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攻对攻战略的失败
——法军“第十七号计划”的破产
当德国人按照“施利芬计划”进入比利时的时候,法军也在执行他们自己的战争策略——“第十七号计划”,这是由法国参谋部总参谋长约瑟夫·霞飞制订的。正像施利芬所期望的那样,8月中旬,法国第一军和第二军戴着白手套的军官们,将各旅集结起来,威风凛凛地开向了阿尔萨斯-洛林。对德国展开复仇之战,收回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是法国自普法战争结束以来久已期待的事情。开战之初,法国军队最早执行的是由时任总司令的霞飞将军制订的“第十七号计划”,这一计划的主要宗旨就是另一位著名将领福煦提出的“要胜,就要向前进”,即强调不惜一切代价的进攻。按照预定的“第十七号计划”,法军在一片欢呼声中,向他们期待已久的阿尔萨斯和洛林方向冲杀而去,法军的右翼部队沿着一条人迹罕至的小道,突然攻到了德军左翼部队的面前。
从1914年8月1日起,欧洲各国陆军都在动员,几百万士兵沿着公路和铁路涌流,穿过莱茵河各个大桥流动,从俄罗斯帝国最遥远的省份上火车,从法国南部和北非向北奔跑,大量军队在调动或以战斗行列在行军,战争出现了对德国来说早已预见和早已深入研究过的两线作战的情形。对付这个局势,德国人在1905年就已经制订出了“施利芬计划”。在“施利芬计划”中,假想法军将会首先夺取阿尔萨斯和洛林,因为这两个地方是在普法战争中被割让给了德国的,法国人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必会倾其全力将其夺回,基于这一点德军计划用少量的左翼在阿尔萨斯和洛林牵制法军,用强大的右翼借道比利时、荷兰或卢森堡,包抄巴黎的西部,从而一举拿下巴黎。
相关链接
★法兰西与进攻精神
法军于1914年8月参战的时候所穿的制服还和拿破仑时代一样,而排兵布阵的方法也是遵循古法。全体将士都抱持着一种“进攻精神”,似乎士兵的锐气(或者说勇敢)和已经上好的刺刀就可以控制战局。所以在开战的头几个月——特别是在国境之战中——法军一直都采取一种不计后果的进攻策略,这导致他们伤亡惨重。
法国在普法战争后逐渐形成了一种“攻击主义”的军事思想,摈弃一切有关防御的观点。正如施利芬所预料的那样,战争一开始,法军右翼主力便向德国占领的洛林地区发动了进攻。在霞飞指挥下法国总参谋部制订出新的对德作战计划,对这个计划他们严守秘密,称它为“第十七号计划”。“第十七号计划”规定用法国四个集团军沿默兹河两岸向东和向北发动总攻,用最后留下来的集团军放在它们中央的后面作为后备。制订这个计划的人坚信法国的右翼能深深插入阿尔萨斯和洛林,他们不相信,法国的左翼会被德军通过比利时在默兹河以西迂回包抄,他们绝没想到,“第十七号计划”与“施利芬计划”配合得竟是那样天衣无缝。在进攻的神话下推动着的法军,在8月15日至19日的几天时间里,在东边先后攻占了一些在普法战争后被德国所占领的地方。
在1914年,德国陆军的装备和训练最好,其陆军在有效力的中型和重型火炮的数量上占有很大的优势。在军队的背后是结构良好的工业组织体系。尽管在作战思想上强调进攻,但部队亦进行防御战术的训练。德方在洛林阵地的守军,是巴伐利亚王储鲁普雷希特的第六集团军,以及从8月9日起归他指挥的冯·黑林根将军的第七集团军。鲁普雷希特的任务就是把尽可能多的法军牵制在他的战线上,使它去不了面对德军右翼的法军主力阵地。法军向阿尔萨斯的进攻揭开了法德边境战的序幕,8月7日上午,博诺的第七军从孚日山出击,经6小时传统的白刃战,法军攻占了阿尔萨斯边境小镇阿尔特基希,但没能乘胜夺取牟罗兹,第二天在总司令部的严令下才进占该城,德军后撤待援。8月9日,德军向牟罗兹反攻,一天后,法军渐渐不支,为免遭包围而不得不放弃该城。
霞飞解除了博诺军长的职务,专门组成一支“阿尔萨斯军”,召回退休的独臂将军波指挥这个军,准备重新发动攻势。正当波将军所部法军在阿尔萨斯发动攻势的时候,法军迪巴伊将军的第一集团军和德卡斯特尔诺将军的第二集团军正在分别穿越洛林地区的两条天然通道,这是法军进攻的必经之路。一个步兵集团军和一个骑兵师在8月13日攻入阿尔萨斯后,霞飞开始以右翼的两个集团军攻入洛林,处于中央的几个集团军几天后跟踪进攻,直到18日晚上,法军的朗勒扎克将军及其左路军仍然根据命令向东北推进,法国总参谋部的意图是取道美因茨直取柏林。“第十七号计划”的特点就是以攻对攻,无论在战略方面还是在战术方面都采取进攻的作战样式,霞飞坚信法军的进攻是无法阻挡的。法国人并非不考虑德国从比利时迂回过来的可能,但认为如果德国这样做的话,他们在法德边界上的兵力一定非常薄弱,这对法军在这一方向上的进攻会十分有利。霞飞没料到,法德边界上薄弱的德军挡住了法军的攻势,而德国从比利时迂回过来的军队却撞开了法国的大门。
