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要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学习国学的意义

表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学”概念自提出以来,不仅在概念的内容和定义上争议不断,而且对其形式和存在的必要性也饱受质疑。何炳松在《论所谓国学》中尖锐地提出,国学来历不明、界限不清,并违反现代科学的分析精神,以一团糟的态度对待本国的学术,号召“中国人一致起来推翻乌烟瘴气的国学”何炳松:《何炳松史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72页。。钱穆在《国学概论》中指出:“学术本无国界,国学一名,前即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特为一时代名词。”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页。马一浮在《泰和宜山会语》中说:“国学这个名词,如今国人已使用习惯了,其实不甚适当。照旧时用国学为名者,即是国立大学之称。今人以吾国固有的学术名为国学,意思是别于外国学术之谓。此名为依他起,严格说来,本不可用。今为随顺时人语,故暂不改立名目。”马一浮:《泰和宜山会语》,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些观点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主要原因是学术学问具有普适性,而不应以国别来区分;国学概念相对笼统和宽泛,有悖于现代学科分类越来越细的发展趋势。然而,诚如黑格尔所言“存在即合理”,国学这一概念之所以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不仅因为其本身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被社会广泛接受,更是因为它在保存和弘扬传统文化上发挥着符号性作用。

近代以来,“国学热”曾多次兴起,最主要是两次,第一次兴起于20世纪初,延续到20、30年代;第二次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21世纪以来持续升温,至今仍在加热发展。这两次兴起的缘由有着根本差异,第一次兴起是因为国家积贫积弱,目的是为了保存国学,具有防守特征;第二次兴起是因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目的是为了复兴国学,充满进取精神。当前,全社会学习研究国学的热情不减,“四书五经”、《老子》等国学经典以及解读国学的著作大量出版;章太炎、陈寅恪、胡适、钱穆、梁漱溟等国学大师受到普遍重视,他们的作品更多地出现在读者面前;国内数十家高校设立了国学院系,部分中小学把国学作为教学内容;专家学者发表了很多国学研究文章,多家媒体开办了国学专栏和专题节目,使国学以大众易于接受的形式广为传播。国学的兴起是对特定历史时期否定传统进行反思的结果。“五四”时期,为了打破封建传统,宣传科学、民主理念,当时的众多学者对传统文化采取了批判、否定态度。“文革”时期,很多优秀传统文化遭到重大破坏。人们对这两个历史时期进行了很多反思,为国学的复兴提供了思想准备。国学的兴起是对西方文化冲击进行防御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带来了新鲜空气,又给民族文化带来重大挑战。如何消解西方文化冲击,如何弘扬民族文化,引起了许多人的深思,为国学的复兴提供了现实土壤。国学的兴起是对构建现代中华文化体系进行展望的结果。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成就斐然,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空前高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愿望更加强烈,这也促进了人们思考依托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现代中华文化体系,为国学的复兴提供了时代需求。

国学具有重要价值。在形式上,国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文明的载体多种多样,我国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家族村落、文物古迹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而言,国学在中华文明承载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它主要以书籍的形式进行文化传承,就像一根纽带将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文化珍珠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内容上,国学是中华文明的精神体现。国学蕴含着五千年来丰富的思想智慧,儒家的“德治”“仁政”“中庸”思想,道家的“清静无为”“上善若水”“道法自然”理念,均已积淀为普遍的民族心理和宝贵的历史财富,滋润着中华民族发展成长,使中华民族以其特有的品质和精神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纵向上,国学是中华文明向前发展的有力支撑。通常意义的世界五大文明中,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希腊文明都曾发生中断,有的甚至已经消亡,只有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在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中,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今,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国学对于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也必将成为我国从历史走向未来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在横向上,国学是中华文明对外交流的宝贵财富。世界上很多学者认为,中华文明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许多重要启示。国学是向世界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平台,是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对话交流的重要资源,对于保持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包容与吸纳世界其他优秀文化,促进文明互补,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传承国学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最重要的意义是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宋儒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立德立功立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弘扬传承国学,能够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推动中华文明永葆生机。其次是有利于促进民族复兴。章太炎在《国学讲习会序》中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章太炎:《国学讲习会序》,《民报》第7号。许守微则说:“国有学,则虽亡而复兴。国无学,则一亡而永亡。”许守微:《论国粹无阻于欧化》,《国粹学报》第1年第7期。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民族一次次战胜灾难、渡过难关,正是得益于我们拥有民族共同认可、普遍接受、一脉相承且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承国学,关系到民族认同感的巩固与民族发展力量的凝聚,能够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丰厚滋养。再次是有利于增强国家实力。美国学者约瑟夫·奈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与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相比,真正影响世界的是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以国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靓丽名片,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传承国学,可以凝聚民族精神,增强中国文化影响力和吸引力,推动我国综合国力的有效提升。最后是有利于守护精神家园。国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这是维系民族发展繁荣最深沉的力量。弘扬传承国学,能够培育民族精神,建立文化自信,塑造人们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思维方式,营造追求真善美的良好风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学习国学具有迫切的现实需要。一是构建社会新风正气需要国学。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风俗者,天下之大事。”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局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腐朽思想也随之孳生蔓延,给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学习国学,可以从领略“见利思义”的义利观、“思诚者,人之道”的诚信观、“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节俭观、“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消费观中汲取营养,防止和遏制腐朽思想对社会心理的侵蚀,促进人们自觉遵守公序良俗,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二是培育职业道德操守需要国学。当前,一些行业从业人员在各种利益诱惑下,罔顾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漠视甚至侵害公众利益,违法乱纪行为时有发生。学习国学,可以从体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财富观念、“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担当精神、“清、慎、勤”的官德思想中获得重要启示,进而培育和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三是提升个人精神境界需要国学。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一些人逐渐迷失在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中,忽视了精神世界的滋养与丰富,有的甚至心灵空虚、精神颓废、意志消沉,穷到除了钱什么也没有的困境。学习国学,是正心修身的重要途径,可以从感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来往”的坦荡旷达、“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坚定志向中净化心灵,潜移默化地提升思想内涵和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