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修订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标点符号误用举隅

一、误用句号

(一)句末点号之间误用

例如:

①忘不了你啊,我心中的玫瑰。(感叹句)

【解析】此为感叹句,末尾应使用感叹号。

(二)句意不完整误用句号

例如:

②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对极了。

【解析】前两句是一个假设复句,第一个句号要改为逗号。

二、误用问号

(一)非疑问句误用了问号

例如:

①很怀疑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真有穷尽的一天?按照事物的相对性推导,是否还存在与物质相对的反物质?(重庆高考试题)

【解析】表示感觉的动词“怀疑”后面跟着一个主谓结构的短语,做“怀疑”的宾语,指出“怀疑”的内容,是陈述句,第一个问号应该改为句号。

②我想养只鸽子,让它生鸽蛋给小孩儿玩。可是目前严重的问题是,有没有壁虎,假定有了,会不会偷鸽蛋?(湖北省高考试题)

【解析】判断词“是”的后面是陈述的内容,是句子的宾语部分,不是疑问句,所以句末应该用句号。

③记者由此推想:在“五一”这个劳动者的神圣节日里,农民工到底能够有多少人享受到法律赋予他们的休息权?(山东省高考试题)

【解析】句末问号改为句号。因为该句只是陈述记者推想休息权问题的事实,并不是要发出疑问。

以上几例有类似的情况,问句形式只是做“不知道”“分不清”“关注着”等表示判断或表示心理感觉的动词的宾语,不能用问号,只能用逗号或句号。

④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初确认。(山东省高考试题)

【解析】句中虽有疑问代词,但实际上是陈述句,不能用问号。

有些句子虽然用了疑问代词“谁”“什么”“怎么”“哪里”等,或有疑问语气词“吗”“呢”等,但全句不是疑问句,末尾就不能用问号。

(二)问号错位

例如:

⑤“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浙江省高考试题)

【解析】问号的位置有误,倒装问句应将其视为一个完整句子,问号应放在句子的末尾,倒装成分后用逗号,所以这句话的标点应改为“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

(三)选择问句间误用问号

例如:

⑥姚明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山东省高考试题)

【解析】“是……还是……”构成选择关系的复句,只在句末用问号。因为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该句应标点为“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

(四)连续问句未都用上问号

例如:

⑦对于袁野小朋友来说,人工鸟巢本身就像巨大的问号在吸引着她:小鸟会住进去吗?都有什么样的鸟,有多少鸟会住进去,住起来舒服吗?(重庆高考试题)

【解析】此处是4个连续不同内容的问题,各句都要用问号。

⑧“是谁找我们来凿墙的?是您老人家吧?先凿哪面墙呀,是都凿了哇还是留下一面啊?” (湖北省高考试题)

【解析】连续问,“先凿哪面墙呀”后面也应该用问号。

三、误用叹号

例如:老人拿到医疗救助金后感动地说:“如今有这么好的政策,有这么好的医疗条件,虽然得了重病,并不可怕,我呀!还得活一阵子呢。”(山东省高考试题)

【解析】“我呀”后面的感叹号应改为逗号。因“我呀”后应是一个停顿,和后面的“还得活一阵子呢”才构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我呀”后用一个表示收束的感叹号不妥,另外,“我呀”后用感叹语气,也不恰当。

四、误用顿号

(一)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例如:

①艺术节期间,这个县将举办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活动、科技下乡活动、内容独特的文物、风情、美术、摄影展览,以及大规模的经贸活动。(山东省高考试题)

【解析】这里实际上有三个分句,“这个县将举办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活动、科技下乡活动”是第一个分句,“科技下乡活动”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②“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山东省高考试题)

【解析】“两岸携手”与“共渡难关”是两个并列分句,之间不用顿号用逗号。

(二)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误用顿号

例如:

③这台文艺晚会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广播电视局主办、江西凤凰光学仪器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解析】“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广播电视局”是一个层次,属小并列,其间能使用顿号;“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广播电视局主办”和“江西凤凰光学仪器集团有限公司协办”是不同层次,属大并列,它们之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④有些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产品、管理水平落后,面临的竞争程度高、市场需求变化快,因而承担的风险往往要大于获得的效益。(湖北省高考试题)

