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第1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卷首语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筹备,我院主办的《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第1辑终于面世了。作为一本以艺术学理论为学科基础,聚焦于艺术理论及艺术史、艺术批评前沿问题的集刊,本刊旨在通过刊发国内学界具有自觉本土问题意识的优秀研究成果、推介国外学界具有前瞻性和启示性的重要理论文献,搭建起一个更具思想活力的学术交流平台。为此,在栏目设置上,本刊一方面力求追踪当前理论前沿,以专题的形式将其呈现出来;另一方面精心编排常设性栏目,致力于推介域外学人的思想成果,并以艺术批评的方式对艺术实践领域保持持续的关注。

本期重点推出的专题“艺术理论:学科与知识谱系”,立足于当代学术语境,在学科建制的大背景下探讨了艺术理论的若干关键问题。众所周知,随着艺术学升级为学科门类,艺术理论在学科层面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作为对这些问题的深度反思,本次专题由西方学者和中国学者各三篇论文组成。其中,前者是精心编选的三篇西方艺术学科发展史上涉及艺术理论与艺术史、美学等关系问题的重要文献;后者则是本土学者面对仍在发展中的中国当代艺术理论,所做出的积极回应。比如赵奎英的《艺术学理论的名称、对象、边界与谱系》一文,针对艺术学理论学科所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较为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性意见。事实上,这一专题也将成为本刊始终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以期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体系发展和知识谱系建构添砖加瓦。

此外,本期“艺术史的理论视界”专题基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传统艺术史研究中不为人瞩目的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其中,韩伟华的《被误读的经典:从拉斐尔的〈雅典学园〉透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艺术与宗教之关系》一文,由拉斐尔的《雅典学园》入手,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艺术与宗教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文献翔实的论证;高薪的《抽象艺术的文化政治》对形式主义与社会艺术史的诸多论争的分析,都为我们开启了新的理论视野。

“艺术的跨学科研究”专题基于一个更为开放的学术视野,探讨了当代文化艺术中的一些饶有趣味的议题。比如王海洲的《新中国女性的国家认同构建(1949—1984)——基于女民兵宣传画的图像政治学分析》一文,立足于图像政治学维度,对新中国女民兵宣传画背后的国家认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颇具理论启示意义。

在艺术批评方面,本期聚焦于近年来在抽象艺术领域相当活跃的艺术家李磊,精心组织了四篇评论文章,不仅从各自角度分别阐释了李磊作品所蕴藏的艺术魅力,同时还包含了对抽象艺术本身的理论反思。这些反思对于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面貌和问题,同样是大有裨益的。

另外,“国外知名艺术史家访谈”栏目整理了两篇近年曾造访过南京大学的西方艺术史家的访谈。其中,加拿大学者马克·齐森是多伦多大学艺术史系教授,在17世纪以来的艺术理论、艺术史、视觉文化等研究领域有很高的造诣;美国埃默里大学艺术史系瓦尔特·梅隆教授,则是北欧文艺复兴艺术、荷兰艺术及视觉释经学方面的权威之一。

本期刊物从专题拟定到稿件收集、编辑整理,耗费了不少心力,但编纂成册之后的欣喜足以抵消这份辛劳。希望我们能够借助这份刊物的持续出版,为推动中国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健康发展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