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的沉思
郭 志[1]
初拿到这本书时,我对书名“苏菲的世界”十分感兴趣。苏菲是谁?她的世界又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读时方才明白苏菲是一个小女孩,她的世界与常人不同之处在于有哲学的参与。其实,《苏菲的世界》这本书所探讨的就是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下面谈谈我从中得到的一些认识与感想,即对西方哲学的一些概述性认识。
一、古代哲学
西方的文明,不论是政治文明还是思想文明均出自古希腊。古希腊的独特地理位置孕育了独特的希腊文明,也孕育了一批最初探讨世界本源为何的哲学家。首先是泰勒斯,他也许是见到了水的三种形态变化,由冰溶化成水,由水蒸发成汽,再由汽液化成水,水又凝结成冰,他看到水可以在液、汽、固三种状态中转变,由此大胆地推想并得出了结论:水是世界的本源。虽然这种观点显得十分粗糙,但仔细想想,泰勒斯的论断在我们当今水资源短缺的环境下,提倡水是万物之母,为“请节约用水”的口号提供了哲学依据。下一位哲学家是米雷特斯,他主张万物皆是由一种不可知的物质组成。我猜想后面的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论恰好解释了这种物质是什么。第三位出场的哲学家是安娜西梅耶斯,他的观点与泰勒斯有相似之处,不过他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空气。不论如何,上面三位哲学家都认为世界是由某一单一物质组成,而在他们之后又出现了一位哲学家——恩培窦,他认为世界由水、土、火、气四种基本元素组成,促使这四种元素结合的力量叫爱,令其分离的力量叫恨,我确实很佩服恩培窦的思维。下面我们来看认识论的问题,帕梅尼德斯和赫拉克利特持一种绝对的不可知论,最著名的论断便是“人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里两次”。
下面我们就要接触古希腊最具智慧的人,苏格拉底。至于之前谈论的哲学时代可以被称作“前苏格拉底时代”。与苏格拉底同时出现并名声大噪的一群人叫智者,他们教授希腊公民辩论技巧,甚至是诡辩论,也正是诡辩论开启了怀疑主义的先河。在苏格拉底与智者出现前,希腊各城邦大都信奉德尔斐神庙的预言。当时人们的世界观大体是由宗教和神话历史观统治的。然而苏格拉底与智者摆脱了这种世界观,开始以人为中心,也就开启了理性看待世界的先例,理性主义开始活跃了。苏格拉底被称为最聪明的人,根源在于他可以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他确信人的道德有巨大的力量,每个人都应该追求成为有道德的人,有道德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不过,像苏格拉底这样睿智的人,最后却被雅典的公民以不敬神和败坏青年的罪名推向刑场,显得十分可悲。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同苏格拉底一样,都是伟大的哲学家,他们三人可以说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柏拉图的洞穴理论最令人印象深刻,他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存在一个完美的模型,我们现实中所见到的事物都是这些模型并不完美的投影。大部分人都像是在一个阴暗山洞里生活的人,只有少数人,伟大的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才可以接触到外面的世界,然后他把自己看到的向洞穴里的人宣传,但早已被传统的知识禁锢思想的人却把他处决了。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更是对整个西方哲学历史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下面让我们仔细谈谈亚里士多德的哲学。
亚里士多德是学院派的代表,他被称作最后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涉及的知识有物理、天文、哲学、文学、数学等。但他的哲学思想毋庸置疑影响十分深远。亚里士多德延承了恩培窦的思想,同样认为世界由火、土、气、水四大物质组成,万事万物均依靠着自然规律运动。土的自然属性是向下,火的属性是向上,土的自然归宿便是世界中心,即宇宙的中心。这里需要涉及一下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观,他持地心说的宇宙观,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水星、金星、火星、太阳围绕着地球旋转,最外层是不断运动的星星。那么,水、火、气的自然归宿呢?它们均以圈层的形式存在,由内到外,分别是水、气、火。
