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套装7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和刘柴桑

山泽久见招[1],胡事乃踌躇[2]

直为亲旧故[3],未忍言索居[4]

良辰入奇怀[5],挈杖还西庐[6]

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

茅茨已就治[7],新畴复旧畬[8]

谷风转凄薄[9],春醪解饥劬[10]

弱女虽非男[11],慰情良胜无。

栖栖世中事[12],岁月共相疏[13]

耕织称其用[14],过此奚所须[15]

去去百年外[16],身名同翳如[17]

【注释】

[1] 山泽:山林水泽。这里指入山隐居的生活。久见招:当时刘遗民隐居庐山,与慧远等共结白莲社,写信招请陶渊明加入,陶渊明对入社的事不感兴趣,故写诗婉言辞谢。

[2] 胡事:何事。踌躇:犹豫。

[3] 直为:只为。亲旧:亲人朋友。

[4] 索居:离群独居。

[5] 良辰:美好时光。奇怀:脱俗的胸襟。

[6] 挈杖:提杖。西庐:陶渊明的住处。

[7] 茅茨:茅屋。治:修整。

[8] 新畴:新田。畬(yú):耕植过三年的田地。

[9] 谷风:东风。凄薄:凄冷迫人。

[10] 春醪:春酒。劬(qú):疲劳。

[11] “弱女”句:关于这句诗,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刘柴桑没有儿子,故出此语;另一种是说以“弱女”喻薄酒。

[12] 栖栖:忙碌的样子。

[13] 疏:远。

[14] 称:相当,符合。

[15] 奚:何。

[16] 去去:指岁月流逝。百年外:死后。

[17] 同:一同。翳如:隐没,消失。

【串讲】

山林隐居的生活久已在召唤,为什么我还总是犹豫不决?只因为离不开这些亲人朋友,不忍说出要离开大家去独居。美好的天气让我生出奇妙的心情,提着手杖回到西庐。荒僻的路途上没有回家的人,时时可以看见一座座废墟。家中的茅屋已经修整好了,一片片新田连着旧田。东风变得有些凄冷迫人,饮一杯春酒解一解饥乏。淡薄的酒味虽说比不得佳酿,却能抚慰我的心怀,真的胜过什么也没有。忙忙碌碌的世间情事,随着岁月越来越远离了我。耕田织布的收入刚好够用,超过这些我又要什么?岁月流逝眼见着人生百年就要结束,到那时身体和名声终将一同消失。

【点评】

陶渊明的隐居,只是远离官场,并没有想脱离社会家庭生活的意思,相反,对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他还怀有一种深深的热爱,所谓“结庐在人境”,就是这个意思。正因如此,当他已皈依佛门的朋友刘遗民,一再招请他入庐山隐居时,他就写了这首诗去婉言谢绝。皈依佛门也就是要“出家”,但陶渊明却怎么也舍不得这个家。以他的性情,以他对人生的看法,都不可能相信佛教所宣扬的那个来生世界。但朋友的好意也不便断然回绝,因而陶渊明在这首诗里,除了说明舍不得亲人朋友——也就是舍不得这个“家”——之外,就是描写家乡田园的美好,农家生活情味的淳厚,而这也是含蓄婉转的一种谢绝方法。你说让我入山吧,可我就是留恋这里的田园,你还能怎么说呢?从宗教和世俗对立的意义上说,陶渊明其实是稳稳地站在世俗一边的。这也是他的诗歌写起农村生活来,为什么总是那么淳厚有味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首诗的关键,在于“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在陶渊明的心目中,佛教不能使人间废墟重新繁荣,也不能突破个体百年身名的有限性,因此他只能随任自然,负起亲旧的责任,把握耕织带来的温饱。