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阳明降世

中国的文艺复兴

王阳明是“明代第一理学大师”,也是中国文艺复兴的大功臣。阳明学是中国最早提出尊重“人的个性”的学说,欧美学者对阳明学的关注也先于程朱理学。

中国的文艺复兴一般被认为是始于宋代,严格来说,中国真正的文艺复兴始于王阳明。王阳明创立“良知”说,认为自我和圣人一样,生而伟大,存而无异,这种强调自我的主张正是文艺复兴开始的标志。

当今世界,科学、文艺、思想飞速发展,日新月异,若追溯其源头,皆可以说是始于西方的工业革命和文艺复兴。

王阳明出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他生活的15世纪下半叶恰好是西方文艺复兴时代。

“文艺复兴”一词源于法文“Renaissance”,是“再生”“复活”之意。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兴起于意大利,后波及欧洲各地。它主张复古和人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一切文化思想,是思想意识的一次大革新。

由于人性的解放,这一时期的民众不再拘泥于既成概念,而是充满了怀疑精神。在14世纪意大利作家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民众突破陈规陋习、随心所欲生活的例子。这一时期的民众不再受限于传统教会和国家的权威,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信念和欲望自由自在地生活,对基督教修士恪守清规戒律的伪君子行为表示强烈反感。

阳明学在明末臻于成熟,西方的文艺复兴也恰好在这一时期达到巅峰,二者都高呼人性解放,反对旧道德对人性的束缚,强调男女平等,呼吁言论自由。阳明学对那些虚伪的儒学家充满憎恶,推崇率性而为、随心而动。虽然这种人性解放也产生了很大的问题,但在这里先暂且不论。毋庸置疑,阳明学开启了中国真正的文艺复兴之路。

兴盛的地中海贸易造就了繁荣的商业都市,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在这样的基础上应运而生。明朝中后期,中国文艺复兴的出现也与中国海外贸易的兴盛以及商业都市的繁荣有密切的关系。

余姚四贤人

明成化八年(1472)九月三十日,王阳明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余姚县(今余姚市)。余姚位于杭州湾南岸,风光秀丽,南有四明山和天台山,西南有会稽山,姚江穿县而过,因此阳明学又被称为“余姚之学”“姚江之学”。

绍兴府古属吴越之地,气候温润,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是观光览胜之佳所,自古以来就是江南的一处文化中心。受当地风土的影响,余姚的文化艺术向来兴盛,仰慕道家仙士的玄虚静退之风盛行,才子名士辈出。余姚有一座龙泉山,王阳明之父龙山公曾经在那里读书,王阳明晚年也曾在山腰处的中天阁传经授业,教诲弟子,兴盛时期门人弟子一度多达三百多人。

王阳明是余姚四贤人之一,其他三位分别是东汉的严子陵、明末清初的朱舜水和黄宗羲。

严子陵,名光,字子陵,年轻时便负有盛名,曾与东汉光武帝刘秀一起在太学学习。刘秀登基后,他便改名易姓,隐身不见。

光武帝深知他的才能,想起用他,派人四处寻找,最终将其寻得。使者三次登门恳请,他才肯出山。严子陵抵达京都洛阳后,光武帝马上来到他寄宿的馆舍拜访,是夜二人同榻而眠。相传严子陵熟睡后把脚压在了光武帝的肚子上,这本是犯上之罪,可是光武帝替他辩解说:“朕与故人子陵共卧耳。”以此训诫那些企图责难严子陵的臣下。

光武帝授予严子陵谏议大夫一职,严子陵不肯接受,仍然回到富春山去过田园耕种生活,直到八十岁而终。严子陵的高风亮节赢得了后人的敬重,龙泉山上现在还留有碑文,记曰“汉高士严子陵”。

王阳明,幼名云,后改名守仁,字伯安,是阳明学的开山之祖。他曾在会稽山阳明洞建造草堂,世称“阳明先生”或“阳明翁”。因对国家有大功,生前被封为新建伯,死后追封为新建侯,所以他又被世人称为“新建伯”“新建侯”或“王新建”,亦称“明翁”。

