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形胜之地
栾城位于冀中平原西北,太行山东麓冲积平原上,地势平坦,土沃水丰,属于自然条件较好的县区。古书赞道:“洨水潆洄于西北,龙冈迤逦于东南。”物景壮美,呈吉庆之象,所以栾城自古有“形胜之地”的美称。栾城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沉郁,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1 建置沿革
春秋时,置栾邑,治所在今县城北北十里铺,为晋大夫栾宾之后、晋中军元帅、正卿栾书的封邑。战国时,初属中山国,后归赵。秦属巨鹿郡。西汉时,置关县,治所在今县城北北十里铺,属恒山郡。吕后元年(前187),封恒山郡为恒山国,八年(前180)国除为郡。文帝元年(前179),改恒山郡为常山国,时为国,时为郡,其间均辖关县。东汉章和元年(87),省关县,改置栾城县,属常山郡,县址移至今县城南25里、赵县西北之轮城村。三国魏时,撤销栾城县,并入平棘县,属常山郡。晋时仍为平棘县地,析常山郡置赵国,属赵国。北魏太和十一年(487),析平棘复置栾城县,治所在今县治西2里焦家庄村东,属赵郡。直到元末,治所未变。北齐天保元年(550),废栾城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栾州,复置栾城县,属栾州管辖。大业二年(606),栾州废,置赵州,栾城县改隶赵州。大业三年(607),罢赵州为郡,辖栾城县。唐武德三年(620),栾城县属赵州。武德五年(622),赵州改栾州,属栾州。贞观元年(627),栾州复名赵州,又改属赵州。天宝元年(742),属赵郡。至德二年(757),属赵州。大历三年(768),改隶恒州。元和十五年(820)改恒州为镇州,栾城改隶镇州。天祐二年(905),朱温为避父讳,改栾城为栾氏县,属镇州。五代后梁时,栾氏县属赵州。后唐同光元年(923)又改称栾城县,属北都,后栾城属镇州。长光三年(932),属真定府。后晋天福七年(942),属恒州,天福十二年(947),又改属镇州。后汉乾祐元年(948),属真定府。后周广顺元年(951),改属镇州。
宋初期栾城县属镇州。庆历八年(1048),改属真定府。金代,属河北西路真定府。元代,蒙古置总管府于真定路,辖1府5州,栾城先属赵州,后改属真定路。明洪武元年(1368),栾城改属真定府赵州。洪武十年(1377),治所由焦家庄村东移今址。清代,栾城为直隶省真定府属县。雍正元年(1723),因避世宗胤禛讳,改真定府为正定府。栾城属正定府。
1912年,栾城为直隶省正定府属县。1913年,属范阳道,1914年,范阳道改称保定道,栾城改属保定道。1928年6月28日,改直隶省为河北省,废道,栾城县属河北省。1938年,栾城属冀南行署四专区管辖,1940年6月,划归冀中一专区管辖。1940年9月,属晋察冀边区冀中区第七专区。1944年,栾城县改属冀中区第六专区。1945年3月,调整行政区划,栾城县与正定县、获鹿县部分村建立联合县,成为栾正获县。1946年3月,撤销栾正获县,恢复栾城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栾城隶属石家庄专区,曾与藁城、无极、石家庄市桥东区和赵县合并,1970年,属石家庄地区,1986年4月5日,改属石家庄市。2000年3月,栾城下辖的方村镇12个村划归石家庄市裕华区。2013年,栾城共辖栾城镇、郄马镇、楼底镇、冶河镇、窦妪镇、西营乡、柳林屯乡、南高乡5镇3乡,共182村,其中郄马镇由石家庄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代管。
