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 钱曾目录的有关记载
钱曾(1629—1701)的图书目录中有两种列《宋人词话》一节,意指宋代作者写下的小说。《也是园书目》于该节列有十二个篇名。(注:《虞山钱遵王藏书目录汇编》(1958)乃钱作三种目录的合校本。孙楷第并未交代其所用手钞本之来历,可能是《也是园杂剧考》中所提的述古堂抄原本(1953年修订版,第21页),当时为傅增湘所藏。)在孙楷第所述《述古堂书目》钞本中于同一节内又增列另外五种篇名(孙楷第指出该罕有钞本乃初稿本,与坊间可得《述古堂书目》无此节者异)。(注:见孙著,第117、22页。第22页的标点有误。所谓钞本非指故事乃指目录本身而言。)因此,钱曾一书目列有宋人小说十二本,另一书目则列有十七本。
于此十二种篇名中,有五种可识为指现存的作品。其一为《宣和遗事》,已确定为宋以后之作。(注:Prusek很久以前曾据此驳斥钱氏标题《宋人词话》的权威性。参见“Popular Novels”,pp.284-285.)另一本《错斩崔宁》,收于《醒世恒言》卷三十三,其中提及“南宋”,可能亦为宋后之作(入话中其实提及“故宋”,但可能与正文异源)。增列于抄本述古堂书目的五种篇名中有三种可识为指现存白话作品,其中二者显为宋、甚至元以后之作。一为《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事实上其中有一首歌取自同一题材的元杂剧(注:见谭正璧校《清平山堂话本》(1957),第5页注1。);一为《合同文字记》,此亦可能本诸元或以后的剧作(注:见Hanan,“Early Chinese Short Story”,pp.191-192,n.47。注意其以汴梁代开封。在现存杂剧中亦可发现同样的用法。)。因此,我们不可尽信钱曾的《宋人词话》之说。
依一般情形看,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不信任它。他未曾提出把那十几篇故事归入宋朝的立论根据,若我们考虑到其书目为宋亡后四百年所作,他的说法也就不足为信。而且,其所谓《宋人词话》并不一定指宋人所写的故事,所有短篇小说尽列于此标题之下,很可能钱曾并未仔细区分那些故事到底是成于宋、元或明朝。宋代乃口述小说全盛期,而早期与口传文学有关的作品多系于宋,正如杂剧多系于元一样(最有名的杂剧集子《元曲选》为明末编撰,即收有元及明初的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