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智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章 孝敬心:以孝安家,以敬持家

孝顺在当下

“就如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此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

——王阳明

王阳明给弟子邹守益的信说:“近来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尽,今自多事以来,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他认为致良知必须要讲孝道。对于母亲早逝,他没能奉养;祖母临终,未及一见,王阳明深感伤痛并一直自责于心。在其父去世之后,王阳明也卧病多日。

人的一生难免有很多缺憾,其中最大的可能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有一天我们蓦然发现,父母已两鬓斑白,此时才孝敬他们,我们会错过无数时机。甚至当双亲已离你远去,才幡然悔悟,却已尽孝无门,这将成为永远无法弥补的憾事。

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强调孝也要知行合一,“就如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此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他强调孝要及时的行动,将知和行紧密结合起来。

孝,经不起等待。生时如果不养父母,死后万事皆空。《孔子·集语》中“子欲养而亲不待”就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

春秋时,孔子和弟子们出去游玩,忽然听到路边有人在啼哭,就上前去看怎么回事,啼哭的人叫皋鱼,皋鱼解释了他啼哭的原因:“我年轻时好学上进,为了求学曾经游历各国,等我回来时父母却已经双双故去。作为儿子,当初父母需要侍奉的时候我却不在身边,这好像‘树欲静而风不止’;如今我想要侍奉父母,父母却已经不在了。父母虽然已经亡故,但他们的恩情难忘,想到这些,内心悲痛,所以痛哭。”

人生在世,必然会经历种种痛苦的情感折磨,也在痛苦中锻炼得愈发坚强,面临悲痛愈发能强忍声色,而“子欲养而亲不待”却让人们倍觉“生命中难以承受之痛”。

很多人总在说,等到有钱和时间了,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你可以等待,但父母不能等待。在不经意间,父母渐渐变老。花点时间多陪陪父母,父母们没有太多的要求,只是想多让你陪陪。否则当你挚爱的亲人离你而去,你在脑海中回想他们以往对你如何嘘寒问暖、呵护备至,你却只顾着打拼自我天地,忽略了关爱他们,让他们在守望你的寂寞中落寞而去。你的悔、你的痛,成为你一生最深刻的烙印,任岁月无情也抹杀不去。

figure_0063_0018
王阳明学说认为致良知必须要讲孝道。

生孩子不易,养孩子更不易,付出的辛苦是没有当过父母的人难以理解的。古时候父母亡故,做子女的要服丧三年,这是对自己刚出生时父母耐心守候的报答。孝敬父母,是每个人都应该奉行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汶上人,是孔子著名弟子之一。闵子骞幼年即以贤德闻名乡里,他母亲早逝,父亲怜他衣食难周,便再娶后母照料闵子骞。几年后,后母生了两个儿子,待闵子骞渐渐冷淡了。

闵子骞受到后母虐待,冬天穿的棉衣以芦花为絮,而其弟穿的棉衣则是厚棉絮。一天,父亲回来,叫闵子骞帮着拉车外出。外面寒风凛冽,闵子骞衣单体寒,但他默默忍受,什么也不对父亲说。后来绳子把闵子骞肩头的棉布磨破了。父亲看到棉布里的芦花,知道儿子受后母虐待,回家后便要休妻。闵子骞看到后母和两个小弟弟抱头痛哭,难分难舍,便跪求父亲说:“母亲若在,仅儿一人稍受单寒;若驱出母亲,三个孩儿均受寒。”子骞孝心感动后母,使其痛改前非。自此母慈子孝合家欢乐。

孟子曰:“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闵子骞的孝行备受后人推崇,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闵子骞排在第三,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史上先贤人物。闵子骞不仅孝,而且宽容友爱,正是这些品德,使一个即将分崩离析的家庭重归于好,他以自己的行为感动后母,使家庭和睦,母慈子孝,生活没有遗憾,这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

在现代,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导致了家庭观念逐渐淡漠,孝的精神也逐渐丧失,这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大损失,也是个人品德修养的重大缺陷。今天的我们,不应该只用一些时髦的理论“武装”自己,仿佛自己不食人间烟火似的,完全没有传统文化中那种踏实、厚重的责任感。面对过去,新一代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比如平常多关怀、孝敬父母,也就不会再如皋鱼一般暗自哭泣“子欲养而亲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