霞飞认为德军现役部队不足以从默兹河以西实施进攻,他们亦不相信德军的预备役部队不经进一步的训练即会被使用。实际上,德军训练有素的预备役部队可立即使用于第一线作战。因此德军实实在在而出人意料地在即将进行的战斗中,对130万人的法军形成了3∶2的数量优势。8月3日,在德比边境格梅尼希附近,德军在未经宣战的情况下越过了比利时的边境线,开始入侵比利时。8月16日攻陷了比利时现代化要塞列日,德军强大的右翼开始全面启动。这时霞飞似乎仍然没有意识到德军的战略对法国的威胁性,更不曾企图阻止强大的德军右翼,他正努力去切断德军主力与其后方之间的联系。“我们要把他们拦腰截断”,法国这方面的对策是:只要德国人远道迂回包抄法军侧翼,法军就发动钳形攻势,在德军设防的梅斯地区的两侧突破德军中路和左翼,并乘胜切断德军右翼同后方基地的联系使其无法出击。
如果说德国小毛奇的作战计划过于小心,那么法国人的想法实在过于大胆,8月14日,波将军的“阿尔萨斯军”重新向阿尔萨斯发动进攻,迪巴伊第一集团军和德卡斯特尔诺第二集团军也同时向洛林地区的萨尔布尔和莫日朗出击,德军驻守洛林的是巴伐利亚王储鲁普雷希特第六集团军和黑林根的第七集团军。在迪巴伊和德卡斯特尔诺进攻的头四天,德军按照计划且战且退,仅与法军做后卫战,蓝衣红裤的法国军队从梧桐夹道的宽阔笔直的公路上源源而来,尽管德军一使用重炮就能把法军战线打得七零八落,可是法军却未遇到德军的坚决抵抗。殊不知,就在此时此刻,“第十七号计划”正式破产——事实上,这个计划早已破产好多天了。
右翼法军两个集团军企图从8月14日起在洛林地区发起进攻,8月19日他们到达萨尔布尔、韦尔加维尔、欧龙地区,第二天便同转入进攻的德军第六和第七集团军遭遇,迪巴伊的第一集团军和德卡斯特尔诺的第二集团军在进攻萨尔布尔和莫朗日两地德军严阵以待的防线中,被打得焦头烂额,吃尽了苦头。对配有重炮、铁丝网及隐蔽在掩体中的机枪的防御阵地,殊死进攻的局限性立即暴露无遗。法国人此时一直在犯一个极大的错误,那就是法国步兵上战场穿着蓝裤子和红上衣,在平地上十分显眼,他们的炮兵军官穿黑色与金色的制服,目标更是特别清楚,为此他们受到了残酷的教训。一位目击者回忆道:“法国军队以19世纪最好的队形出现在战场上,戴了白手套、修饰得漂漂亮亮的军官走在他们部队前面18米处,就像阅兵行进那样安详,他们都很勇敢,不断冒着可怕的炮火冲锋前进,但毫无用处,没有一人能在向他们集中射击的炮火中活下来。到目前为止,我没有看见一个人能前进45米以上而不被打翻的。”在德军猛烈炮击下,莫日朗要塞满山遍野的法国士兵的尸体,扑灭了法国军事教条“进攻主义”的灿烂火焰。
德方洛林阵地的守军,是巴伐利亚王储鲁普雷希特的第六集团军,以及8月9日起归他指挥的冯·黑林根将军的第七集团军。按照“施利芬计划”,他们必须先行退却,将法军引入“口袋”,拉长法军的交通线,然后把它咬住,而这时候,决战就在别处打响了。鲁普雷希特亲王原本就不甘心在这样一场决定德国命运的会战中,仅扮演一个次要角色,更不愿当别人进攻时自己却在后撤,即使出于战略上的需要。现在法军进攻受挫,他开始对参谋总部施加压力,要求立即反攻。小毛奇的思想深处一直存在着两面合围法军主力的想法,只是担心力量不足而未敢实施,这时见到自己左右两线都取得了胜利,于是改变了原来的诱敌深入的计划,同意第六和第七两集团军立即向当面法军发动反攻,并向厄比纳尔方向追击。战事从8月20日开始,当时法军右翼的两个集团军前进到梅斯以南,他们遇到前方准备充分的德军防御工事的抵抗,而从要塞出发的经过辐射状公路和铁路运来的巴伐利亚军猛烈攻击他们的左翼,全线陷于苦战的法国第二集团军,这时其左翼正遭到梅斯德国驻军分遣队的猛攻,法军的左翼垮了,后备队业已全部投入作战,德卡斯特尔诺意识到进攻的全部希望已成泡影,于是停止战斗。霞飞只好命令第二集团军跟友邻军一并撤退,好容易打了七天才拿下的地方,如今又被迫放弃了。
正如施利芬所预料的那样,法军开始进攻洛林,法军主力和德军左翼在德法边境上不断上演着进攻和反攻的大戏,最后德军的大炮和机枪占了上风,法军在两周的作战中损失惨重,只得撤退,而德军右翼这时却从比利时打到了法国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