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全文
在座的各位老师、同学们,下午好!昨天我们度过了非常美好的下午和晚上的时间。我们的总理温家宝同志昨天上午11点钟在人民代表大会结束以后召开了记者招待会,整整3个小时,所有记者提的问题,温总理很周详地做了回答。昨天晚上中央电视台删除了外文翻译,又把温总理回答记者的提问重播了一遍。今天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肯定已经从网上了解了这个情况。虽然这是一次例行的记者招待会,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进步发展的步伐正在加快,这是令我们高兴的事情。
今天我想讲一个题目“中华文化与天人之学”,主要讲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关于文化的定义。在座的同学们,要回答这个问题是很困难的。长期以来,我们都用了这样一个定义: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的方式。这个定义从何而来?是1926年6月胡适在一篇叫作《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的文章里提出来的,用了几十年。这个定义很不错,因为它把文化和文明联系起来了。文化是人们在创造文明的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信仰和习俗等。这个定义也不是胡先生发明的,是胡先生从西方《人类学》一书中移植过来的,并向中国的大众加以介绍。1926年到今年已经80多年了。1926年时的中国和2012年的中国完全不同了。2012年的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的和平崛起,已经呈现在全世界人们的面前。因此,在文化方面,我们也需要有一个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新的解说、新的定义,不能老用90多年前的老定义。起码胡先生的定义有一个不足,就是他没有准确地表述中国文化的特质,没有回答中华文化是什么。如果说1919年的中国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受列强压迫的国家,到了2012年情况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中国共产党十五大开始,再到十六大和十六大的几次中央全会,加上国内学术理论界许多学者和理论工作者的研究,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上,专门讨论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并给出了一个新的关于文化的定义。这个定义很简明,也很容易记,即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六中全会紧接着对这个定义做了进一步解释,在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这就是六中全会所通过的全会的决定,开宗明义的一段话。这个定义中讲的五千年的血脉实际上指的是文脉,即文化的脉络,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党的十六次代表大会上,又同时提出,中国进入文明社会已经不止五千年了。经过研究认为,“五千年”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来讲,这三个字是不能丢的,加上一个字就行了,“五千多年”。那六千年怎么办呢,还是五千多年。所以现在比较精确的用法是五千多年。五千多年就说明中华文化的起源是在炎黄时代,在我国黄帝族和炎帝族,这个族不是民族,是氏族和氏族社会。在人类起源以前的氏族社会,他们是史前的两个关系密切的大氏族部落,对后来中华民族的生源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有一门学科,就是中国考古学,告诉我们,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的后期,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起源时期,而炎黄时代就在这个时期里,因而中华儿女被称为炎黄子孙。黄帝陵就在今陕西省的黄陵县境内。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以后,黄帝陵这个地方就成为中华儿女拜祭人类始祖黄帝的地方。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起源于炎黄时代,从炎帝族、黄帝族开始进入文明社会,此后中华儿女在五千多年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自己源远流长且非常丰富的文化。这些文化现在看来和西方的文化有许多不同之处。所以,前面半句话我们解释了民族的血脉,血脉也就是人的生命所在,血脉还有个特点——血脉是可以传承的,因而用来比喻文化也是可以传承的,是必须加以传承的,最后浓缩成“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精神家园”来源于党的十七大报告。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里就提到要建设中华民族各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在精神家园里既包含优秀的民族文化,又包含现在正在创造过程中的社会主义新的文化,既包含古,又包含今,而且包含我们文化发展的方向。