【解析】不同层次的并列,小层次用顿号,大一层用逗号。第一个分句“规模小”后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⑤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对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江西省高考试题)

【解析】错用顿号,混淆了大小并列的界限。“持有毒品”和“大麻等植物”后的顿号都应改为逗号。

(三)连词前面误用顿号

例如:

⑥畅销海外的名贵药材三七、天麻、红花、和雪莲等,已被抢购一空。

【解析】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及”“与”“或”“或者”等,就不能使用顿号,因为这些连词已经表示并列关系,顿号也表示并列关系,若同时使用就造成重复。

(四)表示概数误用了顿号

例如:

⑦一起去的有十七、八个人,有我的姐姐、表哥、表妹、同学…… 等。(上海高考试题)

⑧小河对岸三、四里处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全国高考试题)

【解析】表概数的两个相邻数字间不用顿号。此二例中的顿号都要删除。

(五)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顿号

例如:

⑨今年春节,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 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全国高考试题)

【解析】并列词语做谓语和做补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两个词语间的顿号都应改为逗号。

(六)关系紧密,停顿较小的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顿号

例如:

⑩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明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

【解析】“工农兵” “男女老少” “兄弟姐妹”等并列词语结构紧密,不用顿号分隔开来,应去掉 “工、农、兵”中的顿号。类似的还有“青红皂白”“风马牛不相及”“ 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并列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或者停顿较小,又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加顿号。

(七)相邻的数字连用表示简略语,应用顿号却没有用

例如:

⑪春节期间,省委领导看望了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

【解析】“退居二三线”,是“退居二线”“退居三线”的简略说法,应为“退居二、三线”。相邻的数字连用表示简略语,应用顿号。

五、误用逗号

(一)不该停顿时用逗号

例如:

①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解析】用逗号使句子支离破碎,应删除句中的逗号。

②他最要好的朋友,—一个房地产商—告诉他,市场正在调整,眼下买房要慎重。(江西省高考试题)

【解析】“一个房地产商”是对“朋友”的解说,中间不需要加逗号。

(二)误把句号用成逗号

例如:

③中国领导人决心防止“非典”的再次爆发,卫生部长吴仪表示愿意改革中国的卫生保健体系,这给国际卫生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解析】这里有两句话,却一逗到底,第二个逗号要改成句号。

(三)误把顿号用成逗号

例如:

④张依朋把自己的烦恼,苦闷,一股脑儿地向王校长倾诉着,说话中间还不停地叹着气。(湖北省高考试题)

【解析】“烦恼”“苦闷”是并列的词语,之间应用顿号,句子中的层次关系才能更清晰。

(四)误把分号用成逗号

例如:

⑤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企业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山东省高考试题)

【解析】应将“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后面的逗号改为分号,因为“一方面……一方面……”连接的是两个并列的分句。

六、误用分号

(一)已用句号又误用分号

例如:

①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解析】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内点号。上句既然已经用了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或者将句号改为逗号,或者将分号改为句号。

(二)未用逗号而误用分号

②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解析】应将两个分号都改为逗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虽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七、误用冒号

(一)冒号后面管辖的范围不清

例如:

①某夜,独坐窗前,翻看读书笔记,无意中看到几句话:“素食则气不浊,独窗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细细玩味,顿觉神清气爽。(湖北省高考试题)

【解析】冒号要管到句末,或把第一个句号移到引号内,或去掉冒号。

②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解析】冒号提示的范围,至少应关涉到第一个句号的前面。此句中的冒号是对“毛泽东有两句诗”内容的提示,但是,“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不属于毛泽东的诗句。因而,此句中的冒号为误用。或者将冒号改为逗号,或者将“我”前的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二)总括句未用冒号

例如:

③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江苏省高考试题)

【解析】前三个分句列举,最后一句是总括,“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前要用冒号。

(三)同一句中误用两个冒号

例如:

④开班会时,班主任正式向全班同学宣布:学校这次征文比赛确定了两个主题:一是支持奥运,二是抗震救灾。(湖北省高考试题)

【解析】一句话中有了两个冒号,造成关系不明,层次混乱。“两个主题” 后的冒号可以改成逗号。

(四)没有提示或总括作用的地方误用了冒号

例如:

⑤考试后,老师对他一说:他立即意识到自己答题出现了问题,应该认真检查原因。

【解析】冒号起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的作用,而上句中的“说”没有任何提示作用,即“说”后面的话不是“老师”说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五)“某某说”位置在中间时误用冒号

例如:

⑥“防治手足口病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情,”省领导在慰问患者及其他人员时说:“必须坚持生命第一的理念,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江西省高考试题)

【解析】冒号的作用是提示下文。用了冒号,前面的话便没有着落了。凡是在一段引语的中间插“某某说”,这“某某说”后面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冒号。

(六)完全列举后面误跟“等等”

例如:

⑦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音乐之声》《王子复仇记》等等,为什么令人百看不厌?这首先还是归功于本子做得精彩。(湖北省高考试题)

【解析】冒号表示列举的时候应该是完全列举,后面也就不能跟“等等”,所以“如”后冒号应该删去。

(七)冒号同表意相同的文字重复

例如:

⑧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这就是因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

【解析】冒号已经是在表示解释原因了,但后文又使用了“这就是因为”,因而造成了表意上的重复。

⑨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总之,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解析】冒号用在总括语之前,但这里又使用了“总之”一词,造成了表意同标点符号重复。

八、误用引号

(一)引号与相邻标点的误用

例如:

①李老教导他的学生说:“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江西省高考试题)

【解析】完整引用,句末点号应放在后引号内。

②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提出阅读者应走的四步,即:向前一步、往旁一步、随便走几步、在网络与书籍之间跨步。(山东省高考试题)

【解析】部分引用,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逗号应放到后引号外。

③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湖北省高考试题)

【解析】部分引用,且不需停顿,引号内的句号应去掉。

④“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湖北省高考试题)

【解析】句中对“洪民”的话是完全引用,因此句末句号应放在后引号内。

⑤“留住济南”图片展深深吸引了观众。那小巷,那泉水,那绿草青苔,已经成了难以寻觅的影子—真可谓“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山东省高考试题)

【解析】引用的内容是做句中的宾语部分,句号应移到引号外面。

(二)滥用引号

例如:

⑥以“团结、友谊、交融、发展”为主题的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今天在“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广场隆重开幕。(山东省高考试题)

【解析】“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不需要特别强调,应删去双引号。

⑦小姑娘告诉我:“她的家就在附近,每天她都会看到月亮湾,看到月亮湾的珠玑,看到无数来自外地采撷珠宝的客人们。”

【解析】引号内显然不是“小姑娘告诉我”的原话,而是转述小姑娘的话,所以引号应去掉。

(三)引号当用不用

例如:

⑧秦少游《踏莎行》曰:“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个迷字就摄住了月光的精髓。(重庆高考试题)

【解析】“一个迷字”中的“迷”表示强调,应该加引号。

(四)与其他标号误用

例如:

⑨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厂”的2号机组核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全国高考试题)

【解析】“秦山第二核电厂”与“国产化商业核电站”构成复指关系,“秦山第二核电厂”的双引号要么不用,要么改为破折号。

九、误用括号

(一)括号位置不当

例如:

①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政治的清明和文化的复兴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湖北省高考试题)

【解析】括号内容只是注释引用语的出处而非引用语,所以应把括号及相关内容放在引号外。

②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作物的叶子(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重庆高考试题)

【解析】考查句内括号的用法。第一处括号“如丝瓜、番茄”是注释“瓜果、蔬菜”的,第二处括号“如水稻、小麦”是注释“作物”的,都要紧贴着要注释的内容。

(二)该用括号而未用

例如:

③学校领导决定文科各系,中文系、哲学系、经济系、历史系、外文系,要加强语文训练,提高写作水平。

【解析】“文科各系”和“中文系、哲学系、经济系、历史系、外文系”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从属关系,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说明,因而后者应该用括号括起来,并去掉“文科各系”后面的逗号。

(三)与其他标号误用

例如:

④站在村中心小学那几间破烂不堪的教室前(有两间的墙都倒塌了一半),感觉这里像是刚被敌机轰炸过。(江西高考试题)

【解析】括号应改为破折号,因为“有两间的墙都倒塌了一半”不属于注释“教室前”的句中括号,是具有补充性质的,故改为破折号。

(四)句内括号中点号的误用

例如:

⑤出版社除出了《读书生活》和《认识》两种杂志(均因抗战爆发而停刊。后一种好像只出了两期,现已少为人知,然而很有分量。)外,还出了若干译著。(湖北高考试题)

