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季节日
七月为什么被称为“鬼月”
听说过鬼节,那你听说过“鬼月”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七月是阴气最重的一个月,被称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利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鬼月百鬼出没,不仅阴气极重,而且民间有传言说恶鬼会趁此时机抓“交替”也就是找“替死鬼”。因此,农历七月会有诸多禁忌:不穿带自己名字的衣服,不拍别人的肩膀,不吹口哨,老人、小孩等体弱或有敏感体质者夜晚最好不要外出……此外,在鬼月最好不要下水,尤其是下海水,更不要玩“碟仙”之类的灵异游戏,以免招致灾祸。民间认为,七月十五的晚上,更是极阴之时,这天晚上如果没有必要的事情,最好早点休息。为了求个心安,有人会随身带着庙里求来的护身符、佛珠或粗盐、糯米等避邪物品。
七月渐凉,且接近一年之中月亮最盛的时刻。自古以来,太阳为阳,月亮为阴。从天文历法上来讲,把七月称为阴气较重的一月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对于七月为什么被称为“鬼月”,民间也有其说法:据说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掌管地狱的地藏王菩萨便会打开鬼门,放出饿鬼,一直到七月三十才关上鬼门。百鬼出没,阴气冲天,“鬼月”之称也算名副其实。
为了让阴阳二界的人鬼都平安,民间在鬼月的第一天、第二天、第十五天以及最后一天都要进行拜祭。在七月设醮普度的习俗更是自古有之。
趣味链接 “鬼”是怎么产生的
鬼者,归也,传说人死之后化为鬼,其精气归于天,肉归于地,血归于水,脉归于泽,声归于雷,动作归于风,眼归于日月,骨归于木,筋归于山,齿归于石,油膏归于露,毛发归于草,呼吸之气化为亡灵而归于幽冥之间。在中国古代,商朝、周朝时期,尚未产生长生不死的神仙观念,也没有佛教宣传的轮回转世思想,但当时的人们却认为人
死后会变成鬼,并且其生前的身份会在阴间延续。因此,人们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依然会继续关注并影响人世之事,这便产生了所谓的占卜和陪葬。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佛教的传入,鬼和因果报应联系在一起。人们敬奉鬼神,祭拜仙灵,不仅是为了尽孝道,也是为了让鬼神保佑。鬼是神秘的,它的神秘也成就了它的无所不能,正是因为这样丰富的特征,鬼慢慢走进了书本,走进了文学。在《聊斋志异》中,各种妖魔鬼怪上演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人生百态,揭露了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腐朽。在现代文学观点中,“鬼”才是归人,而我们只是过客。
中国的“鬼节”指哪几个节日
中国的四大鬼节:三月三、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初一。鬼节不是百鬼出没的极阴之际,就是扫墓祭祖的感伤之节。同是鬼节,四个鬼节的内容却各有不同。
农历三月三不仅是纪念黄帝的上巳节,也是鬼魂出没的鬼节。三月三之所以被定为鬼节,和上古的一个传说有关。相传,上古时期阴阳两界的界限并不明显,鬼魂可以到人间游历,活人也可以到阴间玩耍。尤其是在三月三这天,阴阳生死的界限更加模糊。三月三晚上,阴间的街市张灯结彩,龙灯、花船、狮舞、高跷随处可见,热闹非凡。有些人经不住诱惑,纷纷到鬼市去游玩。直到雄鸡报晓,鬼市收市时,还有些人的游魂乐不思蜀,从此就留在阴间。七天之后身体腐烂,活人的魂魄就再也回不到人间了。因此,农历三月初三就成了人间恐怖不安的日子,被人们称为“鬼节”。民间有说法,在三月三拜观音,吃蒿子粑便能平安度过鬼节了。
清明节被称为“鬼节”想必和扫墓祭祖的习俗是分不开的。清明节不仅有“烧包袱”的祭祖仪式,也有“插柳驱鬼”的过节习俗。柳被称为“鬼怖木”,清明节作为鬼节之一,当然要插柳驱鬼,以求平安了。
整个农历七月都被称为鬼月。七月十五那天更是极阴之节,可以说是最名副其实的鬼节了。这一天的讲究和禁忌很多,大概就是要求大家减少外出,不要从事任何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活动。这种习俗现代人看来多少有点迷信色彩,但还是流传了下来,大概是这些习俗并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百姓也就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了。
十月初一,也被称为祭祖节、寒衣节。这天是在冬季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寒。人们怕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祭祀时除了供奉食物、香烛、纸钱等,还要为先人烧去一些冥衣。人们焚烧五色纸和御寒冥衣,既为了不让先人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也给孤魂野鬼送去了温暖。
鬼节,多少带有一些迷信色彩,但是,这种简单的仪式和对未知的敬畏何尝不是一种值得欣赏的行为。
中元节祭祖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中元节是道教的节日,因为道教在民间盛行,中元节渐渐成为一种传统的民俗节日。说到中元节,就不得不提上元节和下元节: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也被称为上元节;十月十五,乃食寒食,纪念贤人,是为下元节。
中元节即农历七月十五,又称鬼节,是阴鬼出没的日子。人们选在这一天祭祀祖先恐怕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既然百鬼出没,人们觉得自己的祖先也会在这一天出没人间,这时候烧纸、供奉祭品、叩拜祭祀,祖先更容易收到;另一方面,就是为祈求自己的祖先保佑子孙平安,免受恶鬼袭扰。