这个定义很多外国朋友是比较赞成的,有正面的呼应。例如,已经过世的英国哲学家罗素,他写过《欧洲哲学史》等著作,他生前有一个论断: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几个大的古国文明中唯一得以幸存和延续下来的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和古埃及文明没有连绵不断,包括马克思曾经想研究的印度文明,发现中间中断了许多,联系不起来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的定义公布以后,欧美一些持客观态度看中国的人认为,这个定义可以鼓舞中国人把自己的文化建设得更好。但是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包括一些香港的朋友认为,这个定义好像失去了文化的共性,只是讲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质,似乎不够全面。这也容易回答。关于文化的共性我们讲了几十年了,将近100年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要实现的时刻,中国人首先关心对自己祖国的传统文化应该怎样理解,也是符合题中之义的,也不是过分的举动。总体来讲,新的文化的定义和解说,在大陆的所有的大学里,根据对老师和同学的提问来了解,大家都还是赞同的,觉得这个定义第一简练、不烦琐、容易记;第二准确;第三鼓舞大家去学习、研究中国的优秀文化,进一步去创造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
和这个定义相联系的是2011年4月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时候谈到大学的使命,认为有四个方面。其中第四个方面,用胡锦涛同志的话说,大学的使命应该注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且提出文化育人,进而胡锦涛同志谈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在大学里应该有关于祖国文化的系列课程,应该经常有关于中外、中国和全人类的文化艺术方面的讲座,而且要有文化研究方面普及性的研究成果,使得在大学读书的学子们深受文化熏陶,成为有高度文化自觉的人。清华大学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到现在已有六七年,取得的成绩是很显著的,还需要继续努力下去。所以今天讲座的第一个问题是讲文化新的定义,和大家来交流一下。
第二个问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基本元素”是用了化学上的名词,也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谈到传统文化时用的一个词,基本元素换一个名词就是“核心理念”。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什么?研究这个很必要,我个人也很感兴趣。近两三年,我研究了这些问题,也编了一些书,并把古籍中与传统文化基本元素相联系的一些材料提炼、印刷出来供读者参考,我现在想到12个基本元素(核心理念),即天人之学(我用天人之学,而没有用天人合一,我觉得天人合一这个理念不准确);自强不息;以民为本;居安思危(或忧患意识);道法自然;诚实守信;厚德载物;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我先想到的这12个基本元素(或核心理念),全不全面、准不准确,大家还可以再研究讨论。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文明的产生、传承与创新需要有物质基础,没有物质基础是不行的。那么中华民族文化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呢?我认为这个物质基础就是农业,不了解中国的农业就很难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在农业方面有两门学科,一门学科“农业考古”,另一门学科“中华农业文明研究”。在农业大学开设了这些课程,这两门学科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和农业的关系,这两门学科所提供的资料也是准确的。中国不间断的农业历史大约有一万年左右,一万年的前面一半我暂时不谈,我谈后面一半,因为从后面一半中国文明时代开始,中国的农业就形成了这样的格局:南稻北粟。在南方长江流域种水稻,水稻是中国的祖先发现的;在北方黄河流域种粟,粟就是小米。进入文明社会,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已经形成了。那么小麦呢?小麦不是中国自己发现的,原产地在西亚,到商周时期传到中国;高粱到魏晋时期才传入中国;而至于产量很高的玉米的产地是在中美洲,到明代的17世纪才传入中国。
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离不开两件东西,即离不开水和天地。农业需要有水灌溉,需要靠老天爷恩赐一个风调雨顺的季节帮助水稻、小米丰收。中国文明起源之后的发展离不开水,一谈到中华文明,在我们头脑里首先一个概念是水。中国有两条母亲河,这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两条母亲河的一条是黄河,黄河有一条支流名叫渭水。公元前11世纪,西周在渭水边的镐京,即今天西安市的西面一点建立了国家。西周历经三个世纪在渭水边创造了影响深远的礼乐文化。后来黄河流域的粟成为春秋战国时期齐鲁文化也就是儒家文化的物质基础,长江流域的水稻成为楚文化即道家文化的物质基础。但是道家文化的创始者,鼎鼎大名的老子并非诞生于长江流域,他是楚国苦县人。苦县在哪里呢?今天河南鹿邑县以东,离河北很近。所以最近若干年,河北、河南两省在抢老子,一个说是在我河南,一个说是在我河北。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得很清楚,“河南鹿邑东”,按今天的行政区划来看,应该属于河南,不属于河北。都是一个中国嘛,河南、河北有什么争头啊。
