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书为稀见的上海开埠早期英文文献的汇编,凡六种:
《上海游记》,译自罗伯特·福钧(Robert Fortune,1812—1880)著《三年中国北方诸省漫行记》(Three Years' Wandering in the Northern Provinces of China, London:John Murray Albemarle Street,1847)一书的第八章和第十三章。福钧是苏格兰植物学家和旅行家,曾于1843年、1848年、1853年和1858年来中国,并著有多部中国和东方考察的游记。福钧中国之行的主要目的是收集植物,其中他的第一次中国之行,即1843—1846年的中国之行,期间曾两次到访上海,而有关福钧此两次上海之行的经历在其著作《三年中国北方诸省漫行记》中有详细记载。在该书的第八章和第十三章,福钧详细地记下了他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考察时的所见所闻,包括对其时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如何到中国人的花园中探访牡丹花等植物品种以及在中国官员家里做客和苏州之行的经历等等,不但生动有趣,而且对了解开埠之初的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状况等方面有一定史料价值,特别是书中有较多内容反映福钧与华人的交往情况,对了解开埠初期上海地区的华洋关系,尤其是华人对外国人的态度有独特的价值。
《上海社会概况》(Shanghai Considered Socially, Shanghai: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1875)为美国长老会传教士朗格(H.Lang)所著,是一篇演讲稿,主要探讨的是早期上海租界和外侨社会的状况,涉及租界设立、租界的管理和各项市政设施的建立、不同年份外侨的数量和职业、外侨的娱乐和宗教生活、19世纪50年代与70年代的上海物价等等,对于全面了解开埠之初至19世纪70年代上海租界的发展情况以及外侨的社会生活等方面有相当高的价值。
《上海故事——从开埠到对外贸易》(The Story of Shanghai——from the Opening of the Port to Foreign Trade, Shanghai:“North-China Herald”Office, 1889)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一部英文上海史著作,1889年由字林西报馆出版,作者麦克莱伦(J.W.Maclellan)曾担任上海《字林西报》主笔。该书对上海开埠之经过、初创时期的上海租界,特别是对小刀会起义和太平军攻打上海时期的租界情况有相当详细的记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写作该书时查阅了上海租界早期的档案和英国的外交档案等文献,内容翔实可靠。
《远东生活回忆录》(Life in the Far East, Shanghai:“North-China Herald”Office,1894)为早期来华美国商人魏德卯(William Shepard Wetmore)的回忆录。魏德卯早在19世纪30年代即来广州等地经商。上海开埠后,他曾一度在此经商、居住,并且参加过著名的“泥城之战”。书中不仅对“泥城之战”有详细的记述,也记录了作者亲眼所见的19世纪50年代的上海、广州和香港等口岸城市的社会状况。更值得一提的是,书中亦从侧面对日本开埠的情况有所反映,是目前不多见的有关19世纪50年代的上海及其他远东港口城市基本情况的珍贵史料。
《上海租界历史杂录》(Some Pages in the History of Shanghai[1842—1856], East and West, LTD.3.Victoria Street, London, S.W.)是曾经担任过英国驻沪领事的卡莱斯(W.R.Carles)于1916年5月23日在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的卡克斯顿大厅向中国协会(China Society)宣读的一篇关于上海租界的论文,主要涉及租界早期的发展情况,其中对租界市政机构工部局的设立情况及其合法性等问题,特别是英国政府对上海工部局设立的态度有专门探讨,亦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文末附有参加这次会议的早期上海外侨回忆当年的上海和上海生活的内容,亦有一定史料价值。
《小孩日记》(The Unexpurgated Diary of a Shanghai Baby, The China Press, Shanghai)是一位在上海生活过的美国女孩埃尔希·麦考密克(Elsie McCor.Mick)的日记。这篇日记记录的是一个儿童眼中的外侨家庭生活的一些片段,诸如日常生活、社交、娱乐。书中亦有不少关于这个美国家庭中的中国管家、保姆的工作情况以及与主人关系的内容,笔调活泼、诙谐,对于外侨社会生活的研究有独特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