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城市与富集城市产业对接问题研究:以河南省焦作市与平顶山市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 研究内容

本书共包括七章内容:

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主要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重点和难点。

第二章阐述产业对接的相关理论。首先阐述相关概念及内在机理,包括产业对接、产业转移以及产业承接的概念和内在机理;然后阐述产业对接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产业分工与合作理论、协议分工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梯度转移理论、雁行发展理论、重合产业理论、梯度双赢理论、产业开放政策理论、“中心—外围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第三章介绍我国煤炭城市的发展概况。首先,对煤炭城市的概念和分类进行界定。其次,在阐述产业结构演变的理论和一般规律、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和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分析煤炭产业和煤炭城市的发展规律,煤炭产业的发展规律主要包括产业生命周期规律、产业收益递减规律、产业衰亡不可逆转规律;煤炭城市的发展规律主要包括煤炭城市经济的生命周期规律、城市建设与资源开发的同步演进规律、环境问题的递增规律、综合效益递减规律。最后,分析煤炭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机制、特征及成因,煤炭城市的产业结构特征包括: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产业结构的二元性突出,产业关联度低、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差,产业部门呈分割型,产业组织结构单一;成因包括:区位因素的影响,政府宏观调控的误导,经济体制改革滞后,煤炭价格机制客观上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煤炭开采的补偿机制严重缺失,煤炭企业经营机制存在缺陷。

第四章分析平顶山市与焦作市实施产业对接的现实基础。首先,介绍平顶山市与焦作市的基本情况。其次,分析平顶山市与焦作市的产业现状,平顶山市的产业发展现状主要从平顶山市三次产业结构现状、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与年增长率状况、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资源型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增加值结构状况、劳动力结构状况等方面分析;焦作市的产业发展现状主要从焦作市三次产业结构现状、三次产业发展情况的动态分析、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产业增加值结构状况、劳动力结构状况等方面分析。再次,从产业合理分工的现实需要、产业对接的客观需要两个方面阐述两市实施产业对接的必要性。最后,通过定量的方式来分析两个城市经济增长的差异性,从而探究两个城市之间的产业对接是否可行。

第五章从需求、供给和背景三个方面阐述平顶山市与焦作市进行产业对接的潜力。首先,从需求的角度分析两市分别作为产业转出方和承接方的需求;其次,从供给的角度分析两市分别作为产业转出方和承接方的供给动机;最后,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来分析两市实施产业对接的背景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两市产业对接的走向和发展程度。

第六章确定平顶山市与焦作市产业对接的布局。首先,引入产业结构有序度模型,以便进一步分析平顶山市与焦作市的产业发展差距;其次,采用基于产业梯度理论的产业梯度系数和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产业成长系数,建立一个二维坐标体系模型,具体确定焦作市作为转出区、平顶山市作为承接区的产业和平顶山市作为转出区、焦作市作为承接区的产业。

第七章是促进平顶山市与焦作市顺利实施产业对接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强两市地方政府的对接,包括加强两市组织机制对接、战略对接和制度环境对接。二是建立区域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弱化利益冲突。三是创造两市进行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主要包括:创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和方式;发挥集聚效应,引导产业相对集中;坚持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四是促进两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以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为重点、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二是优化、提升产业结构,使产业链不断向高端延伸。五是加强各类人才的培养,主要包括加强创新型企业家的培养;加强专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保障普通劳动力权益,加强高素质劳动力的培养。

二 研究方法

本书立足于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将研究视角放在资源富集城市与资源枯竭城市的产业对接上,并以平顶山市和焦作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在对接产业的选择上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在产业对接的潜力分析上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在产业对接的政策建议上则采用演绎法和归纳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