一谈到水,还要谈到儒家文化的创立者孔子,他的故乡就在今天曲阜市附近的尼山。同学们如果暑假要到尼山参观一下,那么你们将获得一个鲜明的印象。一到尼山,就能看到一座纪念孔子的庙宇。而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庙宇,也不是松柏,而是水,水声隆隆。你站在水边上就想到此处产生了中国第一位杰出的教师孔丘,就会想起孔子所说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出生在尼山,从小受到水的影响,后来教育他的学生要学习水的精神,自强不息,不舍昼夜。孔子还有句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至于道家的创始者老子把最高的善称为水,他的名言“上善若水”,最高的善、最高的品德就是水。
为什么从春秋末就有儒学,一直流传下来,原因在哪里?后来到东汉初,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也没有把儒学冲垮。到东汉又形成了道教,道教也没有把儒学冲垮。南宋时期大思想家朱熹研究儒学得出一个答案,儒学从产生开始就有一个活水源头,能够不断地从活水源头里面汲取营养,因而儒学的生命力十分旺盛,他自己承担着重大文化使命:要把儒学传承下去,要把儒学的活水源头找出来。因此,朱熹用了30年时间编写成《四书集注》,这本书在元明清时代是每个读书人都要读的,是很重要的一本著作。活水源头被朱熹找到了,他在一首很有名的诗里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因为有活水源头,所以儒学不断地发展。所以谈到中华文化的源头就不要忘记水。这方面材料十分丰富,但是到今天,我们比较失望,黄河支流的渭水基本上干枯了,在飞机上看不到了,实际上也没有了,我们需要使哺育我们礼乐文明的渭水复活过来。长江也有许多支流由于发展工业干涸了,这也是值得我们关心的事情。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天地问题。同学们你们去查世界历史的教科书,从氏族社会向文明社会过渡,中国与其他国家走的道路是不同的。例如,古希腊从氏族社会进入文明社会后,把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基本上抛掉了,根据地域建立国家。而中国,在国家中间原来的家族仍然保留,也就是说血缘关系保留,国家与家族结为一体,国在家中,天子、诸侯、卿大夫是由血缘关系为纽带构成的一个宗子、宗孙和姻亲的亲缘关系,权力和财产按照血缘和亲疏关系进行分配。这种国家体制,夏商时期不太清楚,西周比较明显,可以称作家国同体。在这样的国家形态中间,君权和父权融为一体,君权是父权的引申和扩大。君主既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又是最大的家长。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究竟叫什么好,还是叫封建社会吧,统一了的国家基本上还是没有变,血缘关系还是保留。在这样的国家体制下,中国特有的五伦关系就产生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和朋友。在这样的政治机构里,在意识形态上、在文化上就研究血缘关系和天地关系。因此礼乐文化基础上的西周,对当时的贵族子弟提出三个必须做到的原则,而且世代要继承发展下去。第一条敬天,对天恭恭敬敬,不能丝毫有违背天的意愿的地方。周人认为他们的祖先就是天地之子,天地是主宰人间祸福的全能的神,因此敬天也就是敬天地之子。第二条孝祖,要孝敬祖先,从血缘关系来讲对祖先不能忘记,把祖先的精神继承下来加以发扬。第三条保民,这是儒家思想来源的一个方面,也就是很早的民本主义。三位一体的敬天思想维持了好几百年,一直到春秋时期才开始动摇。
直到今天,直到21世纪,西周时期教育贵族子弟的这三条基本原则,在我们民族中间,特别是汉族这个主体民族中间依然存在。内容上有变化吗?难道说我们不要求孝祖吗?当然需要孝祖了。难道我们不要保民吗?反而是提升了一步,不是民本主义,改为以人为本了。孝祖敬天不是把他们作为一个神明来保佑我们,而是我们每年的清明到黄帝陵祭拜,中华民族走到现在不容易,历经千辛万苦,不忘祖先们为子孙留下这片肥沃的土地,创造了这么丰厚的文化,我们要继续祖先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敬天、孝祖、保民这三条基本原则在今天的内容上、形式上有所改变,但有些基本精神保留了下来。
为什么西方人对这一套理论不理解呢?他们确实不能理解。同学们每年寒假千里迢迢都要赶回去和亲人过一个幸福的旧历年,再远都要回去,风吹雨打不动。几千年形成的风俗习惯没有动摇,也不需要去动摇它。孔子的伟大就在于,他把中华民族重亲情、重血缘这点看透了。他不反对,他提倡,并在这个基础上有了提升,使血缘关系的亲情不断地扩大,由亲到疏,最后达到仁者爱人,仁者爱天下之人,而不是仅仅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孟子也不忘亲情,认为亲情是好事,怎么做呢?孟子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要爱天下的老人,就像我在家里爱自己的老人一样,我要爱天下的孩子,就像我在家里爱自己的小孩一样。孔孟都反对暴力。孟子在战国中期看到一些战争不可避免,所以他将战争分为两种,一种称为义战,他赞成;另一种称为不义之战,他不赞成。总体来说,孟子主张王道,反对霸道。孔孟所创造的中国儒家学说,一直到今天我们还要将它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因有二:第一,符合中国国情;第二,在符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用思想道德理论再提升一步。因此直到今天,在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孔孟的著作,就有孔孟思想的流传。他们确实把握住了中国民族的特点——重亲情,重血缘关系。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有所提升,看到所有的人,循序渐进,由少及多。
