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实践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

世界是绚丽多彩、无限多样的,世界又是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又是它的一个基本原理。在现行的一些哲学教材中对这一原理的阐释有不少地方值得商榷和进一步研究。为了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必须全面、正确地理解世界的多样性和物质统一性问题。现将我的一些认识论述如下,就教于同仁和专家们。

为了全面、正确理解世界的多样性和物质统一性问题,必须对物质本身加以说明。恩格斯在谈到物质这个概念时曾说道:“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17]。他还指出,物质这个名词无非是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以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恩格斯对物质的说明有三点值得我们注意:其一,物质不是指的某个或某些实物,也不是指具体事物的结构和层次,而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事物的共同属性。这样就同朴素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划清了界限;其二,物质虽不是具体的物,但它不能脱离具体的物。因为“各种物的总和”是以具体的、个别的物的存在为前提的,没有后者前者就失去了基础。这样就同把物质等同于精神或意识的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其三,物质这个概念是哲学的抽象,是理性的产物。恩格斯指出:“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地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的质的差异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18]在这里,恩格斯特别强调的是,物质不是“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而是思想的创造物,这样就同那种把物质与思想绝对地割裂开来、无条件地对立起来的简单化理解划清了界限。恩格斯关于物质的思想非常重要,非常有价值,但还不够完善,他没有指出在撇开了各种有形事物的质的差异之后从它们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究竟是什么,或者说,他没有对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属性作出规定和说明。这个问题到了列宁才有了进一步的解决。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19]列宁的这个论述告诉了我们三点:第一,物质这个概念概括了各种有形事物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就是说物质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不是别的,而是它们共有的一种性质——“客观实在”性。这样,“客观实在”便成了物质这个概念最本质的规定和内涵。第二,任何事物都具有多方面的规定性,并且区别于其他事物,只有这样,这个事物才成其为它自身;但它必然具有客观实在性,这是它与一切事物都共同具有的。正因为如此,才可以被概括和抽象。可见这里概括和抽象的不仅是事物的共性,而且是事物的本质和必然性。第三,列宁对什么是“客观实在”作了说明和规定,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新贡献。“客观实在”是属于具体的个别的事物的,是感觉所把握的对象。这就揭示了物质的认识论的根据,它虽然是思维的创造物,但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从感性中得来的。物质同具体的有形实物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前者虽然不能脱离后者而存在,但前者却不包含任何实物,哪怕是一个原子。

现行的哲学教材虽然大多也引证了恩格斯和列宁关于物质的论述,但在理解上我以为有的不够准确,有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表现之一是把物质等同于实物。不少教材一方面说物质不是具体的实物,可是在叙述中又把二者混淆起来。例如有一部教材引了列宁如下一段话:“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着。”[20]然后把这里说的“外部世界”和“物”就理解为物质。我以为这种理解就值得商榷。在我看来,列宁这里所说的“外部世界”是指外部实际存在着的有形的世界,这里所说的“物”是指有形的具体的实物,同哲学上讲的物质范畴是不能等同的。表现之二是把物质范畴同人的思想、意识完全割裂开来,绝对对立起来,不懂得物质同意识的对立是相对的,只是在极有限的场合才具有绝对的意义。有些教科书为了强调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强调物质同意识的不同,竟把物质说成跟意识毫无关系的两码事,似乎物质这个纯粹思想的创造物倒可以不通过思想就能获得。例如,在不少教材中为了说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常这样去论述:“自然科学告诉我们,在有意识的人产生以前,地球早已存在了几十亿年”,作者意在告诉人们,物质早于意识至少有几十亿年,其实这是两个问题。人与地球存在的先后,说明的是在物质世界的发展过程中何者在先何者在后的问题,还不能说明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中谁是第一性的问题。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要说的是在二者同时存在的情况下谁决定谁的问题,说的是物质统一性问题。显然这个例证是不确切的,而且还会引申出物质同意识是完全可以分开、是两码事的逻辑结论。无论怎样,这些看法都不可能对世界物质统一性问题作出正确的理解。正确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既不能把这里的“物质”当作外界实存的事物,又不能把物质同意识绝对地割裂开来。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以下的分析中看得更清楚。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明确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21]几乎在所有哲学教材中都引证了这段话,但怎么理解?很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首先,不少教材把恩格斯的第一句话当作一种事实来接受,似乎“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是不证自明的真理,是唯物主义者必须具备的一种信仰,对它不存在一个怎样理解的问题,只要把它接受、承认下来便万事大吉了。我以为这种看法不妥,既不符合恩格斯的原义(因为恩格斯明明说要证明),又造成了人们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的简单化的理解,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有学生把世界统一于物质同世界统一于上帝二者看成没有什么区别。在我看来,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一种科学的认识,而不是一种信仰。所以,对这一原理必须从认识论上加以说明。