关于中秋拜月有什么典故
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有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被称为仲秋,农历八月十五日,刚好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易》,但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民俗节日。从古至今,中秋节的主题都离不开“月”,这大概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有关。
嫦娥
相传,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常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是,无盐入宫之初并未受到宠幸,深宫寂寞,蹉跎年华。这一年的八月十五,无盐遥望圆月,拜求幸福。这时,齐宣王刚好经过,月光之下,无盐身上竟泛出绝代芳华。天子被其超群的气质打动,回去之后便立她为王后。无盐拜月得到了她希冀的幸福。从此,民间也开始流传中秋拜月的仪式:少女拜月,愿貌似月中嫦娥,面如皎洁皓月;妇人拜月,愿夫妻恩爱相持,家庭和睦幸福。
八月之节,明月之下,先在香案上摆上月饼、瓜果等祭品。然后将月亮神像朝向月亮,点燃红烛,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最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共享美味,共享这月圆人团圆的美满时光。
“兔儿爷”是什么
兔儿爷
中秋节不仅有美味的月饼,还有可爱的兔儿爷。兔儿爷其实就是月宫里捣药的玉兔,人们把它艺术化、人格化之后,用泥巴塑造成各种不同的造型。因为,玉兔毕竟是神物,为了表达敬意,人们便把这种中秋节的儿童玩具称为“兔儿爷”。兔儿爷起源于明末,最初用于拜月。据明人纪坤《花王阁剩稿》记载:“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朝,兔儿爷的制作日趋精致,有头戴盔甲的,有身披戢袍的,有背插纸旗或纸伞的,或坐或立,形态可掬。不过,这时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了。正如清人方元鹍《都门杂咏》所写:“儿女先时争礼拜,担边买得兔儿爷。”
如今,过节的仪式已经不再那么讲究,兔儿爷也不再像古时那么稀罕,制作兔儿爷的民间艺人也越来越少。但是,这种中秋节特有的小物品承载了千年的传统文化,无论如何都不应该被湮没于现代繁华之中。
窃瓜祈子有什么来历
中秋节有很多民俗活动,如中秋祭月赏月、玩花灯、舞火龙等。除了这些拜祭、庆祝活动,还有抛帕招亲、偷菜求郎、窃瓜祈子等一些不常见的民俗活动。中秋拜月可以理解,可是在中秋节窃瓜祈子就令人匪夷所思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古时,在湖南的衡阳就有“中秋晚,有送瓜”的习俗。在衡阳,凡是村里结了婚没有生育儿女的人家,其亲友就会举行送瓜仪式,“鸣金放炮,送至其家”。家中年长的老人将亲友送的瓜放在床上,盖上被子,口中念叨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将瓜煮熟后,让希望得子的妇人服下。在湖南其他地区,也有在中秋节的晚上以瓜送子的习俗。送子的人必须是已经有儿女的人。他们从村里最恶的一户人家的瓜园里偷一只大冬瓜,在瓜上画上娃娃的面目,再用一节五寸长的小竹管插入冬瓜腹内,顺着竹管往里灌水,直到灌满冬瓜为止。然后,趁求子妇人赏月不在屋时,将冬瓜偷偷藏在她的被窝中。主人回房睡觉时,用手拉被,冬瓜娃娃一动,水便顺着竹管流出来,像小孩尿床一样。如果得瓜的人家真的生了儿女,便要儿女拜送子的人为“干爹”“干妈”。丢瓜的人家如果发现瓜丢了,一早起来便骂,据说,丢瓜的人家骂得越凶,得瓜的人家将来生的娃娃越健壮。在贵州、安徽歙县一带也有中秋偷瓜求子的习俗。
不管月亮奶奶管不管“求子”这事,在这样一个举国欢庆的团圆之日,无子的夫妇祈求生子也算是应景的好事。
月饼有什么来历
月饼是中秋节的节日食品,也是传统的中国美食。“月饼”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那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而且是“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还不是中秋时的节日食品。月饼被定为中秋节的特供食品,大约是在元末,对于月饼为何具有这样一个功能,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故事。
月饼
元朝时期,阶级统治十分残酷。中原民众不堪忍受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就是抗元大军中的一员。他想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在农历八月十五共同举兵起义,但当时朝廷官兵搜查很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命属下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里,派人将饼送到各地起义军将领手中。到了八月十五那天,各路起义军一起响应,不久,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宣告成功。朱元璋得知起义胜利的消息,十分高兴,当时就传下口谕,让全体将士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与民同乐,并将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定为中秋的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成为中秋节的节庆食品,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品种也越来越多样。