现在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在许多外国创办了传播中华文化以及鼓励青少年们学习汉语的学校,究竟用什么名字命名这些学校是经过讨论的,不是脑子一发热起的,最后敲定为“孔子学院”。这是非常准确的,任何人、任何名词都不如这个名词那么周全。因为孔子是世界上公认的、中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他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他讲“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是73岁才辞世的,73岁在春秋末期也是长寿。
孔子是中国第一位大教育家,他追求真理的一生,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因此,为学习汉语、学习中华文化而在海外办的学校以“孔子学院”命名最好,这是不能进行任何阶级分析的。孔子属于哪一个阶级啊?不好说。我研究中国思想史几十年,现在得出一个结论,研究中国古代思想,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不好归结他是哪个阶级的思想家,不准确。他们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座高峰,他们是民族的大思想家,但是不好说他是哪一个阶级的。这和历史唯物论并没有区别。历史唯物论的核心并不是阶级斗争论。唯物史观的核心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在社会存在里最核心的东西就是生产力的发展,没有生产力的发展,人没有办法吃喝,没有衣服穿,那人怎么去创造?所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的精髓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把唯物史观的精髓归为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不准确的,是不对的。这是我研究思想史几十年从方法论上得出的一个看法。朋友们都很清楚,去年在天安门忽然出现了孔子的铜像。有些学者很高兴,天安门上都竖起了孔子的铜像,有些人还写了文章,没过几天孔子的铜像不见了,又回到中国历史博物馆文化展览厅去了。所以有些学者又感到很失望。我个人是这样看,天安门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场所,政治场所不一定要放我们中华历史上杰出的文化创造者,把他们放在历史博物馆是一样的,丝毫不减轻他们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现在看来这事是平息了,但是孔子仍然在中国人的心里,不断地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希望不仅是对孔子一个人,而且是对整个传统文化里百家之学的一些优秀的代表,要研究他们的著作,他们留下来的丰厚的思想宝库都要研究。
第三个问题,天人之学的理论贡献。天人之学的第一个重大贡献,兵家首先提出天时、地利、人和的理念,在这里主要讲春秋时期的军事家孙武的一本著作《孙子兵法》。这本书据说在美国西点军校是学员的必读书,我相信有这样的事,也很有必要。军事家研究问题,不能仅从概念出发,要研究战争的方方面面。他们要研究天时,指阴阳、寒暑、四时、春夏秋冬等自然现象。还要研究地利,指路途的远近、面积的大小、战争发生地点的险夷、环境等问题。除此以外还要研究民心,得民心,得民意,上下同心同德。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找《孙子兵法》这本书看看。这本书分析任何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的时候都是从这三个方面出发的。敌我双方战术如何规定都建立于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方面,而且用了大量的战争实例来说明这三个方面的重要性。到孟子写书时,处于战国中期,把《孙子兵法》的这三条也发挥了一下,认为这三条中最重要的是人和,并做了充分的发挥。而很多历史学家研究春秋末期的老子,发现老子对兵书很熟悉,因为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中谈到很多哲学问题与他熟悉兵书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老子对中国农学也有很多研究,因此他能从农学中提炼出许多深刻的哲学思想。