2 形胜之邑
栾城自古有“形胜之邑”的美称。清代编修的《畿辅通志》谓栾城“形胜”,是“山川壮美”之意。今日栾城,地势平坦,土沃水丰,是长期改造的结果。古代栾城并非“一马平川”,其被称为“形胜之邑”,是因为有迤逦起伏的卧龙冈,有蜿蜒如带的洨河、冶河,有星罗棋布的土丘和高台。
先说卧龙冈。卧龙冈为一土冈,起自城北15里乏马铺北,“冈以坟起,龙以形蟠,蜿蜒数十里,脉络联自太行”,“掘地数尺,累累结石,仿佛人马介胄之状”。登临冈顶,龙脊起伏尽收眼底。冈西有龙王台,台高3丈,直径约15步,上建有龙王庙,小殿三楹,龙母居中,龙王侍坐西侧,僧屋半间。前后有古柏5株,合抱参天,苍郁斑驳。站在龙王台,北瞰冶河,碧水清波,玉带若匕;南眺县城,烟树迷离,粉堞似画;西望太行,山峰叠嶂,奇境如临;东览村野,屋瓦鳞比,田地鹤列。按风水学,此为乾象,遥控东南,可谓“形胜”。卧龙冈在岗头村折而向东又蜿蜒向南,至龙化村,土冈隐没,不复可见。
再说境内丘、台。栾城有10余座土丘、台散落境内,亦为各地的“观景台”。城东南15里有高丘(南高村、西高村、北高村之间),高4丈余,高丘位于赵县、藁城、栾城交界的旷野,有壮士“遗世独立”之感。城东10里有范台,上建玉皇庙。城东偏南8里有浪头丘,高2丈余,上立五岳庙。城东1里有柴武台,占地70余亩,上有善众寺,蔚为壮观。城南2里榆林道村南有寿阳山,实不过为不满1米的高土冈,却为栾城当年“寿阳落日”的观景台,人们只有在这个视角,才会看到独特的落日景观。城西3里有彪冢丘3座,皆高2丈余,相传为栾武子(即栾书)射彪处。城西北12里有赵台,唐代开元十四年(726)此台上曾建“极果寺”;城西北3里有栾武台,台上有栾武祠。城北12里有南客三丘,并峙如三台,城北10里古皇道东(今北十里铺,即关县旧城东)有董堡丘,高3丈许,可以登观城垣。城东北12里有土冈,明永乐年间在此冈北建“北岗”村,此冈状若“土疙瘩”,而村庄位于疙瘩之尽头,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疙瘩头”。
最后说河流。栾城境内有两条主要河流:洨河和冶河。洨河自彭家庄入境,在窦妪石牛港(牛家庄)又有二泉汩汩注入洨河,实为一景。南行20里,又有沙河水西来,在梅家村汇入洨河。南行8里,有金水河(潴龙河)西来,在郭家庄汇入洨河。冶河(在县城北即古太白渠)后被改造为运粮河,一支在城北东入藁城,即城郎河,范台之范水北流汇入城郎河。冶河环城而过,有凌空桥飞架东门,蔚为壮观。县城南五里铺,有龙潭湾,亦为一景。
3 栾城“古八景”
一个地方的胜景,既有自然界的造化,又有人文历史的积淀,是人类改造、美化环境的结晶,也是自然景物和人文历史底蕴的浓缩和融合。
栾城县自明朝以来就有“八景”之说。明朝嘉靖至崇祯年间,栾城县的“八景”是:栾冢秋风、柴台晓雾、龙潭灵雨、黉壁湖山、长桥东跨、莲沼环城、冶浦寒亭、绿柳长廊。其中“冶浦寒亭”原名“夜哭韩亭”,“韩亭”前身系元朝末年红巾军领袖韩山童的妹妹、小明王韩林儿姑母的坟墓,人们俗称“皇姑坟”。元朝末年元军毁坟后,韩家后人在原址修亭作为纪念。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韩林儿起初奉迎继而加害,韩氏一家终为当朝所不容,韩家后人只好将“韩亭”称作“寒亭”,以避祸端。当时韩家后人举行祭拜都在晚上,故时人称“夜哭寒亭”。明朝栾城一文人作了一篇《寒亭考》,将“夜哭寒亭”改称“冶浦寒亭”,因寒亭的位置在县城东南角四济桥东边,紧靠冶河东岸(即今栾城第六中学操场南头)。这一改既不犯皇家之忌,又有了“诗意”,“冶浦寒亭”被时人定为胜景之一。另一景“绿柳长廊”是指纵贯栾城全境的古驿道两旁栽植的榆、柳。明朝万历初年,时任栾城知县的沈廷英在驿道两旁广植榆、柳,于羊市铺一带植柳种荷。驿道曾树有木坊,其题额是“绿柳长廊”,并配书一联:
两行烟柳漫迢遥,长途阴赖;
十里荷花轻荡漾,水殿风光。
到清朝初年,寒亭遭忌,驿道两旁的榆柳因战乱灾害多被砍伐,“冶浦寒亭”和“绿柳长廊”两景不存。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人们在重修《栾城县志》时只将“六景”附记于《古迹》一章中。清道光十九年(1839),知县桂超万在疏浚洨河时,在两岸筑堤,堤上栽柳,沿河绿柳成荫,河中清流潺潺。每到春夏,黄鹂等鸟雀飞鸣于堤柳之中,声色俱佳,时人称此景为“洨堤柳莺”。当时疏浚洨河时,河工从河中挖出了“眉山发迹”碑,此碑被当时的知县桂超万立于龙冈书院大门前左侧廊下,时人即把这通古碑也定为栾城一景——“眉山发迹”。此二景与前“六景”合为“八景”,为新“栾城古八景”,以下将分别叙述。
栾冢秋风 栾冢是春秋时期晋大夫栾书的墓,其前筑有高台,系栾书所筑,后人建祠庙于其上,以奉祀栾书(谥号武,史称栾武子)。千百年来历代栾城百姓对祠庙进行修葺,每年中秋节举办庙会,“民皆报赛秋成”以庆丰收。当年栾武台周围景色壮美,从县城西北望去,万树丛中有一高冈,上筑殿亭楼阁,飞檐斗拱,绿瓦红墙掩映于松柏之中。中秋至重九是栾武台风景最美之时,此时烟轻云淡,秋风送爽,绿柳轻荡,白杨临风,田野中禾稼如金,满坡野菊竞放。面对如此胜景,历代文人墨客常吟诗作赋以颂之。
柴台晓雾 柴武台是西汉棘蒲侯柴武之墓,隋唐时期,在台上创建善众寺。该寺规模宏大,金碧辉煌,寺院内外,苍松古柏森森,石阶雕栏高古,斋寮廊庑清幽。游人乘晓登临,云雾缭绕如在襟袖之间,故名“柴台晓雾”。历代文人皆有诗文吟诵此美景。
龙潭灵雨 在县城南五里铺村东,古冶河自西北流经此处,忽而向东急拐而南,形成一浅水湾。河湾滩头芦苇丛生,沿岸古柳成荫。五龙桥纵跨冶河南北,北岸有八角龙井一眼,上筑五龙亭,五龙桥东筑台而建龙神庙,龙神庙特开一池,石珑八角,水清澈幽深。相传历代知县每逢旱年即到龙潭湾龙神庙祈雨,以求丰年,故名“龙潭灵雨”。五龙亭奇巧壮观,亭顶彩绘飞龙倒映水中,龙井之水清澈如镜,龙影随波而动,宛如真龙飞腾。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日此处举办龙神庙会,古风俗沿袭至今。
黉壁湖山 栾城文庙大成殿西侧、明伦堂前矗立一玲珑挺秀的太湖石,约立于明朝正德年间,石高丈余,嵌空玲珑,形色苍古。明嘉靖年间栾城文人张德崇曾作一篇《黉壁湖山记》,阐述了立湖山石之意,激励学子“睹湖山,兴仰止”,砺志成才,并为湖山石题写了匾额,将“黉壁湖山”4个大字镌刻于石。
凌空晓日 建于金朝章宗泰和年间(约1205年)的栾城县城东门外古冶河(亦称运粮河)上的凌空桥,又名东大桥。此桥和赵州的永通桥(俗称小石桥)形状一样,同为赵人裒钱所造。桥高3丈5尺,长30丈。明朝弘治十一年(1498),曾重修此桥。此桥兴建之时,为金朝鼎盛时期,其时河道水深流缓,往来舟船不断,古驿道上行人车马络绎不绝,栾城县成为燕南赵北之要冲。明朝初年,古桥西端栾城新城建成,城东门面对古桥。清晨登临城楼,隔桥远眺,万树丛中旭日初升,朝霞彩云普照,紫气喷薄涌动,使登临者顿生奋发之情。冶河两岸绿柳护堤,大桥雄伟之势如长虹饮涧,似太虚弦月,游人驾舟于河中望桥,如玉环半坠碧波之中。自金元以来古桥即被定为栾城胜景之一,原名为“长桥东跨”,清道光以后更名为“凌空晓日”。