“重阳”之名有何来头
关于重阳节,大家最初的印象恐怕是王维的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时候的重阳节是一个很隆重的佳节。“登高”“插茱萸”便是其节日习俗之一。时至今日,重阳节登高、插茱萸、赏菊的习俗渐渐被遗忘。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循着时间的轨迹找到重阳的源头。
《易经》将“九”视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九,也叫重阳。“九九”谐音“久久”,有长久之意,人们常在这天祭祖,推行敬老活动。因此,重阳节与除夕、清明、盂兰盆会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据三国时期曹丕的《九日与钟繇书》记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这段话记载了重阳登高的习俗。
由此可见,三国时期就有重阳登高的习俗。魏晋时期,才有了重阳节赏菊、饮酒的习俗。唐朝时期,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
作为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已不似往日那般备受重视,但是,从历代文人墨客吟咏重阳节的众多诗句中,却让我们想象出古时先民庆祝重阳节的繁华景象。
趣味链接 中国古代的帝王与“九”有哪些渊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是极阳之数,也是单数之最,人们常用“九”来附会“帝王”。不仅帝王被称为“九五至尊”,就连与帝王相关的东西都与“九”相关:青铜器有“九鼎”;皇帝周围要设“九卿”;朝廷命官设“九品中正”,京师置九门;紫禁城的房屋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天安门城楼面阔九间,深九间;就连紫禁城及皇家园林、行宫的大门装饰都是“九路钉”,即每扇门的门钉纵横各九个,共八十一个钉。不仅如此,清代宫廷年节大宴,包括水果、蜜饯、点心,一共九十九个品种。清代皇帝过生日,要举行大的娱乐活动,节目数量也要讲究“九九”八十一种节目,名为“九九大庆会”……由此可见,中国对数字“九”是极其尊崇的,这也难怪古人如此重视九九重阳节。
民间为什么有重阳登高的习俗
重阳节也叫登高节,晚唐大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写的就是重阳节携酒登高的事。
关于重阳节登高的说法最早见于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相传,汝南的桓景在游学期间,有人告诉他说:“九月九,你家中有灾祸。你赶紧回去,让家人将盛有茱萸的囊袋系在手臂上,然后,全家带着菊花酒登高,到山上畅饮。”听到这话,桓景赶忙回去按照那个人的说法去做。傍晚时分,当他们全家从山上下来的时候,才发现家中的牛羊鸡狗全部都暴毙而亡了。为了保佑家中平安,九月九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从此就流传开来。
上面讲到的“登高驱除灾祸”当然是一种迷信说法,但是,重阳登高却是有一定道理的。重阳节恰逢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时登高远望确实令人心旷神怡,能达到一定的健身祛病的目的。
古代文人为何重视重阳节
在有关传统节日的诗词中,涉及重阳的诗句数量之大恐怕要居前几名。也正是历代文人墨客的吟咏,使重阳节除了浓浓的节日氛围,还有别样的浪漫色彩。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这是隋代诗人江总写的重阳节。“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这是初唐诗人王勃写的重阳节……卢照邻、王昌龄、李白,甚至毛泽东等都有写过关于重阳节的诗句。其中,最为有名的莫过于王维十七岁时作的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节之所以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和重阳节的习俗不无关系。重阳节处于秋季,可谓秋高气爽,遍地青黄交错,满园果木飘香……如此精致,别具风味,正是文人释放情怀、抒发情感的最佳时节。秋风乍起,落叶交错之中,临高望远,再加上佳节相思之情,诗情自然会油然而发。另外,自古文人爱饮酒,爱赏菊,重阳节刚好有此习俗。丰收在望,酒气飘香,雏菊婀娜,如此时节,即使没有相思之情,也免不了赞叹一番这大好时光。
重阳节,佳节与佳气为诗人创造了作诗的氛围,而诗又让这重阳之日别具一番风情。
关于开斋节有什么传说
开斋节是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之一。按伊斯兰教法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九月为斋戒月。凡成年健康的穆斯林在九月封斋,即每日从拂晓前至日落,禁止饮食、房事等活动。封斋第二十九日傍晚如见新月,次日即为开斋节;如不见,则再封一日。第二日,即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为开斋节。开斋节的主要功能就是庆祝一个月的斋功圆满完成。
据伊斯兰教经典记载,先知穆罕默德在传教前,每逢莱麦丹月都要去麦加近邻的希拉山涧沉思默祷。他在这个月受安拉之命成为“使者”。为纪念《古兰经》首次在这个月降临,同时,通过斋戒使有钱人尝尝饥饿的滋味,感受到别人的痛苦,不挥霍无度,能够节衣缩食,伊斯兰教历九月被定为斋戒月。开斋节也因此成为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的传统节日。
穆斯林很重视开斋节,开斋节的主要内容是大集会。集会后的活动主题是纪念真主和学习穆圣。他们会在开斋节当天沐浴净身,换上最美、最干净的衣服。来自各地的穆斯林聚集在一起礼拜、祈祷,纪念真主的尊大和清高,互相问候、关怀和表示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