世界的多样性是人们可以通过感官直接加以感知的;世界的统一性是理性对感性杂多的一种概括和抽象。但这种概括和抽象同个别、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极为松散,没有内在的必然性。因为前者对后者的本质及其存在没有提供任何东西,因而也就不具有任何约束和规定性。因此,这种思维的抽象必须上升到思维的具体,使这种统一性带上内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这个内容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存在着的、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神学把这个内容归结为上帝、神,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把这个内容归结为原子,唯心主义哲学则把这个内容归结为主观意识或客观精神;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这个内容归结为物质。这是统一性的本质,也是世界万事万物的共同的属性。这样统一性便有了内容,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和属性才获得了最科学的概括和抽象。可见,物质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这是思维的具体。只有这样的概念才能更加正确地揭示世界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更加正确地反映着自然。列宁指出:“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自然”。[22]由此可见,世界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的论断不是什么粗糙的神秘的信仰,而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科学认识,比起世界的统一性这一认识更深刻、更正确、更全面地反映着自然界的本质和内在必然性。

其次,是对恩格斯的后两句话怎么理解。表面看去,恩格斯在这里强调的似乎是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一些教科书的作者就是这样理解的。其实认真研究一下就不难发现,恩格斯在这里着重告诉人们的是,对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的证明是长期的和持续的过程。教材没有把这一层意思明确地表述出来,只是简单地用几个例子对这一最难证明的哲学命题进行论证。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我们虽然可以举出大量的例证,但必须明确这些例证仅仅是例证而已,还不能说它是对世界物质统一性完全的、最终的证明。恩格斯强调要由哲学和自然科学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才能加以证明。这里所说的“长期”决不是一年两年,也不是十年八年,实际上是没有止境的。我们不能指望有朝一日,人类会穷尽绝对真理,把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完了。科学和哲学只能随着世界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它们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也只能是一个无穷推进的过程。

这里还要指出一点,就是不少教材只注重自然科学的证明,而忽略了哲学的论证。恩格斯这里所说的“哲学”二字决非附带之言,而是具有深刻的意义。它是要告诉人们,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仅有自然科学的长期发展的证明是不够的,还要有哲学的长期发展来加以证明。这是因为具体科学无论取得多么大的成果,它只能是对无限宇宙的某一部分、对物质运动某一特定领域的证明,相对于无限的宇宙而言,只具有部分的、特殊的意义;必须通过理论思维,才能把无限和有限、部分和整体、特殊和普遍、暂时和永久辩证地结合和统一起来,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作出全面论证。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在世界物质统一性问题上的最大贡献是揭示了社会历史的物质性,这是以前任何哲学所未能做到的。关于这个问题以往教材重视不够,常常是一带而过,没有作专门的论述。近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但在如何理解社会历史的物质性的问题上,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第一,把社会的物质性同历史的物质性简单地完全等同起来,以为解释了社会的物质性也就等于解释了历史的物质性。目前,在不少教材中,还没有从某种意义上对社会和历史加以区别,没有对社会观和历史观加以某种区分。应当承认,社会同历史(这里是指人类的历史)是不可分的,但不能因此而抹杀二者之间在一定意义上的区别。人类和人类社会是由于出现了劳动这一活动方式而从自然界分离出来的,它的本质是人类及其活动,特别是人类的生产活动。当人们使用“社会”这个范畴时比较着重的是它的静态;而历史是人类活动的延续和进化,当人们运用“历史”这一范畴时比较着重的是社会的发展和过程。明确这种区别对于正确理解社会历史的物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历史唯物主义正是从社会的静态和发展的过程两个方面去揭示其物质性的。