王阳明是南京吏部尚书王华(龙山公)的长子,少时沉迷于“五溺”,即任侠、骑射、辞章、神仙和佛氏。三十一岁之后,终于悟出老庄和佛教之不足,转而笃信儒教。

他二十八岁中进士,三十五岁时因替大臣戴铣求情而入狱。当时戴铣因弹劾宦官刘瑾不成,反而被打入死牢。后来,王阳明被贬谪到贵州龙场。就是在那里,他悟出了“心即理”的思想,并提出“知行合一”说。

他三十九岁出任庐陵知县,历任南赣汀漳巡抚、南京兵部尚书等职。在此期间,他先平定了南方叛乱,四十八岁时又平定了宁王宸濠之乱,立下大功。但由于武宗身边的佞臣挑唆,王阳明不但没有得到奖赏,反而遭到毁谤和诬陷。四十九岁时他创立“致良知”说,最终成为一代大儒。

朱舜水,名之瑜,字鲁屿,号舜水,是一位定居日本的中国学者和诗人。明朝灭亡后,他遍访日本、交趾(现在的越南),致力于复兴明朝,最终于日本万治二年(1659)定居日本。九州柳川藩[16]的儒生安东省庵在长崎拜舜水为师,并且拿出自己的一半俸禄资助老师的生活。宽文五年(1665),朱舜水被水户藩主德川光国以“宾师”身份招入江户(今东京),对水户光国及其所属的水户学派影响颇深。朱舜水精通程朱理学,对阳明学也有所涉猎,并且熟知古文,对日本汉学影响颇深。终年八十三岁,逝于日本。

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别号梨洲山人。其父黄尊素是明末清初东林党人,被魏忠贤迫害致死。黄宗羲幼时就与东林党人的子弟交往甚密,师从父亲好友刘念台(刘宗周)。明亡后,黄宗羲组织家乡青壮年抵抗清军,最终失败。据说当时为了求得援军,黄宗羲曾经远渡日本。

反清复明的希望破灭后,黄宗羲撰写了《明夷待访录》。在该书中,黄宗羲详细描述了自己理想中的王朝,批判君主专制制度,阐明民主主义的立场。黄宗羲终身不仕清朝,其子黄百家、弟子万斯同后参与编纂《明史》。

黄宗羲继承先师刘念台之学风,在思想上较之念台更倾向阳明学,但他对阳明学末流沉迷禅学的行为提出了严厉批评。黄宗羲排斥空谈阔论,主张研读经史,强调学术思想要真诚,因此又被称为“清代史学之祖”。黄宗羲一生著作颇丰,比较有名的有从史学角度研究宋明理学思想的《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

黄宗羲之师刘念台是新阳明学者,他吸收了大量的程朱理学的思想,不太认同王阳明以良知为学问之宗旨的思想,觉得诚意才是为学之宗旨,体现出对“良知”说中本体生命性的重视。

“守仁”之名由来

明成化七年(1471),二十六岁的龙山公迎娶郑氏。翌年九月三十日,王阳明诞生。

圣贤伟人的诞生一般都会伴有一段奇异的传说。昔时,尧的母亲怀胎十四个月才分娩,相传郑氏也是怀胎十四个月才生下王阳明。

一天夜里,王阳明的祖母岑氏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天上阳光明艳,祥云缭绕,诸多神仙身着绯红色的衣服击鼓吹箫,乐声悠扬,其中一位仙人怀抱一婴儿,脚踩瑞云,自空中徐徐而降,径直朝着王家宅邸走来,将婴儿送入岑氏怀中。

仙人说:“此子授汝。”

岑氏说:“吾已有子。儿媳终日孝敬公婆,请将此子授伊。”

仙人回答:“可矣!”