【解析】当句内括号的注释语有标点时,最后一个标点(问号与叹号除外)应省去。

十、误用破折号

(一)破折号和冒号相混淆

例如:

①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

②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解析】冒号标示总说和分说的用法极易和破折号表说明或注释的用法相混淆。凡是用破折号标示说明或注释的,如果把说明或注释部分删去,句子的内容和形式仍是完整的;而冒号表示总说和分说的句子则不能把分说部分删去。例①中的破折号应改为冒号。例②中的冒号应改为破折号,并在“造纸术”的后面加上破折号,两个破折号共同表示夹注。

(二)破折号和“是”“即”重复

③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含辛茹苦却毫无怨言。

【解析】表示补充或注释时,破折号相当于一个“是”字。例句中既用了破折号,又用了“是”,属重复,要么去掉“是”字,要么去掉破折号。

④生长在人迹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解析】此处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同“即”“就是”等意思相同,只能保留其一。

(三)破折号和括号重复

⑤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的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浙江省高考试题)

【解析】破折号和括号的作用是相同的,用一个就可以了。

十一、误用省略号

例如:

①她打扫卫生不认真,对待孩子不耐心,买菜报花账,好吃懒做,等等……真让人忍无可忍! (湖北省高考试题)

【解析】“等等”与省略号都表示省略,不必重复运用,去掉“等等”或去掉省略号。

②在鄂西大山的半个多月里,将士们不论是行军还是宿营,都能听到老虎、豺狼、野猪、豹子……及其他野兽的叫声,已经习以为常。(湖北省高考试题)

【解析】省略号与“及其他野兽”重复,应删去省略号。

十二、误用书名号

(一)非书籍、报刊名误用书名号

例如:

①不用说别的,就是光听听这些课程的名称—《公正》《幸福》《聆听音乐》—你就有听下去的冲动。(重庆高考试题)

【解析】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公正”“ 幸福”“ 聆听音乐”是课程名称,不应该加书名号,可以加引号或者不加。

②上海文艺出版社最近推出了《当代文坛大家文库》:《巴金七十年文选》、《冰心七十年文选》、《夏衍七十年文选》、《施蛰存七十年文选》、《柯灵七十年文选》。这些书都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江西省高考试题)

【解析】书名号一般用在具体的书名和文章篇名上,《当代文坛大家文库》的书名号应该修改为引号。

③近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和重庆电台共同推出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栏目—《不朽的红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重庆高考试题)

【解析】“不朽的红岩”是电视栏目的主题,属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因此用引号,不能用书名号。

(二)当用书名号却没有用

例如:

④《“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的作品。

【解析】《指南录》是诗集名,在书名号中还要使用书名号时,应用单书名号。

十三、误用间隔号

(一)误用于书名的同位词组之间

例如:

①《音乐之子·陈田鹤大师传》

“音乐之子”(同位语)与“陈田鹤”(本位语)构成同位词组,前者说明后者,结构紧密,中间不宜用间隔号隔开。

(二)误用于书名和版本之间

例如:

②《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③《汉语大字典·缩印本》

【解析】“现代汉语词典”与“修订本”、“汉语大字典”与“缩印本”不是并列成分,也不是整体与局部(如书名与篇名)的关系,后者不过是对前者的版本的一个说明,因此两者之间不宜用间隔号分隔,版本说明可改在书名号之外。

(三)误用于书名和篇名非中心语的并列成分之间

例如:

④《瑰丽·珍贵的田黄石—简介寿山石之王“田黄”》

⑤《股票·债券投资实战技巧》

【解析】标题中的并列成分可用间隔号分隔是就中心语说的,例④中“瑰丽·珍贵”虽然是并列成分,但不是中心语,而是修饰语,其中的间隔号可改为顿号,或者删去。例⑤中并列成分“股票·债券”也非中心语,其中的间隔号可改为连词“和”或“与”。

(四)误用于国籍和人名之间

例如:

⑥法·巴赞《电影是什么》

⑦英·林格伦《论电影艺术》

【解析】例⑥中的“法”与例⑦中的“英”是国籍,用间隔号与后面的人名分隔,会使人误以为是人名的一部分,间隔号可改为“国”字,或改用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