟子去他的祖国舍卫国说法,但佛陀来此说法,就必须有一个符合他身份的住处。于是须达长者便到处寻找,终于在舍卫城南郊发现一处清雅幽静的园林,他觉得这便是设立佛陀精舍的最佳地点。但问题在于,这园林属于这个国家的祇陀太子所有。
须达长者这便拿着银钱去向太子恳请转让,太子自然不愿相让,于是故意开个高价:“你拿黄金铺满这个园子,这园子便是你的。到时候你想自住就自住,想送人就送人!”
须达长者想来也是一个富人,但用黄金铺满地面,这就未免有些太过夸张了。可为了得到这块园地,他还是典卖家产,耗尽资本之后,终于达到太子所求,将金箔铺满了地面。祇陀太子大为感动,不但将园中土地给长者建精舍奉佛,更将未贴金箔的树林也赠予佛家,这便是所谓“祇树给孤独园”,简而化之,称作“祇园”。“孤独”据说是指须达长者,因为他平时便乐善好施,经常救济那些孤独贫困之人。
虽然须达长者买下祇园地皮,但阻力却依旧未除。许多外道(也就是信仰佛教之外宗教的教徒)尤其是婆罗门这便前来阻挠。这时自然需要佛家弟子的鼎力支持,于是佛陀派来舍利弗尊者,一面监督建造精舍,一面则兴办辩论会,驳倒外道。
祇园精舍建成之后,释迦牟尼便搬来此处居住,长达二十四个雨季。现代社会依然流传的那些佛教经典,据说七八成都成于此处。
至于那位祇陀太子,命运却颇凄凉。不久他的弟弟琉璃王便起兵篡夺王位,祇陀太子遭无情杀害,死于这舍卫城,金箔、祇树,一切俱成空!
而当玄奘来到此处之际,这座令全世界所有佛教徒都神注向往的园林已然破败不堪,四处是残墙碎瓦。玄奘找了半天,只看到一座供着佛像的石室还算完备。自大唐而来一心追慕佛法的唐僧,目睹此状,也唯有在这废墟之中礼拜感慨而已。
但这还不算最坏,因为毕竟祇园尚存。接下来玄奘便来到大雪山南麓的迦毗罗卫国,这便是释迦牟尼的故乡。当年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首图驮那,便是这里的国王。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净饭王之“王”并非我们一般想象中的那种世袭君王,更贴切地说,他是如同罗马执政官那样由贵族选举而产生的领袖。所以,释迦牟尼也并非真正的王子,他只是具备竞选资格的贵族子弟而已。甚至他的幼年生活也从未如传闻那般优越,生母的早逝,显然令他自少年起便与众不同。以至于跟随父亲参加农耕祭典之际,他会独自到树下坐禅,与众不同之余,何尝不是一种感伤的孤立意识。等到看见虫子被农夫以锄头掘起,被飞鸟啄食,如此寻常之事,他又会感怀到众生相残之痛。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背景与这样的情感,虽然长大之后娶妻生子,这位王子却终究未能入俗。当出城的他看到生老病死四大痛事时,心中已有出家的意识,终究在某一天的夜里,离开迦毗罗卫城,行至河畔,剃去须发、摘下饰物,他以抛弃一切所有之势,向南边的摩揭陀国而去。
有人说:他若留下,又若被大众推选为新任执政,那会如何?
会如何呢?不妨这么说:事实上,此时的迦毗罗卫国,正处于灭亡的前夜。而这个国家的灭亡,又恰与这舍卫国有关。
舍卫国的波斯匿王,他便是祇陀太子与琉璃王的父亲。相传当初这位波斯匿王初登王位之际,就想迎娶一位释迦族的女子作为自己的王后。可是释迦族却很是不屑,因为按照种姓制度而言,释迦族是高贵的刹帝利,而波斯匿王却是女奴之子,在高贵的释迦族看来,自然很低贱。
若是如此,你拒绝便是。可问题又在于,彼强我弱,种姓再高贵,也无法做武力的屏障。于是释迦族的贵族会议便很为难,最终一个叫作摩诃男的长者就说:这样吧,我家婢女的女儿,虽然地位低贱,长得却美丽端庄,将她当作我的女儿,嫁给波斯匿王,如何?
贵族们正为此头大,虽然觉得有些不妥,但还是答应为是。女仆之女这就被送往舍卫,波斯匿王满心欢喜,娶她做自己的王后,不久便生下儿子,那便是后来的琉璃王。
大约在八岁之际,此时尚是王子身份的琉璃王(我们姑且称之为琉璃王子)被送往娘舅家,也就是迦毗罗卫国学习射箭的技艺。当时那摩诃男也颇为重视,特地召集五百童子,与这琉璃王子一同学习。
可恰在这时,释迦族新建了一座讲堂,悬挂幡盖、香水洒地,很是隆重。琉璃王子毕竟还是小孩,天性好玩,这就大咧咧地跑进讲堂,登上宝座。这一下非同小可,释迦族人声色俱厉:“女奴之子!这地方岂是尔等可进?”
一把将这琉璃王子拖出门去,推倒在地——结果这小孩自然倍感羞辱,当下对随从言:“释迦族人如此待我,日后我登上王位,你当提醒于我,必有报应!”
别看这是小孩的恼恨之语,一切都是真的。日后便如前言所说,琉璃王子这就开始大作恶,先是乘父亲波斯匿王巡狩之际,他发兵起政变,废除老父并将其流放。后来这波斯匿王便老死于迦毗罗卫国,释迦族还很尊敬他,以王者之礼为他举办葬礼。而那祇陀太子也死于琉璃王之手。
此后之事也就可想而知了,琉璃王大举兴兵,这就要将迦毗罗卫国踏为平地。
毕竟是自己的祖国,释迦牟尼这就出现在琉璃王大军的前方,在枯树下盘腿而坐。琉璃王好奇,这就问他:“天气暑热,您何故不在枝繁叶茂的大树下打坐,偏偏在此枯树下呢?”释迦牟尼双手合十:“亲族在此,阴凉胜过一切外人。”
哈哈,琉璃王笑了,世尊你这是为亲族求情啊,好,且放过这一次。于是收兵回国。
可一次不征伐,不代表会就此放过。果然不久,琉璃王再度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