莲沼环城 明朝洪武初年,栾城县新城筑于冶河西岸,利用一段河道作护城河,其余南、北、西三面为新开河道,引冶河水环城而绕,又于护城河东南角建起水闸(又名响闸),以控制护城河水。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知县赵文奎于护城河中种莲藕、养鱼虾,其后又有几任知县相继种莲养鱼,此处成为栾城一大景观。当时县城四周沿河绿柳扶疏,碧波粼粼,游人可驾舟作环城之游,赏莲垂钓,心旷神怡。历代文人皆有诗文以记其胜。
眉山发迹 此为明朝崇祯年间由兵部右侍郎范志完所题的石碑。“眉山发迹”4字,隶书,字大盈尺。此碑原立于城西洨河岸边,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知县桂超万在疏浚洨河时从河中挖出,并在修葺龙冈书院时,将此碑立于书院大门前左侧。
洨堤柳莺 洨河系栾城县西部一较大河流,自古以来,因河床年久淤塞,经常泛滥成灾,虽经历代治理,但水患不断。清道光十九年(1839)知县桂超万动员全县百姓兴修水利,疏浚洨河,修筑防洪河堤,并沿堤岸种植杨柳。自此洨河水清流畅,沿岸绿柳成荫,每到春日,杨柳吐絮,春风吹拂绿柳,黄莺鸣叫河畔,成为栾邑胜景之一。两岸田野免除了旱涝之灾,实为栾城百姓之一大幸事。
今人将上述“古栾八景”以诗记之:
栾冢千古立秋风,
雾绕柴台紫气凝。
环城莲沼揽舟荡,
长桥迎旭号凌空。
龙池潭深祈灵雨,
湖山仰止壁黉宫。
碑碣表记三苏祖,
丰稔洨堤赏柳莺。
历史的脚步跨入了波澜壮阔的新世纪,倏忽沧桑巨变,天地一新,“古栾八景”部分已然不存。栾城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天斗地,继往开来,改革创新,创造出了具有时代气息的更多、更美的新景观,城乡无处不美景,我们需要发现和寻找更多的栾城“新八景”。
4 行旅诗中的古栾城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诗歌既反映社会生活,又抒情言志。阅读与栾城有关的古代诗歌,可以感受古栾的沧桑历史、了解古人心志。栾城位于中原通往北方的古驿道上,是南北通行的要冲,历代皆建有驿站。行人路过栾城而写就的诗篇,散见于古代官员和文人墨客的作品里。《栾城县志》收录有百余首关于栾城的古诗,这里主要介绍几首行旅诗。
晚唐著名诗人杜荀鹤(846~907)去正定拜见友人,夜宿在栾城驿站,写下了《宿栾城驿却寄常山掌书记》。
一更更尽到三更,吟破离心句不成。
数树秋风满庭月,忆君时复下阶行。
这首诗秉承作者一贯的诗风,简洁明了,非常有画面感。诗人一生仕途不顺,隐居南方,出行很少。这首诗估计是诗人早年出外求职时所写,他告别真定的掌书记(官职名称),入夜宿住在栾城驿站,想写几句诗来表达思念之情,却辗转反侧,直到三更时分,还没成句,于是踱出屋外,耳闻秋风拂树,眼见凉月满庭,不觉回忆起主人下阶相送的情景。“数树秋风满庭月”,看来当时栾城驿站内栽有树木,说明驿站环境不错。
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栾城驿站迎来了著名爱国诗人范成大。当时南宋与金议和成功,他作为南宋使者自都城临安(今杭州)出发出使金国,路过栾城,所闻所见使他写下了一首悲凉无奈的诗。栾城县极草草,伴使怒顿餐不精,欲榜县令,跪告移时方免。
颓垣破屋古城边,客传萧寒爨不烟。
明府牙绯危受杖,栾城风物一凄然。
诗前自注的大意是:县里安排很不细致,随行的使节因舍馆伙食差而欲杖责县令,县令跪求很久才作罢。全诗大意是:在古城旁边破墙陋室的馆舍里,天气萧瑟寒冷,我们面对的却是冷灶凉饭,身着官服的县令险些因此受杖击,栾城的景象很凄凉啊!