天人之学的第二个重大贡献是老子在天人之学上的重要贡献。老子的书我在大学时感触不深,没有读懂。后来在清华时向老师请教怎么读老子,老师没有正面回答,告诉我等到40岁时再读就会懂一些。40岁时也没有读,当时的社会条件不允许读老子的书,所以也没有体会。一直到后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读老子的书用了比较大的力气,我认为老子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哲学家,够得上这个桂冠的只有老子,而且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没有几个人,老子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老子的生平只见诸司马迁的《史记》,关于老子的介绍比较简短,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聃有各种解释,有一种是耳朵很长,大耳,所以就把他称为老聃,耳朵很大的、很有智慧的一位老人就叫老子。司马迁的《老子传》是否准确不得而知。老子和孔子都是春秋末期人,两个人见过面,谈过话,老子批评过孔子,批评的第一个缺点是孔丘所讲的道理很世俗化,第二个缺点是孔子不懂得深藏不露的道理,把什么道理都讲得直截了当。就是啊,不懂得最有钱的人表面看起来最没有钱这个道理,什么都赤裸裸地表现出来。司马迁的《老子传》说,老子在东周给王室管理图书,就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的馆长。离开东周,出了函谷关,后来司马迁有句话,老子出关以后,不知所踪。后来东汉时期道教来了,道教把老子奉为教祖,说老子离开函谷关以后就去创造道教,这些都靠不住。所以,关于孔子会写出一大卷孔子世家是因为有材料,但是关于老子的材料太少。
关于老子的《道德经》,有人研究发现不是老子本人写的。它是越文体,越文体是战国时期通行的一种文体,战国时期有些相信老子哲学的人,把老子的思想变成了文字,称为《道德经》,也可以简称为《老子》。所以为老子写不出一本传记,但是老子在天人之学上的突出贡献是忽视不了的。我建议在座的同学要买一本《道德经》,五千字,每天读一章,一共81章,81天可以读完。很重要的是,《老子》的标点都不太一样,我是取以下标点方式。第一章就谈道,开宗明义地就谈道。81章里,老子谈道的有70多章,“道”字在五千字里出现了74次,从不同的层面去阐述世界的本原就叫作道。原来的道就是道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道就引申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老子第一章这样讲,“道可道,非常道”,道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述的,不是我所讲的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以叫出名字的名也不是我要讲的名。老子接着说,无是天地的开始。为什么叫无呢?无,用我们今天的微积分的解释就是,无是没有体积没有大小的,也没有形象,所以称之为无。有,万物最初的形态叫作万物之母。所以从无要观察世界产生的玄妙,从有来看万物产生的纷繁的情况。“此二者,同出而异名”,无和有都从道而来,都叫作玄。玄是黑色,总而言之探讨世界的本原,越探讨越玄妙,这种玄妙老子给了它一个最精妙的名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他就要探讨这个众妙之门是什么,老子不用金木水火土来说明世界,他用一二三四的一来说明世界,从多中求一就是哲学精神。世界纷繁,数量、颜色说不清楚,究竟一是什么?老子回答,世界的本原就是道,世界的本原不是金木水火土,而是道。首先是无,然后从无到有。从第一章就可以看出,老子的书显示出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一伟大的哲学家出现了,他很鲜明地要从世界的纷繁中间,在多中造出一个“一”,这个“一”用老子的话来讲,勉强给它一个名,就是“道”,很深刻。
还有一个字很多学者在研究老子的时候没有注意到,但有些学者注意到了,即自然的“自”,很了不起。老子讲的自然,即自在、自化、自法、自知等。一个“自”字表现了老子哲学思想的特色。那么“自”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自”跟我们今天讲的大自然是不同的,老子讲的自然是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没有经过人工的雕塑,本然的状态。提前说一句,“自”字很影响中华文化后来的发展,后来儒家也很重视“自”,估计受了道家的影响,自强不息是儒家的东西,“自爱”“自信”都是儒家的词汇,都是从道家老子来的。所以中国两大传统文化儒、道都谈“自”,都对“自”做了多方面的阐述,是这样一个范畴。
那人是怎样产生的?老子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他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要取法于地,大地要向天学习,天要取法于道,道不取法于谁,道本身就是这样的。所以老子要论证的时候,组词大体上是这四位——天、地、人、道。所以他讲,“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老子很重视人,人也是大的。谈到这里,同学们就会提出一个问题,老子五千言里谈到人道和天道的问题。天道就是自然而然的道理,早上太阳升了,晚上落了,春夏秋冬,自然而然不需要别人歌颂它,它也不需要歌颂和贬低各种东西。人道和天道比较一下,人道就显得很自私、很偏执,追名逐利。这样的话,人道怎么能跟天道并称呢?这问题提得很好,但是这个问题老子在书里解决得也很好。你们要真正成为大,你必须要做到学习天道,而且从天道那里学习到包容。包容是谁提出来的?老子五千言提出来的。而怎样才能包容呢?你先要学习道,道包容万物,你学习了道你才能知道包容。紧接着老子说“容乃公”,包容了心胸才能公正,“公乃王,王乃天,道乃久,终身不怠”。要包容,包容以后才能站住脚跟。
