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死而后已:军人最后的冲锋
1960年,从浙江大学毕业的林俊德参军入伍,成为新中国核试验科研队伍中的一员。
“他开始设计机械式压力自记仪时并不被看好。”曾与林俊德并肩工作的曹述生说。没有实验设备,没有技术资料,甚至连压力自记仪该是什么样子都一无所知……1963年5月,林俊德带着3位同事开始了艰苦的攻关。没有气瓶和空压机,就焊个贮气罐用打气筒往里打气;齿轮不够精密,就一个齿一个齿地人工锉……最终,这个独特地采用发条驱动的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以抗核爆炸干扰能力强,轻便易携,测得的数据完整、准确,赢得了业界的认可。
事关国家民族安危的国防尖端技术,必须靠自主创新!亲历第一次核爆后,林俊德感到肩上的责任更加重了。他说,成功的关键,一个是机遇,一个就是发狂。他以自己为例:“成功不成功,的确有个机遇。一旦抓住机遇,就要发狂地工作,所以效率特别高,不可能的事就可能了。”数十年隐姓埋名于穷边荒漠,在铸造大国和平之盾中立下大功的林俊德,最大的欣慰就是看着祖国在和平阳光下飞速发展——作为一名核科学家,他深深了解大漠上这一次次核试验,对于共和国赢得和平发展机遇的重要意义。而对于自己一生的事业,他的结论却是如此简单:“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核试验,我很满意。”
2012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于是,西安唐都医院的病房中,出现了这样震撼人心的场景:在生命的最后3天里,这位75岁的科学家、院士与死神展开了一场争分夺秒的赛跑,整理电脑资料,批改科研论文,召集课题组成员交代后续科研任务……对于自己的后事,院士只交代了一句话:“把我埋在马兰。”
“那时他已腹胀如鼓,严重缺氧,呼吸和心跳达到平常的2倍。”护士长安丽君记得,当院士微笑着对护士们说“不用担心,我工作起来感觉不到疼”时,她们都哭了。
“生病住院后,他叫我们去拷贝资料,我们才知道,他给每个学生都建立了一个文件夹,记录着每个人的培养计划和施教方案,甚至师生间的交流讨论。”唐博士回忆,从跟老师的第一天起,短的三四年,长的十几年,老师都详细准确地记录下了他们每个人的成长足迹。
“拷文件时,我们都忍不住哭了。”唐博士自己的博士论文,就是林俊德在生命最后3天中批改完的。这份130页、8万多字的论文上,留下了林俊德338处颤抖的笔迹,这也是院士一生的最后手迹。
5月30日下午,感到坐在病床上无法工作的林俊德,要求把办公桌搬进病房。
5月31日早上,他的病情急剧恶化。上午,他要求、请求甚至哀求,想尽各种办法下床工作,2个小时里,他求了9次。不忍心他最后一个愿望都不被满足,人们终于将他放下地。半小时过去,他的手颤得握不住鼠标,眼睛也渐渐看不清,几次问女儿眼镜在哪,女儿说,眼镜戴着呢。这时候,很多人已经忍不住跑出去痛哭起来,怕他听到,还要使劲捂着嘴巴哭。
他又接着工作了1个小时。最后的5个小时里,他陷入了昏迷,但不时又能听到他在嘴里念“ABCD”“1234”,这些都是他在电脑里给文件夹排的次序。
老伴紧紧攥着他的手,贴着他的耳边,翻来覆去地说:“老林啊老林,这是我第一次把你的手握这么长时间。40多年了,你现在终于属于我了……”
5个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资料来源
李清华,徐壮志.赤子情——追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EB/OL].(2012-09-23)[2015-10-2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9/23/c_113176138.htm.
感动中国候选人物展播——林俊德[EB/OL].(2013-01-02)[2015-10-28].http://news.cntv.cn/2013/01/02/VIDE1357130699693820.shtml.
案例点评
这是一位逝去的老人,这是一个不倒的战士。大漠,孤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他就是林俊德,一位解放军少将,一位核武器专家,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身为一个中国人和身为一个中国军人,应该表现出怎样的铁骨铮铮和精忠报国。林俊德入伍52年,几乎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一辈子被人看作学习狂和工作狂。即使年纪上了七十,在他的日程表里,搞研究、做实验、带学生几乎占去所有时间。他一年只休息三天:大年初一、初二、初三。他创造了马兰精神,见惯了英雄的马兰人送给他一副挽联,为他送行:“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病中留下的工作笔记上,他一笔一画绘下了保险柜开锁示意图,密码盘、固定手把、开门手把,以及三位密码刻度的标示,清晰明了。还有详细的文字,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他一丝不苟的程度,有点像人们所说的极致。林院士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科学事业当中,他用一个战士冲锋的姿态跨越了生死两界。我们要学习他的那种爱国情怀,那份立志后实实在在的践行,那份敢为天下先的壮阔和那份敢于用命博的决心。
执笔人:浙江工业大学 邢乐勤 王凤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