作者在城外驿站里遭遇破屋冷灶,眼见冷落萧条之状,由物及人,由人及一地之风物,乃至破碎河山,诗人发出悲凉无奈的感慨。当时南宋和金朝议和后,以淮河为界,河以北就是金国的势力范围,也就是说地处京畿以南的栾城也早已是金朝的地盘了。也许栾城县令与赴金使者当年同朝为官,倏忽间,江山易手,各为其主;也许县令本为宋朝命官,今日却仰金人鼻息,倍感屈辱而鄙视、迁怒于范成大使者一行;抑或由于连年战伐,人祸天灾,民生凋敝,县衙也是穷困拮据,驿站没有接待能力……个中原因不得而知。当然范成大肯定是主战派,史料记载他到金国后,坚强不屈,几乎被杀。晚年退居故乡石湖后,他将过淮河后使金途中所作绝句编为一卷,表现其渴望国家统一的心情。
在元朝初年的某一天,一位中年人乘马揽缰,伫立在栾城通往赵州的路上,眺望下一个目的地,复又眼望栾城县城东边的善众寺,吟诗如下。
揽辔栾城望赵州,
清霜点入鬓边秋。
何如东寺老师宿,
不出山门到白头。
这首《过栾城》的作者就是曾经出使安南(今越南)而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的著名诗人陈孚。陈孚,字刚中,元代学者,在为政和为文上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原本意欲指点江山、实现抱负的陈孚,在踏入官场了解了元代最高层的政治内幕后,开始厌恶政治,萌生退念。这首诗是在从元大都返回浙江台州的路上写的。当时栾城善众寺几经修缮,香火鼎盛,寺名远播。陈孚也许拜访了寺内主持,感叹自己早生华发,心生遁入空门之念。
明正德年间,兵部给事中、涿州人史道路过栾城,写下了下面这首《栾城》。
谁拥貔貅向此游,
风流千古寄城头。
当年雉堞知何处,
满目荒凉尽土丘。
诗词大意:当年是谁带领军队行进到此,城头依然千古风光无限。当年的垛口现在哪里?只见满目荒凉,遍地土丘。
栾城旧城在现址西焦家庄位置,元末毁于战火。明洪武十年(1377)知县沈贞在现址建新城。史道诗中所写的应该是废弃的旧城。眼前的残垣断壁,似乎让诗人感受到当年战场上旌旗蔽日、鼓角齐鸣、人喊马嘶的悲壮场面。
重过栾邑——(明)刘三元
栾封卤隘俭而穷,何事天农屡不丰。
衣食固云甘淡泊,室家将见尽虚空。
当年自揣无殊政,后美当期音惠风。
孔迩虽歌心窃愧,岘山谁踵晋羊公。
作者刘三元是山西平遥举人,崇祯年间曾任栾城知县。这首诗的背景是刘三元于1644年服丧期满向上司述职路过栾城,住在自己的生祠里。当年刘三元在栾城任上,劝农耕织,引进荞麦,教授纺织,有“荞麦公公”的美称,政绩颇佳,所以厚道仁义的栾城人为他修建了生祠。按照常理,人死后才能建祠堂,可见栾城百姓对他的爱戴。百姓听说他来栾城后,纷纷叩头泣诉,男女老幼不下数千人,乡绅秀才、村中执事还有父老乡亲等,给他送水送饭,天天络绎不绝。刘三元因此感慨万分并在墙上题诗两首,一是记述栾城民风淳厚,二是怜悯栾城百姓生活之贫困。
此诗大意为:栾城封邑的人民俭朴而贫穷,为什么农业总是不丰收?穿衣吃饭人们固然心甘淡泊,家中也确实近乎家徒四壁。当年在任时自认为没有特殊的政绩,期望我的后任能带来佳政福音。百姓当面歌颂我,我心里倍感惭愧,谁会像岘山深得民心的羊祜一样来执政呢?