老子认为最高的善是什么?同学们看电视、看杂志,最近这些年风行的四个字就是“上善若水”,最高品德、最大的善就是水。稍微分析一下,“上善若水”是指人应该像水那样是自由的、无为的、谦卑的、包容的、眼睛向下的,这些都包含在里面。因此对每个人来讲,怎么做到“上善若水”呢?老子昭示世人“居善地”,做人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的地位,很难吧。世人的习惯是眼睛是向上的,眼睛不可能向下。“心善渊”,你的心思要像水那样深沉;“与善人”,交朋友要像水那样相亲;“政善治”,为政要像水那样清廉;“事善能”,做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动善时”,行动要向水那样恰逢其时,正因为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才不会犯大的错误,这是针对个人来讲。对于为政者来讲,我都觉得奇怪,两千五百年前怎么会总结出这样两句话来,两千五百多年后,今天的很多提法怎么在老子书里已有最初的形态,这两千五百多年是怎么过来的,我想不明白。这里我想引用《老子》第四十九章并翻译成现代汉语,“圣人无常心”,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心,圣人“以百姓之心为心”。这概括得很好吧。今天不是说要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吗?下面的内容很难做到,“善者吾善之”,他讲的是对的,我要好好对待他;“不善者吾亦善之”,他讲的不对,我也好好对待他。这对于治理国家的人来说,才是真正达到了善的水平。紧接着老子说“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等做到了这几步就叫作“得信”,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这都是包容,由包容慢慢就可以达到上善若水这样一个水平。老子倡导的是大爱的精神,上善若水不是简单的退让。从这些书里也可看到中国优秀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区别,你从孔子的书里,你从老子的书里都找不到类似西方基督教那样的原罪说,即人生下来是有罪的,然后向上帝去祷告,而后便成为一个善人。在老子看来,婴儿最纯洁,刚生下来最纯洁,所以他说圣人要像孩子那样纯洁无私。而且老子的思想也没有像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那么偏激,相反他主张人应该营造万物和谐、充满生机的协调世界。在世界文明史上最早提出生态文明社会理想的是中国的老子。所以在今天要让生态文明理想真正深入人心,希望有更多的人去读老子的书,恢复老子的本来理念。
若干年来我读老子,大体上就有这样一个感受。学术界讨论老子,有这样一个看法,说老子在春秋末期有这么高的理性思维,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而诞生在欧洲。有一种回答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追求理性而过于偏重应用。这种看法未必全面,我们从老子的书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并不缺乏理性,老子就是代表。但是老子提出的理论思维到东汉被神学化了,被引导到追求长生不死的宗教信仰上去了,到道教方面去了,因此老子的理性思维没有成为后来中国近代科学的理论来源,却成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即道教的基因。这样说不等于说完全否定道教,道教里也有值得我们批评和汲取的地方。
天人之学的第三个重大贡献,荀子的天人相分理论。这里简单地提一下。为什么我不赞成将中国文化简单归为天人合一呢?我的老师辈的很多学者谈到中国古代哲学就说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在古书中并不多见,我基本上都查了,最相近的就是西汉董仲舒著作中提到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其他很难找到了。而董仲舒实际上是讲,天和人之间存在一种神秘的联系,天主宰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动天,这明显带有天命决定论的特点。但是在战国末年,荀子这样一个思想家,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天论》,把天和人分开,天有天的责任,人有人的使命,不能合而为一,要分开,各有各的职能,天的职能就是春夏秋冬,循环之间有它的法则。一开始,荀子给天下定义“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意思是说,天有常规,不受人的意愿支配,顺应天,也就是顺应自然法则,人们就能从天那里取得养身的资料、粮食等。如果违反天地法则,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所以荀子在《天论》这篇文章里着重强调,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抓好农业生产,有了农业生产以后人的生活才能改善。所以懂得天和人的区别,才成为最聪明的人,才成为最理性的人,强调人的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先把天和人分开,然后进到天和人的统一,人按照自然的规则从事农业生产,从天那里取得粮食,改善生活,提高文化,天人合一了。先有相分,再有统一。这个思路比简单的从神学角度谈天人感应要深刻得多。