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区划沿革
历史沿革
晋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据《禹贡》等史籍记载,中国古时,宇内分为九州,晋城属冀州之域,且因传说中的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都与晋城相距不远,晋城又属于“帝都畿内”。周代,晋城为晋国之地。公元前376年,魏、赵、韩三家分晋,置晋君于晋城高都奉祀,迁晋静公于端氏。是时境内大部属韩。公元前262年,秦攻占野王(今河南沁阳),切断韩与上党的通道,韩上党守冯亭举上党十七城归赵,并由此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秦灭赵后,全境归秦。秦汉时,境内置高都、泫氏、端氏、濩泽、阳阿、沁水等县,分属上党、河东、河内三郡。东晋十六国时,本境先后为刘渊、石勒占据。西燕慕容永称帝后,由上党郡分出建兴郡,复署阳阿县。建兴郡治所在阳阿县,辖阳阿、高都、泫氏、濩泽、端氏等县。境内始有县以上建置。529年(北魏永安二年),于境内置建州,辖高都、长平、安平、泰宁等四郡,约相当于今晋城市所辖范围。583年(隋开皇三年),改建州为泽州,此为境内称泽州之始,隋以后境内区划称谓虽屡有变动,但基本格局未变。1728年(清雍正六年)升泽州为府,辖凤台、高平、阳城、陵川、沁水5县,直至民国废府、州存县,作为辖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一直持续了1300多年。抗日战争期间,因各县县城先后沦陷,晋城县曾分设为晋南县(后改称晋沁县)、晋北县、晋东县,阳城县分设为阳南县、阳北县,沁水县分设为士敏县、沁南县,并于晋城、高平、陵川接壤地区设立陵高县,在高平、陵川、长治、长子四县交界处设建宁县,分属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原五县建制。1949年10月设立长治专区(后改为晋东南地区),晋城、高平、阳城、陵川归长治专区,沁水县归翼城临时专区, 1950年翼城临时专区撤销后,沁水县也归属长治专区。1958年,曾将沁水县并入阳城县,高平县、陵川县并入晋城县,其后又先后恢复沁水县、高平县、陵川县建制,和晋城县、阳城县一起,习惯上被称为晋东南地区南五县。1983年撤销晋城县,设立晋城市(县级),由晋东南地区行政公署代管。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晋东南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晋城市由县级市升为地级市,设立城区、郊区,并将原晋东南地区的高平、阳城、陵川、沁水4县划归晋城市管辖。
行政区划
1985年5月晋城建市后,原境内5县划分为2区、4县,共有乡(镇、办)117个,其中,5个办事处、32个建制镇、80个乡。1993年7月,高平撤县建市,1994年4月高平市城关镇撤销并改设城东、城北、城南3个办事处。1996年8月8日郊区撤销后改设泽州县。此间,全县有2个乡撤乡建镇。至1996年底,全市6个县(市、区)共设8个办事处,35个建制镇,80个乡,2420个行政村,69个居民委员会。
2001年实行撤并乡镇的区划改革后,全市共设48个镇,26个乡,10个办事处,2337个行政村,出现了由乡多镇少变为镇多乡少的行政区划格局。至2014年底,晋城市辖6个县(市、区),分别为城区、泽州县、高平市、阳城县、陵川县、沁水县。共设48个镇、26个乡、10个街道办事处、2345个行政村(含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