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 东方最大的宫殿
故宫,这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皇家宫殿,明清时期是国家的权力中心,那金碧辉煌的规整建筑肃穆壮观。如今,一扇朱红色的大门缓缓打开,寂静了一整晚的故宫开始热闹起来。曾经庄严肃穆、金碧辉煌的帝王宫殿,在卸下神秘的外衣之后依然壮观,以睥睨天下的气势屹立在北京市中心。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时期皇帝登基、举行大典、祭祀的地方。
走在故宫中,你会发现一种特色,那就是对称,对称是最能体现皇家气派的一种建筑风格。故宫的所有宫殿建筑都以中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除了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乾清宫等主要建筑分布于中轴线上,其他建筑多在两旁呈对称分布,据粗略估计大概有9000间宫室,堪称“殿宇之海”。无论是左右对称的结构,还是雄伟壮观的外形和富丽堂皇的装饰,整座宫殿都呈现出一种宏大的皇家气派,是无与伦比的建筑杰作。走进故宫,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明永乐年间建成,当时称为奉天殿,顺治皇帝将其改为太和殿,并沿用至今。但是建成后屡次遭受焚毁,后来多次重建。太和殿装饰手法之精巧、建筑规模之宏大、结构之严谨,可以堪称紫禁城之冠、中国古代建筑之首。
殿前的平台称为丹陛,上设有代表皇权的日晷、嘉量和象征长寿的铜龟、铜鹤,殿下是汉白玉石雕铺就的基座,四周以栏杆相绕,在栏杆下设置有十分精巧的石雕龙头,用来排水,若是恰逢雨天游览太和殿,或许会看到千龙吐水的奇观。
太和殿为重檐庑顶式建筑,门楣上高悬乾隆皇帝亲笔御书的“建极绥猷”牌匾,位于牌匾之下的就是每个权力者都渴望坐上去的金銮宝座。宝座作为古代统治者的专用座位,其装饰真可谓精美绝伦,处处彰显着皇家之尊贵。宝座的椅背上金龙缠绕,其他部位多种纹饰雕刻,通身镶嵌的红蓝宝石不计其数,加上宝座后的金丝屏风以及前后左右6根贴金江山万代升转龙纹巨柱,使整个大殿金碧辉煌,熠熠生辉。
转过太和殿之后便是中和殿。中和取之于“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为中庸之道,也意在要求执政者不偏不倚,是三大殿中唯一可以为皇帝提供静心思考的地方。这里是皇帝接受执事官员朝拜的地方,也是在祭天坛、地坛等大典之前举行准备仪式的地方。中和殿是铜胎鎏金宝顶,以黄色琉璃瓦覆顶,内外装饰皆是皇家专用,金碧辉煌,精描细绘,异常精美,殿内还设有地屏宝座。
旅游小贴士
地理位置:北京市东城区
最佳时节:9~10月
开放时间:旺季(4月1日至10月31日)08∶30~17∶00;淡季(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08∶30~16∶30。除法定节假日和暑期(7月1日至8月31日)外,故宫全年实行周一下午闭馆的措施,每周一开馆时间为08∶30~12∶00
旅游景点: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
特色风味:烤鸭、豆汁儿、焦圈儿、卤煮火烧、艾窝窝、炒肝儿、糖火烧、炸灌肠儿
狮子象征权威,古代认为狮子不仅可以辟邪,还可以带来祥瑞之气。图为宫殿门前的雄狮。
千秋亭位于内澄瑞亭以南,是明嘉靖十五年修建的,上圆下方,色彩绚丽。
故宫的雪景是最美的景象之一。银装素裹下的故宫更为壮美。
之后便是古代选拔人才举行殿试的场所——保和殿。雕镂金漆宝座与殿内金砖、别致的天花横梁彩画以及丹红色的陈设搭配相互映衬,愈发显得华贵富丽。保和殿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殿后阶陛中间的云龙石雕,这是故宫中最大的一块石雕,重达250吨,上刻有云、龙、海水等图案,9条游龙口戏宝珠,生动形象。看着这巨大的石雕,你是否想到它的来历呢?云龙石雕是数万民夫用旱船拽运的办法从百里之外拖运而来,过程之艰辛是我们难以想象的。石雕不仅体现着雕刻家的非凡才华,更是凝聚着古代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
一扇厚重的门隔绝了城里城外两个世界。漫步故宫,每一砖每一瓦都刻有历史的痕迹,就连门口的大缸也因时间的侵蚀而不再光鲜,上面的斑驳锈迹清晰可见。天花板上那一幅幅皮落漆掉的精美图案,早已不复当初的光鲜亮丽。轻抚汉白玉石的栏杆,远离喧闹的人群,登高眺望紫禁城,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巍巍宫阙,威严而庄重,吸引着人们不断去探索发现。
近600年的风霜雨雪、沧桑巨变,古老的故宫依旧展示着睥睨天下的王者霸气。
故宫角楼临水而建,凌檐飞角,精致典雅,是故宫的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