从荀子理论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之一:中华文化不是至高无上、绝对完满的,从上天为出发点,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中华文化及其理论的特色。中华文化以人为核心产生了天人之学,探讨什么是天、什么是人、人和天有何关系,探讨变易之学,探讨世界万物变化的道理、为人之学、人的道德伦理的标准、汇通之学、博采众长的文化胸怀,构造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在这方面,荀子的天人相分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不用天人合一,而用天人之学,天人之学强调了天人相分和进到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的天人之学是农业社会的印记,我认为实际上也不全面。天人之学渗透到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古代的天文、地理、古建筑学中都可以看到天人之学思想的影响。古代的文学和史学也离不开天人之学,关于天人之学丰富的史料在古代史学中随处可见。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有句名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他看来只有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中国文化连绵不断,从哪一方面得到集中的反映呢?从中国古代史书可以看到。所有中国的史书,除了记载重大更替之外,都同时记载了自然的变化,所以我们一翻开史书就可以看到天象的变化、地理的变迁,日食、月食、地震、山崩、水灾、旱灾等记载。在我们的正史“二十四史”中有十八种史书记载了天象的天文、五行,所以中国古代的地理与天人之学也有密切联系。
最后要讲的,概括一下就是中国古代天人之学与西方哲学的不同,希望同学们可以去研究。在西方,古希腊哲学从探寻自然开始,主要围绕的一个最高命题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从今天来看,请允许我说一句冒昧的话,古希腊哲学并没有普遍性,并没有使人类达到哲学的高峰,即没有像恩格斯那样归为思维与存在的问题上。中国哲学的最高命题,我的理解就是天人之学,各有特点。从西方哲学史来看,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在西方出现了对自然哲学家进行批判的学说,他们对人类的认识能力有所反思,提出了价值和伦理的问题,由此希腊哲学转向对人的探讨的阶段,苏格拉底提出了什么是人生意义,柏拉图继承毕达哥拉斯的抽象思考方法,用理念去统一主观和客观,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西方文化向认识论和理念论的方向发展。到亚里士多德就完成了最早的对学科的分类,即是自然哲学、伦理学、政治哲学、美学、逻辑学(亚里士多德还称为分析法)和形而上学等。这是西方学术的一个基本的框架,后亚里士多德的希腊哲学和罗马哲学也没有出现中国古代天人之学的哲学理念。
温家宝总理曾引用说,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对星空和道德表示敬畏,可是康德并没有思考过天和人是否存在像中华文化所理解的那种天人关系。有一些学者也觉得康德的有些思想类似于中国古代的一些思想,例如,清华大学的何兆武教授。西方有识之士开始关注天人关系的探讨已经是20世纪以后的事情了。由于生态环境的危机,西方许多著名的哲学家才开始关注中国古代的天人之学的理论及其实践。关于中国的天人之学最难探讨的一个问题就是天人之学里面的方法论问题。我也做了一些阐述,但是觉得要用很简洁的语言,并且同学都能理解,好像我的理解和修养还不到火候。所以今天我没有讲中国古代天人之学的方法论问题。中华民族发展到今天,正如有的学者指出来的,中华文化必须走向世界,也必须走向民间,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我个人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准确地向西方介绍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这比介绍具体的文化形态困难得多。如果中国海外的孔子学院只是让外国的青少年练练拳术,那是初步的,远远不够,那比较好学,几个月下来功夫就能完全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核心理念和西方文化截然不同,但是通过对话与交流使中、西文化相互比较、相互补充,以维护并推进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十分必要的。这是一项繁重而必须做好的工作。
今天我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向同学们介绍了天人之学的理念,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理念,将来有机会再介绍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理念,供大家做参考。在清华大学,所有同学应当都来关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你学理工,也需要学经济类、法律类的应用社会科学,因为这些对提高我们的智力,在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会有很大的帮助。我讲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