仙人说完之后,岑氏忽闻婴儿啼哭之声,不禁惊醒。此时,院内仿佛还有仙乐回荡。岑氏将这一奇事告知竹轩公(王阳明的祖父王伦),竹轩公也颇感奇怪,于是给新生婴儿取名为“云”,这就是后来的王阳明。

伴随着新生儿的诞生,岑氏的美梦也在街坊邻居中传开了,大家都觉得十分新奇,于是就将王阳明出生的那座房子命名为“瑞云楼”。瑞云楼的遗址现在还在,但屋子已易主,建筑物也已变为清代样式。王阳明的高徒钱绪山曾著《瑞云楼记》,其中就详细记述了王阳明的出生传说。

一直到五岁,王云都还不会说话,王家人很是担心。有一天,王云和其他小孩一起在门外嬉戏玩耍,恰巧一位神僧路过,他盯着王云端详了一会儿后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

此话正好被竹轩公听见,竹轩公心中一惊,顿时醒悟:取名为“云”,一语道破天机,泄露了王云的出生秘密,所以王云才迟迟不会说话。于是竹轩公将其名字改为“守仁”,王云便立刻会说话了。

有一次,竹轩公听到小守仁正在咏诵自己曾经读过的书,十分惊讶,问道:“何以能诵?”

小守仁答曰:“闻祖读时已默记矣。”(《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

王阳明的弟子黄绾在《阳明先生行状》[17]中的记载与上述内容有所不同。

一日,过路的僧人摸着王云的头顶,说道:“有此宁馨儿,却叫坏了。”

龙山公听闻之后顿时醒悟,于是将其名改为“守仁”,之后王云很快就显露出其非凡的才能。

按照人之常情,孩子出生之后,身边的亲人总是会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并会给他取一个相称的名字,希望孩子长大之后真正能够人如其名。

爱菊好酒的陶渊明便是如此,他为长子取名“俨”。“俨”有恭谨之意,陶渊明之所以为长子取此名,是希望长子能够像古时的圣人那样温恭有礼。

孔子之孙孔伋(即子思)曾著有《中庸》。陶渊明希望儿子成为像子思一样的人,所以又为儿子取字“求思”。陶渊明有《命子》诗,诗云:

卜云嘉日,占亦良时。

名汝曰俨,字汝求思。

温恭朝夕,念兹在兹。

尚想孔伋,庶其企而!

厉夜生子,遽而求火。

凡百有心,奚特于我!

既见其生,实欲其可。

人亦有言,斯情无假。

竹轩公为王阳明取名“守仁”,正是希望他日后能成为一名仁德兼备的圣贤。而王阳明不辱其名,终成一代圣贤。

朱熹,字元晦,宋朝大儒,也是宋学的集大成者,因创立朱子学而闻名于世。“元晦”二字是其恩师刘屏山给他取的。

朱熹之父朱韦斋(朱松)与刘屏山是至交,在朱熹十四岁时因病去世,临终之前曾留有遗言,让朱熹师从自己的四位好友刘彦修、刘白水(刘勉之)、胡宪(籍溪)和刘屏山。四人都把朱熹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来看待,其中一位还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朱熹。四人悉心教导朱熹,希望他日后能成大器。

元晦的“元”字有天地之德、人之仁德之意,但朱熹对于使用“元”字有一点儿惶恐,所以后来将“元”字省去,自号“晦庵”。

刘屏山为什么要给朱熹取一个“晦”字呢?他在《字朱元晦祝词》中说明了缘由:“木晦于根,春容晔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

树木的根扎得越深广,到了春天枝叶就会越繁茂;人越内敛谨慎,他的精神就越清爽,内心也就越强大。朱熹一直谨记恩师的“木晦之教”。

刘屏山是一位倾向于禅学的儒学家,推崇“默坐澄心”,他教导朱熹要深刻探究人的内心世界,并最终助其成为一代哲学大师。

虽然朱熹后来也曾批判过屏山的“默坐悟人”之学,但是到晚年时,他开始追怀往昔,再次推崇“木晦之教”。

王阳明到晚年时思想逐渐成熟,可以说是达到了与“守仁”之名相符的境界。

王阳明四十九岁时提出“致良知”说,并不断完善此说。他主张良知本体是人的真心和对他人的体谅之情,所以只要“致良知”,就能实现天地万物的“一体之仁”。

王阳明秉承天理,提出“致良知”说,并受“一体之仁”思想的驱动,以天下人的苦难为自身的苦难,以天下事为己任。虽然世人笑其疯癫,但他毫不为意,他的这份赤诚足以惊天地、泣鬼神。晚年的王阳明不顾世人的非议,为了拯救百姓而东奔西走,终日劳苦,无片刻休憩,在此方面简直可比肩孔子。阳明的精神,阳明的行为,都无愧于他的“守仁”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