说到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一个物质的质量比土大,那么它就应当以比土更加快的速度降落下来,可为什么没有天堂的物质坠落下来呢?”亚里士多德的解释是天堂以另外一种物质构成,它的名字叫“ether”,也就是“以太”。那么,为什么天堂中的物质都以环形运动存在着?他认为环形即圆,是最接近永恒的造物主的完美设计。所以到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在用一套终极的因果关系解释世界:土之所以向下,是为了达到一个特殊的完结状态,回归宇宙中心,“以太”为了达到完美,以环形存在。但只要仔细想想,我们就能想到这种解释体系的荒谬之处,物体为什么这样运动,仅仅是因为它想要这样做。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统治了西方长达十个世纪。自从罗马帝国建立以来,就不断地宗教化,关闭藏有大量古希腊文献的图书馆和哲学学校,最著名的案例就是公元391年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关闭。这样导致非基督教的古希腊哲学思想逐步消失,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由于与宗教统治相迎合,所以被基督教采纳,成了经院哲学的渊源。直到1400—1500年间,一些被人们保存的古希腊手稿的出世,在西方掀起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巨浪。同时,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让人们与持不同于自己宗教信仰和世界观的人相遇,这时,人们很难再像之前一样保持着对原有信仰百分百的支持。人们开始用非圣经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看待这个世界。其中,挑战亚里士多德权威的最出名的人物就是伽利略。
二、近代哲学
伽利略最著名的定律便是惯性定律。之前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会运动,是因为它受到了一个外在的力的推动。而伽利略提出,物体只受到内在自然力的影响,而该自然力必定是朝着某一方向运动的。演化成当代物理定律,就是一个物体不受外力的影响,那么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朝某一方向运动。举个例子,我们用力推一辆雪橇,当你放开它时,它为什么还会继续运动。亚里士多德必然会寻找它为什么仍然会向前运动,从何处有一个力在推动着它?而伽利略却会想,它为什么会停止?同时,伽利略还制作出天文望远镜,观测到木星具有卫星,否定了所有星体都围绕地球旋转的宇宙观。
从上可以看出,不同于亚里士多德利用一套最终的因果关系去解释世界,伽利略运用直接的因果关系来解释。为什么这个物体会运动,并不是有一个终极的目标在吸引着它,而有可能是由于另一个物体的撞击,这样,机械学哲理产生了。接下来,我们离开伽利略,来看看被誉为“现代哲学之父”的笛卡尔的哲学。
笛卡尔最出色的成就是他的机械论科学。他指出,事物并不会自我奋斗,因为那只是惯性的作用,事物是由物质和空间的延伸组成的,真正构成物质的便是空间的发展,物质的本质是发展。这样,世上便不存在真空,没有地方物质并不存在。我们的世界就好比封闭的高压舱,没有缝隙。那么,物体是如何在这样的状态下运行的呢?一个物体向下,它上面的物体为了填补它移动后留下的空隙,向下坠落,如此,便会形成一个旋涡回路。笛卡尔的这一阐述解释了地球为什么围绕着太阳旋转,月亮为什么围绕着地球旋转。
把笛卡尔的机械论思想发展到极致的哲学家是霍布斯。他认为自然界的运动全部都是物质的运动,不存在非物质的事物。他反对任何宗教信仰,就像我们的党员是纯粹的唯物论者一样,而他在自己所处的年代,就有这样的觉悟,难怪他会被当时的人称为怪物了。他固执地坚持宇宙决定论,认为任何事物运动都依赖自然法则。他认为任何宗教和哲学上的细节都应服从君主的命令。这与他对人性的极度悲观的态度有关,人为了所求相互倾轧,四处征战,绝望地奋斗,这就是人性。人的生命就是自然的写照:生命孤独、贫穷、令人作呕、短暂而残忍。要避免这些,人们就一定要联合起来建立一个绝对的君主王权来统领我们,君主可以维系和平。当然,我们在评论霍布斯的这一思想时应考虑到他所处的时代,英国矛盾丛生,面临内战,为了和平建立一个绝对的君权还是值得的。
即使被叫作“马姆斯伯里的怪物”,霍布斯留下的怪物财富却十分珍贵。他的博弈论思想被应用到商业决策,近年来,甚至运用到了法学、生物学与体育运动领域。而且,他在认为我们的本质是物质,所做的事都依赖物质的因果关系时,还承认自由一致的存在,所以说,他算是一位兼容并包者。而他定义的自由就是缺乏外部世界的阻碍。