刘三元在这首诗里写出了心中的困惑:为什么老百姓生活那么艰难?字里行间充满爱民之情。1644年是农历甲申年,正值李自成大顺军入主北京,明朝灭亡、清军入关,战事不断,生灵涂炭,史称“甲申国难”。栾城处于交通要道,清兵频繁过境,征粮催饷,加上连年蝗灾,盗贼四起,庄稼绝收,人祸天灾,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吗?“晋羊公”们即使再优秀,没有安定的社会环境、稳定的政局和先进的社会制度,想治理好郡县也是空言。需要一提的是,刘三元在家乡平遥抗击清军落败后,自放于山水之间,做了道士,又二进栾城,栾城的老百姓再次接纳了他,他住在生祠直到终老。
游台头寺——(清)郝浴
晨思千重万马鸣,偶阑征辔逐经声。
采封犹想栾书功,化域空悬柴武名。
松沉绿影尘情远,桥过红莲香水生。
无那频年腾米价,苍生延首问销兵。
此诗作者为郝浴,定州人,顺治年间进士。他官至御史,曾巡按四川,上书奏劾吴三桂,后死于广西巡抚任上。诗人在戎马倥偬之际路过栾城,乘马循着诵经声来到台头寺。诗中提到了栾书和柴武,也描写了善众寺松影沉碧、红莲绽开的远离尘世的环境。其实“尘情”并不远,山门之外,便是兵燹、饥民,所以尾联作者叹息年年米价飞涨,借百姓之口表达对战争的厌烦。看似无意一笔,却隐含着作者对时局的忧虑。
过栾城——(清)周体观
久客忘留滞,长歌发兴赊。
春风来海燕,虚馆放山花。
马渡垂杨缓,巾随落日斜。
孤城复何处,向暮一吹笳。
这首诗的作者周体观是顺治年间的进士,官至参议道,擅长作诗,著有《晴鹤堂集》。人滞旅途,自然是乡愁绵绵、孤寂郁郁,但诗人以乐观、豪放的心态和白描的手法抒写了一个行者的心情。久客放长歌,春风唤海燕,虚馆开山花,头巾映夕阳,诗人善于用反衬、对比和拟人,一扫行旅诗的沉郁忧闷。这首诗的背景是宁静和恬适的栾城。
过栾城——(清)魏裔介
弹丸黑子鹿泉东,怀惠黎民道可通。
要使佩韦化民俗,须将驯雉学前公。
眉山气节声施远,凤阁文章揣摩工。
武子流芳今未艾,千年苹藻祀学宫。
魏裔介,清代诗人,顺治年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太子太保。他平生治程朱理学,著有《约言录》《内外篇》《四书精义汇解》等。
诗的开头首先介绍栾城是位于鹿泉东面的小县,然后笔锋转到为政之道上,(只有)怀惠民之心治县才能奏效。他接着引用典故说明如果要使劝诫化成老百姓的自觉行动,必须学习前人驯雉的经验。颈联和尾联说眉山“三苏”声名远播,苏味道的文章工于推敲揣摩,栾武子美名流芳至今不衰,还有文庙供奉圣人香火千载不绝。诗的首联、颔联与颈联、尾联看似不相关联,其实在说明为政之道在于为民谋利、泽惠百姓,但也必须重视对百姓的教育、感化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