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和制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什么是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是以资本主义为批判对象和反向参照物的,因此,弄清什么是资本主义是认识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长期困惑人们的实际上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纠缠不清的关系。有学者提出:“搞不懂当代资本主义,也就说不清今天什么是社会主义。”[6]

著名学者黄仁宇在《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一书的开头写道:“‘资本主义’是一个常用的名词,不时出现于众人笔下和口语之中。可是要给这名词适当的定义,则非常困难。不仅各种书刊作者坚持己见,即使我们引用到‘资本主义’这四个字,也可能前后用意不同,更害怕旁人顿生误解。”为什么会这样呢?他认为:“以一个常用名词而会产生如此多问题,大概因为资本主义在世界上牵涉的地区广泛,历时久远,迄今尚未停顿,且又与现代生活发生了密切的关系。近世纪主要的战争与大规模的动乱,通常都与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资本主义,既可以当作快乐与新生命之原动力,也可以视为许多失望与灾难的渊薮,因而我们无法在理智上或情绪上漠然视之。”[7]

关于“资本主义”一词的由来和含义演变,法国著名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通过考证指出,“资本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1753年的《百科全书》中,其含义是“富裕之人的景况”。1850年,布兰克提出:“我所谓的资本主义乃是有些人拨用资本,不让旁人介入。”1861年,蒲鲁东提出,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与社会之体制,当中劳工以劳力使资本产生作用,使之成为收入之来源,而此资本主义不隶属于那些劳工。1867年之前,马克思不知有“资本主义”这个词,以后也从来没有使用过它。直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才在政治论坛的争辩中被视为“社会主义”的反面,并由桑巴特引入学术界。《大英百科全书》在1926年才有一篇对“资本主义”的解释。1936年的《法国研究院辞典》将“资本主义”定义为“资本家之整体”,1958年的版本又称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体制,内中生产的品物属于私人或私家行店”。1985年10月,在一次讨论布罗代尔的《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等著作的国际会议上,法国《世界报》总编辑助理保尔·法布拉说:“在费·布罗代尔的心目中,市场经济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在某种意义上,对生产者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他还必须考虑产品的使用价值。资本主义则不然,它只关心交换价值……市场经济处在竞争的影响之下,而资本主义则由于拥有积累起来的巨额资本,能够放手地从事‘赌博、冒险和作弊’。”[8]

不难看出,上面所有这些都是在经济上对资本主义的解释。《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也从这个维度认为,资本主义是“主要由在自由市场中竞争的私有企业所构成的一种经济制度……资本主义不应与市场经济本身混为一谈。它以企业的劳动者和所有者相分离为先决条件,这就有别于各种农业经济和基于合作所有制的社会主义”[9]

除了从经济角度对资本主义的解释之外,西方还有学者从精神和文化等角度来解释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韦伯将新教伦理与现代资本主义并为一谈,认为个人主义就是资本主义精神。另外一名德国学者马克斯·舍勒也认为:“资本主义首先不是财产分配的经济制度,而是整个生活和文化的制度。这一制度源于特定的生物心理类型的人(即资产者)的目的设定和价值评价,并由其传统传承。”[10]正因如此,他认为,无论是通过革命一次性地了结还是通过改良逐步地改造资本主义的私有制、生产和分配方式,都不能使资本主义消失。只有当资本主义类型的人及其精神失去了存在的根据,改造资本主义制度才成为可能。

相对来说,中国学术界研究资本主义虽然是一个热门,但对这个概念进行系统考察的似乎并不多见,甚至没有直接解释资本主义是什么,而是侧重描述资本主义的产生过程和特点。传统的权威文献将它分为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然后再从经济角度或政治角度分别加以解释。根据这样的解释,所谓自由资本主义,指的是“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中的上升阶段,萌芽于封建社会末期,封建社会被摧毁后开始建立和发展,19世纪70年代发展到顶点”[11]。所谓垄断资本主义,又称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两个阶段的第二阶段,即最高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成了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上与自由资本主义没有本质不同,但又具有了新的经济特征。“列宁通过周密研究、科学地指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寄生的或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12]

从政治角度进行的解释同样没有直接回答什么是资本主义,比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是在“资本主义国家”这个词条下分别解释了“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和“帝国主义国家”。其中,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及其他劳动者实行政治统治的国家,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制度的革命胜利后建立起来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以取代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结果。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占有制。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并用以剥削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和受剥削被压迫的无产阶级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虽然在两大阶级内部的阶层有所变化,但它们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是资产阶级专政。资本主义制度已经有三四百年的历史,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期。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资本主义国家有不同的特点和某些制度的变化”[13]

上述解释实际上是延续了列宁的说法,而列宁针对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特别是沙皇俄国的情况,主要服务于布尔什维克党进行革命、夺取政权的需要。换句话说,列宁给出的是革命家的解释,而非学者的解释,带有很强的情感色彩和政治色彩。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发展,人们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知时常发生错位、矛盾和冲突。这是中国缺少对资本主义的学术解释的主要原因。

那么,到底什么是资本主义呢?

考虑到资本主义本身的发展性和多样性、它的历史和现实,再考虑到社会主义本身的发展和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变化,黄仁宇给出的解释似乎更符合实际情况。他认为:“十六七世纪以荷兰及英国为首的西欧国家,趁着宗教改革之发难,将封建制度的残余社会力量一扫而光,代之以新社会的国家组织与经济体系。这种组织与体系,以‘资本主义’称之。”[14]

所谓新是相对封建主义而言,无论作为政治主体的国家组织,还是作为社会发展基础的经济体系,都是如此。至于这种国家组织和经济体系到底是什么样的,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是不尽相同的。比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美国是总统制,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瑞士是委员会制,等等。但是,它们有一些基本的价值规范,如政治上的自由、平等、民主,经济上的私有制、竞争、市场,等等。如果这些规范发生扭曲,资本主义就会出现一些变异。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国家组织还是经济体制,都是一个从无到有、逐渐完善的过程,也是与批判者和反抗运动的互动过程。比如,选举权从有附加条件限制到普选,劳动时间从每天十几个小时到八小时,劳动保护、劳动保险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出现和完善,以及工作环境的变化等。这些都为人们观察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新视角,从而也影响着人们对资本主义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