下面就该聊聊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了,牛顿。牛顿提出了经典力学,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且用公式精确地表示出来了。假设万有引力存在,那么距离的平方与引力成反比,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但支持他的研究的哲学思想是什么呢?工具主义,牛顿认为科学理论是推导结果的工具。牛顿说,“我发现了物体质量、距离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得到了精确的方程,假设存在万有引力便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但至于是否存在这样一个力,在我看来,并不重要,因为我的结果正确就好。”这就是工具主义方法论,究竟是万有引力的存在还是其他特别的力的存在,这不是他所关心的。在英国,与牛顿齐名的有一位化学家——波义耳。波义耳认为物质由许多粒子组成,不同物质的不同化学成分都可以用微观结构来解释。但波义耳的粒子论的独到之处在于虽然物质都是几何状体的空间延展,但延展分为可穿透和不可穿透两种。而物质具有不可穿透性,所以,他认为真空是存在的,粒子之间是相互隔离但不会碰撞的状态。这驳斥了笛卡尔的理论。
下面,我们将讨论三位著名的经验主义者。洛克与波义耳是朋友,与洛克广为流传的政治上的观点相比较,他的哲学思想也是十分出色的。洛克强调区分物质的第一性与第二性,第一性是形状、大小、材质和凝固性,第二性是感官可以感觉到的特性。当然,作为一个经验主义者,洛克认为我们所有的想法、观念都来自经验、感觉。我们对美德、善恶、美丑、知识、力量与上帝的观念来自我们的经历。洛克也承认“或然性”,即我们得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只是一种可能性的联系,就好像天气预报。但洛克是一个不可知论者,他说,我们只能由物体表面的特征了解物质,导致我们无法了解其内在特质。可是这样的观点是与我们的人格同一论相悖的。我确定十年前的我、刚出生的我和现在的我,甚至死后的我都是同一个人,这是为什么?在道德上,这是个问题。
下一位是柏克莱,他是唯心主义者。柏克莱用“感知”来定义物体,认为没有事物可以超出上帝的感知。在洛克的观点中,一直有一个怀疑论问题。“我的头脑中出现了树木的意识,但我怎么能知道,在这之后,是否有真正的树木存在呢?”柏克莱提出的我们对于所有物体的意识都来自上帝的观点就解决了这一问题。柏克莱并不排斥、否认自然科学的价值,他持有和牛顿相同的工具主义观点,认为我们对物体之间运动的联系的记忆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发生的事件。
最后我们来看看经验主义最出名的大师——休谟的观点。休谟沿袭了牛顿的工具主义的自然科学观念。同时,休谟认为自然科学的目的不是去获得必然性,而是在可能性方面多做努力。我们唯有在观察得到关于某类运动和事物的规律或物质后,方可做出预测。可是,当我们把所有的一切都诉诸经验,必然会陷入怀疑论中。依靠过去解释、预测未来,这个物体将如何运动依赖于我们观察同类物体得出的与之相关的规律。但这样看来,我们并不是以一种理性的方式来回答物体为什么这样运动,过去的经验为什么能够预测未来呢?这似乎一直都是被我们回避的问题。休谟提出,既然我们无法给过去可以推测未来做出解释,那么归纳法得到的一切都不可以用于预知未来。我们对于过去可以推知未来的观点是一种直觉、习惯。
我们过去认为我们的肉体是物质的,思想是无形的。我们的理性是上帝神性模糊的显化。所以,我们是介于动物与天使之间的生物。但休谟无情地批判我们,他认为,人类便是动物,我们的理性不过是低俗的野兽直觉而已。想要研究人类的行为,就需要像我们对待其他动物一样,进行观察、实验,将之系统化、普遍化。同时,他说:“自由意志是可以和决定论相协调的。”人类的行为受因果关系的支配,但如果把人类的所有行为都归结为自然的因果关系,那么,我们的道德准则还有什么意义?因而休谟认为,道德是存在于我们那野兽般的直觉当中的,来源于理解、共鸣与同情之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昔日哲学家的观点一次次地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对当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菲的世界》也是智慧的世界,是哲学的世界。它唤醒了每个人内心对生命的感叹和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求与思考。观哲学发展之脉络,领略哲学发展之魅力。
导师评语:
郭志同学的这篇“西方哲学的沉思”全文很切题,全文旨在宏观地描述西方哲学的概况。从古代哲学到近代哲学,从泰勒斯、米雷特斯、安娜西梅耶斯、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笛卡尔、霍布斯等,对各位伟人的观点有一个宏观的看法。文章结构较为合理,行为通畅,不足的是对每个哲学观点掌握得不够透彻。
[1]作者简介:郭志(1996),男,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人,就读于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2013级3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