第二,把社会历史的物质性归结为社会存在,而在对社会存在的理解上有许多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社会存在就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这样社会历史的物质性就被理解为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内容也就是社会历史物质性的内容;有人认为,社会存在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这三个方面也就成了社会历史物质性的规定和内容;也有人认为,社会存在仅仅是指生产关系,不包含任何其他别的内容;还有人认为,除了社会意识之外,其他的如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关系、国家政权等,都是社会存在;等等。这里只想讨论一个问题,能不能把社会历史的物质性归结为社会存在?我以为不能。理由有三:其一,从以上所介绍的关于社会存在的各种意见中不难看出,无论哪种理解都不足以完全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历史物质性理论的内容,而且从这些争论中还使人产生这样一种感觉,似乎社会历史的物质性是很不确定的东西。其二,社会存在是相对于社会意识而言的一个特定的范畴,在一定意义上它可以说明社会的物质性,但它没有也不能把历史包括进来。社会存在只是体现了社会静态的物质性,而社会发展和过程的物质性未能得到说明。其三,把社会历史的物质性等同于社会存在,很容易使人误认为社会存在就是一种物质,甚至认为社会存在就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社会物质”。这种理解是有问题的。我们知道,根据列宁的意见,“物质这个概念,正如我们已经讲过的,在认识论上指的只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并且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而不是任何别的东西”。[23]然而社会是同人的活动分不开的,而人的活动特别是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人的意识指导下实现的,没有意识的参与便没有人类社会。由此不难看出,如果把社会存在理解为一种物质,哪怕是“特殊的物质”,这同列宁关于物质的概念是不相容的。而且我还认为,把社会存在说成是某种物质不是说明了社会历史的物质性,而是歪曲了社会历史的物质性。

那么,究竟应怎样正确理解社会历史的物质性呢?我认为社会历史的物质性是指如下三层含义:第一,从实践是社会历史存在的基础和前提的意义上去理解社会历史的物质性。社会是人的活动和交互活动的产物,历史是人的活动的延续。而人的活动主要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特别是生产实践,它是社会历史的基础和前提。可以说,没有人的实践,就没有人类社会及其历史。所以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既然实践是社会历史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历史存在的具体形式,那么社会历史的物质性便获得了最根本的说明。第二,从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谁是决定者、谁是被决定者的意义上说明社会历史的物质性。在这个意义上用得上社会存在这个概念(这里讲的社会存在是指对社会所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概括和抽象),就是说,相对于社会意识来说,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是决定者,社会意识则是第二性的、是被决定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4]恩格斯也曾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25]第三,从社会历史变革的根源和对社会历史现象作出解释的最终根据的意义上说明社会历史的物质性。唯物史观的最大贡献之一,是揭示了社会历史变革的物质性根源。马克思在谈到社会历史的变革时这样写道:“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26]马克思的叙述表明:社会历史变革的根源在于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的物质的变革,而这个“生产的经济条件”显然要比“社会存在”深刻具体得多。不仅如此,唯物史观还认为,一切社会历史现象和事件的最终根据不是在人的头脑里,也不是存在于神或上帝,而是存在于社会的经济事实之中,因此应当从经济的事实中找到最终的解释和说明。恩格斯强调:“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27]他还指出,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以及宗教的观点和它的教义体系,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经济状况决定的,这一切只有从经济的事实中才能获得最终的说明。以上我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社会历史的物质性。我认为这样理解社会历史的物质性才能实现辩证唯物主义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才能把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一元论贯彻到底,完整地、正确地说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本文发表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